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口才
22624700000038

第38章 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活动(4)

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注意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拿主意的习惯,这样父母也不必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也因此得到自由发挥的空间。

著名作家萧乾自幼没有父亲,生活艰辛,从小就开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他十余岁的时候,做家长的三堂兄要他辍学去当邮递员,他坚决不从,最后不惜与家庭决裂仍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后来感慨地说,他的一生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如果自己的什么事都由家里决定,他很可能只是一个邮递员。

可见,让孩子总是对父母言听计从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父母应尽早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让孩子早日成才。同时,让孩子自己拿主义,还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可以促使他早日学会与其他孩子相处,更可以从小培养出他们的责任心。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曾盛行开放式教学理论,主张以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独创性为办学宗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授课内容,凭自己的意愿学习。这是尊重个人意志的一种体现,尽管他们还是孩子,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的事应由自己来决定。用这种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十分可取。

在孩子们的心中,有时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情,但同时又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必须有家长的督促或帮助才能完成。比如自己应当早睡觉,但他们却往往认为,督促睡觉是家长的事,他们应当保证孩子睡眠。这种想法颇有些"反客为主"的意味,按时睡觉似乎成了父母的事情,而非孩子自身的事情了。父母如果利用作息制度和铃声来控制孩子,孩子就会意识到铃声是没有什么价好讲的,执行与否要看自己,那么保证睡眠也就真正成为自己的责任。至于清晨按时到校,那就更是自己应当做到的了。

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可以让孩子在很多方面受益。首先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其次,父母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样孩子就能明确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从而增强对父母的感情。同时,父母的这种姿态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作风。

诚然,对于像决定孩子的前途或是影响重大的事,让尚未成熟的孩子决断是不可行的。但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让孩子参与决定重大事务的机会,尤其是与孩子息息相关的事,家长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开动脑筋参与决策。比如,家中要买新电视机,父母就可让孩子参与抉择买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孩子被委以重任后,肯定会兴致勃勃地去了解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电视机的价格、性能。这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也利于孩子对自己选择的东西倍加爱惜。

外因干扰对孩子的重要

家庭教育无小事。当父母正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孩子却来打扰,这时你应当采取什么态度?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但其中也蕴含着教子的道理。

从孩子哇哇坠地起,父母就习惯于对孩子"有呼必应",一旦孩子吵闹,无论手中正忙着什么事都赶紧放下,去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这对于婴幼儿来讲是必需的。但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就应视具体情况而为,不必事事"闻风而动"了。因为一味地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不仅会使孩子形成与其年龄不符的过分依赖,而且不利于其自我意识的建立。事实表明,只要稍加启发,孩子的自我意识是不难建立的。

有一个孩子已上三年级了,但她的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幼儿阶段。她的床上床下都堆满了玩具,一放学她就钻到玩具堆里去。在参加了一次关于"学生身份"、"知识的作用"的教育活动后,她突然醒悟过来了,回家后她马上叫她妈妈把所有的玩具都锁进箱子,说她现在已不再是幼儿身份,而变成学生身份了,不能老想着玩玩具,应该要好好学习了。可见外因的干预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许多父母大概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由于兄弟姐妹较多,父母要挣钱养家,常常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很小就知道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懂得没事时尽量不去烦父母。而一旦父母得闲,能陪孩子玩一玩,孩子往往感到很愉快,倍加珍惜和父母欢聚的时光。而且,由于父母常常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不得不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想办法打发自己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能力。

对孩子的要求不"闻风而动",并不是完全不答理孩子,而是要对他讲清楚,为什么现在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和孩子拥有不同的生活内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空间和该做的事情。所以,当父母在忙自己的事时,孩子不应该打扰,而应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事。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能力,而且让其学会体谅父母,尊重父母,进而学会尊重他人。

当然,父母做事时不答理孩子并非故意冷落孩子,这一点在平时就应让孩子明白。要告诉孩子,大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他,并不是爸爸妈妈不管他、不爱他了。这样,孩子在感情上才能接受。同时,父母自己也应作出榜样,当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事时,父母也尽量不要打扰,自己也尽量不在孩子的房间里读书、写字。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自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能让他们尽情发泄自己情感的空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至关重要的条件。在孩子的空间里,他们可以充分呼吸自由的空气,孩子不必考虑父母的好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房间,摆放一些诸如牛奶盒、糖果纸、雨花石、儿童画、玩具熊、塑料箱之类的东西。孩子也可以趴在地板上、跪在椅子上或是坐在床上玩自己的玩具,听音乐,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愉悦。

有一些家庭不具备给孩子单独房间的条件,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哪怕仅仅是一个阳台或房间一隅,让孩子意识到"这是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其独立人格。

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不少家庭都为孩子准备了空间,但许多父母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分配给孩子专门的房间,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的房间应对孩子起什么特殊作用。因此,孩子房间的用途和装饰仍由父母做主,并不是按孩子自己的意愿设计、安排的。

充分利用孩子自己的空间来培养教育孩子,可以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有人问小画家韩言松的父亲:"为什么言松小小年纪,在绘画上能有这样的成绩?"他指指家中摆着的一张大画桌说:"纸、墨、笔、砚,我随时都摆在桌上,不需要任何准备,坐下来就可以开始画,我想言松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有较长时间作画,而且也不会因为要做准备而发懒或断了作画的心绪!"也就是一张画桌,造就了一个韩言松!

有一个朋友,当孩子刚会走路,会用笔画直线的时候,她就为孩子备妥了一张属于孩子自己的桌子,她将属于孩子的文具、书本,都放在书桌抽屉内。一个抽屉内放纸和颜料,一个抽屉内放书本,一个抽屉内放小型玩具,分得清清楚楚,并教孩子要能处理和照顾属于他自己的物品。渐渐地,这个孩子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在自己的书桌上处理各种事情:看书、写字、画画,而且可以在桌子旁坐很长的时间,因为他的所需用品都在桌上或抽屉里,他只要一坐下来,一伸手,就可以拿到自己的东西,因而他在课业上的学习效果相当好,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任何一个懂儿童教育的父母,都应当明白一张桌子对孩子的重要性。有一张桌子,孩子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在桌边成长,在桌边学习,在桌边养成独立,甚至更多数都数不清的好习惯!如果你已经有一个读幼儿园的孩子,请为他准备一张桌子吧!如果你的孩子要进小学了,却还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桌子,就已经嫌迟了,请加快脚步为他准备一张桌子!

建议家长们,家里再小也勉为其难地整理一个角落给孩子放书桌,而且要注意灯光,让他在自己的桌上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一种稳定性的培养!

有的幼儿园中,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鞋柜和工作柜以及固定的座位,这和家里的"一张桌子"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成长中的孩子通常都乐于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来表示自己在长大,若能顺着幼儿的这种心理施教,相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并非是让孩子养成自闭性格,整天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他人往来,而只是为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于到了一定年龄仍没有条件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孩子,父母至少应为孩子准备一张属于孩子的书桌,书桌上摆放孩子的东西,抽屉钥匙由孩子自己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