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胡雪岩经商之道
22138400000039

第39章 立人立世,注重信义(8)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大夫伯宗言于晋侯景公:“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谓言凡事之高下在心,度时制宜,川泽之广,污浊之水无不纳焉。高山大薮,毒害之物,无不藏焉。瑾瑜美玉,亦或藏瑕疵。国君之尊,亦时有含忍垢耻之事。此皆天之道也。盖小恶不损大德也。

〔原注文〕

《老子》曰:“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斯言足可以为后世法则,故云。

〔原注文〕

西汉薛宣,字赣君,东海剡人。大将军王风闻其能,荐为长安令,治有名。成帝即位,以宣为中丞。上疏言时政得失,有曰:“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鄙语曰:苛政不亲,烦苦伤恩。上嘉纳之。

〔原注文〕

《淮南子》:“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南梁常侍贺琛,陈四事于武帝。其三有曰:“至于百司不治国之大体,唯务吹毛求疵,擘肌折骨,以深刻为能,以绳逐为务,迹虽似于奉公,更成其威福,长弊增奸,实由于此。”注:绳逐者,以绳纠其过失而即斥退之。

又西汉晁错,唯务摧抑,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以此致七国乱。岂不谓亲戚叛之者乎?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勇退之忍

〔原经文〕

功成而身退,为天之道;知进而不知退,为乾之亢。验寒暑之候于火中,悟羝羊之悔于大壮。

〔原经文〕

天人一机,进退一理;当退不退,灾害并至。祖帐东都,二疏可喜;兔死狗烹,何嗟及矣。噫,可不忍欤!

〔原注文〕

《老子?持盈章》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注云:欲全其功,保其名者,必知早退,乃为天道。譬如日中则移,月盈则亏,物盛则衰,亘千古而不易,此天道之常也。

《易?乾卦?上九》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又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左传?昭公三年》:晋大夫张耀对郑子太叔曰:“譬如火焉,寒暑乃退,此其极也。能无退乎?”谓大火,心星也。季夏昏中,暑乃退,季冬旦中,寒乃退,此其暑极而凉生,阴极而阳生。极则必退,必然之理。

《易,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谓人终处大壮之极,不能详审谨重,克己就义而退,又不能奋力必进,犹羝牝之羊,愚狠触其藩篱,不能进退,悔闷于怀。乃不知进退之理也。

〔原注文〕

天,天时也。人,人事也。机,枢机发端也。故《文中子?问易篇》说:“稽之于天,合之于人,有定于此,而应于彼。”

《宋史》有云:“天人一理。”

《孟子》曰:“孔子进以礼,退以义。”

《大学》曰:“彼为善之,小人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西汉疏广,字仲翁,东海人。地节三年,为太子太傅。兄子疏受,为太子少傅,在位五岁。广谓受曰:“吾闻知是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今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即日俱称病,上疏乞骸骨。上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赐以五十斤。公卿故人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故胡氏曰:“君子见机而作,疏广有焉。”

西汉韩信,淮阴人。萧何荐于高帝,拜为大将。平定天下,功居为最,目为三杰,封齐王。后有人上书言信反,上命缚信,载之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天下已定,臣固当烹。”遂械系以归,赦为淮阴侯。后十年,缚信斩之,夷三族。当退不退,灾害并至,此不然乎?兔死犬烹之言,范蠡遗大夫种书内之辞也。

交友之忍

〔原经文〕

古交如真金,百炼而后不改其色。

〔原经文〕

管鲍之知,穷达不移;范张之谊,生死不弃。

〔原经文〕

淡全甘坏,先哲所戒;势贿谈量,易燠易凉。盖君子之交,慎终如始;小人之交,其名为市。

〔原注文〕

宋鸿道安《正志筌集?师篇》曰:“经百炼而火自销,金不亡,是真金也。”

《孟子》曰:“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吾今世人情不常如此,与古之交谊不同也。

唐盂郊《审交诗》云:“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若杜酒,春浓寒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唯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

〔原注文〕

春秋管仲,字夷吾,颍上人,少时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荐于齐桓公,相之,为谋主,遂霸诸侯。仲曰:“吾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我尝三战三走,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老母在也。吾尝幽囚受辱,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也。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鲍叔牙既进管仲,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东汉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游太学,与河南张劭字元伯者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后二年当过拜尊亲。”乃共刻期。至期,劭白母,杀鸡炊黍候之。母曰:“两年之别,千里之言,何相信之审邪?”劭曰:“巨卿信士,必不失期。”至期,果到。升堂拜母,尽欢而别。又式尝梦劭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某日葬,子岂能相及乎?”式则驰赴之,未到而丧已发。将至圹,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也。”移时,见有素车白马号泣而前,母曰:“必巨卿也。”至则果焉。式执绋引柩。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去。

〔原注文〕

《礼?表记》曰:“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南梁刘峻,字孝标,朱穆所着《绝交论》有曰:“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

《文中子呻乐篇》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君子不与也。”

唐魏元同,咸亨初与裴炎缔交,善保终始。时人号“耐久朋”。

《说苑?敬慎篇》云:“慎终如始,乃能长久。”

战国廉颇,免长平归故里,客尽去。后又复为将,客复至。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矣。失天下以市道交,有势则从,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不何怒乎?”市道交者,如街市道路中买卖之人,交易罢毕退,岂有长久之理。

〔原注文〕

《孔丛子》:子顺对宫佗曰:“昔郧成子自鲁聘晋,过乎卫。”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作,送以宝璧。反,过而不辞。其仆曰:“日者右宰之觞,吾子甚欢也,今过而不辞,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乐而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寄之我也。由此观之,卫其有乱乎?”行三十里而闻宁喜作乱,谷臣死之。还车以临,三举而归。反命于君,乃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居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夫子闻之曰:“智可与微谋,仁可以托孤,廉可以寄财,其邱成子之谓呼?”

南梁到溉,字茂灌,彭城人,武帝时历御史都官,左户二尚书。时任防为御史中丞,簪裾辐辏,预其宴者。时有到溉、刘孝绰、张率、陆任等日与之游,号为“龙门游”,又号“兰台聚”,虽贵公子孙不得预。侄赠防诗有云:“今则兰台聚,万古信为俦。”其后,防子曰东里、西华、南容、北叟,并无学术,流离不振。生平旧交,未有收恤。西华冬月葛被练裳,道逢刘孝标。孝标泫然怜之,曰:“当与卿作计。”乃着《广绝交论》讥其旧友。托主客问答,以势、贿、谈、穷、量五流为目而叙之,至于归结有云:“近世乐安任防,海内髦杰,早绾银黄,风昭人誉。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俦俊迈,联衡许、郭。类田文之爱客,同郑庄之好贤。……于是冠冕辐辏,衣裳云合。”“及暝目东粤,归骸洛浦,德帐犹悬,门无渍酒之彦;坟未宿草,野绝动轮之宾。藐尔诸孤,朝不谋夕。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邱成分宅之德。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文多不备)。到溉见其论,抵掷于地,终身恨之。练,葛布也。孝标,孝绰弟也。

韩文公撰《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之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利害之忍

〔原经文〕

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为害影,岂不知避。贪小利而忘大害,犹痼疾之难治。鸩酒盈器,好酒者饮之而立死,知饮酒之快意,而不知毒入肠胃。

遗金有主,爱金者攫之而被系,知攫金之苛得,而不知受辱于狱吏。

〔原经文〕

以羊诱虎,虎贪羊而落井;以饵投鱼,鱼贪饵而忘命。

〔原经文〕

虞公耽于垂棘,而昧于假道之诈;夫差豢于西施,而忽于为沼之祸。

〔原经文〕

匕首伏于督亢,贪于地者始皇;毒刃藏于鱼腹,溺于味者吴王。噫,可不忍欤!

〔原注文〕

《荀子·荣辱》篇云:“好利恶害,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淮南子》曰:“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大害。”

痼疾,久固病也,故曰难治。喻大贪利忘害之人心亦犹是也。

《列子·利害》篇云:“利害者,得失之本。得失者,成败之源。就利而避害,爱得而憎失,物之常情。眩于利而忘于害,黄口以贪饵而忘命,异鹊以见利而忘身,是以智者见利而思难,昏者见利而忘患,思难而难不至,忘患而患反生。”又曰:“鸩酒盈卮,渴者弗饮,非不渴也,饮而立死。”故《汉书?霍请传》请奏记于梁商有曰:“触冒死祸以解微细,譬如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断咽喉。”

《例子·说符》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吏捕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止见金,不见人。”

东汉乐羊子,河南人。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原注文〕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曰:“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陷阱,摇尾而求食。”

蔡泽谓应侯曰:“且夫翠鹄犀象,其处势非不远死也,而所以死者,惑于饵也。

苏秦之智非不足于避辱远死也,而所死者,惑于贪利不止也。”

《孔丛子》: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鳏鱼难得者也,子如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弗视也,更以豚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

〔原注文〕

《左传》:僖公二十年,晋大夫荀息请晋献公以屈地所产良马与垂棘之地所出美玉假道路于虞,问罪于虢,虞公许之。宫之奇谏,不听。晋遂起师,会虞师伐虢,灭虢下阳。五年,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又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弗听。宫之奇以族行,是年冬十二月,晋灭虢,遂袭虞,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虞遂灭。

《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兵于夫椒,栖越王于会稽。越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喜否以行成,吴许之。子胥谏曰:“不可。二十年之外,吴其沼乎?”不听。注云:沼乎,谓坏宫室为污池也。《国语》: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吴。美女盖越之苎罗西施家女,故名西施。又哀公十一年:越子率众以朝吴焉,王及列士皆有贿赂,吴人大喜,唯子胥惧,曰:“是豢吴也。”夫豢者,养也。言越之进美女西施于吴,犹养吴也。如人之豢养牺牲待养而杀之也。后至二十二年越伐吴,遂灭。

〔原经文〕

《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之归见秦且灭六国,恐其祸至,因田先生荐,得荆轲。既至,太子避席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诚得天下之勇士,使秦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唯荆卿留意焉。”荆卿曰:“臣得樊将军首与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悦见臣,臣乃有报太子。”于是求得赵人匕首,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立死,乃装于图轴,遣轲行。既至,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见燕使者于咸阳宫。轲奉图进,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起,袖绝。轲逐之,引匕首掷王,不中。轲死之。按《刺客传》荆轲,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馀、公子属庸帅师围潜,楚莠尹然、工尹麋帅师救潜。吴师不能,退。吴公子光曰:“些时也,弗可失也。”

告专诸曰:“上国有言日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专诸曰:“王可杀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光曰:“我尔身也。”夏四月,光伏甲于窟室,而享王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专诸填剑于鱼腹中以进,抽剑刺王,遂刺王。《刺客传》称专诸擘鱼以匕首刺王。夫以上四君所贪,各有所失,岂不得谓利为害影者乎?

祸福之忍

〔原经文〕

祸兮福倚,福兮祸伏,鸦鸣鹊噪,易惊愚俗。

〔原经文〕

白犊之怪,兆为盲目,征戍不及,月受官粟。

〔原经文〕

荧惑守心,亦孔之丑,宋公三言,反以为寿。

〔原经文〕

城雀生乌,桑谷生朝,谓祥匪祥,谓妖匪妖。

〔原经文〕

故君子闻喜不喜,见怪不怪,不祟淫祀之虚责,不信巫觋之狂坳。信巫觋者愚,崇淫祀者败。噫,可不忍欤!

〔原注文〕

《老子·顺化章》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谓人因遭祸而能悔过责己则祸去而福来,若人得福而为骄,则福去而祸来。更相倚伏不可以得而定也。东方朔着《鸦鸣经》以占祸福。又《西京杂记》载:樊哙问陆贾曰:“自古帝王人君皆云受命于天,谓有瑞应,岂然乎?”贾曰:“有之。夫目瞤得酒食,烟花得钱财,鹊噪而行人至,蜘珠集百事喜,小因犹征,大亦宜然。君非天命,何以得之?”此语皆传于世也,沿袭已久,最易警戒时俗也。故云。

〔原注文〕

《列子·说符篇》:宋国有好行义者,三世不懈。忽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兆也。”居一年,其父无故盲,牛复生一白牍。居一年,其子又盲。官为给养。后楚攻宋,丁壮老死大半,独此人父子有疾皆免。后解围而疾俱复。

〔原注文〕

宋景公时,荧惑以其守心,召司星子韦问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其身,虽然,可移于相。”公曰:“相,吾之股肱,岂可除腹心之疾移于股肱乎?曰:“可移之于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是寡人之命,尽矣。”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仁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星必徙。君延寿二十一年。”是夕,星果三徙舍。

〔原注文〕

《说苑·敬慎篇》: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已而已。非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时,雀生乌手城之隅,工人占之,曰:“凡小生巨,国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雀之德,不治国家,亢暴无极,外寇乃至,遂亡殷。此逆天时,诡福反为祸。当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法驰,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谷者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昔先王之政,三年之后,远方之君垂泽而朝。《书》:“咸有一德,日毫无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义》四篇,大戊赞于伊陟,作原命,史称大戊。惧而修德,桑谷死,殷道复兴。

〔原注文〕

《家语》及《孔子传》:仲由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唐魏元忠见猿看火,犬呼人,鼠拱立,皆不为异,称为见怪不怪。

《记·曲礼》:“非其祭而祭之,名之曰淫祀。淫礼无福。”

《庄子》曰,“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生死、存亡、祸福、寿夭。”男曰觋,女曰巫。

陈后主时,张贵妃工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女巫使之鼓舞,因参讨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妃必先知之,以白后主,后主因此重之。执政大臣亦以风而靡,缘此怠于国政,致炀帝来伐,国遂灭,俘贵妃斩之。此不谓之信巫觋者愚,崇淫祀者败乎?其才德出众者,岂肯信崇于斯。

言之忍

〔原经文〕

恂恂,便便,侃侃,訚訚;忠信笃敬,盍书诸绅;讷为君人,寡为吉人。

〔原经文〕

《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

〔原经文〕

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噫,可不忍欤!

〔原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