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行为,在日常生活里孩子的这种行为主要表现为辱骂人、用拳脚或借用物体打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一般出现在孩子同龄社会群体活动当中,有时也会出现在自然情境中。这种行为不仅会给其自身品德的形成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发展带来危害,而且给教育教学环境也带来很大的干扰和消极影响。怎样纠正或防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呢?
(1)防止家长的攻击性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易受家庭环境中父母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如果母亲有攻击性行为,必然能加快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出现。也就是说攻击性行为是整个家庭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家长特别是母亲尽可能防止出现攻击性行为。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家庭成员之间良性交流的心理氛围,这是防止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攻击性行为的良好途径。要用科学方法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某一家庭成员的问题,或者说,无论是处理父母之间的矛盾,还是处理孩子的问题都不能采取打骂的方式,要力求采取平等、民主的方式对待问题的双方或一方,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应防止出现攻击性行为。如,父母可与孩子订个家庭公约,内容包括孩子受惩行为及惩罚方式,惩罚方式必须是非攻击性的且为双方同意,如不准看电视、不准去游乐园或减少游戏时间等。父母若能有效地防止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良好行为的榜样,并不断加强孩子行为规范的训练,孩子自然就会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2)了解孩子,进行针对性教育,目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分为取乐性和获得注意性两种类型。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分析其行为类型的特征,挖掘其攻击行为的真实目的或动机,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的教育。
所谓取乐性攻击行为,是指孩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别人的攻击上。如,一些小孩子看见瘸子,就模仿瘸子的姿势,还对其取笑愚弄;还有一些小孩子看到瞎子乞丐在向路人讨钱,就将一堆牛屎放到乞丐的钱罐里;一些男孩故意惹哭小妹妹,以此取乐。这种取乐性行为的根源是来自于这些孩子的共感能力较低。或者说这些孩子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感情,而常常把自己行为的快乐建立在对他人缺陷或痛苦的攻击上。抑制取乐性攻击行为的根本办法是培养孩子的共感能力,因为共感能力越强的孩子,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就越少。家长可引导孩子进行"假如我是残废人""我也是小弟弟、小妹妹"的讨论,使孩子们学会站在残废人和弟弟妹妹的立场上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从而促使孩子萌发同情心和爱心,提高他们的共感能力,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所谓获得注意性攻击行为,是指孩子把引起他人的注意建立在对别人的攻击上。如,一些孩子为了引起正在与人交谈的父母的注意,就去推搡或掐打自己周围的小朋友;还有的孩子因为父母感情破裂或离异而无暇关注自己,就经常在外面辱骂同学或打伤同伴。这种行为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于孩子的强烈自我中心意识。或者说,这些孩子不能容忍父母或周围人对自己的忽视,所以往往把引起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建立在对周围小朋友的攻击上。抑制获得注意性攻击行为的根本办法就是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因为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就很少对他人有攻击性行为。家长可以经常请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轮流扮演各个角色,在充当不同角色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明白自己只是游戏中的一个角色,只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积极配合其他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真正获得游戏的快乐。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对于缺乏家庭温暖特别是因父母离异而缺少爱的孩子,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孩子应有的家庭温暖,以减轻孩子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和被忽视的感觉。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体贴、同情家长,并帮助家长一起度过家庭的难关。这些都是有利于减少孩子的以自我中心,抑制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较好方法。希望家长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更多正确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并能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实施。
父母与权威意识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权威性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特别和优势。但是,在今天独生子女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性有弱化的趋势。如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有求必应,甚至为了使孩子做好而给孩子磕头作揖;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和性格上的缺陷感到束手无策,奈何不得。有些父母甚至抱怨:"我的孩子变坏了,撒谎、打人,还打我,实在是管不了。"其实,这恰恰反映出今天的家长严重缺乏权威意识,并造成家庭教育的优势不能发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树立权威意识,并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其权威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就能在家长的权威下体会社会规则和服从的意义。
(1)家长权威的重要性,詹姆斯·多伯森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近年来竭力提倡"树立权威""大胆管理"。他大声疾呼,"只信奉"爱就是一切"是不行的"。他非常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性,他说,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人,又是人生启蒙的导师,负有重大的责任。那么,这种教育的效果如何,最主要是看父母的权威,看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程度。多伯森博士的观点对今天我国家庭教育是很有意义的。当前我国一些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骄横、娇气、为所欲为、目空一切、不能独立生活的性格特点,与独生子女的家长以牺牲其教育权威来过度迁就孩子有密切的关系。家长丧失或不能发挥其教育权威,不仅会使家庭教育失败,而且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危机,甚至会使孩子出现反社会行为。所以,为了保证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强化家长的权威意识。
(2)家长权威不等于家长对孩子的权利,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多起"夏辉事件",引起整个社会对家长管教孩子的问题的关注,使家长权威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事实上,家长权威并不等于家长对孩子的权利。那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家长,漠视孩子已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把对孩子随便辱骂和痛打当成一种权利,所以在社会上造成多起"夏辉事件",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不仅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给家庭生活也造成极大痛苦。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当成玩偶、宠物,随便将自己的喜欢、疼爱、怜惜都发泄在孩子身上,而不管因此可能对孩子造成的恶果。而我们所提倡的家长权威既是对溺爱的否定,也是对专制的否定,它是主张孩子必须尊重父母,这种尊重是在父母尊重孩子基础上的对父母的尊重。孩子尊重父母不仅是为了做父母的自我满足,而且是因为孩子只有在家里尊重父母,才能到社会上尊重别人。孩子对其父母权威的看法,往往影响着他们以后对学校的权威,对警察和法律,对最终要和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以及整个社会的看法。所以,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是很重要的也是极有必要的。
(3)树立家长权威必须要遏制疼爱孩子的心理,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一件最可怕的礼物。家长要遏制自己对孩子疼爱的心理,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加以拒绝,并制服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性行为。有的孩子一进商场就要求买这买那,不断要求更新学习用品;有的孩子撕坏了别人的作业,家长批评,还又哭又闹,面对孩子的这些不合理要求和错误行为,家长一定要加以控制;另有一些孩子威胁父母的权威,经常作出一些具有反抗性的挑战行为。如,他们明明做错了事,非但不承认,而且强词夺理;他们明知父母要求自己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可还是顶着不干;父母明确告诉他们干什么,他们偏偏超越疆界,或搞恶作剧,或公然辱骂、嘲笑父母。遇到这类问题,父母必须克服对孩子疼爱的心理,果断处理,用机智制服孩子,强化自己的权威,否则就会削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而失去教育孩子的力量。
(4)家长权威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塑造,树立家长权威,有赖于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态度协调一致。现在,有的家长是严父慈母型,而有的是慈父严母型。父母常常在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上发生冲突,甚至翻脸不和。岂不知这种冲突是对父母权威的一种自毁形式。当孩子觉察到父母的不同态度时,特别是发现父母在冲突中有不文明言语和行为时,他们心中对父母的崇敬、威严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其结果就是对父亲和母亲谁也不尊重。还有些父母并没有做父母的意识,不注意自我修养,常与孩子打打闹闹、争吃抢喝,经常没有分寸地逗孩子取乐,如跪在地下求饶,趴在地下学狗爬,甚至让孩子在身上"骑大马"。这似乎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而最初产生的缺点或问题常常会在以后的各种关系中反映出来。如,孩子在接人待物时,没有长幼之分,没有礼貌,不懂规矩,把什么人也不放在眼里等。所以,父母双方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步调一致地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并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过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强化自己的教育权威,让孩子觉得父母真正就是自己走向社会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惩罚孩子有窍门
有些家长认为惩罚孩子就是打骂孩子。因此,这些家长每当孩子不听话、做错事、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成绩考不好、作业没做好或钢琴弹错了,就给孩子一顿辱骂和拳脚,并希望孩子从皮肉的伤痛中屈服或者得到教训。然而,这种对孩子打骂既不能达到父母教育子女的目的,而且使孩子身心发展遭受严重损害,它会使孩子的自尊心、人格受到侮辱,导致孩子的对立、怯懦、孤僻的心理状态,并失去独立思考及向别人挑战的勇气;甚至会阻碍孩子的智力发展。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惩罚绝不包括家长打骂孩子的行为。惩罚作为一种强化行为,其目的就是矫正并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和错误的行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究竟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惩罚呢?
(1)惩罚要分清是非,当发现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家长不能急躁,要鼓励孩子说真话,允许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哪怕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讲完,只有这样,家长才有可能搞清楚孩子的问题的实质,然后再决定是否对孩子进行惩罚。假使是孩子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使是明显错误也不应惩罚。如,孩子以为帮助同学隐瞒犯错误的事实就是同学间的友谊,这属于孩子对友谊的概念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家长可以结合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帮助孩子从思想上认清友谊与"哥儿们"义气的不同,使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并愿意改正这种错误,而绝不能采用惩罚来对待孩子。假使是孩子力所不能及或方法不对而没做好的事情也不应惩罚。如,孩子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打破了,家长不应指责,而是指导孩子尽快掌握洗碗的技巧,避免以后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家长需要重点惩罚的是那些明知故犯或屡教不改的孩子。如,撒谎、欺负他人、小偷小摸、无故旷课等错误行为。
(2)对孩子惩罚要明理和宽容适度,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同时,要讲明道理。就是说,要对孩子讲清错在哪里,将造成什么危害,以便使孩子在对问题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在今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家长对孩子要存有允许其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心理,如果孩子出现行为错误,家长对孩子的惩罚要宽容适度,一旦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即可停止对孩子的惩罚。如,4岁的强强把邻居家的小弟弟毛毛的鼻子打破了,而且还告诉妈妈说是毛毛自己不小心碰破的。强强妈妈为了对强强欺负小朋友和撒谎的行为进行惩罚,就停止对他表示亲热的举动(如亲吻、拥抱),也不允许他出去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强强从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他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去给毛毛道歉,并向妈妈承认自己撒谎是错误的,表示以后不再重犯这种错误。强强妈妈很高兴强强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有愿意改正,所以马上停止对强强的惩罚。即使一些孩子还没有认识和承认错误,惩罚也不能超过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避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可以另辟途径去开导孩子,使其早日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3)惩罚要有一致性和一贯性,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里,家长普遍比较多,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和姥姥、姥爷。这么庞大的"教育阵营"很难自然形成和谐的教育力量。所以,需要家庭成员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形成"立场鲜明,协条一致"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的。否则,会使孩子感到有恃无恐,到处钻大人的空子。这既不利于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又不利于家庭的团结。当然,全家人也不能兰起对犯错误的孩子施加压力,使孩子认为失去了家人的温暖和爱,甚至可能使孩子离家出走,或酿成更严重的家庭悲剧。家长应该采用"软硬兼施","又拉又打"的方法促使孩子认识自己的过错,并表示愿意悔改,从而达到惩前毖后的教育效果。同时,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惩罚必须要坚持一贯性原则,从而保证惩罚对孩子不良行为和错误行为有效的教育作用。
青春期的教育特别重要
孩子的青春期特征
青春期大致是指从十二三岁开始到二十一二岁为止的十年期间。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虽然已发育成熟,但是在智慧及社会经验方面,仍存在着不成熟的现象。这一事实,常常被父母所忽略,因为一个男孩这时身材魁梧,与成人无异,一个女孩也风姿绰约,形同少妇。因此这些正在发展中的青年,常容易被成人误解,认为他们的能力与成人相等,采用对成人教育的方式去控制和支配其内在的冲动。
卢梭说:"青年期(青春期的开始)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因为青年期是个人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他们由于生理方面加速的发展,致使个人的需要,对自己、对别人、对一般生活的态度,以及应付环境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父母如果能了解青年发展的这一变化,并以同情和了解的态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那么他们一定会安然度过青年期步人成人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