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会展管理
22476200000023

第23章 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

(2)学位教育的初步形成。2001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立“会展与广告”专业,该专业共开设37门课程,其主干课程为传播学、市场营销、构成学、广告学、文案、灯光艺术、环境艺术、会展实务、网络展览、广告设计、模型制作、计算机制图技术、摄影、影视动画制作等。

根据2002年对设置会展专业或者专业方向的各高等院校调查,目前已有厦门大学等20余所大专院校开设管理类和设计类会展专业课程,而北京大学已在筹办会展专业研究生班,预计在1~5年内将毕业生输入会展人才市场,不仅能够缓释我国会展专业人才尖锐的供需矛盾,达到调节会展人才供求平衡,而且可以利用会展业极强的产业关联性,促进会展行业链和产业链的发达,从而壮大会展业。

(3)职业培训的不断完善。根据近两年来中国会展业人力资源的调查可知,全行业对“在职培训”需求最大。提高会展企业员工素质,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派出业务骨干参加职业培训是许多会展企业主要选择的途径之一,从而也催生了我国会展职业培训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会展行业共有12个培训活动,其主题80%以上是管理类培训,从对已举办的这12次培训活动所做研究发现,整个会展职业培训市场基本上呈现“见树不见林”的粗放状态。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人们参加培训活动的主要目的还停留于信息交流,而培训活动本身的具体问题则表现在课程设置、师资、教材、证书、主办单位、培训效果评估、人才使用效果评估等几方面,还没有真正达到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2003年我国会展职业人才培训市场与2002年相比,向着多层次、多样性和系统化方向发展,主要出现了如下三个新的发展趋势:第一、培训活动目标市场定位更加准确。例如,2003年2月2~16日由上海会展业协会举办的“会展从业人员培训班”,其培训目标对象是上海市以及周边省市会展从业人员或者有志于投身会展事业的新人,培训定位于区域性市场和会展初级知识。第二、培训专业性更强。例如2003年3月21~23日由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主办的“2003年中国会展设计师培训班”,直接服务于产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链,即会展展览展示设计搭建工程,其专业性与国际水平接轨。第三、培训层次性更明确。于2003年2月17~21日由中国展览馆协会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会展业高级管理培训班”,在培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结业证书等方面均值得关注,可以认为是至今我国会展职业培训市场中较为系统、层次较高、理论联系实际、含金量较高、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会展职业培训。

(4)资格认证体系的逐步建立。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是提升会展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如果说行业管理和展会等级标准是组展企业的准入证的话,资格认证制度等于为从业者设立了一个择优上岗的门槛。2002年,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全国经营师评审委员会与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开始在上海市推行会展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上海市也成为了我国会展行业资格认证的先行者。根据上海市的会展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会展从业人员的资格将分为会展助理经营师、会展经营师和会展高级经营师三类。到2003年为止,上海市的会展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已经进行了两批,但是仍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目前,认证工作仅仅进行到了助理经营师层面,还没有开始进行中高级职称的认证工作。此外,上海市的资格认证制度还没有针对会展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分属会展管理、策划、设计等不同方面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资格认证工作。随着会展产业的发展成熟,更加权威的、更加明晰的全国性资格认证制度有望建立起来。

2.会展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对会展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专业化的会展人才培养对于会展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会展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从人才培养体系、会展人才的专业化、培训课程的内容设置等诸多方面。

(1)培养体系。会展人才的培养体系应包括学位教育、职业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三个层次。学位教育是优秀会展专业人才供给的根本保证;职业培训则为会展人员加强职业技能、提升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并为由其他行业进入会展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快速入门的捷径;而从业资格认证则能够促进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并以其权威性确保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规范、有序。

(2)培养的专业性。会展人员的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应对会展组织、会展管理、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设计、布置施工、会展服务等不同人员应实行侧重点不同的专业化培养。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人才的专业化分工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目前,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施工等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公司来负责。适应这种趋势,在提高会展人才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会展人才的培养应加强专业化。

(3)培养内容。会展学科涉及了会展经济、会展业、会展产业、会展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应用到了贸易、法律、旅游、管理、美术设计、外语、信息技术、系统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理论知识。因此,会展学科应涵盖从会展理论、会展实务、具体办展技术到展览会的综合利用与再开发等全方位、综合性、系统性的内容。

(第三节)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原则

在会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会展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会展企业能够遵循这些基本原则行事,那么会展企业的发展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会展企业要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创造性,就必须坚持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要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确立目标和标准;第二,必须能够得到反映实际结果与标准要求的偏差信息;第三,必须有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实际结果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偏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支具有开创性精神和整体观念且比较稳定的员工队伍。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贯彻目标的标准。有了目标就可以据此制定出与组织目标相联系的行为准则或标准。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科学化管理。

作为会展企业的管理者,须要具备与科学管理相适应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管理现代会展企业。仅仅依靠经验、有足够的资金等就想稳操胜券的想法,在市场经济面前实际上是致命的自负。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基于管理者和员工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必须依据所制定的标准行事,因为,科学化的管理是确保管理工作质量符合市场检验标准的一个重要条件。

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不光取决于科学化的管理,还在于拥有优秀的员工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即需要尊重人才,实施人性化的人才开发与管理。无论是会展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都应尊重人才,了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会展企业赢得人才并加以有效运用的关键。在这些原则中,人性尊严、个性差异、相互作用和激励等是最重要的因素。

要理解人性的尊严,首先必须强调管理以个体为基础的重要性,即强调在会展企业中必须尊重人,且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都有合理的界限;其次要尊重个性差异,即会展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白,对个别差异的承认和理解在企业人事决策方面极为重要,因为要达到“人尽其才”,就必须承认、接受、尊重个别差异,然后才能“因材施教”。

二、挖潜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会展人才开发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特点是钱少人多,多数会展企业或者参展企业不愿意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因而制约了会展业的进一步提升。从当前我国会展人才开发的这一特点出发,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应坚持挖潜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就国内大多数会展企业现有管理人才的素质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国家及各地政府可能利用各种院校设置会展专业着力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但一时也难以满足广大会展企业及参展企业的需求。

因此,目前国内企业进行会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很重要的途径是依靠自身的财力,在企业内或者委托会展咨询公司、有关院校开办培训班或送去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企业现有人才的潜力,即将挖潜和培养结合起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具体地说,挖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使用不当的人才调到能发挥其所长的工作岗位上。

(2)返聘或延聘那些已到退休年龄但身体好且具有真才实干的人员。

(3)轮岗开发,即在现有的会展企业中一般有许多高校毕业生,这些员工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年纪较轻,可塑性较强,企业可根据需要挑选其中一部分素质较高者经常轮岗,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以锻炼他们的能力,积累会展工作经验。经验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培训是会展企业对员工施加影响、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培养员工正确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习性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引导或诱发员工做出有益于企业的决定和行为,增强员工对工作效率的关切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心。

现代会展企业或参展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才能更好地适应经营环境和管理的革新等变化。此外,企业接纳新员工时,固然可以要求员工学习各种手册、规章制度等规范性的要求,但要真正适应工作的成长性要求,员工的能力必须不断地提高。如何才能使员工长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这就需要培训来加以解决。企业必须适时开办各种岗位培训,以保证员工的工作能力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长期保持进取活力。

当然,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还应把普及性培训与重点开发结合起来。对员工进行普及性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一般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而重点的开发对象是那些对企业非常重要岗位上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因此,对中、初级人员,特别是年轻员工应加速培养,以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尽快提高。对具有潜力的中年科技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要进行重点开发,及时使他们的知识得到更新。这些人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企业创造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中坚力量。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会展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原则。会展是需要相当实践操作经验的行业,只有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带来理论上的升华,进而促进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以及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会展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会展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包括员工招募机制、员工培训机制、员工激励机制、员工流动机制等。员工的招募和培训能保证企业员工具备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员工激励机制和员工流动机制可以使人力资源的质量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而这些又都离不开良好的企业环境。

一、员工招聘机制

会展企业员工的招聘是为了给企业中一定岗位选拔出合格的人才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起点,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此,会展企业应特别重视员工的招聘工作。为了保证员工的质量,会展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应严格遵循任人唯贤原则和量才适用原则。

会展企业招聘员工工作是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的大事,因而招聘人员应将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任人唯贤原则,反对任人唯亲和任人唯我的做法。这里所说的“贤”,指的是德才兼备的人,即既具备较高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又在会展的专业领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有较大潜力的人。

企业员工的才能只有在与他们的岗位以及职位要求相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经营开发人员在对新吸纳的员工进行定位时,必须遵循量才适用的原则。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志向和条件做到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每个工作岗位和员工进行分析,明确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及职位的具体要求,掌握每位员工的技术水平、个性、能力、志向等,使得两者相互匹配,从而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

二、员工培训机制

会展经济是一种集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身的综合性很强的经济形态,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资金和技术构成了会展企业的硬件,而员工的素质是会展企业的软件。在软件的开发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培训。通过培训,会展企业除了能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高外,还可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体状况也可以得到改善。因此,会展企业应该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

培训机制的建设要遵循目标化、反馈性及全过程原则。

会展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首先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培训目标,因为目标的制定会影响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在培训之前就明确规定培训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能够使受训员工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并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其潜能。

会展企业建立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不应该是单向运作的,而应具有相应的反馈通道。反馈通道的存在能够使企业的培训机制更加完善,从而保证受训员工在学与做的互动交流中得到所需要的知识。

一般来说,企业员工培训通常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这种形式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缺陷,如受训实践短、企业的工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等。因此,员工培训机制不应该仅仅依靠人力资源部来运转,而要扩散到企业运作的全过程,即让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就能够接受培训,每个部门都要参与到员工培训工作中。

三、员工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