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22088900000106

第106章 益寿延年的寿星

寿星,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之神。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始终不渝,上至统治者,下到民间百姓,求仙祈寿的观念和行为贯穿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不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寿星本为星名,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晋郭璞注曰:“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也有记载: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星;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由此可见,寿星在当时是作为掌管人间祸福的一种星相而被供奉的。在现在的民间传说中,有男寿星、女寿星之分。男寿星是南极仙翁,女寿星叫麻姑。

男寿星——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是道教信奉的保佑人间性命年寿的神仙。又称南极真君、长生大帝,玉清真王,传说为元始天王九子。

南极仙翁是南极老人星的人神化,古时人们认为天上的南极老人星主国家之寿,以此星的隐显为王朝命运兴衰的征象。后来它又被引申为主人寿长短的神灵。唐代司马贞将寿星当作主人间福寿之神,他说:“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

南极仙翁的传统形象,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拄长杖的老人形象:慈眉善目、鹤发童颜,右手拄着寿杖,杖高于头顶,左手托着一只大寿桃。

民俗年画《寿星图》是人们喜爱的吉祥物,慈眉善目的寿星老人满足了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望。《寿星图》中还点缀有松、鹤、龟、灵芝、葫芦等长寿吉祥物,更增添了吉祥的意味,突出了长寿的主题。还有些民俗年画将寿星与福禄二仙一并画在图中,称“福禄寿图”,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安慰。

民间传说中,还把东方朔、彭祖、太上老君也称为老寿星。把他们称为老寿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寿命都长。传说东方朔为岁星的化身,曾三次偷吃王母娘娘的仙桃,活了1800多岁,所以,民间把他奉为长寿之祖。彭祖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长寿仙人,善养生,800岁容貌不变。太上老君又称老子,传说他母亲怀胎72年,生时从母腋下而出,耳长七尺,须发皆白,故称老子。他曾经历三皇五帝至周,长生不死,因此也称老寿星,也把他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

女寿星——麻姑

麻姑为传说中的长寿仙女、吉祥女神,一般用于祝贺高龄女长辈长寿。

有关麻姑的身世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麻姑是由凡人修炼而被奉为寿仙的。当然,麻姑成仙的说法是多种多样的。

麻姑事迹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晋代,东海有孝廉,名王远,字方平,后来当上了中散大夫。他精通“天文图谶河洛之要”,后来辞官入山修道,成了著名神仙。麻姑是王远的妹妹,长的俊俏美丽,本事了得,相传她修道成仙,可掷米成丹砂,能穿木屐在水面上行走。麻姑年龄看似十八九岁,却自称看过“东海三为桑田”。麻姑被人们奉为寿仙即源于此。

麻姑成为寿星,还与王母娘娘有关。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诞辰,举办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齐来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花仙特邀麻姑同往。四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为王母娘娘祝寿。麻姑没有什么好献的,就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造寿酒,献给王母,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麻姑由此被王母封为女寿仙。“麻姑献寿”也成为民俗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画中麻姑美如天仙,或腾云,伴以飞鹤;或骑鹿,伴以青松;或直身,双手托盘作奉献状,盘中一壶美酒,几枚仙桃或佛手;或肩背一细竹枝,枝上挂一壶美酒,一童子背一巨大的仙桃相伴相随。麻姑献寿的艺术形象,代表着民间对仁厚的长者和尊贵的客人最诚挚、最美好的祝福。

延伸阅读

关于寿星形象的传说

我们常见的那种寿星形象,据说是在宋仁宗时期形成的。

史料记载:北宋仁宗八年(公元1063年)十一月,京师汴梁城内,有一位道士在街上为行人占卦测字,样子长得非常古怪。宫中近侍奇之,遂将其引见给仁宗,仁宗赐酒一石,道士当时就喝去七斗,并说自己来自终南山,然后离宫而去。第二天管理观测星相的臣子来报,说寿星靠近了皇上的身边,然而此时,那道士早已不知去向了。

仁宗感慨之余召集了一些画师,根据仁宗的描述,画师们把这位道士的形象画了出来,这可能是寿星图最早的雏形。然后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最后形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那种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