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宣帝有子42人,除了3人早夭、8人未及封王、后主已立为太子外,其余30人,均封有王爵。君临天下对每人都有莫大的诱惑力,其中觊觎帝位最迫切的是后主的异母兄弟始兴王叔陵。他是个心术不正、怙恶不悛的藩王,在任湘州刺史时,征伐所得,皆人私囊,丝毫不肯赏赐部下;百姓有过,轻罪重判,动辄数年不加审理。至于挖坟掘墓、拆人骸骨、夺人妻女、纳为妃子的事,更是屡见不鲜。他的生母彭氏去世,竟掘故信傅谢安墓以葬其母,种种不法,为时人不齿。宣帝疾笃,他阴怀异志,命典药吏磨淬药刀,以乘机刺死兄长自立。及宣帝崩逝,他人朝之时,大呼左右取剑。左右不知他用意何在,便取平日所佩木剑以进。叔陵大怒,弃剑怀揣淬刀前往。同时前去的还有后主之母柳氏、后主乳母吴氏、后主的另一异母兄弟长沙王叔坚等。乘后主正哀顿俯伏之际,叔陵恶狠狠抽出淬药刀向后主脖颈砍来,后主猝不及防,顿时血流如注,闷绝于地。皇太后柳氏上前救护,身上也中了数刀。侍立在太后身后的乳母吴氏情急生智,自叔陵身后紧掣其肘,刀未及砍下,后主得以乘机起立,但叔陵仍持后主之衣,被后主奋力挣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长沙王叔坚快步上前抱住了叔陵,夺下了淬药刀,用衣袖将他缚在殿柱上,问后主如何处置,而后主已被乳母吴氏扶往后殿。叔坚没杀叔陵,急着找后主询问如何发落,叔陵趁机挣脱了束缚,骑马跑回他的府第,呼甲土截断清溪桥道,放出囚徒以充战士,以自己贯甲白帽,登城西门招募百姓,并赏赐金银以笼络人心。又召诸王将帅,但除了新安王伯固响应外,其余诸王均拒不应命,叔陵只聚集了千余人马,打算在婴城固守。当时陈朝兵力俱沿长江防备隋军进攻,无兵可调,叔坚禀明太后,使太子舍人司马申急召右卫将军萧摩诃平叛。叔陵知道萧摩诃是能征惯战的宿将,不可小觑,便派人拉拢他说:“事如成功,当以公为鼎。”萧摩诃假装同意说:“须是王遣心腹之将来此,方能从命。”叔陵便派心腹前往,被萧摩诃杀死,悬首级于朱雀门上。叔陵欲待顽抗,看看不是萧摩诃对手,欲待归降又自知罪孽深重,无法获免,便将妃张氏及宠女7人沉溺井中,免得受缚,与伯固率从人逃到新林,再慢慢图谋以后举事。不料行至中途,被大兵围击,伯固见大兵已到,避匿在巷子中,被萧摩诃持刀追回来。叔陵部下见陈军势大,纷纷弃甲逃走。萧摩诃麾下大将陈智深、王飞禽砍死叔陵,另一将领陈仲华下马割了他的首级,伯固也为乱军所杀。至此,一场祸乱宣告平定。
云消雾散,月朗风清,在平定叛乱后,后主在太极前殿即位。
兄弟之间作为弟弟的叔陵不仅作恶多端,不念手足之情,为了王位,穷凶极恶地持刀刺杀自己的哥哥,这样的凶狠,不知兄友弟恭,自然没有好下场。
综上所述,无论是夫妻间,还是兄弟间,一定要和顺。暴戾之人,自己也不会得到幸福的。
四 孝与忤
孝为德之本,忤为恶之源。
中国是一个很讲孝道的国度。换句话也可以这样说,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孔子对孝悌论述得非常全面、透彻。
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孩子的作为,是要听命于老子的。所以,他说:父亲活着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以后看他的作为,三年不改父亲作为中的合理成分,就可称得上孝顺了。”这可以说是检验孝顺的标尺之一。
盂懿子请教孝道,孔子答道:“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子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回答道:‘不要违背礼节。”’樊迟子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子女要按礼节侍奉;父母去世,子女要按礼节安葬,依礼祭祀。”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子游请教孝道时孔子的回答。意思是:现在的孝子,说是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如此说来,狗和马也都能获得人们的喂养。可见对父母不敬又和喂狗养马有何区别呢?
孔子说:“重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是子夏请教孝道时孔子的一番话。意思是: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颜容的愉悦可不容易。父母有事小辈代劳,有酒食先让父兄享用,难道仅仅这些就可称为孝道了吗?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意思是:事奉父母,要是父母有错应该婉转规劝,看到自己意见不被接受,仍然恭敬不违背,即使担心也不埋怨。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的是:当父母健在时,不要出远门,出门一定要讲清楚地点。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来可以因为父母获享高寿而欣喜,一来又可因为父母年老力衰而感到恐惧。
从孔子的主张看,宏观论孝是和忠君爱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伦理纲常,所谓“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者鲜矣”;微观论孝则从爱护自身,体恤父母,侍奉老人,继承遗志着眼,处处充满着纳入礼仪的人伦爱意。如果抛开不合时宜的忠君礼节成分,这种人伦爱意在今天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以上谈的是孝。
那么,何为忤呢?忤与孝是一对反义词,不孝顺就是忤逆。
孟子说:社会上所说的不孝有五种:四体不勤,不顾及对父母的奉养,这是一种不孝;赌博弈棋好饮酒,不顾及对父母的奉养,这是二种不孝;喜爱钱财,偏私妻子儿女,不顾及对父母的奉养,这是三种不孝;放纵耳目的欲念,致使父母受到耻辱,这是四种不孝;喜好勇猛,凶狠斗殴,甚至使父母受到危害,这是五种不孝。
孟子说:天下的人们都高高兴兴将要归顺于自己,把这种情形看成草芥一样,惟独舜这样做到了。不能得到父母的亲爱,就难以做人;不能顺随父母,就枉称为儿子。舜尽心尽力地服侍父母,以这个准则终于使他父亲瞽瞍变为高兴,瞽瞍高兴了,天下就大受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的关系准则也就确定了,这就叫做大孝。
舜,是虞帝的名字,姓姚,是瞽瞍的儿子。他曾受尧禅让并治理天下。《尧典》中写道:“人间有个鳏夫,叫虞舜,他的父亲很凶残,母亲很坏,弟弟也很傲气,尽管如此,他却能尽孝。”
孟子的弟子万章说:“瞽瞍常说谋杀舜,一次让他去糊涂仓廪上的泥土,待他上去后,瞽瞍却搬掉了梯子,并放火烧着了仓廪子,舜万急之中,凭借两顶斗笠而下来,才免遭一死,后来又让舜去挖井,他在井下挖,井上瞽瞍和后妻生的儿子一起,突然填上盖井,要把他窒息在井里。舜只好从一个隐蔽的窟窿洞口爬出来,这次又免遭一死。这两个例子都是谋害舜的阴谋,看来非要把他置于死地不可。”
《大禹谟》中写道:“舜初到历山时,在那里耕田种地,天天面向苍天哭喊,祈盼上天将父母的罪行降予给自己来承担,捣且过着隐居的生活。”
瞽瞍对舜那样,而舜则始终如一地孝顺他,并且友爱兄弟,若换了旁人,早因瞽瞍“父不父”而自己也“子不子”了,要不然也早已离家出走了。像舜这样完美无缺,实在难得。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乏忤逆之人,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孟子所列举的五种现象,但本文不想举这样的事例。希望这样的人能从下边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唤醒良知。
“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这是毛泽东同志1959年6月回韶山在自己父母的坟前所说的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他爱自己的父母,特别敬爱乐于帮助别人的善良母亲。1919年他母亲去世时,毛泽东同志还撰写了一篇《祭母文》,其中作了这样深情的赞颂:“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复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毛泽东同志不仅爱父母,而且也非常尊敬长辈。就在他1959年回故乡时,还特地请了私塾老师毛禹珠老人来吃饭,殷勤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同志却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朱德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家境十分贫寒,世代为地主耕种。母亲是个好劳力,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把饭煮好后,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在母亲整天劳作的影响下,朱德四五岁时就在母亲旁边帮忙,到了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跟母亲学会了种地。一次,朱德看到母亲汗流浃背地在菜园里忙碌着,他心疼地对母亲说:“您歇歇吧,让我来干!”
挑水是比较重的劳动,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不满十岁的朱德总是比母亲起得还早,悄悄地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当母亲早上起来发现水缸装满了水,感到很奇怪,问是谁挑的水。可是朱德回答说:“不知道啊!”原来他怕母亲心疼,不让他挑水。当母亲弄清楚是朱德挑的水,感动得热泪盈眶,许久许久说不出话来。
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在家乡病逝,朱德万分悲痛,4月5日著文《母亲的回忆》,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德,寄托自己的哀思。
朱德在文中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哀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接着,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他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激励我走上革命道路。”还说:“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朱德最后写道:“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我将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上一个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我要做到的和我一定能够做到的。”
朱德从小到后来就是这样的对母亲十分孝敬、热爱,他对所有的老人也是非常尊敬和关怀的。例如,对待德高望重的徐特立老人,在年龄上,朱德以徐老为长者;在工作和学习上,朱德以徐老为老师。在徐老60岁生日时,朱德以崇敬之心饱含激情赞颂说:“你是一位革命的职业家,是一位老党员,是一位教育家。”
1957年初春,朱德同志在云南省政协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滇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愉快地和周围的观众交谈。这时,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同志看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急忙双手紧握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叫“叶老师!”然后,朱德同志又请老人人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来。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同志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学习时的教官。
陈毅同志当母亲卧病在床时,一方面对自己不能亲自侍候母亲感到内疚,另一方面立刻和张茜同志一道替母亲洗尿裤,以示补救。在敬老尊长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今天的青少年应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的道德传统。
五 教与纵
儿小任娇惯,大来负亲心。
一个人一生下来,首先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和教育。中国古代仙、儿语》中有:“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就如父母;却教惹怒生嗔,只是我不成人。儿小任情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自打一下偏疼,人说一句偏怒;口噙一个娇儿,断送坏了乾坤。”是说不管什么人,也比不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如果惹他们生气,那就太不像话了。作父母的,孩子小的时候放纵他,娇惯他,大了以后他就会违背父母的心愿,费尽了千辛万苦,最后养了一个不孝的子孙,如同仇人一般,对孩子自己舍不得打,表现不好,还不愿意别人说他不好,恨不能用嘴把他含起来,最后反而把孩子的一生断送了。这是不明智的家长。家长要忍住对孩子过份的溺爱,教育他成才。
同时中国古人提倡对于父母要有礼貌,要孝顺。份L记》中说:“孩子侍奉父母,媳妇到了公婆住的地方,要轻声细语,悦耳动听。还有:凡是做孩子的,冬天要让父母暖和,夏天要让父母清凉;黄昏时让父母安定下来,早晨则应该去向他们问安。”
这是古人对子女的要求,对于父母,古人也认为他们有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例如,《孟子》上记载:公孙丑问孟子道:“君子为什么不亲自教育儿子呢?”孟子答道:“由于情势等的不通。教育儿子一定要他走正道。他不走正道,君子便要发怒。一发怒,反而伤感情了。儿子会说:‘您拿正理正道教我,您的所作所为却不符合正理正道。’那么父子之间就互相伤害对方了。父子间的感情受到伤害自然不好。父子之间不要因求其好而相互责备,如果只是为了求其好而互相责备,那么就会使父子之间产生隔阂。父子间有了隔阂,那必定是件最最糟糕的事。”又说:“因求好而互相责备,那是朋友之间应遵循的准则。父子之间为求其好而互相责备,是伤害父母之恩最严重的。”父亲教导儿子,其目的本来是为了爱护儿子,可是教育达不到目的,所以就以慎怒来对待儿子,这就伤害了儿子;儿子反过来责备父亲,又伤害了父亲,所以父子相互责备。父子应该以恩情相亲,一旦相互责备就背离了父子天性,伤害父子关系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历史上有多少贤父慈母,又有多少忠孝儿郎!人亲不过父子、母子,所以父要严,母要慈,子要孝,才能使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
《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严格教育,悉心培养,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那么,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呢?不溺爱,是最重要的,因为“溺子出逆子”。
石厝是个忠于国家的臣子,也是一个严格的父亲,他知道要忍住自己对孩子的喜爱,严格要求才是尽了一个作父亲的职责。但是卫庄公则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过于娇惯小儿子,任其胡作非为,结果造成了家庭和国家的悲剧。
东周末年,卫庄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名桓,次子名晋,三子名州吁。
州吁生性暴戾,喜武好兵,动辄讲打讲杀,但庄公非常喜爱他,任其所为,一点也不加以禁止。
大夫石厝是一个正直的人,国人对他很信任。他曾对庄公规劝过,说:“凡做父母的,对子女要严加教育,不要溺爱过甚,纵容太过必生骄,骄必生乱,这是必然的道理。主公若想把王位传给州吁,便马上立他为继承人,不然的话,就要管制他,叫他不要这样横行放肆,免得日后惹出祸患。”
这些话,庄公当作了耳边风,对州吁的行为,照样未加干涉。
不久,卫庄公死了,长子继承了王位,叫做桓出。卫桓公生性懦弱,毫无主张。石厝见他这样没作为,而州吁又是那样嚣张,料定将来一定会生乱子,于是便借口年老,辞职归家躲起来,对朝政不理不问。
这样一来,州吁更加肆无忌惮了,日日夜夜和亲信商量怎样去夺取王位。
正巧周平王死了,太子即位。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各地诸侯要亲往前去吊唁,卫桓公于是整装入朝。
亲信趁这个机会向州吁献计说:“明天桓公要起程入朝,你可设宴在西门外,假意给他饯行,预先埋伏500名勇士在门外,敬酒的时候,乘机把他杀死。如有哪一个不服从的,立即将他消灭,这样你就可得王位了。”
州吁登时眉飞色舞起来,令亲信去部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