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
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
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
就这样,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
原因是这样的: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回来相配。
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佛经云:人最难摆脱的是无谓的烦恼。许多人不正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或张开一只袋囊,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东西吗?
有心理学家对烦恼进行了数字化分析,认为人们的烦恼中,有40%属于杞人忧天;30%是为了怎么烦恼也没有用的既定事实;另12%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想;还有10%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有92%的烦恼都是自寻的。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会促使其自寻烦恼、无事生非:
(1)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把某些人不喜欢你的责任也统统归因于自己,那么要不多久,你就会烦恼成疾。
(2)做不可能实现的梦。最可怜的人是那些惯于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的人。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他就会因为不能实现目标而烦恼。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无法接受平凡的生活,更不懂从平凡中找出伟大,因而他们的“远大理想”——不可能实现的梦——也就成了上面我们所讲的“在自己的心里挂上的一只笼子或张开的一只袋囊”,带给他们的通常是烦恼而不是希望。
有一天,女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她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也嫉妒而死了;葡萄呢?则哀叹自己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的花朵,于是也死了;其余的花草树木也都是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垂头丧气,只有顶细小的忘忧草在茂盛地生长。女王很奇怪为什么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忘忧草会如此的乐观,小草说:“女王啊,我知道自己是一株平凡的小草,所以就从不自寻烦恼,要去变成一棵大树或别的什么。”
事实证明,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够得到了不起的成功,而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只能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有些聪明能干,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平凡过日子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没出息”,“微不足道”、“活得没意思”,而当他们发现自己奋斗失败,无所做为,面对和常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时,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因而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生活有目标,想出人头地,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心态,可是这必须建立在对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惟有对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才能让人更发愤向上。相反的,如果对平凡生活的状况一直抱着不满的态度,那么想出人头地的想法,反而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实,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也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小人物,可小人物并非是愚人蛮者,恰恰相反,很多都是些能工巧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小人物没有大人物的辉煌,但却有自己欢乐。
正如钱学森所说,有了小人物的安分,才成就了大人物的辉煌。大人物蓝图一描,众多勤恳的小人物努力为之工作,成绩便被一点一滴地造就出来。成绩辉煌之后,大人物更有了资本,于是靠着一丝思想的灵感,继续推动着世界前进的脚步。
(3)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次别人对你说话的态度不友善。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你就会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大家都熟悉一个古老的传说:
一位路人看见一位愁眉苦脸的老婆婆坐在门前唉声叹气,便走上前好心探问缘由。原来老婆婆有两个儿子,都是做买卖的,老大是卖遮阳的草帽的,老二是卖挡雨的油伞的。遇到下雨天,老婆婆就想:这种天气不会有人买遮阳的草帽了,老大没法挣钱了。遇到晴朗的天,老婆婆就想:这种天气不会有人买挡雨的油伞了,老二挣不到钱,怎么生活呢!就这样,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晴朗的天,老婆婆总是在发愁,没有一天舒心的日子。弄清缘由后,路人开导老婆婆:您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逢晴朗的天,您就想,这种天买遮阳草帽的人肯定多,老大可以多赚些钱了,逢下雨天,您就想,这种天买雨伞的人肯定多,老二可以多赚些钱了。这样一来,您岂不是每天都是高兴的、幸福的。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晴朗的天,您都会拥有好心情。老婆婆将信将疑、照方抓药,果然幸福的感觉一天天回来了。
(4)制造隔阂。绝不去赞扬别人,确实做到不使用任何鼓励之辞;其次,喋喋不休地批评、挑刺、埋怨、小题大作。这是制造隔阂、自寻烦恼的妙法。
(5)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当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正视它,它就很容易化为乌有。反之,如果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后滚雪球的人总是遵照一条简单的规则行事:“如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索性再往后拖拖”这样,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必定会导致你的忿怒和苦恼埋在心底几个月甚至几年。
(6)以殉难者自居。母亲们过度地承担家务劳动,然后对自己说:“没有一个人真正心疼我,对我们家来说,我不过是个仆人而已。”当父亲的也能采取同样的方法:“我的骨架都累散了,谁也不把我当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经常这样想,必定会使你烦恼异常,而且还能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令你的感觉变得更糟。
“幸福”或“烦恼”都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一种心理状态,都是源于你自己、都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自找”的。
幸福和烦恼是生命旋律中反复出现的音符,能够牢牢地抓住幸福、及时地摈弃烦恼,便是享受人生的智慧。人们常说“自寻烦恼”,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使你烦恼。一位智者说,有人成心气我的时候,我就偏不生气,干嘛要让他得逞。太阳东出又西落,愁也一天,乐也一天。正确地对待人和事,凡事多往好处想,多一点同情,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善良,多一点感恩,就能够远离烦恼、时时感到幸福萦绕在自己身边,就能永保青春朝气、鼓起风帆在生命的长河里奋力拚搏、勇往直前。心地坦然,养成凡事都能想得开的习惯,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便能活得潇洒,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活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