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卢梭的民主哲学
22652000000017

第17章 论教育

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认为人性有天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所以,教育应受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自然人的身心调和发达,体魄健康,感觉灵敏,理性清晰,良心畅旺;相反,封建教育造就王公贵人和国家公民,却把人的天性窒息了,使天真纯洁的儿童沦为社会传统的俘虏,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婴儿时期的教育

卢梭在本章中论述了婴儿时期的教育,即0—2岁时的教育。他指出,儿童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没有任何心情,没有任何思想,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甚至觉察不到其自身的存在。因此,教育应从出生开始。他写道:“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卢梭认为,婴儿时期教育的重点是身心的养护和锻炼,以保证儿童具有健康的体魄。

教育的意义

卢梭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他将儿童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体方面的教育;二是心理方面的教育。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于人类来说,当一个人还在母亲怀中的时候,他便以不同种类的形式接受不同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当人从母体中来到人间,便有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教育是同人的生命一道而来的。

我们在此,将这两种教育称为婴儿时期的教育。

对于婴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草木的例子加以论证。

当我们将一棵幼苗栽到土壤中的时候,我们要每天给它浇水、施肥,为了这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每天把它照顾的无微不至。

对于人类来说,无论一个人生下来有多高多强壮,他的身材、气力,在他没有学会如何使用这些人类工具以前,都是没有用的。

在婴儿时期,无论是人还是运用,他们生来都是软弱而无助的。他们在此时需要后天力量的培养,而这种后天力量便是婴儿教育的重任。

婴儿生来是无意识并且愚昧的,他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这种力量只有教育能够给予。

教育赐给我们思想、智慧、潜能;教育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知识;教育同样地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生存之道。在教育中你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让你从婴儿长成了成人。

三大教育者

卢梭认为,教育的重点是教会人如何生活而不是生存。人类的教育可分为三大类,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的教育。我们决定不了自然教育,也掌握不了事物教育,而能握住影响人一生的人的教育。

在你一生中,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才能、器官、肢体的发展源于自然的教育;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是父母、老师、社会上人的教育;经验、经历,是事物教育的贡献。

每个人都是这三种教育的结合体,无论三种教育中哪一方面缺失,我们说这个人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因为,三种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担当的成分是不一样的。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决定不了自然教育,我们只能在某些方面决定事物教育,而我们真正能得到掌控的是人的教育,这还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艺术。那么,一个成品的艺术,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外加三种教育的共同作用。

教育对我们来说有个难点,即你是把人教育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还是教育成公民?因为,受自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我们不能同时教育成两种人。

人类的教育应当从长远来看,立足于孩子的未来,我们不应只着眼于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应教他长大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

人终归是要死的,不要劳心费力地想让孩子永久的生活,那样的做法是枉然。

教育存在的最重要一点是教会他如何生活,不仅仅是呼吸、生存而是生活、活动。教给他们如何使用器官、感觉、才能,以及一切其他东西。

生活的意义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生活的感受。

人类时期受到制度的束缚,一生下来就被人捆在襁褓里,一死就被人钉在官材里。

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适合所有一切人的环境。所以,对穷人是不需要什么教育的,因为,他有环境的强迫教育,而富人则需要一定的教育。

由此可见,三大教育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

爱弥儿便是一个典型受到良好教育影响的人,他的导师给予了这个孩子真正的教育。

对于他的导师而言,爱弥儿需要做的只有一点,就是服从。

对于周围的人而言,就是谁也不要谋略去分开他们师生。因为,他们把彼此一生的命运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

为什么周围的老师和学生常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老师心不在焉,二是学生不服管教。那是因为,师生之间各人搞各人的一套,各有各的想法。他们之所以在一起是被某种因素所勉强的。学生把老师看作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老师把学生看作沉重的负担。

相反,如果两个师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互相爱护。学生不因和老师学习而感到羞愧;老师不因学生的无知顽皮而感到无耐,那才是一个良好的教育。

儿童到成年时和老师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朋友,老师乐于尽心竭力,赋予学生种种美德、品行、智慧,到老年时可以享用其利益的基金,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做为父亲,当上帝赐予他家庭时,他没有任何选择,不应有偏心,无论他的孩子是健康、残废、还是强壮或懦弱,他都应该将他们看成同一个寄存品,平等的对待。

在教育儿童时要习惯于,让他接受新事物,看新东西,这有利于培养他的勇敢。

一次,赫克托向安德里罗马告别,他的孩子看到父亲头盔上飘动的羽饰,吓得哭了起来。

作为父亲的赫克托是这样做的,他把头盔放在地上,逗弄孩子,然后玩弄羽毛叫孩子也来玩弄。最后,如果有人用手去拿赫克托的军器的话,乳母就该把头盔拿起来,一面笑着,一面戴到自己的头上。

我曾锻炼爱弥儿听惯枪声,我就先在短铳里点一个信管,那火焰的闪光会让他感到欣喜,然后我再一步步的教他,直到他将长枪、大炮的射击完成。

当理智使孩子开始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就要用习惯的教育使他们振奋,让他们无所畏惧。

就像孩子开始不曾畏惧雷,可当他知道雷能伤人时,便害怕它,这就需要教他们习惯。

生命力的表达

当生命力开始的时候,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空白的。当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他时,他的思维、记忆力、想象力开始被激活。于是,孩子有了辨别力、感觉、意识……

生命的起初,记忆力和想象力是静止的。孩子只是通过他的感官,注意周围的东西。

周围的事物对感官起到影响形成感觉,感觉是知识的原料,要想让孩子产生有序的感觉,需要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记记忆对这些感觉进行排序,供应他的智力。

新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特别是将看、听、摸的样子进行比较。

学会了这些基本的办法,他们便会了解物体的冷、热、软、硬、轻、重、大、小、长、短等,并能够感觉出种种性质。

对于孩子来说,他是没有行动观念的。所以,不管物体距他多远,他都会毫无分别的伸手去拿。

因此,应该使孩子常常的走动,让他们感觉到地方的变换。

当孩子的意识能够分辨远近的时候,就要采取另外一种教育的方法,不应随便的抱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因为,只要他们的感觉没错,他们的行动就要改变,这种改变需要人们注意。

语言的开始

卢梭指出,孩子最初的语言是啼哭,虽然这种语言不是咬清音节发出来的,但那种声音却是抑扬的、响亮的、理解的,教育让孩子发展了最初的语言,形成现有的语言。

为什么孩子常常会啼哭,因为当别人的帮助对于满足、需要成为必要的时候,由于这种需要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在世上有一种自然的共同语言是人人都共有的,这种语言便是孩子们在懂得说话人前的语言。

是我们现有的语言将那种语言代替了,以致我们常常轻视它。

虽然那种语言不是音节发出来的。但是,有抑扬的,响亮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效果。

是谁教会孩子现今的语言,是乳母。因为,乳母能听得懂所哺育乳儿说的话,懂得那些吱吱呀呀的字眼是伴随着声调的。

孩子除了具有声语之外,还有一种表现在脸上的手势语。

在孩子的脸上,你随时可以看见像闪电一样的微笑、欲望、恐惧像流星一样划过。

和孩子的眼睛相比,他的面部肌肉是比较灵活的。因为,他们的眼睛常是迟钝的。

所以说,孩子的感觉表现在脸上,感情则表现在目光上。

由于人最初是处于柔弱的状态,他的各项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他不能辨别不同的感受,对于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在他那都是痛苦的感觉。孩子惟一发泄痛苦的方式便是悲泣和啼哭。

事实上,这些哭声是构成社会秩序这条长长锁链的第一环。

当孩子啼哭,证明他是感到不舒服,不能满足某种需要。对于我们,要找出他的需要加以满足,或者哄哄他,轻轻摇他,唱个歌让他入睡。在他开始的时候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

有些粗暴的保姆,有时因为孩子啼哭而打他。但事实上,孩子的哭声会更大,像这样年纪的孩子他所有的怨恨、愤怒、失望都在那高昂的哭声中表露出来。

对于孩子那种易于激动和愤怒的性情是需要小心的对待的。

波尔哈维认为,小孩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痉挛性的,因为他们的头按比例来说比成人的重,他们的神经系统比成人的散布得广,神经质的人最容易受刺激。

对孩子们来说,仆人会让她们感到恼怒、心烦。所以,他们对孩子的伤害比空气和季候危险一百倍。

如果孩子们表示反抗或愤怒,那一定是孩子们在意志方面受到阻碍而不是事物方面。

这便是为什么生活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家庭里的孩子,比生活在时时刻刻都干预他行为的家庭,更为结实、自信和勇敢。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注意顺从他们的心意和违逆他们的心意之间的差别。

孩子们最初的哭声是一种请求,如果我们不加注意,便会变为一种命令。

由于孩子们最初是比较柔弱的,所以他们起先是依赖,随后才是驾奴和使役。对于这一过程产生的原因,是由我们的服饰决定的。

当孩子不声不响的伸手的时候,是因为孩子不能判断他和东西的距离,他以为他够得到那个东西。

当孩子又哭又闹伸手的时候,而是命令你将东西给他。

两种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前一种你可以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后一种你就要让他养成不命令别人的习惯。

很明显,当孩子要东西时,我们要将孩子抱到东西面前,让他自己拿,目的是让他明白你的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