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力:你就是未来最卓越的领导者
22531400000065

第65章 秦始皇:王者风范,舍我其谁

在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代,中国大地上,并立着许多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实力雄厚的,有七个大国。七国纷争不断,战火连连。终于,一个人登上了历史的战车,凭借着本国的铁骑,他征服了并立的其他六国,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大帝国,站在时代的最高峰,他霸气地给自己进行了定位——始皇帝,他就是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

霸气,是一种王者风范,也是一种潇洒的气度,更是一种坦荡的胸怀。秦始皇就是霸气的化身,这一点可以从皇帝的由来说起。

秦王嬴政觉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批准“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秦始皇开始了中国皇帝和皇权的历史,他利用三皇五帝的威望来抬高自己,他本人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秦统一六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议帝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下了一道这样的诏谕: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公元前221年,这是秦始皇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巅峰时刻,这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统一元年”。

秦王政召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在御前会上开始了“议帝号”之事。他在咸阳宫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时候说:“寡人如今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也该换一个名字了,若不更换名号,仍然称‘王’,同原来六国的国王还有什么区别?又怎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

此时,72博士等文武群臣纷纷出谋划策,各自准备了一套方案。为此,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疾、廷尉李斯等人召集了几次取名专题大会,终于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上奏秦王政,奏书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秦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索隐》说:“天皇、地皇之下云秦皇,当人皇也。”有人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秦皇最贵”,建议秦王政称“泰皇”;有人说,大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有人说,就是把三皇五帝加起来也比不上大王,所以建议称“泰皇”。“泰皇”也就是与“天皇”“地皇”相对的天下百姓之“皇”。古书曾说: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

秦始皇“皇帝”尊号的创造,无疑是他的一大创举。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后,为了显示皇帝的绝对尊严,便规定皇帝自己称“朕”。“朕”,原意是“我”的意思,任何人都可以用,可是自秦始皇称“朕”之后,这个字就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秦始皇不仅觉得自己活着时应该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死后也应该受人尊敬,不能为人随意评论。于是,秦始皇下诏告知群臣:“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

秦始皇一句话,永远剥夺了子孙后代及群臣吏民对皇帝一生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的权利,实际是只开追悼会不致悼词。谥法开始于西周初年,帝王、后妃、重臣死后,根据一生所作所为进行盖棺定论。

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不失时机地自称“皇帝”。他说:“朕在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在‘皇帝’的前边再加上个始字,叫做‘始皇帝’。今后子孙做皇帝,就以世数计算,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万世,永远传下去。”这自然只是一种梦想!

公元前221年后,中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围绕“皇帝”展开了,从而形成中国的皇帝制度。

中国的皇帝制度始于秦始皇。它延续了2100多年,出现过大大小小的皇帝334人,其中《二十五史》本纪中所记载的皇帝就有221人。皇帝制度延续时间如此之长,皇帝人数如此之多,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点。

千百年来,很难有人能够像秦始皇的成就,如统一六国那般的壮举,有指点江山、挥毫笔墨间国家的版图就一步步扩大的豪气,更不用说是自认堪比三皇五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千秋功业的霸气。所以,他可以自称始皇帝,创立帝号,天下唯我独尊。

嬴政做了一些前无古人的业绩,所以他发明了“皇帝”一词,被世人称为秦始皇。

嬴政废除了先前所有的不能够体现他的尊贵的礼法,统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了修改,唯一的宗旨就是神圣化、威严化自己的最高权力,实现前所未有的集权,使人人敬畏皇权,不敢冒犯皇帝,从而可以独步天下,唯我独尊。

正因为秦始皇心中装有霸气,他最终才灭掉六国,完成一统山河的大业。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不具有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诗仙太白,气质中的霸气所指,敢以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开创了新时代的毛泽东,霸气回肠之时,欲与天公试比高;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一身霸气,在竞选之前就抛出:“如果认为自己会竞选失败,我就不会来参加”的豪言壮语。这就是霸气,这就是君临天下,江山任指点的成功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