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23034900000033

第33章 道家做人,人清乾坤静(5)

由于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他有了很多心得,公司取名为“欧姆尼电脑制品公司”,欧姆尼与一本杂志和一种汽车的名字比较接近。查梅尔斯说“当我告诉人们,我是欧姆尼电脑制品公司的杰瑞·查梅尔斯时,他们会以为我来自于一个大公司。”

他打算经营的产品就是他以前销售过的打印机色带,因为这样他会更有把握。由于当时生产计算机配件的公司并不多,他迫切需要找到专门生产打印机色带的厂家作为自己稳定的供货商。查梅尔斯翻看了电话号码簿和大量的工业杂志,从里面挑出几家有可能成为商业伙伴的公司,分别和他们取得了联系。其中一个公司的老板是一个初次创业的小伙子,他们正好互相需要:一个产、一个销。

查梅尔斯是个精明的商人,当他敲定一桩生意时,供应商一般会给查梅尔斯40天的付款期限,而查梅尔斯则只给自己客户30天的付款期限,于是他的公司资金流动性很好。查梅尔斯非常注重现金的量,除非必要决不多花一分钱。平时消费也尽量使用信用卡和支票。最初五年里,查梅尔斯每周只给自己200美元的薪水。不超支、不冒险的原则,使查梅尔斯很快还清了贷款和债务,并搬到了更好的办公地点。

查梅尔斯在管理上也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办法。他的雇员中有分之一是和他有相同经历的人--曾是街头醉汉或是康复中心出来的瘾君子。但查梅尔斯认为正是这些人才有极为强烈的成功欲望,并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他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甚至还借给他们钱帮他们买房买车。当然,查梅尔斯对他们进行小型的心理素质测验,以保证雇员确是可塑之材。于是,他的销售人员竞争力很强,留用率也很高。

目前,欧姆尼公司不仅能销售,还能制造产品,他们能够制造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和激光年印机的栖鼓。查梅尔斯还成立了一个电讯研究中心,正打算开拓网络市场。查梅尔斯希望到2002年底,他的公司销售额能够达到2亿2千万美元。

从流浪汉到董事长是个相当极端的例子。是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是完全抛弃失败的自己的决心,使查梅尔斯在逆境中充满了动力。虽然他失败过,将来也还可能失败,但对成功的渴望必然使成功女神青睐他。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积极的心态、必胜的信心,还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在每一个人积极行动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只有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不断自我鞭策,自我激励,才能战胜自己,战胜困难,最后达成自己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刘邦几乎是每战必败,但是垓下一战,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而建立了汉朝。如果几次失败过后,就不敢进取,不敢再与对手交战,成功又从何而来?

面对很多的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懦弱的人会哭泣,浮躁的人会抱怨,聪明的人会藐视,勇敢的人会去征服,我们法律人应当戒骄戒躁,藐视困难,征服困难,永不放弃,书写属于我们自己,同时也属于我们的父母,属于我们的朋友,属于我们美好的未来。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道家语录】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心语雅说]

不出家门,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一个人往外走的越远,知道的道理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必亲眼看见,就能明察秋毫;不必有所作为,就能成就功业。

道家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老子》,应当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正确地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

茫茫人海,到处都是上下求索的人,可是有很多人忙碌了一阵子,啥也没有求到。而有些人,足不出户,啥都求到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那些瞎忙的人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没有悟出门道,一句话就是不懂“道”。

诸葛亮读书“但观其大略”,得其要领,而他的朋友崔州平、石广元、盂公威、徐元直等就是一字不漏地读,但他们几个人最后都没能成大器,惟独诸葛亮这个“但观其大略”的人成了天下奇才。你看刘备三顾茅庐时,他不经意间以一出“隆中对”,就点出天下大势,让刘备佩服得相见恨晚,由衷感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从此对他言听计从。这就是对“不出户,知天下”的很好诠释。

对于懂“道”之人来说,他们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能顺其自然,触类旁通,以近知远,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其实“道”不远人,人远“道”,“道”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粥一饭无不是“道”的存在,无不是“道”的载体,可是平常人往往日用而不知,故总是觉得“道”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体悟,你就能发现你正与“道”同在,身居斗室之中,不用打开天窗,就能感知天“道”所在,就能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人们常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并非是凭空瞎说,是有根据的,因为他们悟了“道”,把握了规律,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个不懂“道”的人好比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到处碰壁,瞎忙了半辈子,最终却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远离了“道”,所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那些高明的圣人之所以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因为他们从来不逆“道”而行,他们与“道”同在,与“道”翱翔,一直在用“道”的法眼关注一切,所以这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他们那双慧眼。

自然圆通则无懈可击

【道家语录】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心语雅说]

人从娘胎里出来而降生,最终入到地下而死亡。长寿的人,十成之中占三成;短命而亡的人,十成之中占三成。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由于自己行为不妥而导致死亡的,十成之中占了三成。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人们过分追求奉养生命的丰厚的物质条件。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必躲避犀牛老虎,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不会受到刀枪剑戟的伤害。犀牛在他身上找不到可以用犄角去顶的地方,老虎在他身上找不到可以用爪子去抓的地方,兵刃在他身上也找不到可以刺入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致命的部位。

老子认为,人活在世,应善于避害,则可以保全生命长寿。他注意到人为因素对生命的影响,要求人们不要靠着争夺来保养自己,而要以清静无为的态度远离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