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做人后做事
22214200000038

第38章 只有行动才能造就未来(1)

一百个知识不如一个行动

假如你具备了知识、技巧、能力、良好的态度与成功的方法,懂得比任何人都多,但你还可能不会成功。因为你必须要行动,一百个知识不如一个行动。

心态、目标两者的集中点就是在行动上,共同形成“知行合一”的统一体。

俗话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是较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穷人十年中不停地祈求上帝帮助他,让他中一次彩票大奖——他每天虔诚地、全神贯注并且满怀希望地祈祷。

然而,十年间他没有中过一次奖,连最小的小奖都没有。

终于,他开始怀疑上帝欺骗了他,浪费了他的感情和精力。在祈祷的时候,这种想法不由自主地流露了出来。这时,他听到了一个愤怒而无奈的声音:

“可是你总得买一张彩票才行啊!”

《周易?干?象》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道的运行强健不息,我们应该有勇气战胜惰性,积极奋发向上,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天道的。这句话也可以看作是“上帝帮助自助者”的东方版本。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从认识的那一天起,彼此就有说不出的欣赏,成了好朋友。那时,他们还在上高中,接着就上大学,读研究生,参加工作。

很快,8年已经过去,友情没有一点儿的淡化。然而,也仅此而已。

之后,各自去谈恋爱,她有了男朋友,他也有了女朋友。四个人很要好的,常在一起玩,笑称都是性情中人。

有一天,这个男孩和这个女孩谈论起一个话题,如果有来世的话,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来世做男孩还是女孩?

照例是争得没完没了,女孩还要做女孩,男孩呢,还是要做男孩。他说:“来世我不能不做男孩,因为,我要娶你。”说完又淡淡一笑。女孩子像被钉住似的呆在那里,心里恍恍惚惚的——她从来都不知道他是爱她的。知道了又怎样,错过了已难回头。

有多少故事都是在这种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我们一直在等待,直到那位姑娘成为他人之妻,我们紧张起来,但是为时晚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金缕衣》,虽词句直白,但富含人生哲理。

许多的杰出人物如果没有付出比常人多几千倍、几万倍的行动,是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爱迪生75岁时,每天准时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他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汗水就是行动,行动就是努力。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不努力去行动的人就不会获得成功。就连凶猛的老虎要想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行动,不行动、不努力就捕捉不到兔子。

世界着名的大提琴手巴布罗?卡沙斯在取得举世公认的艺术家头衔之后,依然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养成了“行动再行动”的良好习惯。有人问他为什么成名后还要练琴,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觉得我仍在进步。”一个成功者想继续成功就得这么去做,因为世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有不断的进步。成功是没有终点的,就像旅程中的一个个过程,必须一站一站往前走,一旦停在原地,不再去努力,不再全力付诸行动,成功的列车就会把你甩得远远的。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从今往后,你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直到成为习惯,好比呼吸一般,成为本能。有了这句话,你就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迎接失败者避而远之的每一次挑战。

大而慢等于弱,小而快可变强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中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瑞敏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瑞敏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瑞敏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

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石头能否漂起来。”

石头总是要往下落的,但速度改变了一切。打水漂的经验告诉我们,石头在水面跳跃,是因为我们给了石头一个方向,同时赋予了它足够的速度。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美国最负盛名的棒球手佩奇说:“永远不要回头看,有些人可能会超过你。”那个可爱的阿甘赢得美人归后,有人问他的爱情心得是什么,他说:“我要跑得比别人快!”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一天早晨,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赶快跑”,狮子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会被饿死!”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奔去。

一个是自然界兽中之王,一个是食草的羚羊,等级差异,实力悬殊,但生存却面临同一个问题——如果羚羊快,狮子就饿死;如果狮子快,羚羊被吃掉。

竞赛以快取胜,搏击以快打慢,军事先下手为强,商战已从“大鱼吃小鱼”变为“快鱼吃慢鱼”。大而慢等于弱,小而快可变强。快就是机会,快就是效率,快就是瞬间的“大”,无数的瞬间构成长久的“强”。

竞争的实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好的东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

盛田昭夫说:“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一年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即是十万八千里。”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如果成功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赋予它足够的速度。

贝尔在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但贝尔在专利局赢了——比格雷早了两个钟头。当然,他们两人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无论相差只是0.1毫米还是0.1秒钟——毫厘之差,天渊之别!

在竞技场上,冠军与亚军的区别,有时小到肉眼无法判断。比如短跑,第一名与第二名有时相差仅0.01秒;又比如赛马,第一匹马与第二匹马相差仅半个马鼻子(几厘米)……但是,冠军与亚军所获得的荣誉与财富却相差天地之远。

全世界的目光只会聚焦在第一名的身上。冠军才是真正的成功者。第一名后面,都是输家。时间的“量”是不会变的,但“质”却不同。关键时刻一秒值万金。

在21世纪,行动慢,等于没有行动。

你只有快速行动,立刻去做,比你的竞争对手更早一步知道、做到,你才有成功的机会。

因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天涯比邻,昨天远在天边发生的事情今天就近在眼前。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轻易得到任何你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你也会知道昨天晚上,你的竞争对手是否比你多掌握了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信息。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轻易就可以知道许多人成功的经验,就像你现在在看这本书一样,在未来,他们都将是你的竞争对手。

这些事情在告诉我们:必须掌握时间,立即行动!能够超越你竞争对手的关键,能够帮助你达到目标的关键,能够帮助你占领市场的关键,能够帮助你成功的关键,只有两个,一是行动;二是速度。

在行动中去完善

拿破仑?希尔说,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待下去。

等待会放纵机会。一个房产开发商多次投资冒险都以赢而收场,开发商说,他之所以屡屡得手,主要是他敢于冒险。他在选择一个投资项目时,如果别人都说可行,这就不是机会——别人都能看见的机会不是机会。他每次选择的都是别人说不行的项目,只有别人还没有发现而你却发现的机会才是黄金机会,尽管这样做很冒险,但不冒险就没有赢,只要有50%的希望就值得冒险。

一般人都认为,如果要漂亮行动,必须事先有所准备。但是,有许多达到目标所需的计划、准备及策略规划工作,往往要等我们上路,才能进行。

就如“飞毛腿导弹”或“热导飞弹”,可以视实际目标而调整方向;我们也需要类似的弹性,好让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得以视实际状况而改变计划或调整焦点。

有人说,坏的计划比没有计划更糟糕。这句话若要成立,须满足两个前提——

首先,实施这个计划,必会导致我们有所改变;其次,我们必须具备调适能力,而可随时修正、改进这个计划。

我们着手做事,不论对错,都会得到反馈;而这些反馈的信息,大多是我们追求成功最初阶段时,所无法获得的信息,在实际行动之后所产生的新信息;不仅充实我们既有的策略,补足若干先前未曾发现的细节内容,或者还可以指明我们应调整的方向。

早在公元一世纪就有句欧洲格言:

“不容许修改的计划是坏计划。”的确如此!

人生中有件事相当无奈——每个人在展开新历程之时,皆无法确切了解,自己究竟走向何方,无法完全清楚,究竟该如何达到目标。

我们边走边学,假如愿意调整方向,则这些新学到的东西会颇有助益。

除非我们踏上追求目标的奋斗旅程,否则有一些信息永远无法加以处理。这些新信息,在我们努力清扫路途障碍的过程中,才能绽放光芒,发挥作用。

也唯有在我们朝梦想迈进时,才能从这些新信息中,解读出新的机会。

有些东西远看很炫目,趋近一看,却平平常常;有些东西远看似乎混沌,但越靠近越见光彩夺目。

人生旅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景象。

随着岁月流逝,你的知识及经验都在不断地成长,你也许会发现,你早期的人生目标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

“先投入战斗,然后再见分晓。”法兰西雄狮拿破仑如是说。

说地球是圆的,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着作,若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而到达印度了。自然,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的意见;因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岂不是痴人说梦话吗?他们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之路吗?

然而,哥伦布对这个问题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去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一点钱,助他成功,但空等了17年,都是失望,所以,他决定不再向这个“理想”努力了。因为使他忧虑和失望的事情太多了,竟使他的红头发也完全变白了——虽然当时他还不到50岁。

灰心的哥伦布,这时只想进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过其后半生。正在这时候,罗马教皇却怂恿西班牙皇后伊莎贝露帮助哥伦布。教皇寄了65元给哥伦布,算是路费;但他自觉衣服过于褴褛,便以这些钱买了一套新装和一匹驴子,然后启程去见伊莎贝露,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皇后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项冒险的工作。为难的是,水手们都怕死,没人愿意跟随他走,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捉住了几位水手,先向他们哀求,接着是劝告,最后用恫吓手段逼迫他们去。一方面他又请求女皇释放了狱中的死囚,允许他们如果冒险成功,就可以免罪恢复自由。一切都准备妥当。

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船,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航行。但刚航行几天,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他亲自拨开海藻,才得以继续航行。在广浩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哥伦布兼用鼓励和高压两手,总算说服了船员。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果然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当他们返回欧洲报喜的时候,又遇上了四天四夜的大风暴,船只面临沉没的危险。在十分危急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如何使世界知道他的新发现,于是,他将航行中所见到的一切写在羊皮纸上,用蜡布密封后放在桶内准备在船毁人亡后,使自己的发现能够留在人间。

哥伦布他们总算很幸运,终于脱离了危险,胜利返航了。无须赘言,哥伦布如果没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行动,“新大陆”能被早日发现吗?

哥伦布的探险成功了。

可惜,哥伦布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他还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发现了一条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而已,所以把美洲红皮肤的土人,也称呼为“印度”。

哥伦布那种无畏、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当水手们畏惧退缩的时候,只有他还要勇往直前;当水手们“恼羞成怒”警告他再不折回,便要叛变杀了他时,他的答复还是那一句话:“前进!前进!前进啊!”

好些曾在世界上成就过大事业的人,他们伟大的力量,广阔的心胸,丰富的经验,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他们会告诉你,那是奋斗的结果,是在挣脱不自由、不良的环境,斩除束缚他们的桎梏,求得教育,脱离贫困,执行计划,实现理想的种种努力中获得的。

能够制胜的人总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行动。

心理学上有一个“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着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