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22810800000022

第22章 让财富得到倍增的十个关键思维(2)

按照4321定律,真正能够用于家庭理财增值的部分,其实只有40%的资产。对于那些贷款买房一族,房产投资或许是其一生最为重要的投资活动。根据房贷的“三一定律”,一个家庭每月归还房贷的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1/3为宜,这已经基本占据了一个家庭应该用于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关于投资,我们应该向一些成功人士学习。例如,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对于理财,盖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对微软公司前途的信心使盖茨仍然把财富的绝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尽管他已经不担任公司的CEO,但作为微软的首席架构师,他仍然主导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不过,精明的他也会在好的价位适当地套现一些股票。

当然,像盖茨这样的聪明人是决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具有远见的盖茨早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就开始分散投资了。盖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价值1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稳定的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库券。

盖茨看好代表新经济的数字及生物技术产业,但在投资时并不排斥传统经济,尤其看重表现稳定的重工业部门。盖茨曾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收购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7.8%的股份,后来这些股票几乎上涨了一倍。不仅如此,他对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的投资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股价就上升了大约1/3。此外,盖茨也喜欢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强的公用事业公司投资。而盖茨对科学创新的兴趣,也使他把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只篮子里。”这句西方谚语是理财投资的信条。因为只有这样,你在享受收益的同时才能兼顾风险的规避。

但是,尽管“东边不亮,西边亮”,“西边不亮,东边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东边”或“西边”都会有“不亮”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出现“东边”和“西边”同时都“不亮”的情景。这样,多元化投资组合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篮子里都可以放鸡蛋,应该慎重考虑“把鸡蛋放在哪一个篮子里”。

总之,每个篮子实际上都存在固有风险。既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绝非放鸡蛋的篮子越多越好,更不能只要一看到篮子就放鸡蛋。

借钱思维:用别人的钱来创造效益

一谈到借钱,有的人就害怕。在国人的传统思维里面,借钱是不到万不得已的下下之策。为什么?怕付利息,怕亏不起、还不起,还怕被人瞧不起。有的人说:“我这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就吃不香、睡不着,整天压在心里很难过。”但是在信贷发展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几乎没有人能一生不负债,永远不借钱。

一个人要创业、要发展,就要敢于开口借别人的钱。商场上还有句话叫做:会花钱的,花别人的钱;不会花钱的,花自己的钱。

俗话说得好,借力发力不费力。用别人的钱来创造效益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借鸡下蛋也是一种能力。擅用这种能力的人,就能够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让我们来看看丹尼尔·洛维格的成功经历。

丹尼尔·洛维格的名字,我们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他所创立的企业王国是一个庞大复杂得令人不可思议的跨国公司,这里面包括全部独资或拥有多数股权的遍布世界的许多产业:一连串的储蓄放款的信贷公司,许多家旅馆和许多座办公大楼,从澳洲到墨西哥各地的许多家钢铁厂、煤矿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公司,在巴拿马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石油和石油化学工业炼油厂等等。除此之外,洛维格还拥有一支总吨位达500万吨的,足以同希腊船王的船队相媲美的世界性船队。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丹尼尔·洛维格并不是一个躺在遗产上的富家子弟。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取得的。其中,他独特、高明的借钱赚钱方式,可以说,是他的事业得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洛维格从19岁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在此后的20多年中,他一直没有财星高照,走上红运。他在航运业里碰来碰去,做些买船、卖船、修理和包租的生意,有时赚钱,有时赔钱,他手头的钱一直很紧,几乎一直有债务在身,有好几次都濒临破产的边缘。一直到30年代中期,年近40岁的洛维格才开始时来运转。

最初,他仅仅是想通过贷款买一条普通的旧货轮,打算把它改装成油轮。因为在当时,运油比运货的利润高。他找了好几家纽约的银行,银行的职员们瞪着他的磨破了的衣领,问他能提供什么担保物。洛维格双手一摊,他没有值钱的担保物,借钱只得告吹。

最后当他来到纽约大通银行时,他提出他有一条可以航行的老油轮,现在正包租给一家信誉卓著的石油公司。这条老油轮和那家信誉卓著的石油公司帮了洛维格的大忙,大通银行可以直接从石油公司收取包船租金作为贷款利息,用不着担惊受怕,只要这条老油轮不沉,石油公司不倒闭,银行就不会亏本。

银行就按着这个条件,把钱借给了洛维格。洛维格买下了那条想买的老货轮,把它改装成为一条油轮,又将它租了出去。接着,他又用同样的办法,拿它作了抵押,又贷了另一笔款子,买下了另一条货轮,又把它改装成油轮租出去。如此这般,他干了许多年。每还清一笔贷款,他就名正言顺地净赚下一条船。此后,包船租金也不再流入银行,而开始落入洛维格的腰包。

他就是采取这种“抵押贷款”的办法,在经商的大洋里越滚越大,成为世界航运的巨头。

如果丹尼尔·洛维恪守着不愿意负债的理念,那等到他能买得起第一艘船的时候,这个市场也许早就被别人抢占了。可以说,没有借钱思维,就没有丹尼尔·洛维格的成功。

相比于花数十年的时间,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慢慢摸索,慢慢攒钱更为聪明的办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借着别人的资金和力量快速向前。

创业投资是这样,个人生活也是这样,都要巧妙地运用借钱思维。

在信贷消费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在一生中都会有或长或短的负债经历,为什么有的人因债务变得更加贫穷,有的人则因为债务变得愈发富足?差别就在于是否懂得运用债务来改善家庭的财务状况。

聪明的负债人可以融通资金、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愚蠢的负债人则只求取眼前的满足,结果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因此,聪明负债是有利于家庭财务健康的,相反,那些有能力有需求负债的家庭坚持不负债,反而不符合科学理财的精神。特别是在通胀时期,若能合理运用“杠杆效应”活用负债,适当转嫁风险,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30岁的小如现在和丈夫、公公婆婆住在一套180多平方米的高级公寓里。回想起五年来的换房经历,她说:“多亏我们当初不怕做‘负翁’。”这是这种不怕做“负翁”的想法,使他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大。

2004年,小如他们购入的那套婚房总价为60万元,父母慷慨地拿出自己的60万元积蓄支援他们。但是和丈夫商量后,小如决定先暂时接受父母25万元的资助作为首付,其余的从银行贷款。“当时一算利息,我婆婆就心疼得不得了,一方面觉得交这么多利息不划算,另一方面也担心我俩月供压力大。”

后来,小如他们又相中了一处期房,正是有了之前35万元的活钱,他们才又添置了这第二套房产。尽管在两套房还贷期间小两口比较有压力,但是之后赶上楼市火热,他们先后卖出了前面两套住房,收益颇丰,特别是第二套房产,给他们带来了将近150%的收益。现在,小如他们不仅把公公婆婆当初资助的钱都还给了老人,自己一家人也住进了更好的房子。虽然自己和丈夫还继续过着“负翁”生活,但小如觉得这种积极的“负翁”生活也是一种策略。

当然,这个案例并不是要鼓励大家负债投资,而是要提醒投资者,债务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掌握聪明的负债原则,能帮助你远离债务危机,变债务为资产。

杠杆思维: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回报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用杠杆把地球翻过来。可见杠杆原理的巨大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自从杠杆原理被发明之后,人类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都积极发挥了它的作用。利用杠杆,人们可以用较小的力量举起较重的物体。杠杆原理不仅可以在科学技术方面发挥作用,在很多其他领域也都可以巧妙地利用杠杆原理发挥效用。

所谓的杠杆思维,就是指设计一个激励模式或者盈利模式,让更多的人服务于你的目标。

杠杆原理体现的含义大致三点:第一,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经有人做到了,你只要找到这个人,让他教你就可以了。

第二,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你想要做某件事情,肯定会有人有和你同样的想法,那么找到这个人,一起合作,你会成功得更快!

第三,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你想要做某一件事情,成功之后会给一些人带来好处,那么你应当先找到这些人,让他们协助你,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成倍增长。

把杠杆思维延伸到公司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方面,杠杆思维可以理解为,给我一点资金,我可以推动庞大的制造队伍,创造出巨额财富。初创企业之时,创始人通常会遇到这样两类问题,第一,需要多少资金投入以及形成多大的产量和销量,才可以使企业盈利;第二,在既定的资金需求金额下,自己出多少钱,再借入多少钱,能够使企业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我们知道,企业理财总需要一定的资金,资金来源有哪些渠道?归根到底只有两个: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如经营者自有资本投资)。但是,企业的资金全部靠经营者投资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一定对老板有利。实际上,举债经营不是因为穷,而是企业的一个经营策略,基本道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鸡下蛋”,把“鸡”还掉,剩下属于自己的“蛋”,何乐而不为呢?

举例来说,某老板投资1 000万,预估会有20%的报酬率,如果全部都是以老板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1 000万元的自有资金的资本报酬额为200万。但如果老板拿出1 000万元,另外借1 0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15%,资本报酬率是20%,报酬额为400万元,扣掉借款负担的利息费用150万元之后,报酬总额为250万元。

阿基米德的话到这里可以延展为:“借我足够的钱,我就可获取巨大的财富。”

在西方市场中流行的“杠杆收购”就是杠杆思维的典型运用。

你要投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还不是你的,但你可以利用跟企业签的协议,把这个企业抵押,拿到钱之后,再来买这个企业。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买房是可以进行杠杆收购的。买房的时候,你只支付了20%或30%的预付款,这个房子还不是你的,但你可以把这个房子到银行抵押贷款,然后按月去付银行的按揭贷款,付完了之后,房子归你。

实际上,我们可以借的不仅仅是钱,人和物都可以是我们的杠杆可以撬动的。

有个房地产公司经理,她早年是做售楼员的。她讲了当年她做售楼员的一个例子:别人都是坐在那里等客户,她则印了500张优惠券交给保安,优惠券上有她自己的电话和介绍保安的标记,保安介绍成功一个客户,则得到500元。

这样一来,每个客户必然会拿着优惠券找到能提供优惠的业务员,这样,从来不必在售楼处争抢客户,然而整个售楼处的客户都会跑到她那里。

开公司要形成杠杆运行模式,就是借用团队的力量,最后还要形成杠杆的杠杆模式,老板基本不用管事情,拱手无为而治即可。

有这样一个故事:俄罗斯要招聘一个飞行员,有三个人来面试,分别是德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

俄罗斯人问他们说:先生们,请谈谈你们对薪金的要求。

德国人说:我要求3 000元美金,其中1 000元给妻子和家庭,1 000元用来购买保险,1 000元留给自己用。

法国人说:我要求4 000元美金,其中1 000元给妻子和家庭,1 000元用来购买保险,1 000元留给自己用,1 000元留给我的情人。

轮到犹太人了,他说:先生,请给我5 000元美金。因为你把这个项目给了我,其中1 000元应该属于你,1 000元属于我自己,另外3 000元,我将用来雇佣一个德国飞行员来完成这个项目。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德国人和法国人,即使获得了这份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过就是个职员。但犹太人的想法不一样,他把自己当做了一个支点,撬动的是俄罗斯人和德国人——他巧妙地撬动了别人的力量为自己牟利。

总之,只要找到那个支点,只要有好的杠杆,你能做的事情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杠杆思维就是要我们找到那个合适的支点,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务实思维:小商品也能赚到大钱

美国有两家规模相似的大公司。一家是波音公司,每架飞机售价几千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另一家则是甘布尔公司,专门生产尿布、卫生巾、牙膏、香皂之类的小商品。这两家公司的年销售额相差无几:波音公司为302亿美元,甘布尔公司为299亿美元。但是波音公司的利润只有5.5亿美元,而甘布尔公司却高达18.7亿美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小商品也能赚大钱,小商品也有大市场。

市场中当然需要大产品,市场中也缺少不了小商品,因为消费者对市场的需求是多元的。有大有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才能把市场做活。同时,小商品本身有从“量”到“质”的积累和转化过程,量多了,小也就变成大了。

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发现“小”的价值。年轻人雄心勃勃,总想着要干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业,好像事非伟大就不能做了。年轻的MBA一毕业,就要求到公司或企业搞策划、搞管理,甚至要求直接当部门经理,其余的事情一概不考虑,月薪不低于一万是起码的要求,房子、车子也必须要配套,很牛气。

这种要求实在让人很无奈,让我们看看那些成功的人是怎么做的:

“金利来”可以说是当今家喻户晓的品牌。提到这个品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曾宪梓。曾宪梓的成功,是从一条小小的领带开始的。

1934年,曾宪梓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艰苦。1963年,曾宪梓经香港到泰国,侨居了5年。1968年,又从泰国回到香港。初回香港时,他两手空空,处境艰难。为了生活,他甚至为人照看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