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
22353900000022

第22章 悲鸣与惩罚,僭号称尊无善果(2)

外患未除,内乱又起。王莽手下的三个得力干将王舜、甄丰和刘歆,原是汉朝的大臣,王莽出任大司马后,将其作为心腹。但是,在王莽想做“摄皇帝”之时,他们不大赞成,持观望态度。王莽代汉自立后,王舜、甄丰、刘歆都成了开国元老,个个在朝中颇有威望。特别是甄丰,性格刚强,桀骜不驯,王莽首先觉察出甄丰对他代汉而立不满,决定拿他开刀。于是,甄丰从大阿、右拂、大司空降为更始将军。甄丰父子对此极为愤慨,甄丰的儿子甄寻当时是侍中京兆大尹,他想给父亲报一箭之仇,就伪造了一个符命,说新朝应分陕地为两部,立两伯治理,以甄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如周召故事。王莽气得发昏,但他权衡了一下,决定暂时隐忍不发,宣布照符命行事。谁知,当甄丰准备动身赴任时,甄寻又上一道符命,说王莽的女儿,即故汉平帝后,黄皇室主当做他的妻子。王莽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黄皇室主是天下母,甄寻的符命是欺天”,称其“罪不容诛”,下令逮捕甄寻。甄寻逃跑,甄丰自杀。一年之后,甄寻在华山被捕。王莽的爪牙发现:甄寻的手上刺着“天子”二字,报告了王莽。王莽叫人把刺字的那条胳膊截下来送给他验看,看后说:“这哪里是什么‘天子’?乃是‘一大子’或‘一六子’,六者,戮也,表明甄寻父子应当斩首!”随即下令将甄寻杀掉。此案还涉及国师刘歆的儿子刘棻、刘泳、大司空王邑的弟弟王奇以及刘歆的门客丁隆等数百人,王莽一一把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这次事变对王莽震动很大,他感到手下的爪牙不可靠,从此疑神疑鬼,慎加防备。每次外出,他都要先派卫士在京师反复搜索,名曰“横搜”。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为了一次外出,竟在京师大搜五天!为防备大臣谋反,王莽限定大臣入宫随从吏员的数目。一次,太傅平晏入宫,随从人员超过了规定人数。把守宫门的仆射严加斥责,出言不逊,平晏的戊曹士一气之下把仆射绑了起来。王莽闻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命令执法发骑数百,把太傅府团团围住,勒令交出戊曹士,当即将他处死,这才罢休。

就在这时,后院起火。王莽的孙子王宗欲取祖而代,他画了自己穿着天子衣冠的全身像,又刻了有“维祉冠存己夏处南山藏薄冰”、“肃圣宝继”、“德封昌图”字样的三个印章,明示要代祖父王莽做皇帝,还与舅舅吕宽的家属私下交通。事情泄露后,王莽大怒,据有司按验王宗畏罪自杀。从此,王莽对儿孙们也不放心了,要把他们从身边赶开。

地皇元年(公元20年),一场飓风把王莽视为神圣的王路堂毁掉了。王莽借题发挥,杜撰出洋洋洒洒的一篇诏文,大讲了一通灾变符命,借机废掉了皇太子王临,把他贬为统义阳王,赶出京师;贬“新嘉辟”王安为新迁王,也驱出京师。

原来,王莽连杀王宇和王获,莽妻悲痛难已,哭瞎了眼睛,王莽便叫太子王临居宫养侍。莽妻有一个侍婢,叫原碧,王莽与之私通。王临养侍其母时,也与原碧有了暧昧关系。他担心事泄被诛,就与妻子、刘歆的女儿刘倩策划杀死王莽,承袭帝位。谁知,王临还未下手,王莽就早已察觉,借大风吹垮王路堂一事,把他撵出京师,皇太子的位子也失掉了。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那位瞎眼皇后病危。王临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皇上对子孙太严酷了,前些年大哥、二哥都是三十岁那年被迫自杀身亡的。今年,臣儿也三十岁了,诚恐欲于室中自保全,而不可得耳,不知命丧何处!”王莽探视病中的妻子,发现了这封信,大怒,更疑心王临将有不轨行为。不久,瞎眼皇后病亡,王莽安葬妻子之后,下令逮捕原碧,严加拷问。原碧一一招供,王莽自觉家丑不可外扬,把参与拷审原碧的官员全部秘密处决,尸体掩埋狱中,又给王临送去了毒药,勒令自杀。王临不肯喝,拔剑自刎。

王莽一一击败了想暗算他的人。但与此同时,农民起义的烈火开始燃遍大江南北。对这些起义者,王莽试图用招安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平息。遭到拒绝后,王莽又试图用迷信手段镇服义军,结果毫无效用。王莽只好加紧武装镇压,他在全国推行军事一体化,设置前后左右中五大司马,州牧赐号大将军,郡卒正、连率、大尹为偏将军,县宰为校尉。王莽授给中央和地方长官以统兵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权力,把全国变成一座大军营。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从此,王莽的新朝危机四伏,四面楚歌。

荒诞施政,身首异处

边境的烽烟、四郡的义兵、朝廷的阴谋,这一切使主莽焦头烂额、手忙脚乱、穷于应付。不过,在应付这些事变中,王莽虽未采取有力措施,却也花样翻新地将一出出闹剧演绎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个在王莽左右侍候的郎官上疏,说要天下太平,须继立“民母”。他还声称黄帝就是因为娶了120个妃子而成了神仙。王莽御阅后,马上派遣中散大夫、谒者各45人分行天下,采择民间淑女。

一个爪牙见主子如此惊悸,便献计说:“当年黄帝曾建华盖而成仙。”王莽听后,立即命工匠造一九重华盖,高8.1丈,装上4个看不见的轮子,用6匹高头大马拉着,由300个穿黄衣戴黄帽的力士挽着。王莽每逢外出,就让这辆登仙车在前面开道,挽车的300力士齐声呐喊:“登仙!登仙!”站在车上的几个力士奋力击鼓,煞是热闹。

王莽的大爪牙崔发献上一计:“据《周礼》和《春秋左氏传》,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周易》也说:‘先号啕而后笑。’应哭天以求救。”黔驴技穷的王莽率领群臣来到长安南郊,仰天叹曰:“苍天既然授命于我,为什么不歼灭众贼?若是我的过错,请打雷劈死我!”说完,号啕大哭,昏了过去。醒来后,又伏地叩头不已。为了壮大哭天的声势,王莽命令太学生和黎民百姓每天早晚两次到南郊哭天,派人做粥招待哭天的学生和百姓。凡是哭得悲伤,并能诵读王莽告天策文者,授予郎官的职位。几天之内,就有5000多人得到这个官职。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帝,年号“更始”。王莽听说后,犹五雷轰顶。为了掩饰内心的惊恐不安,他在四面楚歌声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把胡须染成黑色,以示自己仍然年少青春。用三万金聘娶杜陵史家的女儿为皇后,亲自到未央宫前殿迎接,成同牢之礼于西堂。同时,册立了和嫔、美御、和人,位视三公;嫔人9名,位视九卿;美人27名,位视大夫;御人81人,位视元士。

连年的兵燹,加上官吏的敲诈勒索、官兵的抢掠,造成空前的全国饥荒,饿殍遍地,尸骨狼藉。王莽派出很多大夫谒者教黎民煮草木为酪,煮出的酪又不能吃。王莽又叫人建了一个大谷仓,置卫士荷戟守卫,美其名曰“政始掖门”。王莽说,这样暴涨的谷价就可以跌下来。饥民从四面八方涌入京师长安,王莽煞有介事地设“养赡官”救济饥民,这些“养赡官”都是吸吮民脂民膏的好手,他们把象征性的一点点赈济粮米中饱私囊,饥民饿死者十有七八。王莽任命的管理长安市场交易的中黄门王业,乘机勾结富商大贾,贱买贵卖,大发横财。一天,王莽听说长安城中饿殍满地,就问王业这是怎么回事。王业说:“那只是一些流民。”他拿来一个粱饼肉羹给王莽看,说“城中居民都吃这个”,王莽竟信以为真。

眼见军事上连吃败仗,王莽又玩了一个新花招: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宣布废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之禁。王莽本人也搞不清哪些该废除,干脆说:“自即位以来,凡是不利于民的政令,全部收回。”但为时已晚,因为釜水已经沸腾,抽薪也无济于事。

地皇三年(公元22年),以绿林、赤眉为主体的各路农民起义军,铺天盖地向王莽统治的腹心地带——洛阳、长安杀奔而来。是年二月,王莽派到东方前线的军事统帅景尚,做了义军的刀下鬼。王莽再派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到东方督军围剿起义军,莽军大败,廉丹被杀。是年六月,王邑、王寻统率的莽军主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绿林军展开决战。莽军大败,王寻被杀,王邑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逃回洛阳。昆阳一战,莽军主力丧失殆尽。义军乘胜进击,直逼长安,王莽君臣惊惶失措,举朝震恐。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月一日,起义军攻破长安城的宣平门,拥入城中。次日,长安城中的两位少年朱弟和张鱼率领一些人火烧宫门,用斧头劈开敬法殿的小门,冲入皇宫。王莽逃到宣室前殿,身穿深青透赤的衣服,佩带着玺钹,手里握着虞帝匕首,天文郎捧着占时刻的栻站在他身旁,不断报告时刻的进度。王莽随斗柄而坐,号叫着:“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三日凌晨,群臣拥簇着王莽出了西白虎门,逃入渐台,欲凭借周围的池水进行最后的挣扎。王邑昼夜血战,士卒死伤殆尽,也逃到渐台。义军追至渐台,围了数百重,与据台顽抗的王莽军队激战,强弩对射,矢下如雨。王莽党徒箭尽,义军渡水冲上渐台,双方展开肉搏战。王邑父子、王巡、王揖、赵博、苗诉、庸尊、王盛等都死于乱枪之下,王莽躲进了一个小房间。黄昏,长安商人杜吴冲进王莽藏身房内,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摘去绶带。校尉公宾就见杜吴拿的绶带是皇绶,问知王莽所在,跑进那个房间,割下王莽首级。义军众人争相砍斫王莽尸身,把王莽的尸身剁成肉酱。

朱温:命丧骨肉之手的悲剧皇帝

朱温当初参加黄巢起义军,并非为了什么劳苦大众的幸福,更没有什么替天行道的思想,而仅仅是出于一种图谋富贵、出人头地的私心,为的是以后做官衣锦还乡,以此“回报”邻里对他的鄙视与轻蔑。在黄巢军中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为了富贵前途,他听从谋士谢瞳的计策背叛黄巢而投降了唐朝廷。在唐朝廷内朱温的官职步步高升,最后竟也做起了最高级的富贵梦:称帝。

背叛起义军,投靠唐朝廷

唐代后期的大中末年,朱温的父亲突然病死,母亲王氏见生活无着,遂带着孩子投奔到同乡富户刘崇家中。刘崇见王氏正在壮年,农耕蚕织都拿得起来,三个孩子也将要成年,就收留了他们。这样,王氏在刘家为佣,三个孩子也要不停地劳作。

三个孩子壮年之后,性情各异。老大朱昱老实本分,尽心于刘家农田;老二朱存与老三朱温都十分健壮有力,但却不安于劳作,尤其是朱温。

进入乾符年间(公元874年~879年)后,河南、山东地区经常有人揭竿而起,反抗唐王朝,其中以王仙芝与黄巢最为强盛,他们频频在曹、沂、徐、宋、汝、邓一带活动,吸引着许多人前去投奔,朱温也十分向往。一天,朱温决计出走。他约着二兄朱存,辞别母亲与长兄,前去投奔了黄巢。

朱温与兄长朱存加入起义军后,随军南征北战,多立战功。其间,朱存战死江南。朱温则因临阵骁勇,被提拔为队长、偏将军。黄巢攻入长安后,他已成为一员重要将领。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经过一番权衡后,朱温杀监军严实,投降唐王朝。远在成都的僖宗闻讯大喜,立即下诏授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自此,朱全忠率军加入了镇压起义军的行列,所至大行杀掠,毫不手软,为唐王朝立下一个又一个战功。

中和三年二月,朱全忠因作战有功,被唐王朝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治汴州,今河南开封),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后,朱全忠软硬兼施,逐渐兼并群雄,成为势力最强的一个藩镇。

势力强盛后,朱全忠便想直接控制朝廷,甚至还想模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唐朝廷此时虽然无地无兵,但内部斗争依然尖锐,尤其是朝官与宦官间的南衙北司之争更是连绵不断,愈演愈烈。各派力量都向藩镇寻找依附与支持。头号藩镇朱全忠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宰相崔胤一直与昭宗皇帝计议诛杀宦官一事,崔胤主张杀尽宦官,宫内事务由宫女执掌。但当时京城的禁军由宦官掌握,权阉韩全诲洞悉崔胤密谋后,挑唆禁军喧闹,上诉崔胤克扣冬衣,要求皇帝解除他兼任的三司使一职。崔胤知道事情泄露,马上致书朱全忠,声称接到密诏,要全忠率军前来迎驾。有了这一借口,朱全忠即由汴州出兵西上。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十一月,韩全诲率禁军劫昭宗奔往凤翔。朱全忠入关,乘势收取华州韩建,继续西进。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正月初,朱全忠上表昭宗,称宰相崔胤专权乱国,离间君臣,理应诛除。昭宗接到上表,罢崔胤宰相,降为太子少傅。朱全忠密令朱友谅将崔胤杀于家中,率大军进屯河中,派牙将寇彦卿向昭宗上表,请迁都洛阳。接着,朱全忠又致书宰相裴枢,要他率百官东行。二十七日,昭宗由长安出发,朱全忠令原留在长安的部将张廷范为御营使,率部护卫昭宗。

闰四月,昭宗至洛阳,朱全忠以部将朱友恭、族叔朱琮分别为左右龙武统军,负责宿卫,其他重要位置也都换上自己的人。五月,昭宗在崇勋殿宴请朱全忠及百官,宴罢,又召朱全忠入便殿,继续宴饮,朱全忠怕有埋伏不敢入内。不久,朱全忠回到汴州,密令朱友恭、族叔朱琮等人杀掉昭宗,立13岁的辉王为帝。八月,朱友恭等杀昭宗,假称皇太后令,使辉王祚即帝位。

朱全忠听到昭宗遇害的消息,装作大吃一惊,伏地痛哭。十月三日,他赶到洛阳,又伏在昭宗柩前痛哭不已,并一本正经地朝见新帝。次日,朱全忠借朱友恭、族叔朱琮治军不严,所部士卒扰乱市肆,将朱友恭贬崔州司户、叔琮贬白州司户,接着都令自尽。朱友恭临死大骂朱全忠:“卖我以塞天下之谤!”

为其嫡长子所刺杀

新帝年少,不通政事,朱全忠这才放心地返回汴州。为防万一,次年二月,他又令人将昭宗诸子全部杀掉。六月,朱全忠又将原朝中重臣三十余人押到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内),杀掉后投入黄河。

经过朱全忠几年的经营,唐朝廷可以说已成了朱氏朝廷。即使这样,朱全忠仍不满足,急不可耐地要登基称帝,他命枢密使杨玄晖与宰相柳璨措置此事。杨、柳二人虽然也支持朱全忠登基称帝,但他们总想让他按传统习惯一步一步地受禅,合乎礼法,又名正言顺,因此筹备起烦琐的禅位礼仪来。天祐二年十月,先授朱全忠天下兵马元帅,下一步准备封为魏王,然后再加九锡、受禅。朱全忠对他们的缓慢动作极为不满,借故将二人杀死。

第二年,朱全忠平定了魏博藩镇的叛乱,回到汴州,御史大夫薛贻矩代表哀帝前来慰问。薛贻矩见朱全忠,请行臣礼,朱全忠不肯,但薛贻矩还是像参见皇帝那样拜舞一通,朱全忠也未执意阻止。薛贻矩回洛阳后,对哀帝及众大臣道“元帅有受禅之意矣”。得到这一消息,大臣们立即急急进行受禅的各种准备,哀帝也下了诏书,称二月禅位,朱全忠象征性地加以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