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清我国当前就业形势
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
了解我国现行就业制度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近几年备受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七大及“两会”报告都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我国现阶段首要解决的问题来对待。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650万人左右。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调结构地深入推进,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继续延续并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将使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其中蕴含的许多岗位会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今年我国还将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包括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同时做实“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会给予较大扶持。
(第一节)大学生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同时,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这些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一)各高校就业形势
名牌效应较为突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对于专科、高职生的就业形成较大压力,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二)各专业就业形势
理工科的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好于其他专业;文科中的英语、财会、法律、经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尤其是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如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二合一型”的人才备受青睐。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适应面相对较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各地区就业形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别很大,就业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偏好于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但“老、少、边、穷”地区仍需要大量人才,到小城镇和基层参加工作的比例较少,艰苦行业的人才科技含量明显偏低。
(四)就业去向概况
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科研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有单位仍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等单位也越来越吸引应届毕业生。重庆市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三资企业居首位,占36.67%;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占16.67%,并列第2位;国有企业占9.17%;愿意去学校的占8.33%;城乡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0.83%。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成因
(一)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应征入伍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就业网站和招聘会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调查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难以接受。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学历、年龄、经验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包括动手能力差、交纳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追求实用性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三)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据北京现代管理大学就业处和招生处反映,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毕业生自身原因
1.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大众化教育的时代,当代的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转变传统的就业观为现代的就业观。要破除旧的“精英化”的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打破旧的“当国家干部”和“铁饭碗”的就业观,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就业观;从被动的就业观转向主动的就业观;从静态的就业观转向动态的就业观。要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的就业和择业,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要有勇于放下“身份”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的心理;要到祖国最需要的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去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
2.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毕业生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在就业日趋竞争激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这些都是成功就业的必备条件。所以在实际行动中,大学生要积极地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利用各种条件来自觉培养自己的自主创业意识,这样既能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还能为其他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就业现状解决对策
(一)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个人能力
在大学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炙手可热,所以大学生择业应适时转变观念,变通就业思路。无论白领或是蓝领,脑力或是体力,管理或是技术,公务员或是村官,东部或是西部,高薪或是低薪,这些都不应成为束缚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大学毕业生可以去基层,可以到部队,可以进农村,可以创业,可以考研继续学习,也可以放宽思路“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增加在社会上的立足资本和优势。
(二)用人单位--增加就业岗位,避免学历歧视
在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摒弃用人歧视、性别歧视,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竞相成才”;用人单位要合理配置人员结构,根据岗位需求,恰当吸纳专业人才。如果企业一味追求高学历,不但提高了用人成本,而且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在人才市场上,技能型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者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强,而且他们勤奋努力、脚踏实地,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岗位,对工薪要求相对合理,用人成本比高学历人才低很多,会给企业带来超值回报和收益。
(三)高等院校--强化实践技能,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注重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紧密联系,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种综合技能培训。特别是注重实践技能的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到企业中学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学,根据需要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高校设置专业要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专业建设,应该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同类专业。设置新专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考察,找准专业发展的生命线,使专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每个专业要做到保质控量,专业招生人数不宜过多,避免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
另外,高校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非认知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四)中间环节--搭建纵横平台,构建高效媒介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大学毕业生更是具有信息搜索和发布的优势。所以,各地区应该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采用规范的形式,建立该地区的横向就业信息平台,各专业建立所属专业的纵向就业信息平台。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息都可以按照地区或者专业发布到相应的信息平台上,然后再将各个纵向信息平台和横向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互联、数据共享,联成一个大规模的、政府的、公用的、以就业服务为目的的全国范围的信息大平台。这个大平台将有利于就业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就业新政的及时发布,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便捷的媒介,提高求职招聘效率。
(五)政府部门--调整制度措施,营造就业环境
政府应加快立法,建立起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规范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高效地运作。同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发布系统,各地方政府及时统计本地区所需的专业及人数等情况,集中上报,由中央根据其统计资料,建立一个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系统,这样定期发布人才的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由官方出面,常设一个大学生劳动市场,为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方便。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普及的现状,建立一个大学生劳动力的计算机网络市场,及时提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在网上开展相互选择,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保障。
四、大学生就业前景展望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付出与收获均等。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
我国潜在的经济需求非常大,特别重要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二)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美国的补偿措施就包括联邦政府贷款减免政策、各州贷款减免计划、军队贷款偿还计划(激励毕业生到军队服役)、美国护理教育贷款偿还计划(受益的护士在护士短缺地区合格的机构提供服务)等。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三)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
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