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桓公要出发时,州吁把他迎人竹馆里去,筵席早已摆好,州吁便躬身向桓王进酒,说:“兄侯远行,臣弟特备薄酒与兄侯饯别!”
桓公说:“又让贤弟费心了,我此行不过月余就可以回来了,敢烦贤弟暂时代理朝政,小心在意!”
“兄侯放心,小弟会特别小心!”州吁说完,连忙斟满一杯酒,奉给桓公。桓公一饮而尽,亦斟了杯酒加敬州吁。州吁双手去接,假装失手把酒杯跌落在地。桓公不知就里,叫左右取过一酒杯来,想再敬州吁一杯,州吁乘机跑到桓公背后,掏出刀子,向桓公背后猛刺,桓公便这样当场被杀死。州吁于是自立为君。
后来,石厝设计,由陈国桓公乘机将州吁擒获,石厝派人去陈国将其正法。
这就是纵子不教的恶果。
提起教子,我们自然会想起“盂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他是鲁国贵族盂孙氏的后代。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带着他,靠祖宗留下的一些家产,过着清贫的生活。
孟子的母亲没有文化,但她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她还懂得要让儿子成才,就必须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早先,在他家的房后,有一大片坟地,经常有人在那里搞殡葬和悼念活动。孟子年纪小,对这些热闹事非常好奇。他一听到有哭声,就放下手中的课本跑过去观看,有时还学着哭死人,还和小伙伴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心里特别着急,就搬家到离坟地很远的地方去了。
这次孟子的新家靠近市场,一出门,就可以看见来来往往的人群在做生意。过了一段时间,孟子的学习又心不在焉。他经常溜出去跑到市场上看别人做买卖,有时还背着母亲拿钱买些吃的东西。在家里,孟子还学着商人的样子,摆上各种小玩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发现后,决定再一次搬家。
这一回,她把家搬到邹县城内小河旁的一座房子里。它的东邻是学宫,不出家门,就可以听到那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搬到新家没几天,孟子就被学校里的读书声吸引了。从此,他几乎每天都跑到学校里,在一旁听先生讲书和学童念书,观看学童学习各种礼节。孟子在那里耳濡目染,受到了许多教育。过了一段时间,孟子像换了个人似的,孟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又过了些日子,孟母用自己织布卖的钱为儿子买来《诗》、《书》、胁L》、《春秋》等书,让儿子学读。从此,东邻学童的读书声和孟子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孟母听了十分高兴。
孟母对孟子要求十分严格,孟子每天学过的功课都必须熟读成诵。所以,即使晚上,孟子也必须端坐一旁,伴着织布的母亲,诵读诗书d:孟母对孩子在学堂里学习的功课十分用心,经常询问督促。
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恰好孟子从学堂回来。孟母问他:
“你近来的学习怎么样了?”
“还是跟从前一样,不好也不坏。”孟子满不在乎地答道。
孟母闻听此话真是又伤心又生气,突然拿出剪刀,一下子就把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成的布割断了,心里很害怕,又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就问母亲是怎么回事。
孟母流着泪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就跟割断的布一样,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不时时用功,温故知新,就永远学不到本领。”
孟子也哭了,说:“我一定记住您的话,持之以恒,用心学习。”
这件事对孟子触动很大,从此他牢记母亲的教导,刻苦攻读,终成一代名师。
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要求都特别严格。
1946年1月,毛岸英在苏联学习结束回到延安。中央领导同志考虑到岸英多年不在主席身边,这次就想把他留下来,并要好好地招待。主席没同意,他让岸英住在警卫团,自己动手给他炒了两个自己种的小菜。中央首长又让岸英到中央小食堂吃饭,主席说:“他没资格。”
毛主席和岸英谈话时问岸英在苏联都学习些什么?岸英回答说:“主要学习军事,还学习了一些历史、哲学、政治、文学等。”主席说:“你那仅是书本知识,还要向他们学习(指周围的农民、战士)。”又说:“你外国大学毕业了,你还没有上完中国的劳动大学,我决定送你到农村去。”
岸英来到了吴家枣园,请劳动英雄郝邦华当教授,郝邦华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教他开荒、犁地等农活,干了几天,岸英手上打满了血泡,郝邦华说:“都怨我没关心你。”岸英说:“我还缺乏锻炼。”经过劳动锻炼,岸英学会了许多农活。
1946年下半年,岸英被调到中央宣传部做文书和翻译工作。回去前,主席问:“你的毕业证书呢?”他伸出了长满老茧的双手。主席说:“这是你临时的毕业证书。”
1952年初的一天,刘少奇同志亲自给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打电话,这是他特意安排的一次长时间通话。
这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念书的刘少奇的女儿爱琴,正在等待班级党支部讨论她的预备党员转正,她兴冲冲地想:“会后,我就是正式党员了!”爱琴万万没有想到,会场气氛严肃,发言激烈,最后,一致通过决议,取消了她的预备党员资格。会后,支部书记找她谈心。说到刘少奇同志亲自指示:不管什么人人党,都要坚持党员标准。这使爱琴想起父亲平时对自己的教诲……
在大学念书期间,自己曾好几次在周末向中南海车库要车回家。少奇同志知道后批评道:“车是公家的,你年轻轻的,可以坐电车、公共汽车嘛!”
冬天的时候,她曾让工作人员给买一套绒衣裤,少奇同志知道后,批评道:“你花的是人民的钱。自己有了的,就不要再动用公款,现在人民还很穷!”
还有一次,怀仁堂举行京剧晚会,她想去开开眼界,就请工作人员搞到一张票。这件小事也被少奇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被取消了预备党员资格的爱琴,虽然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她受到深切的教诲。十三年后,她终于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74年,彭德怀同志临终前两个月,经常处于昏迷状态。偶然清醒时,对在他身边的侄女彭梅魁等亲人说几句话,梅魁等侄儿侄女流着眼泪把老元帅的话记录下来: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不要和人家说,不要打扰人家。你们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我不能再工作了。在这样的黑屋里,我住一天嫌多,想到工作,我觉得再活上十年才好哩。你们年轻,要努力工作,要学一门本事,为人民添砖加瓦,不要去追求名利,搞那些吹牛拍马、投机取巧的事。”“我这一生有许多缺点、爱骂人、骂错了不少人,得罪了不少人。但我对革命对同志没有两手,我从没有搞过那种阴谋。这方面,我可以挺起胸膛,大喊百声:我问心无愧。”
毛泽东将儿子送到农村读“劳动大学”;刘少奇因几次公车、一套绒衣、一张剧票而取消女儿的入党资格;彭德怀临终前教育子女“要努力工作,要学一门本事,为人民添砖加瓦。”……真的是感人至深,同时也为我们如何教育好子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六 尊与卑
尊人不等于卑己。
在封建社会里,讲的是“男尊女卑”。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人、女人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是相同的,这是社会的进步。所以,家庭当中,尊卑理念也应重新确立了。
先谈谈夫妻之间的“尊”与“卑”。
首先,夫妻之间,必须相互尊重和信任,不存在谁尊谁卑的问题。“大丈夫”主义不行,“大女子”主义也不行。夫妻间的感情,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在我国,夫妻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男女平等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恩格斯说爱情是排他的,指的是一个人只能对一个异性产生爱情,而不能把爱情同时奉献给若干人或同时接受若干异性的爱情。但爱情并不排斥友谊,友情并不具有排他性。一个人可以同时有若干个合得来的朋友,其中也包括异性朋友,但只能接受一个异性的爱情。可是有的人对爱情的排他性作了错误的理解,把爱情的专一性与私人的占有欲等同起来,把爱情的排他性理解为排除一切友情,认为排他性就是要排斥爱人同一切异性间的正常往来,把爱人封闭在家庭这样一个狭小天地里,发现爱人与异性接触,,就怀疑其感情不专一,没有“排他”,就像鲁迅所说:“见一封信,疑心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密约。”爱情要求忠贞专一,更需要互尊互信,而猜疑却把爱情误解为占有,渴望占有对方便老怕失去对方。患得患失,怎不疑神疑鬼?外国有句俗语,“疑来则爱去”,深刻揭示了猜疑的危害。
其次,夫妻之间不能计较得失,谁得谁失,也不存在谁尊谁卑的问题。家庭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两个人只能同舟共济方有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家庭中惟一的目标是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为实现这一目标,一切都可以调整。
有的丈夫有大男子主义,只愿妻子在家照顾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想法,因为妻子对一个男人来说不仅仅是助手、帮手、对象,她还是你精神的伴侣,长期把妻子置于家中,妻子的精神就会衰变,而整日在外的丈夫有一天会突然觉得她失去了光彩,不再吸引你,于是家庭的裂痕就可能出现。所以,在家中,丈夫多干些家务并不是坏事,自己似乎多吃些亏,浪费些时间,但却与太太增进了感情。
反之亦然,一位妻子若只想自己的享乐,从未把帮助丈夫列入自己的计划,下班以后,晚上活动不断,从不在家;如果在家里只是干自己的事,玩自己的,对丈夫不问不管,这样的妻子是够痛快,但终究会失去丈夫的爱心。一个妻子要把丈夫的事业视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样似乎个人少了一些玩的时间,但收益却是无穷的。吃亏兵法的情爱之道在于想对方、为对方,看起来吃亏很大\但实际上是吃亏越多,幸福越多,根本就不存在谁尊谁卑的问题。
再次,夫妻之间的“战争”没有胜负之分,谁向谁“投降”,不存在谁尊谁卑的问题。
夫妻在一起生活,难免有时会吵几句嘴,产生些矛盾,锅勺哪有不碰锅沿的?吵架,对夫妻双方情绪破坏都很大,会弄得两个都气鼓鼓的,甚至谁也不和谁说话,这种“断绝外交关系”的状况往往要延续好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两个人还得一起生活,甭提有多别扭、多难受了。
别扭、难受,两个人都有感觉。吵架时“怒发冲冠”,可情绪平定下来以后,不禁后悔起来:咳,夫妻到底是夫妻嘛!和和美美的多好,为什么要搞成这副样子呢?
于是,双方都有了和解的愿望。但是,谁也不愿先开口,先打破僵局:一则面子拉不开,二则这样做岂不是先向对方“投降”?
可总不能老这样僵下去呀,应该怎么办呢?可以照下面几点试试:
第一,如果双方心里确实有气,一时没有控制住,吵了嘴,千万要掌握好吵架时间。不要长,吵得越久越伤感情,而且很容易说出一些使对方十分伤心的话,这样,感情就一时难以弥合了。所以,每逢这时,要理智,要留有余地及时刹住,比如说:“不要往下说了,你也想想,我也想想,好吗?”这么说,既不丢面子,又不伤感情,而且是留有余韵的。
第二,吵嘴归吵嘴,吵后不要轻易“断绝外交关系”,该怎么说话还要怎么说话,该一块侍弄孩子还要一块侍弄孩子。如果轻易的“断绝”交往,以后要恢复,有多麻烦啊!即使吵嘴之后没有及时和解,那么隔了一夜之后,应该表现出没发生过什么事情的样子,这样一来,很快生活又会恢复正常。
第三,如果双方在感情上一时扭不过来,形成僵局,那么,要打破僵局必一方采取主动。不要把主动和对方说话看成“屈服”、“投降”、丢面子”,而要把这看成风格高、修养好、气度恢宏的表现。
第四,形成僵局以后,往往有这种情况,夫妻两个谁都想打破僵局,可又开不了口,总感到抹不下这个面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装着不在意地向对方发出一种和解的“信息”。例如,趁爱人不在家时,把爱人换下来的脏衣服主动地洗了;第二天,离家上班时,随便说一声:“我走啦”,从此开个头,下班后回家两个见面说话就会自然一些。有时也可注意利用自然而来的机会,例如,夫妻两人闷坐着,谁也不先向谁开口,邮递员来了,丈夫拿了妻子的信,就可以给她,趁机说:“是你的信。”如果孩子哭了,可以和对方说:“你看看,是不是孩子饿了?”当一方发出和解的“信息”时,对方就要及时拐弯,接受这一“信息”,并作出反应,如果对方有了和解的表示,你还一味赌气,不理不睬,婚姻心理失调就会更严重,那就不好收场了。所以,争嘴、顶嘴在家庭生活中难免,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处理它,男女双方最重要的是不要争强,要甘拜下风,只要有一方“弱’’了下来,问题就好解决。两人都争强,都好胜,问题就会愈演愈烈。
夫妻间无所谓尊卑,记住,为了爱情,请主动“投降”p巴。
再谈谈兄弟之间的“尊”与“卑”。
古人认为兄弟之间犹如人的手足,故称兄弟为手足之情。手足之情贵在和睦,不应该因一点小事或一点小利益而伤了兄弟的情谊。
一般来说,兄弟之间的关系,兄应该是友,弟应该是恭。尤其是那些胸怀大志,虚怀若谷的人,无论是处于兄长的地位,还是在弟的地位,都会以自己的道德风貌令对方倾倒。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兄友弟恭,体现了兄弟间的骨肉之情。这里,也不存在谁尊谁卑的问题。兄长对弟弟谦让、友好,是应该的,弟弟对兄长恭敬,也是应该的,但地位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尊与卑。
在危难降临之际,挺身而出,保护兄弟脱险,自己甘愿忍受苦难,这是深知兄弟情深意长的做法。作为弟弟的子寿,心地善良,不忍心让同父异母的兄长遭到杀害,于是用酒灌醉了哥哥,自己穿上哥哥的衣服,替哥哥赴死难,兄弟之间情深意重,一股豪气荡于胸间。
春秋时,卫宣公立急于为继承人,为他聘了齐国的长女宣姜为妻。宣公听说未来媳妇很漂亮,想据为已有,乃在淇河上筑上新台,借故遣开儿子急于到宋国去,然后派人去齐国把宣姜迎过来,做了自己的妆侍,反叫急子尊她为庶母。
三年后,宣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曰寿,次子名日朔。母以子贵,此时宣公却嫌多了一个结发妻所生的急子了。
公子寿天性孝顺,和急子的情感如同母生的一样,公子朔就不同,他经常在父亲面前说急子坏话。因为公子寿和急子关系很好,他竟连胞兄公子寿都憎恨起来,又怂恿母亲宣姜告枕头状,说急子想侮辱他,并说他怨恨父王宣公夺了自己的妻子。
这是宣公的丑闻,也是他最害怕和讨厌听到的议论,他当然要气愤满腔。再加上宣公最听老婆话,按照宣姜的指示做事,设法借刀杀人,特派急子到齐国去,授与一面白旗作为标志。又叫公子朔派人到关卡埋伏,见了白旗便下手,把急子杀害,拔去眼中钉。
公子寿得知这个阴谋,赶往告诉急子,叫他逃往外国去,急子不愿意离去。
公子寿哭谏不成,冒死向父亲进谏也不成。他已下了必死的决心,于是转而请急子赴宴,席间把急子灌醉了,自己穿了急子衣服,给他留张条子拿了白旗就走,过河后,被暗伏的士兵杀掉了。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当然不可能发生,但公子寿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兄弟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