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22354900000014

第14章 礼仪篇(14)

调味品

食用马萝卜酱,薄荷胶,葡萄干胶,芥末,苹果酱,酸果萝酱时,要先用汤匙将其舀入盘子里。然后用叉子叉肉抹油食用。液体酱汁如薄荷,樱桃或杏鸭酱,要直接浇到肉上面。浇的最好要少些,这亲不会影响肉的整体的味道。吃蛋卷和饼干用的果胶,果酱和蜜饯要用汤匙舀到黄油盘子的一边,然后用刀平抹在面包或蛋卷小块上。如果没有汤匙,用刀取果胶前,先在盘子边上擦一擦。吃咖喱菜时,可把花生,椰子,酸辣酱等调料放到盘子里混合后配咖喱食用。酸辣酱也可作为配菜吃,不用混合。

盐和胡椒粉先品尝食物,后加盐和胡椒粉。先放盐或胡椒粉是对厨师不礼貌的表现。如果桌上有盐罐,使用里面的盐匙,如果没有,就用干净的刀尖取用。蘸过盐的食物要放在自己的黄油盘里或餐盘里的一边。如果为你提供一个专人盐罐,你可以用手捏取。

色拉接照传统,色拉要用叉子来吃,但是如果色拉的块太大,就应切开以免从叉子上掉下来。以前吃色拉和水果用的钢刀又锈又黑。现在不锈钢刀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状况。吃冰山莴苣一般要使用刀和叉。当色拉作为主食吃的时候,不要把它放在餐盘里。要放在自己的黄油盘里,靠在主盘旁。通常用一块面包或蛋卷把叉子上的色拉推在盘子里。黄油往面包,蛋卷,饼干或土司上抹黄油要用刀,而且小块面包只能抹少量的黄油。不要往蔬菜上抹黄油。因为这被认为是对厨师的污辱。

甜点吃法

冰淇淋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当和蛋糕或馅饼一起吃或作为主餐的一部分时,要使用一把甜点叉和一把甜点勺。

馅饼吃水果馅饼通常要使用叉子。但如果主人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点勺的话,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馅饼,用勺挖着吃。吃馅饼是要用叉子的,除非馅饼是带冰淇淋的,这种情况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馅饼,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馅料从另一头漏出。

煮梨使用勺和叉。用叉竖直把梨固定,用勺把梨挖成方便食用的小块。叉子还可用来旋转煮梨,以使挖食梨肉。如果只有一把勺子,就用手旋转盘子,把梨核留在盘里,用勺把糖汁舀出。

果汁冰糕如果作为肉食的配餐食用可以用叉,如果是作为甜点食用,使用勺子。

炖制水果吃炖制水果要使用勺子,不过你可以用叉子来稳住大块水果。把樱桃、梅干、李脯的核体面地吐到勺里,放在盘边。

如何取食带骨食物

鸟类 先把翅膀和腿切下,然后借助刀和叉来吃身体部分。你可以把翅膀和腿用手拿着吃,但不能拿身体部分。

鸡肉 先吃鸡的一半。把鸡腿和鸡翅用刀叉从连结处分开。然后用叉稳住鸡腿(鸡脯或鸡翅),用刀把肉切成适当大小的片。每次只切两三片。如果场合很正式,不能使和刀叉取用的,干脆别动。如果是在非正式场合,你可以用手拿取小块骨头,但中能使用一只手。

肉排 用叉子或尖刀插入牛肉,猪肉或羊肉排的中心。如果排骨上有纸袖,你可用手抓住,来切骨头上的肉,而这样就不会使手油腻。在正式场合或者在饭店就餐时即使包有纸袖也不能用手拿着骨头啃着吃。这些多余的东西基本上是用来作装饰的,而没有让你暴吃一顿的意思。另外,在非正式场合,只有骨头上没有汤时才可以拿起来啃着吃。

鱼 鱼肉极嫩易碎,因此餐厅常不备餐刀而备专用的汤匙。这种汤匙比一般喝汤用的稍大而且较平,不但可切分菜肴,还能将菜和调味汁一起舀起来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类食物,还是使用叉子为好。对于鱼骨头,首先用刀在鱼鳃附近刺一条直线,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将鱼的上半身挑开后,从头开始,将刀放在骨下方,往鱼尾方向划开。把骨剔掉并挪到盘子的一角。最后再把鱼尾切掉。

先用刀叉把鱼头和鱼尾割下,放在盘边。然后用刀尖顺着鱼骨把鱼从头到尾劈开。这时你有三种选择:

1、将鱼骨滑出

2、将鱼平着分开,取出鱼骨

3、揭去上面一片,吃完后再去骨

如果嘴里吃进了小骨头,用姆指和食指捏出,爱吃鱼的人会连小鱼头吃掉,而吃到鱼的脸颊是很幸运的事。

面包的吃法

先用两手撕成小块,再用左手拿来吃是原则。吃硬面包时,用手撕不但费力而且面包屑会掉满地,此时可用刀先切成两半,再用手撕成块来吃。避免像用锯子似的害是非曲直包,应先把刀刺入中央部分,往靠近自己身体的部分切下,再将面包转过来切断另一半。切时可用将面包固定,避免发出声响。

喝酒的姿势与方法

酒类服务通常是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倒入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不品质是否有误,只须把它经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答GOOD。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放在桌上由待者去倒。正确的握标姿势是用手指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不要用手指擦。

喝汤也有讲究

喝汤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汤送入口中。汤匙怀与嘴部呈5度角较好。身体的上部略微前倾。碗佧咔手工艺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由握环手工艺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讲礼貌,懂礼仪,而做到这样是相当困难的,因为礼仪文化是相当广泛的。我们组织研究了礼仪文化中的餐桌礼仪,这还不够全面,只是冰山一角。所以以后我们不仅要留意有关礼仪方面的信息,而且还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全面充实自己,为将来在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迎送外宾的基本礼仪

来宾迎送礼仪是非常有讲究的,迎送礼仪通常依据来访者的身份、访问性质和目的,两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一些生活中的日常惯例。

确定迎送规格,主要是确定哪一级人员出面迎接,这是接待来宾的一个礼遇规格,应根据实际情况接待要求来办。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来宾的身份相当,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全对待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士或由副职出面,总之,主人身份与客人的身份不能相差太大,以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当事人不能出面时,无论作何种处理,都应从礼貌出发向对方作出解释;这是迎送礼仪的最基本原则。

如果来宾只是过境,规格可适当降低。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双方关系或利害需要,可打破常规,安排较大的迎送场面,给予较高的礼遇,但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以免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

一般性的迎送仪式相对要求宽松一些,适用于一般来访者,可能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文艺体育团体,也可能是国家间长驻我国的外方使节、外国专家、记者等其他人士到任、离任。仪式同样要郑重,但不必过分渲染、夸张,要充分表示出尊重和友谊。另外,还有一些纯属私人性质的来访,迎送的安排要以礼貌、方便、实际为原则。

在现实交往和公关活动中,还讲究礼宾次序。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排列的先后次序。一般说来,礼宾次序体现着东道主对各国宾客所给予的礼遇,在一些国际性的集会上则表示各国主权平等的地位。

礼宾次序安排不当或不符合国际惯例,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与交涉,甚至会影响国家关系,因此在组织涉外活动时,对礼宾次序应给予重视。

常见的排列礼宾次序一般如下。

1.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排列

这是礼宾次序排列的主要根据。一般的官方活动,经常是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安排礼宾次序。如按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总理:首相、副总理:副首相、部长、副部长等排列。各国提供的正式名单或正式通知是确定职务的依据。由于各国的国家体制不同,部门之间的职务高低不尽一致,故要根据各国的规定,按相当的级别和官衔进行安排。在多边活动中,有时按其他方法排列,但无论按何种方法排列,都要考虑身份与职务的高低问题。

2.按字母顺序排列

多边活动中的礼宾次序有时按参加国国名字母/顷序排列,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数情况也有按其他语种的字母排列的。这种方法多见于国际会议、国际体育比赛等,如联合国召开联合国大会、各专门机构的会议和悬挂会员国国旗等均按此法。联合国大会的席次也按英文字母排列,但为了避免一些国家总是占据前排席位,因此每年抽签一次,决定本年度大会席位以哪一个字母打头。国际体育比赛代表队名单的排列、开幕式出场的顺序,一般也按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东道国一般排在最后。代表团观礼或理事会、委员会等,则按出席代表团的团长的身份高低排列。

3.按通知代表团的日期先后排列

在一些国家举行的多边活动中,这也是排列礼宾次序经常采用的办法之一。东道主对同等身份的外国代表团,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瘫成的日期排列,或按代表团抵达活动地点的时间先后排列,或按派遣国决定应邀派遣代表团参加活动的答复时间先后排列。采取何种排列方法,东道主在致各国的邀请书中,都应加以明确注明。

但在实际的公关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是复杂的,所以礼宾次序的排列常常不能只按一种排列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叉,并考虑其他因素。如首先按正式代表团的规格,即代表团团长的身份高低来确定,这是最基本的。

在同级代表团中则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日期先后来确定,对同级和同时收到通知的代表团则按国名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安排礼宾次序时所考虑的其他因素包括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在地区、活动的性质、和对于活动的贡献大小以及参加活动人的威望、资历等等。例如,常把同一国家集团的、同一地区的、同一宗教信仰的或关系特殊的国家的代表团排在前面或排在一起。对同一级别的人员,常把威望高、资历深、年龄大者排在前面。这是基本的涉外礼仪。有时还考虑业务性质、相互关系、语言交流等因素,如在观礼,观看演出、比赛,特别是在大型宴请时,在考虑身份、职务的前提下,将业务性质对口的、语言相通的、宗教信仰一致的、风俗习惯相近的人们安排在一起。

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耐心、细致、反复考虑研究,设想多种方案,以避免因礼宾次序方面的问题引起一些不愉快。

在交往中,不仅排序是个问题,客人与迎接人员见面时,互相介绍也是一个问题。通常先将主人介绍给来宾,职位从高至低,可由礼宾交际工作人员、接待翻译或迎接人员中职位最高者介绍,有时也可作自我介绍。客人初来乍到,一般较为拘谨,作为主人应主动与客人寒暄。这使客人不致有受冷落之感。

在相互介绍时,各国、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各异,称呼与姓名均有不同。在社交场合,称呼和姓名很有讲究,如果弄错了,容易闹笑话,有的甚至引起对方反感、误会。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成年男子不论婚否,均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可称小姐或女士,对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姓氏、职称、军衔等就比较正式。如“威廉?泰勒先生”、“校长先生”、“少校先生”、“戴维斯小姐”、秘书小姐”等。以夫人称呼妇女时,可以用其丈夫的姓名,这也是允许的。这同中国古代有某些相通之处;如“约翰?史密斯夫人”,也可用丈夫的姓,本人的名。如“玛丽?史密斯夫人”,如以女士称呼时,一般用妇女本人的姓名。对部长级以上或地位高的人,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大使先生阁下”。但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地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在这些国家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对有爵位的人既可称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可称先生。

对医生、教授、法官、法律以及有博士学位的人,可称呼他们的职务,同时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查理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桑尼博士”、“卡特医生”等。

对宗教界神职人员,可称呼其宗教职位。如“牧师先生”、“阿拉拉阿訇”、“罗斯神父”等。

在社会主义国家及有些民族主义国家,人们习惯上以“同志”相闽称,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人之间也互称“同志”,前面可加上姓名或职衔。如“某某同志”、“医生同志”、“主任同志”等。

迎送的程序和相关礼仪是迎送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狭义上的迎送概念。

迎送的程序一般按顺序分为五个方面,即掌握来宾到达或离开的时间,安排有关的迎送人员向来宾献花、介绍,以及安排来宾乘车,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细节性的事务。礼多人不怪是礼仪公关的一个方面,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一定要在细节上加以把握。

时间上的把握是个大关键。为了顺利地迎送客人,必须要准确了解客人所乘交通工具的抵离时间,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常常会受气候条件等意外原因影响,要想做到既不让客人扑空,又不让迎送人员长时间等待。那么,作为东道主,一定要仔细掌握抵离的准确时刻,绝不能出现让客人等候的现象。

安排有关的迎送人应该和主要迎送人商议并征得他们的同意,至少应该让他们知道有谁参加迎送,同时,还应确定各位迎送人的正式头衔,以备主要迎送人在介绍和翻译时使用,以防止出现差错。安排迎送人员的数目不宜过多,因为握手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但应在客人来访过程中,与主要人物或主要部门负责人握手。这却是必需的。

对于来宾,在迎送仪式上要安排献花,这也是国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仪式。献花一般由儿童或女青年奉献。主人与客人握手后,把花献上。献花须用鲜花或鲜花扎成的花束,且要保持整洁、鲜艳。献花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一些黄色花朵。有的国家习惯送花环或一两枝名贵的兰花、百合、玫瑰花等。但也要注意,有些国家在献花方面有某种禁忌。如接待信仰伊斯兰教人士时,不宜由女子献花,而且要注意献花的时间,适宜在迎送人和客人握手完毕之后。

客人与迎接人员见面时,应相互介绍。我们知道,通常的原则是,先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在迎接外国来谛者时,应先将前往欢迎的人员介绍给来宾,然后由来宾中的主要负责人再介绍他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