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23034900000035

第35章 儒家做事,事成万功立(1)

孔子的道德主张,通常以“仁义礼智信”来概括,道德规范对于社会各阶层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人,是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的。在一定意义上说,道德修养是作为个体的人被社会和群体认可,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又常常被看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三人行,必有我师

【儒家语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言正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善,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

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当今社会,很多人总是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结果只能导致自己没有任何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行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是权威、专家,但是在另一方面很可能知之甚少了,这就需要我们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我们小时候的课本里都学过: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时,有一天,路过楚国的满城,见到这里湖光山色,秀丽如画,便停车观赏游览。

正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路旁边有两个小孩正对着天空指手划脚,争论不休。看上去,两个争论得还非常激烈,互不相让。

孔子走上前去,微笑着问:“二位童子,你们为何事如此争论不休?”

一个小孩说:“我们在争辩这轮红日,何时离地面最近。”

孔子吃了一惊,小小年纪,竟然提出了这样连大人也想不到的问题,可见楚国的教化不同凡响。孔子对这两个孩子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便凑上前去,十分关注地问:“依你们之见,太阳何时离地面最近呢?”

刚才的小孩回答说:“早晨与晚上,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又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孩子解释道:“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很大,像车轮和盛菜的小盘子。但凡我们看一件东西时,离着近就大,而离着远就小,所以我认为早晨与傍晚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赞道:“说得好,言之有理啊!”

这时,另外一个一直没说话的小孩过来了,他说:“不对不对,应该是中午太阳离地面最近,早晨与傍晚的太阳,我们感觉都是凉的,而只有中午的太阳我们感觉到的才是灼热的,但凡我们感觉一种发热的东西,离着近时就会觉得热,而离得远时则会感觉凉。所以我认为太阳中午才是离地面最近的。”

孔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人们都说孔子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想到这两个小孩子争论的问题把他给难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说是好。两个孩子都瞪大眼睛等待着孔子说出正确的答案,孔子却无言以对。但孔子向来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他没有欺骗小孩子随意说出一个答案,而是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他也不知道。

这时,两个孩子感到很失望,其中一个说:“人人都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可是你也有不知道的事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无所不知,连圣人都如此。世界如此之大,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有时候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我们放开心胸,广泛地接纳万事万物,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检讨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那么世间万物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

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论语》中不少记载,如: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这些都体现了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精神。“处处留心皆学问”,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儒家语录】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正言正说】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孔子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成功始于模仿。在我们没有掌握一项技能或本领的时候,除了向别人学习、模仿别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没有其它的办法。这个观点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有些人把它做得太“过”了,一味地去模仿和照抄别人,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懂得创新,只知道顺着别人走过的路去走,最终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迷失了前进的路。

所以,我们今天把孔子这句话,反其道而“讲”之,就是不要沿着别人走过的路一直走下去,要有自己的创新。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创新意识太重要了,不创新就意味着会被淘汰,难以生存。

有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讲得就是不懂创新,一味模仿的例子:

夏天,蝈蝈在草丛里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正在听歌的驴子羡慕不已。驴子也想拥有和蝈蝈一样美妙的嗓子,就悄悄地向蝈蝈打听道:“蝈蝈呀,你的嗓子真好啊。到底是吃什么吃出那么好的嗓子呢?”

蝈蝈面露难色,说道:“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啊。我们只吃草叶上面的露珠。”

“只吃草叶上面的露珠?”

“是呀。只吃草叶上面的露珠。”

驴子大吃一惊。“是吗?只吃草叶上面的露珠,嗓子就能这么好了?”驴子暗自称奇。蝈蝈又接着唱起歌来了。

“好啊!我也只吃草叶上面的露珠,也会拥有蝈蝈那样美妙的嗓子!”驴子下定了决心,别的东西不吃,就等着吃草叶上面的露珠。“现在昆虫、禽兽们听到我的美妙的歌声,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啊,一定会羡慕我的……”

夜间草叶上结了不少露珠,早上太阳出来后,露珠就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驴子欣喜若狂。“啊,多么漂亮的露珠……”

驴子小心地低下头,去舔每一片草叶上面的露珠。驴子贪婪地舔食着,可舔了半天,还是饥渴交加。但为了能有个好嗓子,驴子强忍着饥渴。不久驴子就病倒了,当然也没能拥有一个美妙的嗓子。

这就是一味的追求别人的效果,盲目的模仿所造成的结果,到最后连自己也忘记了,《东施效颦》的故事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装束;也常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叫东施,容貌长的很丑,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东施效颦》。

诗人王维在诗文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在“西施”中说道: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稀。”于是《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更加广为流传。

这个典故深刻地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讽刺了那些不研究实质内容,只单纯地效仿表现形式的人。

在《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中的那个妇女,就是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容貌上与西施美女的差距,仅仅是一味地在西施的各种动作上去寻找美的因素,并加以效仿,必然找不到真正答案而留做千古笑柄。

邯郸学步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并不是说模仿就一无是处。历史上,美国靠模仿欧洲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先进技术实现现代化,战后日本靠模仿欧美的先进技术创造了经济奇迹,并在许多领域超过了欧美。这里有一个“后发优势”的问题,因为模仿是站在前人肩上的学习,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作为追赶者,只要不是全盘模仿以至于抄袭,而是在模仿的同时加以借鉴、吸收并与本土环境相结合进行改良,这种模仿创新同样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且应该说,这样的模仿创新是适合我们每个人,甚至中国当前现状的发展捷径。只有创新才能在吸取前人精髓的基础上准确的找到自己。

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越往前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就越多,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公司价值观的创新……重要的是不要在观念上固定自己,而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率先找到最好、最适合自己的进行模仿,并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谈到创新,很多人会认为鼓捣出一个别人没想过、没见过、没碰过的玩意就叫创新,如果这样解释创新的话,未免将创新置于高山之巅。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有人说:东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交流、借鉴的。但是,请不要忘了: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学习应该是内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永远具有民族性!从华丽的法国大都市到精巧的英国小乡村,你看到过大片大片的中国建筑群吗?没有,你看不到。那里的人们用事实提醒我们:要想在罗马、巴黎、伦敦等欧洲城市的街道旁建造中国式建筑是万万做不到的,尽管古朴典雅的中国式建筑也同样如诗如画!

在近代科技创新的历史上,我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如今,当各行各业高呼“创新”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去倡导创新、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不去深刻领会“创新”的真正含意,那么我们还将失去更多的机会。

学习的范围是宽泛的,不仅仅要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大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这样才能在世界这个舞台上站得住脚步。

“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就是开拓创新,“不随便走进别人的室内”就是不钻进别人早都经营得饱和了的领域。开拓创新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具体点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在创业之初可走“模仿”这条高效便捷之路,但任何一个想把事业做大的人,如果不能将创新意识融人到骨子里,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实践,很难在竞争中立足,很难打开一片新天地。

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打破陈规陋习,破除种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不惟书,不惟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想别人所未想、所不敢想的事,做他人所来做、不敢做的事;才能彻底抛开一切阻碍发展的旧东西,积极创造促进社会和人生进步的新事物。这就需要一种不怕困难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但仅凭敢于创新还远远不够,还要善于创新,这就要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聪明才智、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各种有利因素进行创新;就要善于借鉴、利用前人积累的成果,创立新知,使之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只有这样,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才有新意,每天反复进行的呼吸才不是重复,一天天向前推移的人生脚步才不会始终印证前人的足迹。

机遇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儒家语录】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正言正说】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段小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是孔门七十二门人之一。他善于设辞巧辩,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材生。

有一年,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孔子听到后,对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孔子不同意;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孔子说:“仁!”

“请问,在异国他乡,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先打了比方,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接着又说,“住在那个国家,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和有道德的人交友。人的关系和谐了,等于工人有了好的工具,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对他本人大有好处,田常同意了。接着子贡又到吴国去劝说吴王,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最后,子贡再到越国,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了如指掌,顺利完成任务,而齐、吴、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意与“磨刀不误砍柴工”相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磨炼自己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孔子晓得利用关系,他知道,要到某一国家去,达到某一个目的,先要和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政府首长都搞好关系,同时把社会关系搞好,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这些地方,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孔子是因为子贡问为仁之道,他才这样告诉子贡,如果是别人问为仁,孔子就不会这样讲了。我们从历史上看到,子贡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够得上是一个大政治家、大外交家、大经济家和工商业巨子,所以他这样告诉子贡。换句话说,孔子本身周游列国,见七十二位国君,也是这样做的,像卫国的蓬伯玉等等都是他的朋友,但是他的运气不好,始终上不了台,大家怕他。他如果不择手段,则可以很轻易拿到政权,但是他讲仁,始终守着最高的道德原则。他告诉子贡的,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