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沿海某城市一个原本和睦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突发脑溢血成植物人后,妻子、女儿相继蒸发,不见了踪影。这一年丈夫王海东46岁,与妻子邱梅同龄。两人年轻时自由恋爱结婚成家,生有一女王霞。夫妻恩爱,家庭幸福,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王海东在该市一建筑公司工作,邱梅在该市一家水泥厂做会计。2007年王海东下岗在家待业,突然大脑中枢出血,成了植物人。见此状,妻子邱梅借口赚钱养家,供女儿上大学,向家人提出外出打工。王海东的父亲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见儿媳要离开瘫痪在床的儿子,预感到不祥兆头。便坚定地向儿媳表示:“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全家吃的,即便我们老两口不在了,其他姊妹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孙女上大学,我们全家一起供她念书。”并每月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三百元给儿媳作生活费用。此外,每月按时给儿媳买米买油供日常吃用,消除了邱梅外出打工的念头。但是,五个月后,邱梅突然告诉公婆称自己有病,不能照顾丈夫。家人连忙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什么病也没查出来。2008年的国庆节,正是王海东的生日,家人把王海东接回父母家过生日。邱梅为丈夫喂了一次饭后,声称头晕,便让女儿王霞扶自己回家。几天后,王海东的父亲去儿媳家准备送孙女返校,却发现家中无人,大门紧锁,手机也关闭,情急之下,老人打电话给外地的娘家找到邱梅。邱梅面对公公的要求,声称有病,不能回家照顾丈夫,并告诉公公以后不要再给她打电话了。从那以后,邱梅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至今杳无音信。
有其母,必有其女。自王霞考上大学后,爷爷从微薄的退休金中一次拿出四千元给孙女作学费,全家人尽心供王霞上大学。去年春节放假,王霞回家住了几天,临走时,对爷爷奶奶信誓旦旦地表示,将来为父亲养老送终。4月份,爷爷给王霞写了信,让她抽空回家看看爸爸,王霞称要去实习,没有时间回家。7月,爷爷打电话到王霞的学校找她,老师告诉学生已毕业,联系不上了。此后,老人不断寻找孙女下落,却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就这样妻离子散,破碎了。看着整日瘫痪在床的儿子,年迈的父母欲哭无泪,心碎了。
更令人惨不忍睹的是,发生在某县一小家庭破碎的悲凄故事。丈夫刘勇和妻子孙华在县城的同一所中学教学。10年前结婚,婚后夫妻从未红过脸,恩爱得让周围的人们眼馋。婚后第二年生了个儿子。2008年10月初,当妻子查出患有乳腺癌后,这个幸福美满的家转眼间破碎了。丈夫刘勇在结婚十周年纪念日的当天,留下一张离婚协议书,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儿子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了。孙华从医院回到家中,没有象往年那样看到蛋糕和鲜花,空荡荡的家中只留下了一张离婚协议书,上面写着:“孙华,你已没有明天了,可是我和儿子还有,我可以给儿子再找一个妈妈,给儿子更好的人生。看在我们结婚10年的情份上,你签字吧,放我一条生路。”
看完离婚协议书,孙华真想立刻就死,但就是死也想再看上儿子一眼。可是万万没想到,往日的恩爱丈夫带着儿子离开了这座县城,无影无踪了。临终前竟然没有看上儿子一眼。
道德的缺失和沦丧演绎着一个个家庭破碎的悲剧。可见,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道德是人生的核心,在个人生活中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道德决定处世态度,决定恋爱婚姻观,贯穿于夫妻关系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自非血缘关系为夫妻的家庭诞生后,培植了优良的传统家庭文化,书写出一部部家庭和睦幸福的文明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位著名的贤相叫晏婴。齐景公有个女儿,景公很喜欢她,看到晏婴有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此,齐景公特意到晏婴家中拜访,君臣开怀畅饮。席间,晏婴的妻子也不时地忙碌招待客人。景公看到了她,就问晏婴:“那位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婴不知底里,就如实回答说:“是,她就是我的妻子。”景公叹了口气说:“怎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年少而且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过来做您的妻室怎么样?”听了这话,晏婴放下筷子,起身离开自己的席位,恭敬庄重地回答景公说:“我的妻子是年龄大了,人也不漂亮,但我已经和她生活了很长时间。女人年轻的时候嫁给你,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你了。我的妻子在年轻的时候把终身托付给我,不在乎我身贵身贱,个高个矮,而我也接受了。现在大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是何等的荣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立天地之间,我已经接受了妻子的托付,又怎能背弃她的托身之情而接纳别人呢?”晏婴身居高位,而不背弃年老貌丑的妻子,充分反映了在处理夫妻关系上的崇高品德。同样,东汉时期的名臣宋弘,官高位显,面对皇帝推荐自己年轻漂亮的妹妹作妻子而婉言谢绝,选择患难与共时的贫贱妻子,留下了“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美谈。都体现了在夫妻关系上以道德为核心的婚姻观,为世代所称颂。
什么是夫妻?夫妻关系应当如何维系?现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他说:“夫妇者,本非骨肉之亲,而配合以后,苦乐与共,休戚相关,遂为终身不可离之伴侣。而人生幸福,实在于夫妇合好之间。然则夫爱其妇,妇顺其夫,互维其亲密之情义者,分也。夫妇之道苦,则一家之道德失其本,所谓孝悌忠信者,亦无复可望;而一国之道德,亦有是而颓废矣。”深刻揭示出夫妻关系的真谛。夫妇之间虽然不象父母与子女那样的骨肉之情,却是一生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所以,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来维系夫妻关系,做到夫道以义,妇道以德,才能使夫妻间做到苦乐与共,休戚相关,才会成为良好的夫妻,也才会有人生的真正幸福。可见,道德是维系夫妻关系,获得人生幸福的准则。不仅如此,夫妻关系是否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还会关系到一家人的道德与和睦,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国家法律就是《婚姻法》,明确规定了“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条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不断修改的婚姻法又明确规定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条款。这样,就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恋爱婚姻道德共识提升到了法律层面。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下,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我国的婚姻关系稳定,家庭幸福,社会安定。
改革开放后,面对不断扩大开放的国际环境,对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洪水猛兽般的侵蚀,由于缺乏和丧失了应有的抵抗措施和抵制能力,致使道德缺失、沦丧,恋爱婚姻观扭曲、泯灭的现象泛滥,使家庭生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譬如:全国各地****卖淫的堕落现象旷日持久的泛滥而又始终未有效遏制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的权贵阶层恋情妇、******、一夫多妻、一妇多夫现象不仅没有遏制,反而成为这个阶层堂而皇之的炫耀资本。使人们由开始的震惊不安,到逐渐的麻木漠视,致使对恋爱婚姻中的道德准则逐渐失去了往日应有的敬畏和尊从。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的媒体公然宣扬“爱情是自私的”,“人一生中很难只爱一个人”,等等。使社会风气中弥漫和侵染着对婚姻道德的亵渎和对法律的蔑视,使堕落的婚姻关系逐渐由权贵阶层向普通阶层、草根阶层漫延。攀权贵、图钱财者有之,无视和侵害家庭成员权益,一味追求美色者有之,老夫少妻,少夫老妻的年龄差距足以超过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年龄差距而处之者有之,婚外情、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已屡见不鲜、居高不下,浮躁轻率的离婚不久又复婚的混乱现象自古罕见,对后代的成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令人痛心和难以弥补的损失。
宋成,李桃正是上述社会背景下,诸多道德缺失、沦丧、恋爱婚姻观扭曲、泯灭的一个缩影。宋成失信于对妻子、女儿长相守护的承诺,悖逆“夫道以义”的婚姻道德,无视法律规定的“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的约束,利用方便的工作关系,以说茶论禅的方式为李桃送情。而李桃明知宋成是有妇之夫,却执着的充当第三者,萌生出与宋成终生厮守的意念,固然有天真幼稚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的缺失和对法律的蔑视。苏媛出于对丈夫的忠诚及家庭责任感,寻找丈夫中,与正在偷情的宋成、李桃邂逅,惊气之下失去理智的举动,从法律的角度讲应属正当防卫,其举动过分,乃情理之中。照理,此时的李桃除了惊恐之外,更多的应当是无地自容。然而她却痴恨在心,骂苏媛是泼妇。此时的她,已陷于道德失范的深渊。而曾面对妻子、女儿信誓旦旦的宋成,此时本应抛开李桃去安抚结发妻子,以表对妻子的愧疚和致歉。相反,他却护着李桃,暗下了与妻子离婚,与李桃牵手一生的决心。致使这个往日温馨幸福的小家庭毁于一旦。
破碎了的小家庭给苏媛和女儿带来了无尽悲伤。在闹离婚的那些日子,母女俩整日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女儿判给宋成抚养后,又经历了难舍难分的凄惨和悲痛。女儿甜甜由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变得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心灵遭受到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苏媛从未想过原本幸福的小家庭会突然消逝,更没想过离婚后去如何面对生活。已到中年的她,思想混茫,心中一片空白。孑然一身独守空房,痛苦、怨恨、悲伤,使她对生活产生了无限的恐惧和绝望。
那么,宋成和李桃是否幸福呢?《颜氏家训·后娶》有一段语重深长的话警示世人,文中说:“吉甫是一位贤明的父亲,伯奇是一位孝顺的儿子,让贤明的父亲来教导孝顺的儿子,应该能够称心如意吧。但吉甫的后妻从中挑拨,对吉甫说:‘伯奇见妾美,有邪念。’吉甫不信此话,后妻就弄了个蜂子放在自己衣领上,让伯奇替她捉。吉甫远看误认为伯奇不规,伯奇遂被父亲放逐了。曾参的妻子死后,他拒绝续娶,并对儿子说:‘我不如吉甫贤明,你们也赶不上伯奇孝顺。’王骏在妻子死后,也对别人说了同样的理:‘我不如曾参,我的孩子也不如曾华、曾元。’三人都终身不在另娶。这些事例都足以为戒。在曾参、王骏他们之后,继母残酷虐待前妻的孩子,离间父子间的骨肉关系,令人伤心断肠的事不可胜数。因此,对后娶的事,要特别慎重啊!慎重啊!”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颜之推的著述。解读那个时代,不难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对男人后娶的警示,无疑是当时社会三妻六妾背景下极具先见之明和进步意义的倡导。对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当今,对于后娶的问题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它有人性化合理因素的方面,但是象宋成这样道德缺失的后娶者来说,不无积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宋成带着前妻的女儿组成后娶的家庭,即使夫妻关系再甜蜜、再融洽,这样的家庭也很难以和睦的维持下去。为什么?这便是《颜氏家训·后娶》反复警示世人的原因所在。这对于贪求女色、喜新厌旧的宋成和第三者插足的李桃来说,往往不愿意去思考,更不可能预料到的一个问题。其实,原因很清楚,这样的家庭是一个爱和恨同时存在难以调和的家庭,将永无宁日。因为宋成李桃的爱是建立在苏媛和甜甜痛苦之上的爱,是丑恶的爱;甜甜的恨是对丑恶不可宽容的恨,是正义的恨。这对水火不相容的矛盾,将充斥在家庭生活方方面面的每一个细节。试想甜甜在自己的卧室悬挂和亲生母亲的合影,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对李桃来说却是一道障碍,一块心病。甜甜17岁生日时让父亲买项链作生日礼物,本也无可厚非,可是做后妈的李桃一番劝告,却激怒了甜甜,一句“还轮不到你心痛”的话,令李桃心灰意冷。象这样三天两头的碰撞,使宋成和李桃所向往的茶一般的爱情生活大打折扣。
更让李桃凄楚的是,一心想和宋成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做为人生的寄托,宋成却婉言拒绝,这是只顾痴迷茶一般爱情生活的李桃完全没有想到的。悔恨、沮丧将伴随她一生。而宋成对李桃坦言“一来没有精力,二来想好好抚养甜甜”。的确是自私的也是无奈的选择。他这样做一方面使李桃忍受着难以割舍的苦衷,另一方面自身也承受着无法排遣的烦恼和痛苦。因为他目睹李桃和自己亲生女儿水火不相容的尴尬,如果再生一个属于后妻孩子,这个家庭的未来是不堪想象的。
宋成既忍受着这个新组建的小家庭的煎熬,又承受着事业带来的烦恼。自和李桃婚外恋直到婚后2007年的十多年间,他一直还是副处,没有升迁;机关体制改革让他提前退休,使他觉得很没有脸面。内心充斥着无以言表的压抑和郁闷,这的确是为娶李桃付出的代价。一个副处级党员干部搞婚外恋,是违犯党纪的行为,依据党纪条规理应受到党纪处分。没有提拔重用完全是咎由自取。一个才50岁出头的副处级干部提前退出工作岗位,在家呆着无所事事,烦恼、悔恨把自己折磨得面目憔悴,鬓发斑白,房事也力不从心,就连喝茶也喜欢独自一人。这又使李桃对夫妻生活及家庭的归宿失去了最后一线寄托,完全陷于了绝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