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22215800000031

第31章 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3)

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根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仍然存在官僚主义现象,但是我们可以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根本上铲除这一消极现象。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现象,除了同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产生的独特原因,它不同于封建专制制度和旧中国条件下的官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官僚主义。它同我们长期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密切相关。邓小平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认为官僚主义现象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的主要弊端之一,指出了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表现,他说,官僚主义“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放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高度来加以重视,指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也是群众反映最大的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必须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江泽民仔细分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和产生的根源,对我们很有启发。他指出:“我们做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但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引起了干部和群众的强烈不满。对官僚主义作风,我们不仅要认识它的危害性,而且要深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也自觉不自觉地做了这种‘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出来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的现象出来了;以权谋私的现象出来了。当前,‘官本位’意识的要害,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只对自己或亲属或小团体负责。其危害极大。因此,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必须狠狠批判和坚决破除。我曾经说过,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作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经常想一想。我们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不能抛弃呢?”为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

3.抓党的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

我们党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因为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这是个根本问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都要始终坚持,越是改革攻坚,越是面临困难,越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这一点。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把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起来,把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同心同德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开创一个又一个新的局面。我们的作风建设有没有成效,主要是看我们的工作有没有改进,群众工作和生活状况有没有新的改善。如果光说不做,或者说的多、做的少,最后没有落实到群众的具体利益,那就是没有成效,而且群众最反感的就是我们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只说空话,不办实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学会在经济工作中走群众路线,这对于我们需要认真加以学习,最根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群众商量着办事,做到群策群力,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要爱惜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我们要把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能不能得到群众公认,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工作实绩,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作为评价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干部抓作风建设一定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按照“提出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一定要紧扣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研究,抓紧解决。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的指示精神去不折不扣地执行。江泽民指出:“当前,尤其要关注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群众、受灾地区群众、工资被长期拖欠的基层干部等困难群体,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安排好。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体的疾苦;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困难群体谋好利益,因为他们眼前最困难,最需要帮助。他们的困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可能产生影响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甚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种种问题。我们常常讲要标本兼治,标本兼治关键是治本。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体摆脱困难,使他们安居乐业,就是一种很重要很紧迫的治本。这一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务必充分注意。我国人口多,就业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解决。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难解忧,是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

4.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集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全党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群众路线,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在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和总结历史、现实经验的基础上,从思想教育和制度规定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和建立一套常用的教育方法和制度规定,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是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创举。第一,要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需要及时沟通的时代,许多问题之所以出现和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以致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出现了信息不畅、工作不快不当的局面。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基层的信息反映到上层来,做到完整、快速地被上层所知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做到了解社情民意制度化、规范化。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制订出许多具体制度。例如党政机关要坚持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来信来访等等。第二,要主动下去调查,做到调查研究作风制度化。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领导者而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善于在新的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要到工作形势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要到问题较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也要制度化,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锻炼和帮助工作制度。我们还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因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而造成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单位和各级领导机关的服务质量。

(二)党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坚持这个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我们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想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实事求是。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要解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老祖宗不能丢”,不能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不能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有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同样具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二重性,它并非句句都是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列宁如果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能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内首先取得胜利。毛泽东如果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固守俄国革命“由城市到乡村”的道路,就不会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提出,也不可能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他指出,对马克思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一有迷信,就把我们的脑子压住了,不敢跳出圈子想问题,把自己束缚起来了。邓小平尤其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文革”结束以后我国的思想状况,他首先提出要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牢笼,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在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会上说:“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第二,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系列新的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永无止境的。江泽民指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为转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我们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惟一正确的态度。”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中,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更是在日益深入,所有这一切,都在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尤其重要。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把过去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方针政策,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认识,坚决纠正过来,并从这些不正确的政策和思想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把各项改革推向前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尊重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尊重实践就是尊重人民群众,只有尊重人民群众才能尊重实践。我们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继续前进,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也要不断继续下去,永远不能停滞。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