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23034900000036

第36章 儒家做事,事成万功立(2)

应该看到,后人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含义缩小了,限制在实际的工人、工作、工具三方面的关系上,这样说服力就更强了,语意也就更加明晰了。比如在挖大量沙土之前,不能考虑用铁锹,而应考虑找采一辆挖掘机了;在打击来犯之敌时不能再选择小米加步枪了,而应考虑导弹和潜艇之类的先进武器了。这样“利其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善其事--提高工效和增强威力。工具和装备的改进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会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什么才是完成这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和手段,找到并利用好这些方法和手段,肯定会使你事半功倍。

一把斧头如果始终得不到使用,锐利的刃会生锈,因此趁着刀锋锐利之时赶快使用,但另一方面,如果只顾着趁热打铁地前进,而忽视了打磨自己,最后的结局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伐木工人在一个林场找到了工作,待遇不错,工作条件也可以,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下定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报到,场长给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并给他指定了伐木范围,他来到树林里,挥斧大干,砍了16棵树,场长看了以后说:“不错,就这么干。”第二天,他干得更起劲,可是却只砍了13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倒了8棵树。

工人觉得很惭愧,觉得对不起场长,于是跑到场长面前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象力气越来越小了。场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奇怪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功夫磨斧子呢?”

这个小故事告诉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盯住眼前的好处和进度,而忘记了提炼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让自己这把“斧子”就这样一个劲地砍,总有一天会发现已经力不从心,而且再也没有进步的可能。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反思思想也会懒惰。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千万不可忘记时刻省查自己,是不是因为斧子太钝而已经力不从心。

亨利·谢里曼是19世纪著名的考古学家,他出生在德国,从幼年起,他就深深迷恋荷马史诗的故事,并下决心投身于考古研究。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需要很多钱,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间私人的商务办事处。

虽然谢里曼从事商业和投机买卖,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浪漫可言的事务,但他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童年时的目标,没有忘记过研究古代希腊。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而通过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他还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些都为日后的“奇迹”打下了基础。

经过不懈的努力,谢里曼终于在经营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中积攒了一大笔钱。

当人们以为他会大大享受一番时,他却舍弃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把全部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他始终坚信荷马的每句话,认为通过发掘,是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列举的所有城市的遗址、荷马所记的英雄的坟墓甚至发生战争的地方的。

1870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了九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

这样,作为商人的谢里曼成了发现高度发展的爱琴文明的第一个发现者,这一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具有着重要意义,这使他取得了作为商人所无法想象的青史留名的成就。

此时,人们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立志考古的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因为像许多事业一样,考古研究特别是发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

亨利·谢里曼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有人在一点点磨砺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在惰性与惯性的作用下工作,那么明天我们的斧头就会变得太钝了。当我们埋头前进的时候,曾经反思过什么吗?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形成一种惰性,只是根据别人对事物的论断,或者说惯性在前进,而忘记了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每一次有意识的努力,都不过是在做我们想要的事。因此,不能只凭推理就采取行动,要在前进中学会反思,清楚自己努力的性质与状态。

惰性会使我们无所作为,转向错误的方向,会使我们不去抵抗或不思进步,我们会继续消沉,走下坡路。因此,对目标有多热心,对工作有多努力,我们就要把同样的热心和努力运用到反思上去。机遇往往只留给那些做好准备的人,所以让我们铭记,在上路之前,先把自己的“斧头”磨好吧。

小不忍则乱大谋

【儒家语录】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正言正说】

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孔子说: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我们这里讲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忍,乃人的一大智慧,它有助于人们在攀登理想境界的征途中,消除情感世界不可避免的潜在危机。因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开拓者来说,它既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又是取得更大成功的起点。

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以后,用重金悬赏捉拿这两人。两个人只能乔装打扮,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一天,一个官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皮鞭抽打陈馀,陈馀想起自己以前在魏国是多么受重用,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怒不可遏,当即想起来反抗。张耳在旁见状不妙,便用脚踩了陈馀一下,陈馀终于没吭声。

官吏走后,陈馀还怒气未消。张耳便数落他一顿:“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去为一个官吏而死吗?”

张耳让陈馀所忍的是逞一时之快的匹夫之勇,避免了莽撞闯祸而丢掉性命,败坏大事。后来,陈馀和张耳的命运截然不同:张耳成了刘邦的开国功臣,而陈馀辅佐赵王,被韩信斩首。一个能忍一个不能忍,两人的最终命运,竟有这样大的区别!

自古以来,评价人的标准,只要看一个人的涵养和行事的风格,就知是否可以成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将之风。因此要成为非凡的人,除了常识与能力之外,还视其能否将情绪操控得当。一个人的涵养来源于他的修养,有修养之人都懂得控制情绪。遇事不能冷静,并且以某种极端手段处之的人,绝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能顾全大局,只在小事上争长论短的人,绝不是一个能成大器的人。陈馀和张耳两人的表现恰好就是这方面的一正一反的教材。

三国时的诸葛亮辅佐刘备,立志要收复中原。他经常兵出祁山,攻打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总是不肯出来和诸葛亮对打。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来羞辱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羞辱总是置之不理,总之,就是不肯出来和诸葛亮打仗。每次都是等到诸葛亮的粮食吃完了,蜀军自然就退兵回到蜀国,战争就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兵出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来连唐朝的大诗人杜甫也为他惋惜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司马懿能够忍,所以在国家大计上,没有被一代儒将诸葛亮打败。

孔子“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教诲不仅在涉及到国家命运和身家性命的危急之事中用得到,在日常生活中对之也不可小觑。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关键,而如何保持好自己的情绪才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是一种很滑溜的东西,有时滑溜得让人捉摸不到,但是,不管怎么滑溜,你都要想办法将它捏得紧紧的。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地生存。

有许多人能把情绪收放自如,这个时候,情绪已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表达,而且成了攻防中使用的武器。有时候,掌控不住情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泄一通,结果搞得场面十分难堪。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这种擦枪走火的状况。但是,聪明人有将不良的情绪马上收回来的本事。情绪处理得好,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可以帮你解危化险。

小不忍则乱大谋却很有些阴谋哲学的味道,其实这里面的“谋”指的就是人生理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

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非常潦倒,常常是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配长剑来到一个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阻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韩信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戴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还坚持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韩信注视着那人,心想,我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我的才能,反而有损我的清白,而且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要缠住我不放,万一再被官府抓起来,那么这一辈子就完了,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想到这里,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韩信受“跨下之辱”的传说。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成功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电话大王吴瑞林(侨兴老板)当初创业失败,“走在路上,平时笑脸相迎的乡邻竟然一夜之间形同陌路,不断有人在我身后指指点点。没多久,孩子们就哭着回家告诉我,老师把他们的位子从第一排调到最后一排去了,学校里的同学也不和他们玩了。”吴瑞林不得不带着家人,“选择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悄悄离开”,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指甲钳大王梁伯强一次次创业,一次次辛苦累积财富,而每一次点滴积累的财富最后总是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原因”剥夺,搁一般人早发疯了,可梁伯强都忍下了。现在他是一个成功者。

要成大器,成就大业,做事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宏愿,成就大事,创建大业,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时,其实就是在“忍小取大,舍近求远”上见出高低,决出雌雄的。这是一场“忍”功的较量,谁能够“忍小取大”,谁就得天下,称雄于世;谁若刚愎自用,小肚鸡肠,或只逞“匹夫之勇”,谁就失去天 下,一败涂地。

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能忍不能忍。项羽不能忍,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要害,最后夺取胜利。刘项之争,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刘邦之所以成大业是他懂得忍下人之言,忍个人享乐,忍一时失败,忍个人意气;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亡,可悲可叹!”

真金不怕火炼

【儒家语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正言正说】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

孔子说这句话,意在赞美松柏坚贞、耐寒的品质。为人当如松柏,有硬骨头精神,任何时候都能挺起胸膛。只有当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来临时,才知道松柏的生命力是其它花木所无法比的,同理,金子只有放入火中,才能看出来是不是真金。

陈毅有两句著名的诗写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其实在雪没化的时候,松柏也是高洁的。松柏的高洁与“后凋”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内在的信念使然。什么是高尚、坚定、恒久的人格?或许正是这种“士穷见节义,世乱显忠臣”的松柏精神吧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英雄和懦夫的区别在于对待命运的态度是抗争还是屈服。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是这样一株挺立于寒岁中的劲松翠柏。

早年的管仲,在谋求生存的道路上经过商,当过兵,为过吏,做过多种多样的事情。然而命运对他并不公平,经商赔本,打仗败北,做官被逐,最后因参与宫廷斗争,成了齐桓公阶下的囚徒。

人生的艰难曲折,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使管仲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厄运与机遇同在,挑战伴成功并存。公元前685年,在好友鲍叔牙的力荐下,豁达大度的齐桓公弃一箭之私仇,擢管仲于缧绁之中,委以相任,尊为“仲父”。正是君臣知遇,风云际会,从此拉开了桓管霸业的帷幕!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管仲认为处乱世必以强力。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时代,要想有效地保存自己,必须做到有效地抑制对手。他坚持的是一条以攻为守的原则,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阳刚文化。作为思想家的管仲,高瞻远瞩,气度宏大。作为实践家的管仲,高山积于怀土,大海汇于涓滴,无不渗透着一种从零做起的务实精神

管仲初涉政坛,齐国生民涂炭,社稷如履薄冰。他召集老年人会议,分析民情,排比好坏。把有道德者树立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对刁顽之民则绳之以法。为了褒善抑恶,保证法律的实施,又配套以赏罚制度。然后造册登记,以便控制。在政治方面,管仲主张加强君权。为了保证君权的有效实施,他又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和地方二级组成的完整的官僚政治体制。从而使齐国由原来的宗法贵族政体过渡到有限开明君主官僚政体,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树起一块醒目的界碑。经济方面,管仲把国家所控制的因战争和内乱而荒芜了的大片土地按照井田的规划形式均分给农民。然后又实行“相地而衰其征”的税收政策,把奴隶制的劳役地租变为封建制的实物地租。

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与对国家的负担挂起钩来了,相对合理一些,从而激发起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军事方面,管仲创立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兵民一体制度,采取了以军器赎罪的措施,从而使齐国的军源和军赋得到了最大保障。每年春秋两季,管仲就加强军训,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外交方面,管仲从实际出发,制订了亲邻国,征淫乱的远攻近交政策。然后以四邻之国作为基地向四周辐射,择淫乱者征之,以达到其称霸之目的。

一切准备就绪,时机业已成熟。齐国马上擂响振奋人心的战鼓,吹起嘹亮激昂的号角。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三军在桓管及国子、高子的率领指挥下,高张“尊王攘夷”、“存亡继绝”、“征淫乱”的大旗,踏上四周讨伐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