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
22492600000047

第47章 火山大喷发(6)

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众多火山中,圣·海伦斯火山被认为是其中最美丽的一座。圣·海伦斯火山(St.Helens)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北纬49.20度,西经122.18度,海拔2950米,属喀斯喀特山脉。在喀斯喀特山脉的众多火山中,圣·海伦斯火山是一座相对年轻的火山,存在仅4万年左右,但是,近4500年以来,它却有着十分频繁的活动历史,已被科学家证明的就达20次之多。在4500年以前,它有过长达4000年的休眠期,而在近4000年中,休眠的时间最长达到400~500年,最短的只有100年。关于圣·海伦斯火山的喷发历史仅有为数不多的记载和当地居民的传说。美国火山学家根据树轮年代学和长达几十年的全面考证和研究,确认历史上圣·海伦斯火山最后一次大规模喷发是在1802年,且较小规模的喷发一直延续到1857年。当时喷发的规模相当巨大,喷出的岩浆降落在地上,曾汇成了河流。尽管如此,没过多久,这场火山喷发就被人们遗忘了。在1980年的大喷发前,圣·海伦斯火山因形状匀称,山顶布满积雪,很像日本的富士山,故被称为“美国的富士山”,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1980年3月20日,沉睡的圣·海伦斯火山慢慢地苏醒过来了,附近村庄的居民可以感觉到地面发生轻微的震动。到了第二个礼拜,地面震动开始加剧,人们可以听见地下深处传来一阵阵轰鸣声。

3月27日,火山顶上开始出现新的火山口。新旧几个火山口开始向外喷出巨大的烟雾状的气体,夹杂着大量的火山灰,冲向7000英尺高的天空。这个巨大的烟柱呈黑灰色,浓烟随风扩散,使北美洲的许多地方一片黑暗,白天也要开着路灯和车灯。圣·海伦斯火山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最富有科学吸引力的地方,也成为了新闻媒介关心的重要话题。全国各地的地质学家、火山专家和新闻记者如潮水般纷纷涌入这一地区,甚至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和新闻记者也慕名而来。

在这以后的几周内,火山口继续喷出烟柱和尘埃,地下深处的轰鸣声仍然绵绵不绝地传来。但过了不久,圣·海伦斯火山就转入了相对平静状态,就像不能定期演绎出佳作的好莱坞明星一样,平静的圣·海伦斯火山的魅力渐渐地消失了。新闻记者失望地回去了,旅游观光者也扫兴而归,只有一些科学家还虔诚地守候在这里。以前从山林中撤离出来的伐木工人又逐渐回来,继续他们的工作。火山附近的居民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开始安居乐业的生活。圣·海伦斯火山给人们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就像轻烟一样散去,只是给人们茶余饭后留下了一些谈资。有一些精明商人却灵机一动,他们把圣·海伦斯火山喷出的灰土装进精美的包装袋,然后作为纪念品出卖,居然发了一笔意外之财。

但是,科学家们却一直忧心忡忡。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正是他们的实地考察和及时预警,使政府得以在火山喷发之前将火山附近的居民及时地撤离出去。

4月30日,科学家们发现,在圣·海伦斯火山的东北角,有一块地方开始慢慢隆起,这是火山喷发明显的前兆现象,说明熔岩物质在火山内部正在剧烈地活动,并且不断升高,对地表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地表为了缓和这一巨大的冲击力量,整座山都在伸展着,所以改变了形状。

为了更好地观测地表变形的情况,以便全面地了解火山的发展状况,科学家们在圣·海伦斯火山的东北坡上建起了蒂姆布莱恩观测站,就近观测火山的活动。观测站位于海拔4500英尺处,距斯皮雷德湖约4英里。

火山喷发的前兆现象越来越明显,山坡的东北角上那令人焦虑的隆起部分不断地增大,并且向邻近地区扩展。情况越来越危急,科学家们被迫放弃了蒂姆布莱恩观测站,并且及时把情况报告了政府。当地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将火山附近几十英里内的居民全部撤离出去,并且在电视上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地质学家戴维·约翰斯顿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为了取得真实的科研资料,比任何人都更加接近火山口,甚至还走了进去。他虽然也和其他人一样完全清楚圣·海伦斯火山随时都有可能喷发,但是他舍不得离开火山口。科学家们改在托特尔河以北距火山口约5英里的山脊上建起了一个新的营地。戴维·约翰斯顿独自一人住在这个活动的营房里,继续观察火山活动,定期用无线电通信设备向温哥华的其他科学家通报情况。死神随时在向他招手,但他却依然忘我地工作着,将个人的安危完全置之度外。

5月17日,这是火山大喷发前的一天。晚上,戴维·约翰斯顿报告说:“火山无异常情况。”第二天凌晨,直通的无线电话再次传来了他的声音,汇报依然平安无事。几分钟后,戴维·约翰斯顿传来了最后一次呼叫,此时是上午8点30分。

突然间,圣·海伦斯火山发出一声巨响,震彻天宇。这种喷发是空前的,犹如地球爆炸。火山喷发的威力真是雷霆万钧,圣·海伦斯火山2950多米高的被冰雪覆盖的顶峰瞬间即被炸掉了400多米,数以百万吨的石头和冰块向北方飞去。山顶被炸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向外喷射出来的熔岩、火山灰达10亿立方米之多。它们冲到10英里外的高空,开始就像石油燃烧时冒出的滚滚浓烟,待到气体和火山灰越喷越高时,浓烟便扩散开去,天空出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

火山喷发引起的强大气浪,使数英里之内的森林被毁。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折断,降落在地上后,猛烈地燃烧着。

在火山上空,一阵西南风把火山灰刮向北部和东部,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灾害。数千平方英里的高空,阴霾蔽日。火山灰散落在果园里、农田上,厚厚地堆积达百米,使华盛顿州的农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卫星拍摄的照片表明,火山喷发的冲击波穿透几百公里的云层,释放出相当1000万吨梯恩梯炸药的能量,等于500颗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这次火山喷发,产生的最强烈的毁灭性力量,科学家们称之为“流动的火山细屑物”。这是一种由热气、热水、熔岩和火山灰构成的混合物,犹如一堵高墙,在火山喷发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的作用下奔腾呼啸而下,横扫和埋葬了一切挡道的东西,最后倾泻入斯皮雷德湖中。

滚烫的泥流倾入托特尔河中,堵塞了河流,冲毁了桥梁,毁坏了沿岸的农田。泥浆进入河中,致使水位迅速上涨,形成了一堵毁灭性的高墙,沿岸的树木、公路、房屋、桥梁顷刻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量的熔岩、火山灰形成的泥流冲入考利兹河中,使河水变得像巧克力牛奶一样混浊。由于泥土沉积,河床变浅,再加上连降暴雨,大量的洪水无处可泄,引发了洪灾。托特尔河、考利兹河流经的地方,洪水泛滥成灾,更加剧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程度。

圣·海伦斯火山喷发后,地质学家戴维·约翰斯顿被列入了许多失踪人员的名单中。负责救援的直升飞机纷纷前往圣·海伦斯火山,但所到之处,地上到处是残木、碎石和巨大的冰块,地上堆积的火山灰足足有5英尺厚。

在戴维·约翰斯顿居住的科德沃特二号营地以北数英里之处,是科德沃特一号营地。这是一个摄影观察哨,温哥华的着名报纸《哥伦比亚人》报的摄影记者布莱克本就住在这儿。他是根据一份同调查局和全国地理学会签订的合同来到这儿工作的。科德沃特一号营地在火山喷发前就遭到了破坏,布莱克本也随之失踪。火山喷发后的第四天,他的尸体才被救援人员找到,但已变得惨不忍睹。

有两个人被允许留在斯皮雷德湖畔,他们都在火山喷发时死亡了。一个人名叫鲍勃·凯斯沃特,他居住在波特兰市,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地质学家。火山喷发之前,他居住在湖边的一座小木屋中。另一位名叫哈里·杜鲁门,是一位83岁的老人。火山喷发后产生的岩浆、巨石被气流冲入斯皮雷德湖中,哈里·杜鲁门连同他所有的财产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位顽固的老头,由于拒绝离开他居住了54年的老屋,而成为这一带尽人皆知的人物。

这次火山喷发虽然造成了大约3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是由于预警及时,人员伤亡仅仅只有57人。除了上面所说的4人之外,其余的大多是旅游者和周末度假者。尽管政府已经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但是在火山喷发的前兆现象十分明显之后,这些爱看热闹的人,依然向圣·海伦斯火山进发,犹如虔诚的朝拜者。火山喷发之后,救援人员在离火山顶峰25公里的地方找到两个死在他们汽车里的人,他们都是被灼热的气浪活活烤死的。

两个月以前,圣·海伦斯火山还是太平洋西北大自然的美丽而慈祥的象征,它那高耸入云的顶峰,披着厚厚的积雪,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与它对面的斯皮雷德湖相映生辉。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一种假象而已。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顷刻之间,一场浩劫自天而降。从那以后,对于这场浩劫的目击者和数以千计的受害者来说,这座火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美丽而慈祥了。

但是,事情并不是到此就结束了。有的科学家预言,圣·海伦斯火山的喷发可能还没有终结。果然,在1982年3月中旬,也就是墨西哥钦乔纳尔火山大喷发的前几天,圣·海伦斯火山再次喷发,喷发出来的蒸汽和火山灰一直冲向了一万多米的高空。

圣·海伦斯火山喷发出来的气体、灰尘和烟雾从火山口一直喷入同温层,火山尘埃降落之后,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距火山口达800公里之外的地方,地上堆积的火山灰厚达1.8厘米。威力巨大无比的烟雾遮天蔽日达数月之久,方圆260公里范围的天空都变得昏昏暗暗,当地的居民不得不在白昼都将灯打开。

圣·海伦斯火山喷发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它所引起的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出来的大量火山灰进入同温层以后,沿着北半球旋转,在大气层中漂荡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中,整个北半球像“打摆子”一样,气温忽冷忽热,局部地区的气温至少下降了1℃。科学家们忧心忡忡,因为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将会造成低温、干旱、暴雨等气候异常现象。这不仅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为深远的恶劣影响。

在离灾难中心不远的地方,呈现出一幅可怕的图景。这些位于圣·海伦斯火山脚下的地方长时期内都处在令人压抑的寂静之中,到处都是被折断和局部被烧毁的树木,犹如粗心的伐木工人扔得到处都是。圣·海伦斯火山大喷发之后,火山周围地区被政府宣布为自然保护区。科学家们在这里研究火山灰和各种气体对这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所产生的影响。植物和动物的重新培植和重新移植,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和关注。

八、1982年钦乔纳尔火山大喷发

1982年3月28日,位于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座沉睡了数百年的火山——钦乔纳尔火山突然喷发了。这次火山大喷发造成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一亿美元。

同时,火山喷出的灰烬至少达10亿吨之多,其影响遍及墨西哥东部的五个州,不仅河流和水井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更对世界气候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墨西哥东部的恰帕斯州,矗立着一座美丽的火山,高达2225米,这就是着名的钦乔纳尔火山,也称作“埃尔奇琼”

火山。钦乔纳尔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它在历史时期曾经喷发过几次,之后就进入了平静状态,一直沉睡了数百年之久。长期以来,钦乔纳尔火山附近的居民过着宁静的生活,谁也不会想到火山会在某一天突然苏醒过来,并且喷发的强度会如此之大。

1982年3月上旬,钦乔纳尔火山口开始喷出气体和火山灰,射向几十米的高空。这些特征表明火山已经开始苏醒了。

于是,墨西哥政府在当地设立了一个火山监测机构,随时注意火山的活动,并向政府作出详细报告。

3月20日以后,火山喷发的各种征兆越发明显起来,气体和火山灰越喷越多,而且喷射出来的高度也在不断地增加。

同时,科学家们还能够感觉到地层深处传来一阵阵的轰鸣声。

他们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认为钦乔纳尔火山在极短的时期内将会猛烈喷发。当地政府马上作出了积极的反应,立即将火山附近的居民撤离出去。然而,当地的一部分居民对政府的警告却置若罔闻,拒绝离开家园。

3月28日深夜,钦乔纳尔火山终于忍受不了内部的巨大压力,突然喷发了。忽听一声巨响,这座高2225米的火山顿时岩浆翻滚,飞沙走石,炽热的岩浆从山顶倾泻而下,冲向附近的村镇,沿途的公路、房屋、桥梁、农田顿时被冲毁和埋没,村里一些不愿意撤离的老人全部葬身于泥浆之中。

4月1日,钦乔纳尔火山暂时停止了喷发。当地政府派出一队士兵前往灾区抢救幸存人员,但是,谁也没有料到,4月3日,钦乔纳尔火山会再次喷发,整队士兵全部遇难。

据火山专家估计,钦乔纳尔火山的两次喷发,喷发出来的火山灰至少有10亿吨,岩石、岩屑有100多万立方米,火山口半径13公里以内的12个村庄全部被埋在1.5~3米厚的碎岩下。方圆150公里内的20个城镇的上万栋房屋倒塌。毁坏农田、牧场5.6万公顷,被毁的咖啡树和可可树损失达5500万美元,有50万头牲畜因为无粮草而受到威胁。火山以南30公里处的恰帕斯州石油区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90口新油井被迫中断了钻探工作。

这次火山大喷发还使大约20万人受灾,上千人死亡和失踪。然而,灾难还远不止这些。火山口喷出的大量灰烬进入大气层,其影响遍及墨西哥以东的五个州,不仅使江河和水井遭受了严重的污染,而且使世界气候发生了极为深远的恶劣影响。

一般说来,地震、海啸和长时期的气候变化是火山喷发的“次生灾害”,它们所造成的损失有时会比火山喷发本身还要大得多,而尤其以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严重。

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造成恶劣影响早已为科学家们所熟知。伴有大量含硫气体的极细火山灰被抛上平流层后,可随高空气流漂游全球,形成一个由尘埃物质组成的帷幕。它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阻挡紫外线通过,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能减少,也使平流层变暖和对流层变冷,从而改变了大气的热平衡状态。在这种“阳伞效应”的作用下,地表上常会出现一些地区奇旱酷热,而另一些地区低温多雨的奇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