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22215800000012

第12章 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3)

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它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是这些国家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但这同时又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经济、政治、文化落后产生的一系列困难。我们必须为我们的落后、我们的贫弱、我们正在学习和应当学习的东西付出更加艰苦、更加长久的努力。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怎样推进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即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列宁也说过,建设社会主义就是攀登一座还没有勘探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这就需要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去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一诞生就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资本的贪婪本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野心,决定了国际资本主义不容许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消灭社会主义,重建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是它们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既定政策。人们不会忘记苏维埃成立之初,英法美等国的武装干涉,也不会忘记英美假法西斯之手消灭苏维埃的阴谋以及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颠覆,如果说二战以前主要以武力进攻为主,二战以后则主要以和平演变为主。概括起来,和平演变的阴谋手段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压促变,即通过施加军事、政治压力,进行经济、科技方面的所谓“援助”,一次次迫使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它们的政治意图。如此层层加码,渐渐推进,最终达到改变共产党的性质,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二是以乱促变,即通过金钱收买、政治影响、文化渗透,培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势力,制造思想混乱、政治混乱、经济混乱和社会混乱。一俟时机成熟,便公开插手,夺取政权,复辟资本主义制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发生的。国际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政治战略之所以能在一些地方得手,从总体实力来说,就是由于敌强我弱的缘故。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落后面貌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大大缩小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但从经济、科技、军事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一直比我们这些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得多。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国际资本主义则因为科技革命、自我调节和在国际市场上攫取的巨大利润,而暂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它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获得了新的发展。本已缩小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力量的差距,又因为这些历史变化被进一步拉大。可以预料的是,资强社弱的国际政治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2.坚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党强调社会主义事业尽管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但是,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倒退。在他们看来,似乎社会主义事业可以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观点说明,这些人的思想还没有从超越阶段的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还没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国国情,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还不懂得欲速则不达的辩证法,还不了解不仅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道理。所谓倒退的观点,其实是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一种空想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的确如此,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要正确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是搞什么资本主义。但是无庸讳言,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有少数同志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错误地理解党的十五大精神,以为探索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要搞私有化,结果在一些地方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正确地认识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观察、处理问题。

光有信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艰苦的努力。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在动荡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处变不惊,站稳脚跟,就在于我们有了不可战胜的独特优势。首先,我们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她必然主动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与历史进步的潮流保持一致,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其次,我们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纲领的理论依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第三,我们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制度上说,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积极扬弃,不仅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统一,而且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创造伟大的业绩。从政治上说,它是对外国侵略势力、国内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彻底否定,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这个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由于获得解放,必然要以空前的创造精神去从事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它永不停顿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四,我们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文化技术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们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在科技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

3.正确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当今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发展道路、两种理想目标并存对立、相互竞争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将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变为现实。如果是那样,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都将处于时代的领先地位。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大都不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贫穷与落后,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起步发展时的一个共同特点。革命的跳跃式发展,缩短了整个革命的进程,给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赶超先进赢得了制度上的优势,但在客观上又使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踏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基点上。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而恰恰是这个阶段能够为社会主义创造出比较发达和充足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前提。落后国家能够迅速和比较容易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里多少得益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但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人们又往往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和人民在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的同时,还要为社会主义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完成由于历史跳跃而留下的必须完成的课题,承担起本应由资本主义完成的历史任务。

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社会主义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走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历史趋势只是表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还将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是具有很大优越性的。它能够消灭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和行为,能够使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享有的财富,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增长。它在把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出现的对内残酷剥削、对外野蛮掠夺的现象,避免社会内部时时伴随着剧烈的阶级冲突和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在中国所取得的初步成就,已经证明了这种优越性的存在。

但是,社会主义毕竟是在比较落后、薄弱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开始发展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承接资本主义发展中积累的优秀文化遗产,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辉煌的文明成果,获得比资本主义更大的发展优势。马克思晚年提出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落后国家要“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时说过:“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然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只是形而上学地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社会主义还要吸收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的一面,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对立斗争的关系。进而发展到极端,认为凡是资本主义的都是错误的,凡是与资产阶级沾边的都是敌对的,把自己封闭起来搞建设,结果是越搞越落后,越搞越保守。在现时代,资本主义还没有走到历史的尽头,还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当一种社会制度还能容纳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浪潮,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邓小平说:“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需要把握好两个不同层次上的问题。

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在这个方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能有任何动摇。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离开社会主义,中国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剥削,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人民就有共同的政治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资本主义制度使劳动从属于资本,由此产生了阶级剥削和社会分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当前我国的条件下,尽管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某些局部地区百分之几的少数人富裕起来,却不能使大多数人摆脱贫穷,就整个社会来说,即使发展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附庸。所以,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