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会展管理
22476200000029

第29章 会展场馆与设备设施管理(1)

会展场馆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本章简要介绍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以及会展设施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会展中心与设备设施管理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出现了一批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这些会展中心突出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以满足国际国内会展业的发展需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相当迅速。会展产业作为主要服务行业中的一类,在我国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迅猛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上世纪末,我国较大型的会展场馆共有150个,面积总计110多万平方米。进入21世纪之后,全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会展场馆建设热,仅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全国会展场馆总面积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81.3万平方米、48.8万平方米和75.2万平方米。3年内,全国新建和扩建会展场馆面积是1999年底以前全国会展场馆面积总和的1.5倍。2002年之后,我国会展场馆的规划和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全国计划建设或正在建设的会展场馆规模比以前更大,设施更先进,智能化程度更高。比如,北京在北四环附近建设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大型场馆;同时新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也于2003年动工,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预计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展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预计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

广州、深圳、大连、天津、长春、沈阳、昆明、厦门、武汉、青岛、成都、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在兴建新的会展场馆,而且规模都比较大。从国际角度看,近十年来,随着会展业对硬件设施重视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大城市涌现出一大批大型的现代化会展中心,如慕尼黑、莱比锡、巴黎、拉斯维加斯、芝加哥、亚特兰大、伦敦、东京等。这些专营会议和展览活动的场所是各种会展活动开展的最主要的硬件依托,是会展业运作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会展场馆多为公益事业,会展场馆的负责人只是负责场馆和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会展场馆尚不是自主经营的利益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对会展场馆的管理不是企业运作和经营管理,也缺乏效益观念。而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产生的,其生存和发展都与市场因素息息相关,必须遵循市场竞争法则。因此,会展中心管理需要的是以产业创新的理念和超前的经营思维,通过科学的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效率,从而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努力建构个性化的会展经济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求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会展场馆及其设施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表现在场地的清洁、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保安、消防等浅层次的传统管理工作,而且还进一步表现在必须根据经营思路进行场馆设计、空间布局、设备配置等规划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应将工程设备运行管理、场馆环境管理以及安全保卫管理等工作纳入到其管理范畴中。在整个会展场馆及设施设备管理过程中,都要符合现代企业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运营的原则。

一、会展中心场馆和设备设施管理的重要性

会展中心一般场地的规模比较大,拥有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投资额巨大,维护的费用也很高。会议和展览活动都要求在有限时限内完成布置,在活动前必须有缜密的场地安排;活动期间有众多的人流、物流进出会场,要依赖场馆空间和各种设施设备以提供多种服务,作出适当的资源配合。

会展中心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是保证会展中心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如果硬件管理跟不上,各种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场馆和设备设施管理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利润,但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会展场馆的效能,控制能源消耗,提高服务质量,将会显着提高场馆的效益。

二、会展中心场馆和设备设施管理的目标

会展中心的管理水平并非仅仅局限于其活动数量或使用率,其水平关键是取决于场馆和设施设备可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和贡献。表10-1是北美洲和其他地区公众人士对一个成功会展设施的评估标准。

从总体上看,会展中心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规划,搞好建筑物及设施设备的维护养护、场馆的环境绿化、保洁、安全消防等基本工作,最大程度发挥物业的使用价值,使物业保值增值。

(2)为各种会展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场地和舒适安全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卓越和高效的服务,满足会议和展览组织者、参观者、会展中心人员及租用场馆办公的物业使用者等各方需要。

(3)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以市场观念进行管理规划,并有效控制场馆和设施设备的运作成本,讲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体现一定的服务社会职能,除了提供场地给商业会议或展览活动外,还应该适当顾及非商业活动对场地的需要。

三、会展中心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的内容

1.规划管理

会展中心的建设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必须根据经营思路,通过严密的可行性论证,本着“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经营上可行”的原则,在场馆建设规划和设施设备配置方面做好基础工作。

2.设备管理

设施设备是会展场馆服务产品的硬件依托之一。会展场馆的管理者应合理地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对常用设备系统进行足够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更新,防止设备和系统发生故障,保证它们的正常运作。

3.环境管理

包括建筑物本身的日常养护、保洁、绿化等工作,并要按照环保规定以恰当的方式处理废弃物。其目的是为各种会议和展览活动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美观的环境。

4.安全管理

会议展览活动的重要特性是大量的人员在活动期间逗留或进出会场,因此会展中心必须设有完善而可靠的紧急事故应变系统,要求安全设施时刻保证运作正常。另外,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具备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故的能力。

5.成本管理

会展中心管理必须强调成本意识,讲求效益。这应体现在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例如,合理确定场馆和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仔细衡量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将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根据淡、旺季的特点进行匹配,等等。

四、会展中心场馆及设备设施管理方法

1.综合管理方法

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是整个会展中心管理的重要方面。其内容纷繁复杂,不仅仅局限于纯技术方面,还要涉及到各种经济分析和组织协调工作等,要求管理部门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

2.全员管理方法

会展中心的管理要体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点,必须十分重视人员的管理。

场馆和设施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很大,且很多技术工作是分散的,因此需要员工具有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具有一专多能的素质。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让所有的员工都认识到自己对场馆和设备管理负有一定的责任,让所有的员工都能自觉参与其中。

3.系统管理方法

会展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时效性强,会展活动的时间周期比较短,但在这短期中却有相当大的人流、物流进出会展。要保证一个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大量人流、物流进出会展有条不紊,保证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正常,保证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应变,这些都需要会展中心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个别员工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系统方法就是要求会展中心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场馆和设施设备的管理,要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组织系统,把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职责之中,落实逐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制度管理方法

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中的很多工作都是日常性的,平时的严格管理是保证场馆和设施设备在会展活动期间能有效发挥其作用。而严格管理就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因此,一方面,要十分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狠抓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第二节)展览中心管理

一、展览中心管理体制

从国际展览业的实践看,展览场馆主要有三种管理体制。

(1)场馆主要由政府出资,公共产品的性质和色彩更多一些,主要是为市民提供精神享受的。这类场馆通常由政府委托或授权的机构经营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这种场馆的数量应该是有限的,其投资建设应考虑具体城市的发展状况和现实需要,不需要盲目攀比规模和档次。

(2)场馆建设由政府来立项,政府在规划土地和其他政策上予以相应的支持,在资金方面,政府投入一部分,并且还要引入其他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建设。

展馆建成后归出资人共同所有,各投资方根据投资份额而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类场馆是以营利为目的,其经营管理按照规范的商业运作模式进行,由场馆的资产所有者决定经营管理人员的人选,展馆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经营责任和义务的规定。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等一些着名展馆,均由政府投资建设,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作为股东,委托或授权商业机构从事经营,并由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

(3)场馆由民营机构或私人机构(包括三资企业)投资,并由其自己经营管理或委托管理机构进行商业运作。这种方式产权关系明晰,责权利明确,是完全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

目前,世界上不同国家在这三类管理体制基础上,结合本国展览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形成了许多模式。如德国模式,即政府集展馆管理者和展馆经营者于一身,但国际化程度却最高;美国模式,即80%的展馆由政府直接管理,员工为政府雇员,20%为专业公司管理,场馆使用率达70%以上,政府补贴较大;韩国模式,即最大的展馆为私人所有,曾连续多年亏损,后效仿德国模式,扭亏为盈;香港模式是展馆由政府投资,展馆管理方每年向政府交纳营业额的3%~5%。在我国,多数展览中心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展览中心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明确。国家投资建设的展馆其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这没有什么疑义,而展馆的经营管理应该由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或授权给专业的经营管理公司,不该由政府直接插足管理。展馆经营机构的市场定位就是要通过经营管理展览场馆,吸引办展资源,不断使展馆经营效益最大化。而作为展馆的所有者,则是要通过对展馆的委托经营得到更多的资产回报,使这部分国有资产能够不断保值增值。

二、展览中心的规划管理

展览中心的规划一定要与所在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按照展览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结合区位状况以及其他多种条件加以综合考虑。不管由谁投资建设展览场馆,其宏观规划建设必须由政府来主持,要站在全国的高度来看待区域经济的特征,用以确定展览中心的规划布局。在微观方面,展馆的规划设计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必须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技术论证来进行。

具体说来,展览中心的规划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场址选择规划管理

展馆在城市中的位置会影响展览的效果,如果把展览中心建立在市中心的最繁华地带,营造成本必然很高,而且会受到繁忙的日常交通的影响,造成人流、物流的不畅。国外许多现代化的展览中心的场址一般都选在城郊结合部,并将交通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各地形条件作为选址的三大要素进行论证,做到场址选择与市政、交通规划相吻合。展览中心虽然不宜建在最繁华的地带,但交通可达性必须要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新建的及尚在建设中的展览中心均将交通条件列为选址的首要条件,一般要求场址靠近国际机场,并且有两条以上的高速公路从周围通过。日本东京现代化的国际展览中心有两条地铁直通,还有直达的汽艇专用线、公共汽车专用线、首都高速公路,从羽田机场到达该中心约为15分钟,交通十分便利。

2.预留发展规划

展览中心建设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的考虑。随着展览业的发展和业务增加,一些展览中心将来很可能会有扩建的需要。这时,如果没有预留地,就会成为展览中心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味地追求让展览中心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将其建在原本就很拥挤的市中心,就会给土地使用造成很大限制。一些展览中心就因为没有扩建余地而只能向高层发展,这会给货物进出、展馆地面承重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代化展览活动的要求。

3.内部布局规划

展览中心的内部布局合理可以使管理更有序,方便参展商和观众,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布局设计要根据一般展览的内容、性质和室外环境的具体状况来确定。在展览中心内部规划中最重要的是人车分流的场内交通系统,该系统一定要完善并符合人性化的要求。人可以在展馆连廊里走,货物从专用通道里运送,要避免人流、物流交织在一起,从而影响内部交通。展览中心内部要设立独立的卸货区,并预留充分的展品传送周转区域,这能够极大地方便布展。另外,设置足够容量的停车场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就有5万个车位的停车场。如果展览中心规模较大,则展厅之间最好有免费的穿梭巴士,方便参观和组展人员快捷地到达各展厅。还可以在展厅之间增设回廊,将展厅之间互相衔接,形成宽敞的人流枢纽区域,使人流压力充分缓解。餐饮网点等各种服务机构要分布到各个展馆周围,便于展商、观众就近使用。另外,保留大片的绿地和专门的休息区,作为展商、观众提供的工作或参观之余的休闲场所。这些部分的布局虽然是细节问题,但却是很能体现现代化展览中心高水准服务的。

4.展厅要素规划

展厅的规划要考虑的要素很多。比如是否有柱子、楼梯间、出入口、天花板高度、灯光设置、冷气、暖气、地面承重等情况。展厅要素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展厅外观。展览中心的建造设计材料要体现功能性,要求展厅建筑本体坚固、耐用、美观,能起到很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但外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国外的展览中心一般都很注重经济实用性。如慕尼黑展览中心外观并不豪华,看上去类似一排排的厂房或仓库,但展商和观众需要的设施一应俱全,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