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杜月笙全传
2251500000036

第36章 乱世谋财贿军阀(3)

一看沈杏山与单先生都为杜月笙说话,陆冲鹏放心多了:“好,我就拨500箱土给杜先生,不过,不是我有意延误,交货日期确实还要等一个星期之后。”

“货不是在你的手上吗?”单先生问道。

“是在我手上,都存在江边。”陆冲鹏如实道来,“可是,前几天经过接洽,这批现货已经有了好买主,人家在两天之内就要过来提取,已经不能改变了。你去回复杜先生,请他放心,下一票货色也是500箱,轮船上发来的电报我已经收到了,一个星期之内准定能到。”

“那就这样说定了。”单先生高高兴兴告辞离去。

这回轮到杜月笙与陆鹏冲直接商谈了,他们认真研究,从轮船驶进吴淞口,到把货运往法租界,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陆冲鹏很佩服杜月笙,因为杜月笙实事求是,不隐瞒自己方面的任何一个弱点,敢于把可能出现的漏洞摆到桌面上。

旧历腊月,离除夕夜还有3天,运送鸦片的远洋外轮准时抵达吴淞口外,大轮船在公海抛锚,和前两次一样,到了晚上,陆冲鹏搭乘兵舰“楚谦”号驶往公海接驳鸦片。“楚谦”舰的杨舰长,是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的弟弟。

舰船相并,陆冲鹏由兵舰登上轮船,和押运的日本人办好手续,签了字,然后倚在船栏上,亲眼看着一箱箱烟土由商船抬上兵舰。看到500箱鸦片全部转送完毕,陆冲鹏又返回到兵舰上,请杨舰长回航,驶向高昌庙。

天黑沉沉的,星星都被浓云遮蔽,冷风吹面,陆冲鹏心里阵阵发紧,不知道此行是否真会顺利。兵舰到达高昌庙,他第一个急步下舰,马上给杜月笙打电话:

“杜先生,我到高昌庙了。”

“很好。”杜月笙很沉着。

“我想先试着探探路。”陆冲鹏说,“先从舰上卸下100箱,如果路上没有风险平安通过,明天再接着运。”

“不必,一次全部卸下来。”杜月笙说,“我马上给宋希勤打电话,请他发布命令,自高昌庙到枫林桥一线全部戒严,让你的货通过。”

“宋希勤?”一听到这个名字,陆冲鹏吃了一惊,这位宋希勤是孙传芳的心腹,如今在黄浦滩上属于头号人物,红得发紫,听杜月笙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宋希勤是他手下的“小八股党”,可以任凭他随意呼唤。

由于陆冲鹏又在犹豫不语,杜月笙有些不耐烦了:“陆先生,你听到我的话没有?”

“听到了。”

“好,尽快卸下全部货物,我们戒严到凌晨两点钟为止。”

“我跟着货一起走?”陆冲鹏又问。

“不必,你一个人先到法租界维祥里,有车接你。”

陆冲鹏赶紧让兵舰上的人卸货,杜月生的人立刻在岸上接手。有人过来请陆冲鹏上车,陆冲鹏只好先甩开货,空身一人赶往“大公司”的所在地维祥里。一路上,汽车风驰电掣,在车灯的照射下,陆冲鹏看到道路上没有普通行人,只有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官兵在两旁走动。细看之下,陆冲鹏更加惊叹杜月笙的威力,沿途护卫的官兵正是孙传芳最精锐的手枪旅。

枫林桥是租界与华界的交界处,汽车经过这里时,陆冲鹏又看到杜月笙以及顾嘉棠等“小八股党”,他们深夜不眠,亲自来接货,连杜月笙的腰带上都挂着一把手枪。

就这样,军警戒严,草木不惊,500箱烟土首尾相接运进法租界维祥里的三鑫公司。先一步赶到的陆冲鹏在三鑫公司的门口观望,一直等到500箱烟土全部运达。

这500箱鸦片烟真给杜月笙等人解决了很大的难题,让他们可以安心过好旧历新年了。上海滩的瘾君子以及在三鑫公司吃俸禄拿红包的人皆大欢喜,杜月笙的金字招牌更加光亮,而且以此为契机,杜月笙与苏北的一些人物又有了接触往来,路子更加宽阔了。

为什么宋希勤这样听杜月笙的话呢?一方面是出于老交情。早在孙传芳占领上海之前,宋希勤就是孙传芳的驻沪办事处处长,与张小林十分要好。由于杜、张不分家,宋希勤和杜月笙自然也有交往。另一方面是出于孙传芳的想法。直系军阀对上海垂涎已久,把这里当作一座金矿,孙传芳知道鸦片买卖是上海最旺的财源之一,也急于抓在手里。

贩烟土总需要一班人马,与其另外物色人选,还不如直接接过卢永祥、何丰林留下的老关系,安享财香。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孙传芳才不惜宣布戒严帮助杜月笙运烟土。这是双方正式合作前的一个序幕。

500箱烟土转手很快,没几天就卖光了,“大公司”获利甚丰,很快就把货款送到陆冲鹏手中。陆冲鹏这下彻底放心了,认为杜月笙是一位可以结交、可以共事的好朋友。不久,李思浩也亲临上海,经陆冲鹏介绍,李思浩与杜月笙、张小林杯酒言欢,频繁往来。

李思浩回北京的时候,把陆冲鹏也带去了。等到陆冲鹏返回上海的时侯,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杜公馆来拜访。

“杜先生,我从北京给你和张大帅带来一样东西。”陆冲鹏兴冲冲地说。

“不知是哪样京城的特产?”杜月笙问道。

“只是两张纸。”陆冲鹏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把两张纸拿出来,竟然是北京政府财政部的委任状,聘任杜镛、张小林为财政部参议。

杜月笙赶快派人到隔壁叫来张小林,杜、张二人都说了一通“感谢政府栽培”、“理当效命”之类的话。

送走陆冲鹏之后,杜月笙与张小林一合计,决定把这两张委任状各自收好,不给外人观看,也不让外人知道此事。因为当时段祺瑞执政府前途未卜,而孙传芳等军阀与北京政府并不一心。财政部参议只是个虚衔,为了这点虚名引起孙传芳的猜忌就得不偿失了。但无论如何,至少从名义上说,杜月笙、张小林在1926年年初就是民国官员了。

孙传芳与杜月笙的合作也很快进入正轨,孙传芳委任杜月笙为督署咨议,杜月笙欣然接受委任令,双方在贩运鸦片方面有了密切的合作。

出巨资掌控新闻界

民国以后的上海,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创立,如雨后春笋,几家影响较大的报刊各有特色。识字不多的杜月笙十分重视新闻的作用,他不但和报馆老板拉关系、攀交情,还一心结交着名主编、编辑和记者,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朋友,赢得这些人的依赖和尊敬。

1926年10月,《生活》周刊原主编转入银行界任事,邹韬奋接任主编一职。他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去,根据社会和读者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对《生活》周刊进行一次大幅度的革新。他确定该刊的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

有一段时期,《生活》周刊忽然展开专题讨论,集中火力,向“封建余孽白相人头脑”的杜月笙猛烈开火,几乎每期都有攻击杜月笙的文章。这事激起杜氏门人的愤怒,“武角色”们提出要给那些编辑、记者一点颜色看看,“文角色”们主张依据法律起诉,或者“为文反驳,以正视听”。

看到大家吵吵闹闹的样子,背靠太师椅悠闲品茶的杜月笙轻轻摇头,微笑不语。

有个门徒沉不住气了,对杜月笙说:“我们干脆过去砸了报馆,看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何必呢。”杜月笙终于开口了,“他们有兴致,就由他们骂去吧。”

不久,《生活》周刊惹了麻烦,租界当局决定封闭《生活》周刊,并且下令逮捕邹韬奋等人。杜月笙从内部得知消息,就在巡捕们要采取行动的这一天请几位捕房探目推牌九。预定执行任务的时候到了,一位探目把牌一推说:“杜先生,抱歉抱歉,我们今晚有行动,只好失陪了。”

“哦,有什么任务啊?”杜月笙一边理牌,一边随口一问。

“封生活书店,捉邹韬奋。”这个探目说道,“这些家伙骂你很长时间了,今天要叫他们好好吃点苦头。”

“算了吧。”杜月笙一听连连地摇头,“这帮书呆子,何必叫他们到捕房里吃生活。”

探目们知道杜月笙的话不是随便出口的,就为难地说:“上面已经下令,我们也没办法。”

“去还是要去的。”杜月笙说,“你们先在前门喊喊,让他们从后门口逃脱就好了。”

那些探目果然听从了杜月笙的吩咐,在大门口装模作样,大呼小叫,等邹韬奋等人全都从后门走了,这才一拥而入,一个人也不曾抓到,只在大门上贴张封条了事。

过了一段时间,进步人士买通租界当局,又使生活书店启封,复刊后的《生活》周刊再也不攻击杜月笙了。据鲁迅后来向人们透露:邹韬奋知道杜月笙暗中搭救,他在报恩。

杜月笙着力结交新闻界的中坚力量,笼络高级知识分子,《新闻报》编辑唐世昌就是他在新闻界收的第一位门徒。唐世昌是上海报业20年来颇有势力的人物,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他能压下不登,无中生有的大风浪他也能掀得起。

杜月笙通过朋友关系和唐世昌相识。有一天,唐世昌到杜家拜访,看到的景象让他感到惊异:在杜公馆门前排队等候接见的人中,有不少普通市民,甚至还有乞丐。

杜月笙亲自到门外迎接唐世昌。两人落座交谈之时,唐世昌见杜月笙衣着朴素,彬彬有礼,毫不粗鲁,很有文气,不禁倾心相交,结为知己,后来又拜杜月笙为先生。

有时候,一条已经排好版的头条新闻,在见报那天会突然消失,报馆老板对此不闻不问,采编人员默默无言,大家心照不宣,都清楚这是唐世昌等人在忠实执行杜月笙交给他们的任务。这条新闻,或者是杜月笙自己认为不适宜刊登,或者是有朋友嘱托杜月笙不要见报。

通过唐世昌的介绍,有更多的编辑和记者成为杜月笙的“学生”,包括名重一时的上海报人汪松年、赵君豪、姚苏凤、余哲文、李超凡等人。

杜月笙对新闻界中的“学生”特别爱护,关照有加,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安全。例如,在后来上海沦陷的时期,赵君豪仍然坚持担任《申报》总编辑,宣传抗战,痛斥汉奸,被汪精卫伪政权指名通缉。当大队日军占领《申报》报馆大肆搜捕时,赵君豪居然能够逃出上海,通过沦陷区安然抵达重庆,就是杜月笙从中保护。

杜月笙在中外文报刊杂志中都埋伏着自己的人,所以,他在大上海控制舆论的能力比那些暴虐的军阀们更有效,也更彻底。靠这种掌握报纸新闻界的力量,杜月笙为很多达官贵人抽掉了不宜外扬的桃色丑闻。受惠者自然会感激涕零,以后遇到杜月笙有事,不用开口便一个个主动上前帮忙,鼎力相助。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杜月笙把这一处世哲学运用到新闻界。按照帮会的规矩,徒弟都要出钱孝敬师父,可杜月笙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知道这帮报业人员多半薪金不高,生活清苦,所以,不但不向这些“学生”、“学生子”索要贽敬,还按月给他们发放津贴。按照当时的物价,如果其中某个人把这笔钱存起来,一年之内就能买一辆小汽车。

新闻界人士投在杜月笙门下之后,职业稳定,生活无忧,还能得到很多意外的照顾。如果有哪些报界员工与杜月笙对抗,报馆老板也不会为了手下的一名编辑或记者得罪杜月笙。

后来发生在30年代初的一件事情,就足以说明杜月笙影响新闻界的力量之大。

那时候,北京的《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有两位青年记者,在上海的报纸上发表一篇通讯,揭露上海烟毒蔓延的情形。通讯见报以后,时任上海市长吴铁城竟然亲自出面,委婉告诫两位记者:“你们这样写,杜先生知道一定不开心。你们年纪轻轻的,何必去得罪杜先生呢。”两位记者从此再也不敢写烟土方面的文章了。

吴铁城是在1931年12月继张群之后接任上海市长职务的,他为什么要管这件事呢?原来,30年代初,原任法国驻沪领事范尔迪回国,由甘格林接任。甘格林对杜月笙等人在法租界的烟赌生意很眼红,竟然要求把法国驻沪领事收取的“月敬”提高到50万元,杜月笙等人最多只肯增加到40万元。甘格林就贴出布告,下令禁售、禁买、禁吸鸦片,还扬言要禁赌。此招一出,杜月笙的财路大受影响。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正对鸦片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吴铁城便暗示杜月笙把烟土生意搬到华界开设。这样一来,原来孝敬法国人的银洋,自然就滚进吴铁城等人的腰包。

堂堂吴市长要吓唬两位记者,竟然感到自己的威力不足,还要搬出杜先生的名头。

杜月笙在新闻文化方面下工夫之深,从他多年兼任的职务也可以看出。他很早就担任申时通信社董事长。抗战胜利以后,他又出任《申报》董事长、《新闻报》董事、《商报》董事长等要职。他还曾担任世界书局代董事长、大东书局董事、中华书局的董事。

杜月笙小时候只读过几个月书,市井出身,一跃成为文化、教育、新闻界的头面人物,不仅靠金钱和权势,也与他一生不中断学习有关。他每天读报纸,从第一版新闻读到末版小广告,一个字也不遗漏。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杜月笙会想到某人对于此问题有研究,或者某人对这一方面有实际经验,然后把他们找来,聚精会神地听他们详细讲授。听不懂的地方立刻提问。他直到晚年还请老师在家教他读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