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心理叫理解
22661100000030

第30章 为什么许多年轻人都痴迷选秀?

因为如此多的选秀活动夸大了一夜成名的捷径,选手的投机心理也随之膨胀。可是很多选手只想到胜出这一种结果,觉得一旦胜出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夜成名,直接收益也是巨大的,所以引得很多心怀梦想的人趋之若鹜,但是他们很少考虑到失败的可能性,没有做好输的准备。

每个人、每个时代,都可能有不同的偶像崇拜,可什么原因让女性更痴迷这类选秀节目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专家刘宝锋认为,这首先是因为女性比男性要感性得多。女性对某一个偶像的痴迷,足以让她们忘记其中的游戏规则,投入所有精力。

其次,女性更容易把自我价值建立在某个明星身上。北京慧之馨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郑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与男性相比,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比较弱,“对她们来说,偶像就是镜子,她们愿意将其当作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更加完美的自己。”北京赛科捷心理成长顾问李思坤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追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投射的表现,内心有什么,就把它投射出去。女粉丝们大多觉得自己内心有个黑洞,觉得自己不够好,在心里产生了对自己的幻想,所以要投射出去。而那些光环四射的明星,就成了投射对象。

其实,选秀只是一场娱乐游戏。

“其实关注偶像并没什么错,它甚至可以成为青春的一个标志物。”郑莉说,只是这种崇拜一定要有个“度”,即仅仅把它停留在“喜欢”这一层面上,“大可不必为了一个所谓的偶像就吃不香、睡不着,可以把这个人作为一个精神上的朋友,默默为他(她)祝福。”

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迷上了某个“秀场明星”,就尽量劝说自己远离“粉丝团”。“人都有从众心理,尤其是女性。所以还是离那些‘疯狂的粉丝’远些吧,否则只会让你更加迷失自我。”刘宝锋说。此外,对于家长来说,一旦发现孩子迷上选秀明星,千万不要生硬阻拦,而要在其他方面肯定和鼓励孩子,以让他转移对明星的过多关注。

选秀,古时候便有,无非为皇家选一些美女,由于候门深似海的原因,结果往往是怨声载道。现如今,选秀反而成了时尚,由于是自主自愿的,糟粕的痕迹早已不存在了,相反,一场选秀运动大有全民总动员的意味。

2005年3月超级女声

2005年5月莱卡·我型我秀

2005年7月猫人超级魅力主持秀

2006年1月“明日之星”O√选拔赛

2006年3月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

2006年4月寻找紫菱

2006年5月莱卡—加油!好男儿

2006年5月雅芳星计划

2006年5月美丽新偶像

在短短的两年里,我们的视线中出现了多不胜数的选秀活动,以上列举的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有人说,参加选秀成就了自己的明星梦,让生活中的自己更加自信坚强;有人说,关注选秀让自己重拾了热情和活力,使乏味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但也有人说,泛滥成灾的选秀活动使年轻人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弊绝对大于利。

那么,选秀活动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它又折射出我们怎样的文化和心理状态呢?

中国人的性格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在本性上并非如所想像的那样是内敛的,只是原来由于传统观念、道德规则和习俗的限制而被扭曲,这种禁锢一旦被解除,人们的欲望就会释放。被扭曲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去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太少了。

平民选秀节目的出现和火爆,使人们长期压抑的表现欲有了释放和发泄的途径,这种选秀节目表面上看是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通人也能实现梦想。实际上暴露了人们病态的心理。

在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选秀节目,但都是纯娱乐的,大家消遣之后就完了。可我们的这种节目附带着很重的商业性和功利性,很多选手都是抱着一夜成名的想法参赛的,主办方举办节目的初衷已经不单纯使为了娱乐,更多的是为了造星,看重的是节目背后巨大的商业诱惑。

选秀节目的全民参与太疯狂了,选手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看不到乐观、明朗的心态,显现了人格的灰暗面。有些选手说自己参赛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不在乎输赢。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借口,这其中体现了一种媒介崇拜的心理,如果不是电视直播,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也不会有那么多选手参赛。

展示自己的存在是正常的心理,但是全民总动员的方式太缺乏理智了。我们的国民性格中缺乏对主体的认知,缺乏自我认知。人们总是通过别人来认定自己,总是希望得到家人、朋友、领导的关注和肯定,缺乏独立性。

“超女”圆了我的明星梦

早在2003年,我已开始留意湖南卫视办的“超级女生”和“超级男生”了,前年超女亚军王缇败给安又琪时,我还赌气对男友说:“又不是选美,凭什么唱得好的反而会输?以后再也不看这种不公平的比赛了!”

然而,2005年“超级女生”海选时,我又一场不落地坐在电视前。从周笔畅在广州海选开始,我就给她投票,并在第一时间内下载她的单曲,但凡有她出场的演唱会,我不惜代价地请假坐飞机去捧场。支持笔笔,除了因为她唱歌好听之外,还因为她长得不漂亮。因为我也是个姿色平平但歌声动听的女孩,可惜不敢和小姑娘们PK了。周笔畅的光环圆了我的明星梦,她让我知道,努力加实力就能取得成功。

不够漂亮、没有经验、歌声不动听、身材不火辣,却一样可以在辉煌的舞台上秀个够,一样可以让人“惊叫”和“追崇”。自我的一代去会“超女”,其实是去会“梦想中的自己”。自己和父母、亲戚、同事比起来,哪个更亲了当然是自己!

青年时期是人生多梦的季节,在这个阶段,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成功表现出特别的渴望。他们会努力地追逐梦想,同时,因为现实条件的压力,他们有时也会把自己的梦想投射到他人身上,这也就是青少年容易狂热崇拜偶像的原因。

心理学上把这个成长阶段称作“暴风骤雨的时代”,在心理亡具有很明显的特点:动荡性,容易冲动,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一夜成名、跌宕起伏的选秀活动,就非常符合他们的要求,很容易引起他们强烈的呼应。

中国人一直被认为是内敛的,但是物极必反,压抑太深太久就容易导致更为强烈的张扬和释放。人的性格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往往并非只有单一内敛的一面,只是原来由于传统观念、道德规则和习俗的限制而被扭曲,国人的性格多是含蓄压抑的,但随着社会的开放,这种禁锢已经慢慢被解除,人们追求成功、张扬自我的欲望正在寻求释放。因此能一夜成名、光辉耀眼的选秀活动就成了对青年人最有吸引力的途径。

另外,由于媒介的强大渲染和对娱乐的强烈心理需求,娱乐界的偶像对有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榜样和楷模,寄托了他们的理想和渴望,对接近这样的偶像甚至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是他们强烈的心理渴求。

青少年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这是指一个人力求获得成就的倾向,而娱乐界明星所取得的成就在时下的社会里更易被关注,也通常最容易被青少年所认同,代表着一种感受真切,具有吸引力的成就,因而驱使他们去模仿和追求——选秀就成了他们实现这种成就动机最明确、最简捷的途径。

那么又该如何解释那些自己未参加选秀活动,但是却发短信、投入激情的人们的心理呢?

这是心理学中“自居意识”在起作用,即人们常把自己幻想成另外一个自己理想中的,想要成为的人物。比如广告商惯用人气偶像、俊男美女做模特,就是利用自居心理使个人从现实的境况中提升出来,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遇幻觉中去,把自己想象成广告中的人物。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理想自我,特别关注选秀的人在选手身—卜看到了自己想拥有的特质,有的甚至不自觉地把“理想自我”的形象套在某个他认为与之相似的选手身上,这是一种特殊的认同.无论获得了哪一种认同,观看者都会逐渐进入陶醉状态,欲罢不能。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理:你对什么事感情投入越多,你就陷入越深,越关注其命运发展,直到看到最后的结果,而选秀活动能让人痴迷,就是体现了这个道理。

大多数人的生活很平淡,更有不少人要承担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选秀比赛原生态式的表演,不仅能带领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而且还会留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很多人会在心里暗暗地与参赛者比较,想象自己如果站在舞台—卜会是什么情景,这些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可能去做的事情,却都能在想象中体验,给心灵带来了美妙的感觉。

另外,现实中很多人的自信心都不强,恐惧失败和非议,但是当他们看到那些勇于挑战的选手勇敢地站在舞台上时,如果这些选手成功了,对自己就是一种激励,如果失败了,也会引发了他们同情,理解、惋惜的心理,降低了对失败的恐惧。

特别是从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看,青少年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中,缺乏自由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阅读,对话和交流。激烈的升学竞争、就业压力,简单生硬的德育课,更加大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很容易投向选秀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娱乐天地,从中得到了快乐轻松自主的多重心理满足。

那么,层出不穷的选秀活动又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选秀给年轻人更多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如果我们通过选秀激发出生活热情,获得勇敢。自信、坚强、执著等内在品质,那么我们在参与或关注选秀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东西就是积极的。青少年对选秀活动的热忱,正是对自己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如果这种心理的追求意味着前进,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学习,那么就会增强自己的积极情绪,鼓舞他们奋发向上,生活也会充满激情和诗意。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待选秀活动的态度非常重要。毕竟能成为明星的是极少数,如果参加选秀只是为了一夜成名,那么很可能最终得到的是打击和失落,反而对自己的心理发展更为不利,所以,参与选秀活动,重在参与和过程,特别是在竞争中培养能赢也能输的心态,如果因选秀失败就出现心理严重失衡,让人生变得虚无起来,那就是在进行自我心理损害了。

我们需要多元化的人生寄托。如果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寄托——通过选秀当明星,那就会将自己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千钧系于一发,就会错过其他的许多机会,也会给自己的心理增加负担。这是我们所不提倡的,就像我们不赞成年轻人把成才的道路都锁定在高考上一样。

另外,某些过度关注选秀的人也必须注意,任何人都不能总是从旁观别人的生活中获得乐趣,那样的话他必将丧失生活的投入感和参与感,其结果往往是别人活得越辉煌灿烂,就越觉得自己渺小空虚。所以,人们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立足点,投入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并且从中收获成功和喜悦,那样心理才会真正成熟发展。

不管怎么说,“选秀”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人们不妨去挖掘它,利用它,让它成为自己生活的催化剂,从中找到适于自己的“养科”,规避其中的消极因素,这体现了人们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