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22470000000019

第19章 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3)

访谈人告诉我,苗乡古代结婚更为简单,多是男女双方通过唱歌建立感情,不需经过父母同意就可结为良缘。结婚也是男女双方自主完成,双方家长只临时赞助或事后认定。婚礼非常简单,只需约定地点和时间,由男方将女方接到家中成亲,还可以假装“抢亲”成婚。结婚生子以后,夫妻关系才算完全确立,丈夫就陪同妻子带着礼物拜见岳父岳母。

2.婚礼

山江苗区的婚礼一般在头一年十月秋收完毕后至第二年的正二月间举行,具体日期要择吉日而定。结婚时由男方到女家迎娶,女方母亲和姐妹陪同,亲人护送,新娘打伞步行。结婚宴客期间,新娘满身银饰穿着民族服装,行止端庄,不苟言笑,而新郎的穿着却极为平常,很不显眼。

镇政府办公室的欧主任介绍说,山江苗族特别看重婚礼举行的日期和新娘出娘家和进夫家的时辰,因此请人推算日子和时辰这个步骤绝对不能省略。婚礼举行的日子以及新娘出门的时辰和进男方家门(指脚踏入堂屋正门)的时辰不能和双方至亲的所有家人相冲,更不能两个人彼此相冲。苗家人认为,白天新娘在路上行走怕碰到不洁的事物如丧事等,因而新娘出门的时辰一般是在天黑以后。所以苗家姑娘出嫁,出娘家门和入婆家门的时候大都在黄昏至凌晨这段时间里。如果新娘嫁得远的话,出娘家门的时辰就可以不那么讲究,但进婆家门的时辰一定要讲究:新娘一定得在挑选好的吉时准时进男方正屋的门。如果新娘提早到了男方家,也只能在男方家正屋前的晒谷坪上等候,一直到吉时才能将脚踏入男方家的堂屋正门,否则会对主家不利。迎亲送亲途中若有两队人马相遇,双方必须设法站到高一点的地方或者提前绕路避免相碰,以求吉利。在送亲和迎亲的队伍中,有两个关键的人需要挑选:男方迎亲队伍中提马灯的人和女方这边打“窝窝伞”的人。男方挑选提马灯的人的标准是要家庭和睦、个性好。给新娘打窝窝伞的人必须为人好、子孙好,生育有男孩。

进正门时,有些人家讲究新娘将脚踏筛(筛子是为了筛走新娘身上带着的邪气和苦难)而过,同时男方家的父母要回避,据说是为了避免以后生活中和新娘产生矛盾。之后主持仪式的歌师唱歌祝福,新娘新郎还要喝合心酒,洗和气脸,这些仪式都表达着人们对这桩婚姻的祝愿。

在婚礼次日或结婚“三朝”散客的早晨,人们要举行“诉史祝酒”,苗言称为“招雀”的仪式,即请“江都”(理老)诉说苗族历史,特别是结婚者的家族及其宗族的历史,并讲双方互送礼品及其来历与意义。“招雀”的地点在主人的堂屋,参加贺喜的人都要参加,按照次序坐席。一般是讲古老话约两三个小时,用本民族语言将苗族历史或双方家族史用对偶句吟诵出来。“招雀”是整个结婚礼仪中苗族和家族历史传承的重要途径。参与其中的年轻人大都从这里知道自己的历史,思考民族和自身家族的未来。“招雀”仪式过后,女方的“江都”讲嫁妆的来源和象征幸福的《古老话》,并说明礼小情长,希望对方笑纳。女方的“江都”说完,男方的“江都”接着会讲感谢新娘父母养育之恩和新娘伯叔、兄弟、姐妹等关心教导的答礼古老话,尔后逐一感谢女方送礼物的亲人,并代表男方赠送辛苦礼钱给新娘的父母、媒人和歌师等人。

山江苗族人结婚时没有“洞房花烛”的浪漫新婚之夜。

伴娘往往在经历了接亲一夜的劳累后,会逗留在新房一天一晚嬉闹,男方的伴郎则和她们一起玩耍,因而婚礼还是未婚青年男女认识相知培养情感的一个机会。在结婚宴客这三天期间,新娘只与其送亲的姐妹或小姑伴宿,而新郎在整个婚礼期间负有艰巨的待客使命——陪伴款待前来恭贺的亲朋——这是他表示自己具备成人资格、争取长辈亲朋对他的好印象的一个重要场合。三天内客人散尽,第三天新婚夫妇一起回门,整个婚礼宣告结束,新婚夫妻这才会有肌肤相亲的机会。

3.离婚和丧偶

苗族人对家庭非常看重。婚前夫妻双方经过了长久对歌后的家庭,一般都会感情很好。过去哪怕是少数个性不和、彼此爱吵架的夫妻,有了孩子以后,也大都遵循“过日子”的逻辑,很少提出离婚。然而最近两年,苗乡人商品意识加强,出去打工挣钱的机会慢慢增多,夫妻双方由于彼此对财富的欲望和自身能力、条件不一样,在外面的世界中寻找到的机遇不一样,由此而仳离的夫妇开始增多。夫妻中单个儿出去做事的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我对山江民事法庭的调查,山江苗族地区现在民事诉讼案中离婚案相对较多,占一年内民事诉讼案总数的三分之二,并且离婚案件数每年都在逐步增长。吴庭长为我分析了离婚案增多的原因:一是出于经济利益,有些苗家女子在外面打工见了世面,嫌弃夫家太穷;二是出于一些民族习惯,如没有生育或只能生育女儿的人家,现在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还多一点;三是现在年轻人法律意识强一点了,离婚都到法院来办理手续。以前夫妻双方合不来就各自找中意的人,不来政府办手续。

相应的,现在重婚的现象比较少了。

苗族人离婚的手续比较容易,先提出离婚者的一方只需给对方以赔偿就行了。如果男方先提出离异,他就不能向女方索取“定亲钱”,此外还要另外交一笔“赔礼钱”;如果是女方先提出离异,就得先付给男方的“定亲钱”和所花的“婚礼费”以后才能另嫁。

寡妇在山江苗乡有再嫁的自由。兄死而弟未娶的情况下,弟弟和嫂子有时会重组家庭,共同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村寨众人也没有异议。

这种婚姻,俗称“转房”,但仅限于同胞兄弟之间。据我对山江地区近一年(2004.11.15—2005.9.4)进行婚姻登记的246对新人的有关婚龄、男女年龄差别、通婚地域和文化程度方面的统计来看,发现有女方比男方大7岁、8岁、9岁和12岁的各一例。细细一问知情人,才知道这四例都属于弟娶兄嫂的情况,兄长过世后,留下几个幼小的孩子,当事人出于对孩子利益的考虑,在对嫂子不反感的前提下,就和嫂子重新组合成一个家庭。公公婆婆一般对这种安排也表示高兴。这种现象现在虽然存在,却并不十分普遍。如果寡妇选择另嫁他家,可以带走襁褓中的婴儿,产业由伯叔照料;孩子长大后,男孩必须回到原来的家中居住,女孩则听其自愿。

在苗乡,如果一个年轻女人守寡后独自抚养孩子而终身不嫁,就有可能因为家庭结构不合乡俗而被迫承受社会压力。花母亲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花3岁丧父,姐妹三个一直靠母亲抚养,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生活颇为艰难。然而,这样的一家子却饱受乡邻的歧视,人们传言媳妇和公公恐怕有奸情!甚至认为花的弟弟有可能是媳妇和公公的孩子。花的外婆一家曾经逼守寡的女儿另嫁他人,女儿不从,就把女儿告上法庭,状诉公公和媳妇之间有奸情。据说她的奶奶也为这种谣言增添了一些论据。当花和我聊到这个事情时,忍不住泪水涟涟:“我妈二十八岁时有过再嫁的念头。一户人家可以让我妈过去,但是只能让她带上妹妹,弟弟留在爷爷身边,我就没有地方可去了。我当时跟我妈说只要她嫁人,我马上就自杀,我妈从此不再提再嫁的事。”让我惊讶的是,在我和别的信息提供人讨论这桩事例的时候,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位公公和媳妇之间的关系说不清楚,极有可能真的有暧昧关系。

4.夫妻关系

山江苗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夫妻之间并不缺少体贴和温馨。在苗乡,虽然一般情况下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我很少见到那种在家里耻于做家务、酱油瓶子倒了也不扶一下的男人。哪怕是煮猪食、喂猪、洗衣服这类家务,山江苗族男人也会尽力帮忙去做。苗乡的母亲见到儿子干了媳妇的活,也会数落:“男干女工,一辈子受穷。”但是大多数男人都只不在意地咧嘴一笑。妻子也经常和丈夫一起去山坡除草、种地,甚至到田里干农活。

就拿信息提供人丰妹的舅舅舅妈夫妻俩来说吧:舅妈热情爽朗,每逢赶集日就到市场上摆摊向游客兜售苗族衣服和舶来的小手工艺品。她丈夫在农闲季节就会随了妻子在一旁充当“模特”,这个满身洋溢着快乐的苗家汉子,总能让游客笑笑地买下他身上所穿的衣服。有一次为了让妻子高兴地和我继续聊天,他饭后又主动跑到厨房洗碗。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苗族男人的勤快、对于妻子和女性的呵护和疼爱,却因此一览无疑。这和山江苗乡人对男女是否平等的看法有一定的关系。我在田野调查期间曾就“苗乡男女是否平等”做过调查,发出去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分析的结果是:认为苗乡男女平等的有211人,占总数的81.3%,认为苗乡男女不平等的有35人,占总数的18.7%,其中认为男尊于女的有18人,女尊于男的有8人,持强权论的有9人。持强权论的这一部分人认为男女无所谓平等,两者必须存在强者机制,谁强谁主事,弱者也会得到强者的庇护而不是绝对受气,强者是可轮换的,结果说明男权思想在山江苗区并不重。

但苗家人普遍意义上对男孩还是有一定的偏好:“其实,无论如何,农村每家每户还是需要一个男孩的,要不以后女儿嫁出去,谁伺候老人家啊?地里的活,谁来做啊!但是国家政策只规定生两个。两胎之内没有生男孩子的,就会成为超生对象。不过现在人也学聪明些了,不和当地政府对着干了。生了两个女孩子后,夫妻俩十有八九就会到外面去打工,偷生孩子。有时候他们就被暂居地的基层政府给抓了,有时候那边政府也通报我们一声。回来补缴点罚款也就行了。”村里的支书乐风叔说。

山江苗区流传的傩公傩母这则起源神话也让我们对苗乡的夫妻关系有所感悟。这对祖先苗语叫“奶龙巴龙”,汉语意译是傩娘傩公。山江苗族说,“奶龙巴龙”是洪水滔天躲在瓠瓜内得以逃生的两兄妹。洪水过后,大地没有人烟,妹向兄求婚,兄不同意,顿时就脸红了。现在还保存的奶龙巴龙木偶神像与神话故事相互验证:巴龙的脸为红色,奶龙的脸为白色。后来兄妹商议隔山滚磨盘,如果磨盘在山脚重合,两人就结婚。而聪明的妹妹预先就将一个磨盘放到山脚。兄长后来只得与妹妹成婚。婚后,妻子生下一个怪物,无四肢无口眼,像一个磨岩,丈夫一怒之下用力将它劈开,抛弃到四野。奇怪的是,这些东西丢到哪里,哪里就升起了烟火,这就是苗家代熊、代萤、代稣、代穆、代芈、代卡、代边、代来、代肖等九祖九宗的起源。我们注意到,在这则洪水神话兄妹婚配的异文里,是妹妹掌握了男女关系中的主动权。

山江苗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成语典故——“巴龙没有裤子穿”。在木偶巴龙神像装饰上,也只穿长袍,不穿裤子,意思是“管不得事”,奶龙的神像装饰有衣有裙,表示她能够主事理家。还傩愿时,送神时要讨筶,若得奶龙后走,祭主一家大小,万事大吉。若是巴龙后走,属不吉利。

人们解释说:奶龙事无巨细,都能管,所以家中会井井有条,但可能发不了大财。巴龙则贪杯好酒,懒散不管事,家里会比较乱,虽然有可能会发大财。

苗乡的夫妻关系中妻权较重,这和妻子在夫妻关系中性方面的权力有一定的关联。山江苗族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绝大多数都遵循一夫一妻制,并且不赞成婚外性行为。妻子如果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过于劳累,或者对丈夫擅自处理家事不满,就会对丈夫晚上提出的要求敷衍、回避或者拒绝。这么碰上几回软钉子以后,丈夫一般就会学乖巧些,一是在家里手脚勤快,同时在任何家事的处理上都事先询问妻子,特别尊重妻子的意见。

访谈人美莲的话特别具有代表性:你看到我的爱人对我还是很不错的吧,我们刚结婚时没有这样好。有一回我们为一件事情拌嘴了,我一急,就不理他了。后来连续七八个晚上我都不让他挨近我,自己一个人跑到阁楼上去睡,把上下阁楼用的活动木梯也拖到阁楼上去了。随他在阁楼下面怎么嚷嚷,我都不理。白天我就到外面去玩,也不管家里的事情。头几天他还沉得住气,一整天只是绷着个脸做事情。我们彼此看见,都像两个仇家似的。一到晚上他就心急,我总抓住机会躲到阁楼上去,不让他捉住我。这些事情,他也不好意思去和别人说。后来几天看他急得实在有点过头了,我才从阁楼上下来。从此以后碰到什么事情,我爱人都要先和我商量。

苗族家庭夫妻关系中妻子的权力较大,还和整个苗区社会对女人的一致认识有关。在苗族人看来,女人一般都很能干,女人如果对家事不尽心,整个家庭就完全撑不起来。苗族女人较少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思想,凡事都很努力地去操劳。对一个丈夫来说,娶到一个有能耐的妻子会助长他的自信心,增添他自身的光彩。在山江苗乡,当夫妻双方都有机会发展自我时,人们遵循“谁有能耐就服从谁”的原则,丈夫做辅佐也心甘情愿。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则民间故事中读出苗族人对作为妻子的女人所寄予的期望。

从前一个木匠,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只有老母健在。

木匠每天辛苦替人做工,所得只能勉强供给母子二人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