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
22492600000006

第6章 大地震(4)

墨西拿大主教被埋在倒塌的宫殿下整整5天,被抢救出来后,不待体力完全恢复,就参加了救援行动。死里逃生的国王和王后也参加护理伤员。国王刚刚从一堵墙边走过,这堵墙就倒塌了。在发生余震时,王后险些被仓惶出逃的人踩在脚下。

匈牙利着名女歌星卡拉列奇夫人正好在墨西拿爱达剧院演出,和多利萨一样,她也住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特立纳克利亚旅馆,她从旅馆二楼的房间跳了下来,摔断了双臂。她从地上爬起来,忍着疼痛,与其他逃难者一起跑到了港口的码头边,当海浪袭来时,她竟奇迹般的幸免于难。意大利海军军官们把她救到了海军的巡洋舰上。她没有离开西西里,一周后,她手臂上缠着绑带,为难民们作了又一次演出。

地震发生时,意大利海军鱼雷艇“萨伯佛”号正停泊在墨西拿港口。艇上的一名军官描述了当地震引发的海啸袭来时的恐怖情景:“早上5时25分,大海突然开始汹涌起来,似乎把我们的快艇高高地举起,其他船也是一样,像一个软木塞似的,上下剧烈波动。旋即,巨大的浪潮涌过海峡冲上岸去,带走它前面的一切。十几艘船被摧毁。海上覆盖着一堆堆破烂东西,退潮的大水又把它们卷走。”

海浪像一头张着大嘴的巨兽,咆哮着,一次次扑向岸边,吞噬了无数生命。停泊在墨西拿港口的“雄鸭”号轮船上的一名水手事后回忆道,他看到数千人从港口附近将要倒塌的楼房里跳下来,想在码头附近的大道上寻找安全,这时,一股巨大的浪峰向这些不幸的人们铺天盖地而来。他回忆说:“突然,人们的喊声停止了,我料想排列在码头边的人已被海水卷走,因为所有在港口的船只已被大浪冲走。”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一些人的精神崩溃了。许多人自寻短见。一名士兵侥幸逃生,当他从军营的废墟里爬出来,跌跌撞撞地跑回家中时,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成了一片瓦砾,妻子和儿女也已被压死。他绝望了,举枪击穿了自己的脑袋。

地震发生后,由于秩序失控,发生了暴乱,在地震中,监狱的墙壁倒塌了,很多罪犯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他们肆无忌惮地到处抢劫财物。多利萨在回忆中说到,他在特立纳克利亚旅馆的废墟中徘徊时,看到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罪犯在抢劫,这些逃犯把死者的手指割断,掠下戒指。他紧跟一伙罪犯,看到他们砸烂一家妇女服装店,出来时,他们用巴黎和伦敦最新最时髦的珠宝打扮自己。更多的人们为了争相逃生和争抢食物而自相残杀,有难民回忆道:“这些身上带着伤、流着血的饥饿的人们,在瓦砾堆中摸索,希望找到一点食物。首先找到食物的人,遭到另一些手持刀枪的人的进攻。他们像饿狼一样互相搏斗。有几个人为了不让人抢走手中的一点食物,而倒在血泊中。”空中回荡着枪声,一些皇家部队的士兵试图镇压暴徒,反而被击昏在地,扔入海中。直到12月29日,一支俄国的海军舰队和一支英国海军舰队闻讯赶来救援,他们追捕逃犯,开枪击毙抢劫者,协助当地军警实行军事管制,很快恢复了秩序。

灾后的墨西拿城成了一片废墟,整个城市只有一栋钢筋水泥建筑的房子没有倒塌,这座有着近15万人口的美丽的旅游城市仿佛从地球上被抹去了。

六、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大地震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范围的大地震中,有两次地震造成了死亡20万人以上的惨重后果。这两次地震都发生在中国境内。一次就是1920年发生在宁夏海原的大地震,这次地震中死亡人数超过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2万余人死亡。

地震造成灾害的大小,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地震本身,震级越大灾情越重;烈度越高,灾害越重;震源越浅,破坏越大;地震发生于何时,地震属于何种类型,也直接影响到受灾程度。二是地震受体,诸如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建筑物的密度及其抗震性能、地震灾区的社会环境,等等。

1920年12月16日20点06分发生在中国宁夏海原地区的强烈地震,在上述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受灾极为惨重。海原地震因此也成为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据推算,这次地震的震级达到8.5级。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地震波环绕地球两圈后仍能被地震仪清晰地记录下来。其波及范围之广亦属罕见。据记载,地震发生之际,遥远的北京“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掉灰泥片”;汕头“客轮荡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甚至越南海防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这次特大地震被称为“环球大震”,它造成了死亡23万余人的惨重后果,黄土高原一时成为一个巨大的“生命的坟场”。

海原大地震的来临非常突然,在主震之前并无明显的有感前震。虽然曾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也未引起人们的警惕。据载,“未震前先数日,四面天边变黄如火焰,晴空气燥,人均感焦灼干燥,不知何故”。“有向居平原之人,家有井绳十丈,震前忽强半而能汲水,人以为水旺,其实地震之预兆也”。

海原地震发生时,正值大西北的寒冬,室外寒风刺骨,居民因此早早入睡,毫无戒备。震后,海原县志记载“四乡死亡极多,往往全家压死震后粮食多被复压,一时不及刨出,灾民多取场内未碾谷麦,带壳充饥”。“全县人口死亡七万三千六百零四口,计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五十九,其中以东、南二区死人最多,各在二万以上”。“房屋倒塌全县共二万六千九百十二间,以东、南二区为最多,土窑洞倒塌二万六千六百九十八座,以西区为最多,东南二区次之,牲畜死者四万一千六百八十三头,伤者二千八百五十四头”

除开地震的突发性以外,造成惨重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这次地震高烈度地区面积大。海原地震的极震区东起固原,经西吉、海原、靖远等县,西止景泰县,面积达2万余平方公里;而可造成较大伤亡的Ⅷ度区面积更达5万平方公里以上,占据了甘肃省中部渭河以北的人口稠密地区。如此大范围的人口稠密地区遭受强烈地震的突然袭击,其破坏力之大是不难想象的。据极震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一位亲身经历过这次大地震的人回忆,地震前,他正在街上行走,突然感到有人将他猛推了一把,当即跌倒在地,晕了过去。待他清醒后大吃一惊,街道两旁的房屋庐舍已化作一片瓦砾,尘埃遮天蔽日,全城死一般的寂静,成为一片废墟。海原县的西安州、陈家营等地,很多灾民亲眼目睹沉重的打场石碾被地震弹起1米多高,又重重地坠落在地,有的石碾跳起后落下将壮实的耕牛砸死。

地震威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1920年我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这时距腐朽的清王朝覆没也不过9年。国家千疮百孔,极端贫弱。西北地区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当时六盘山两侧的人们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多是在山坡上挖掘窑洞容身。当地的窑洞有两种,一种是土坯拱窑,一种是黄土崖窑。这两种窑洞抗震性能较差,一旦倒塌,室内人员死亡率极高。因此,居住条件的简陋也是这次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当时地方政府的不完全统计,宁夏南部以及甘肃境内黄河以南、洮河以东、秦岭以北,六盘山两侧的广大地区内,房屋、窑洞受震倒塌达50万间,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更不计其数。位于极震区东南部的隆德县“全县被压死者共二万一千七百三十二人,约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三十六,其中以西北二区死亡最多,南区次之,中东二区死者不过二十人,伤者共一千八百十二人,房屋土窑倒塌者共约三万余间,亦以西北二区为最烈”。

震后房屋倒塌,衣被食物均被掩埋,灾民在严寒的冬季,无衣、无食、无居,加之疫病横行,人民死于冻饿、疾病者不计其数。大面积的重灾,使得这个地区的交通断绝,经济完全瘫痪,人们无力自救,大批遇难者的尸骨都无力掩埋。由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救灾不力,幸存者“不待饿殍,亦将僵毙”,致使伤亡人数增加,灾情进一步扩大。

海原大地震引起的数量众多的滑坡,也进一步加剧了人员的伤亡。海原震区地处黄土高原的最西部,由于黄土质地疏松,沟壑纵横,在震动之下极易形成滑坡。海原县城以南李俊堡附近的蒿艾里,就发生了规模罕见的大滑坡,滑坡体宽800余米,自南山滑下,旋而复上,直逼河对岸北山坡中部,将下方的清水河堵塞,积水成湖,“河水积淤数里,深约十余丈”。

据史料记载,会宁县的清江驿“莲台土山崩塌三处,其附近之响河被山崩壅塞,上流水积成湖”,“清江驿诸地灾情更重,伏尸累累,生者啼饥号寒,扶老携幼”,“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灭迹”。

撇开海原大地震无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可以发现,地震灾害的程度实与人类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海原大地震之所以造成人员的惨重伤亡,民居的因陋就简和其他建筑物建筑水平低、质量差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这种状况又与中国当时的极端贫弱休戚相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海原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遑论改善其居住条件,有一口简陋的窑洞挡风遮雨已属不易,要他们将窑洞精心设计得具有抗震功能,岂不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之谈?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人类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减轻灾害、战胜灾害。

七、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交接部,地壳薄弱,在板块边界附近,由于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在大洋一侧形成规模巨大的海沟,在大陆一侧形成像日本列岛那样的不稳定的弧状构造,因此构造活动非常剧烈。日本也是一个活断层的王国,日本地区的地壳,断层多而复杂,仅东京附近的三浦半岛,就有五条东西走向的活断层横切而过。岩层一旦断裂、错动就会引发地震,因而,日本是世界上着名的多震国家。日本历史上曾发生大地震2000多次,关东平原平均每3天就有1次有感地震,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内陆地震是1703年的关东大地震,曾使东京等城市遭毁灭,20余万人遇难。1891年的10月28日发生的美浓-尾张地震,其震级高达8级。这次地震还引发了约1000起山崩。

进入20世纪后,日本关东地区又爆发了一次震撼全日本的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日本的心脏地带——关东平原地区,它包括日本中部濒临东京湾和相模湾的广大地区,日本首都东京和最大的海港城市横滨都位于关东平原。

1923年9月1日,星期六,正午时分。东京、横滨以及关东平原的其他地区烈日当空,家家户户都在炉膛边准备着午饭。就在这一刻,东京以南90公里处的相模湾海底突然发生了一次强度高达8.3级的大地震,灾难随着地震波的飞速传播降临在关东平原。

据当时在东京的《芝加哥论坛报》记者马塞森报道:“灾难发生前,我们的双脚下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巨响,大地在一阵怒吼声中剧烈震颤。建筑物开始摇晃,大地裂开道道巨缝,令人无法站稳。紧接着一幢幢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开始倒塌,到处尘土飞扬。地震后几秒钟,惊恐万状的居民拼命往外冲。顿时,东京城里大街小巷水泄不通,人群中你推我挤,乱成一锅粥似的,都巴不得尽快逃离现场,大地在摇晃,建筑物在倒塌,恐惧的人们像醉汉似的东倒西歪拼命往开阔地带逃命。有的人跌倒了又爬起来继续往前,有的人跌倒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了。还有一些人一边跑一边歇斯底里地吼叫”

横滨市的灾情更为严重,随着地震发出的雷鸣般巨响,全市约1/5的房屋和楼房应声倒塌。在地震中,码头和港口几乎全被损坏。道路上到处都是裂缝,有的可以吞下一辆汽车。整个城市陷下1米,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钢筋、铁条,断裂的桥梁和排污管道奇形怪状地伸向天空。城里到处都是人的尸体,更多的人被埋在地底下和乱石中。从东京赶来的马塞森记叙道:“我穿过了残垣断壁的村庄,越过了无数道地震裂开的巨缝和地陷,有的巨缝宽达6米。到达横滨时,我发现横滨已消失,变成了无法辨认的废墟。这时的余震还连续不断,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次,一些残垣断壁仍在塌陷。”

当裕仁天皇从他的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两层防地震大楼里走出来时,看见东京已被夷为平地。东京最高的楼房都在地震中消失了。刚建不久的十二层东京塔像火柴棍一样断裂,把里面所有的人都抛在街上。横滨俱乐部土崩瓦解了。被水毁坏了内部装置的镰仓海滨胜地50英尺高的巨型铜纪念碑从基部断裂,倒向一方。

一名日本商人描述他的整个办公楼被像脱缰野马一样的地震摇动着。他一直靠墙坐着,一个保险箱冲破这堵墙时,地震把他从椅子上旋走,仅仅在地面开裂、楼房嘎吱响着消失在裂缝中之前的几秒钟,他和雇员们跳下楼梯逃到街上。这位商人摇摇晃晃地沿街走着,这时又有两次大震在他脚下发生,将他摔倒在地,四肢伸开。

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但是由地震而引发的火灾造成了比地震本身更为严重的后果。地震袭来之时,千家万户正在火红的炉膛上制作午餐。随着房倒屋塌,炉火播撒在草垫上、地板上,飞溅在纸糊的墙上。片刻功夫,一幢幢住宅起火燃烧,火势由分而合,愈益猛烈。凶猛的火舌席卷一切,在风势的助长之下,肆无忌惮地蔓延。东京、横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一名日本《编年史》杂志记者看到发狂的居民设法逃脱正在吞没横滨和东京的大火,“有些人已跑到街上,未被大火直接烧着。他们躺在地上,很多人的身上被残酷的大火烧起了泡,在一堆砖头、弯曲金属丝和商店商品堆中可能看到一些被火烧黑的头颅。杂乱的废物堆中埋了多少人,谁也不知道,但很臭,在很多抱有渺茫希望求生的人跑去的运河周围更是如此。”

在地势低的海滩上和横滨商业区,数以千计的人被火困住。在一个公园区,几百人跳进水池,坐在池里,头露出水面。头顶上方乱飞的燃烧的碎片厚厚一层,几乎每个人的头发都烧着了。他们身旁的人为了灭火,把大块大块的稀泥糊在头上。横滨公园里24000多想逃脱大火的人被火团团围住后被烧死。

东京城在大火中遭受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纷纷倒塌的建筑发出那轰隆隆的巨响,让人觉得置身于战争之中。东京城上空昼夜一片猩红,灰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烟雾不断拔地而起,在空中翻腾,天上布满了尘云。其恐怖情景无法用语言表达。星期日上午,半个东京城已被夷为平地。工人们冒着浓烟在废墟中收集和清理尸体。他们将尸体堆积起来,用草垫盖在上面,然后一批批送往坟场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