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朝铁血路:霸主韬略
23049500000019

第19章 开盛唐不朽基业(1)

【兄弟相残天下既定】

现在的秦王府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自从前几日秦王从东宫饮酒回来,如中毒般上吐下泻,秦王府的幕僚看着秦王脸色惨白地依靠在侍榻上,个个都眉头紧锁。

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忍不住对立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小声说道:“现在我们秦王与东宫已经势成水火了。倘若哪天东宫忍不住了,那就不是我秦王府的命运堪忧,而是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稷了。我们要劝劝秦王殿下学学那周武王除去管叔、蔡叔那样,才能使国家安定呀。现在是最紧要的关头呀,间不容发,你要劝劝秦王殿下早早下决心呀!”

长孙无忌看了看房玄龄的蛮有深意的目光,心中暗想:不久之前听有人说道,礼部尚书兼领太子詹事李纲,为人正直。起初太子建成很尊崇他。后来太子嫉妒秦王殿下的军功,渐渐喜欢听信一些谗言,李纲屡次劝谏,但是太子建成就是不听,他就上表给皇帝李渊说要告老还乡。

李渊一看到表书就生气地说:“爱卿可以在薛潘仁那里做长史,却不想做朕的尚书!只希望爱卿能够好好辅佐建成呀,为什么要告老还乡?”

李纲振振有词道:“薛潘仁想乱杀无辜,臣就直谏于他,他听得进臣的话,这个长史微臣做得当之无愧。陛下乃创业明主,臣所言如水浸石,言于太子亦如是!微臣怎么能够尸位素餐,侮辱东官之朝?”

李渊急急说道:“朕知道爱卿是个正直的人,只有你在太子的身边朕才放心呀!”

没有过几天李纲又上书给李渊说太子饮酒无度又听信谗言,疏远骨肉。太子不高兴,也不想听他的,行事一如既往。长孙无忌想到此处,又想起那齐王元吉,这个人残暴无礼,妒贤嫉能,实实令人难以忍受呀。为国家社稷大计,应该劝秦王殿下尽快下决心呀。想过之后,开口说道:“房先生说的正是我所想的呀。我以为就我一个人这么认为的,原来大家的想法和我一样呀。”

武德九年夏,突厥数万骑兵入塞侵边。按过去的惯例,大多由李世民督军抵御。这次建成提议李元吉和李艺出征,目的在于防止世民掌握兵权。元吉故意要秦府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一道去,想借此机会把秦府精兵转到自己手里。然后,进一步谋杀李世民。

这天程知节气急败坏地跑进秦王府,见到李世民说道:“之前叫我做康州刺史,我抵死不去。现在叫我去征讨突厥,我还能推脱吗?那齐王又送大批的金银财宝引诱右二护军段志玄,得亏志玄忠心事主没有上当。现如今大王帐下将士都害怕随军北伐的时候,大王的羽翼就都被拔掉了,还怎么能睡个安稳觉哟?希望殿下早早下定决心呀!”秦王闷闷不语。

这时太子率更寺内率更丞王晊到,程知节悄然退到一边,闷不说话。

那王晊看到李世民立刻跪伏在地,激动地说:“殿下,您还是下定决心吧,前几日微臣听到太子对齐王说:‘现在你有了世民的那些骁勇将士,且拥兵数万呀。等到你我起程北伐那天,我就邀请世民在昆明池为我们践行。到时候你就可以派人把他杀掉,完了后就奏明父皇说他暴毙了,那个时候我们的父皇也不能不信了。然后我就叫人进言给父皇,让他退位做太上皇。世民的那些打铁匠、教书先生现在都掌握在你的手中,你也可以暗中杀掉,看看还有谁不服!”

齐王兴奋地说:“到事成之后,大哥可要封我做皇太弟哟,那我就为大哥亲手结果了他。”

世民听完之后,浑身惊出一身冷汗,把王晊打发去了,就立刻派人召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来,把王晊的话一一都对他们说了。长孙无忌也把房玄龄的话对众人说了。程知节等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世民叹道:“骨肉相残,是天理所不容的呀,既然灾祸就在须臾之间,那我们就等着他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正义之理就在我们这边了。你们认为怎么样呀?”

敬德急忙抢白说:“太子建成曾给我送了一车的金银珠宝,我看都没有看一眼,殿下要知道我的心呀。”秦王道:“大家一心对我,我心中清楚。既然建成送金银珠宝给你们,那你们就接受,如果不这样的话,我怕他加害于大家呀。到时我怎么心安啊。这样也可以打探一下他们的虚实。”

敬德待世民说完,接着说道:“人都是怕死的,但是现在我们都可以为亲王殿下去拼命,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使命。现在大祸将至,殿下还是这样优柔寡断。秦王殿下就算这样看轻自己,那也不应该置国家、社稷于不顾。不要因为仁爱这种个人感情而忘了国家的大计啊。灾祸到来了但心里无所畏惧,以大王之贤能,要取缔这两个人。还不就像在地上捡起一颗芥子那么容易?为什么殿下偏要去徇匹夫之节,而忘却了社稷之计呢?如果秦王殿下还不下定决心,敬德将只能投身草莽了,恕敬德不能这样与秦王殿下不明不白地死去!”说着往地上一跪。

长孙无忌也跟着跪下,说:“如果殿下还存有仁爱之心,不听敬德之言,那我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呀。敬德离去,无忌也只好跟他一起离开了,请恕无忌不能再辅佐殿下了。”

世民连忙扶起二人,又沉思良久,方道:“不是这样的,大家还可以再商量一下呀!”

敬德进前两步又说:“殿下现在就是要尽快下定决心,让我等好为殿下放手一搏呀。殿下平日所养的八百勇士都已经准备好了,已经进入皇宫了,就等殿下一声号令了,如此紧急时刻殿下怎么可以停手不干呀。”

听完敬德、无忌的话,李世民还是下不了决心。他再次找到长孙无忌,想再听听他的想法。

无忌说:“齐王凶残暴戾,始终不会乖乖称臣的。而且最近几日又有人对他说:‘护军薛实,曾对齐王说:大王之名字,合而成为一个唐字,大王最终可以稳坐李唐的天下。’”

“齐王欢喜道:‘等把世民干掉,干掉东宫就是易如反掌呀!’那齐王与东宫谋乱尚未成功,就有了取东宫之意,真是狼子野心啊,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如果让这两个宵小之徒得逞的话,那我大唐江山就不保了。凭秦王殿下的才干,取这二人如拾草芥。怎么还能有这妇人之仁,而忘了国家社稷的大计呀!”

李世民仍然很犹豫。

无忌又道:“那秦王殿下,您认为舜这个人怎么样呢?”

李世民说:“那是个大圣人啊!”

无忌道:“瞽叟想要杀死舜,于是就叫舜上涂廪。等他上去之后,瞽叟就从下面点火,想要烧死他。舜看着这一切笑了笑,自己顺着杆子爬了下来,无事;那瞽叟又不死心,又叫舜去帮他打井。舜打井的时候就有了防备,在旁边事先预留了空间。当舜跳到深井的时候,瞽叟就和舜的弟弟想往井里倒土想把他活埋掉,可是舜从预先留有的空间钻出来了。如果舜不想办法逃生的话,那他就成了廪上之灰、井中之泥了。那世界上就不会出现这么伟大的人了!所以说小的事情咱就忍受一下罢了,但关乎国家社稷,我们就要抗争到底了,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呀!”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谈论了许久,仍然拿不定主意,于是就让人占卜一下,让上天来做个了断。达时恰好幕僚张公谨自外来,见他们正在进行占卜,就把卜具扔到地上,大声说:“现在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还占什么卜!本来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就不要去犹豫了!如果占卜得不吉利,那怎么办?事已至此,亲王殿下您就决定吧!”李世民听到他的幕僚分析得那样的透彻,于是把心一狠。

既然已经决定,李世民就命长孙无忌密召房玄龄、杜如晦,入府议事。长孙无忌去了好久,仍然是一个人独自回来。

李世民看到他一个来见自己问道:“他们两个人怎么不来呀?”

长孙无忌无奈地说:“房玄龄道:‘我们奉了皇上的旨意,不敢前来呀。’”

李世民听到他们这么说非常生气,对尉迟敬德说:“玄龄、如晦不会是要叛我?你前去看看。如果真的不来,就把他们两个就地解决了。”说完解下佩刀交给敬德去了。

长孙无忌也随敬德来见如晦、玄龄二人。说着来到二人的住处,就哈哈大笑。杜如晦和房玄龄听到笑声就知大事已成。

长孙无忌对他们俩说:“现在秦王殿下已经下定决心了,就等你们回去商量大事呀。”又说,“我们四个人,不可以一起回去,免得让人看见。”

如晦想了想,令人取来两套道士服,他和玄龄穿好之后,和长孙无忌一起走了。尉迟敬德从另一条路上也回王府了。

三声打更的声音刚过,只见一个人在宫门之间急速地穿梭。

那个人低头垂手地来到李渊的面前密奏道:“太白经天,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那个人看到李世民也在殿中,心中一沉,但是也无可奈何呀。

李渊便拿着密奏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后大惊,道:“儿臣无负于兄弟,可是大哥和三弟却在预谋杀害儿臣,想他们这样的做法无异于为王世克、刘武周等人报仇。今儿臣枉死,永离父王,魂归地府,也耻于见到诸贼于地下。”说完将头俯在李渊膝上,低声哭泣。

李渊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想道:早知他们兄弟不和,没想到弄到这步田地。建成、元吉两个逆子,怎的一如隋炀帝!又转念一想,也许世民正在气恼,说得过分了些。于是伸手抚摸着李世民的肩背,叫他起身。看了看四周殿中竟无一人,此时只有父子二人,一个跪在膝前流泪,一个心绪烦乱。殿中纱幔低垂,烛影摇曳,天气闷热。虽门窗大开,也不见有一丝夜风吹来。那掌扇宫女,早被挥退,因为心头烦乱,更加热得闷人。李渊又想:朕虽富有天下,几个儿子却弄得个势不两立,又有何意味!想到伤心处,不觉心灰意懒,说了一句:“明天早朝的时候,你就参他们两个一下,也好让我为你做主呀。”李世民感激涕零地出宫去了。

这一夜,李渊一夜没有眨眼,一大早命内使去召裴寂和黄门侍郎裴矩等人来,陪他在太极官苑中东海池内泛舟。一则要把昨晚二郎对他讲的话,对裴寂这位多年的老友、老臣说说,听听他的意见,再则泛舟池中也一解心中郁闷和六月的暑热。岸边垂柳低拂水面,树上蝉声“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划桨轻摇,船儿缓缓而行。池中关蓉初绽鲍蕾,露珠在荷叶上滚动,一阵清风吹过,暑气全消。

李渊用袍袖遮面,打了个哈欠,轻轻舒展了一下身体。

自从当上皇帝,举止都要留神,因为“真龙天子”要有威仪,即使在老臣、老友面前,也不得不装一下。李渊虽觉得不大自在,好在都装了好多年了,也似乎习以为常了。

他听到裴寂说:“太子仁厚,秦王大度,齐王一时意气,不足为忧。”便高兴起来。

李渊从容对裴寂说:“我李氏当年在陇西,世代为官,富甲一方,也与皇室有几代的姻亲。在那动荡的年月不得不举旗护主,四海归心;才涉戎旅,即升为天子。前代帝王,多起身寒微,劬劳行阵,实实艰辛。裴监世冑名家,岂若萧何、曹参,起自刀笔吏。纵观前朝,唯我与公,不愧前修。”

裴寂自己心中也和明镜似的:虽然说过了太子、齐王与秦王之争,不足为忧,但他确知道三人明争暗斗,不能相容。又想不管三人中谁继承大统,均不能如当今皇上对自己恩泽深厚,赏赐服玩不可胜数。每日还命御膳房做膳给我吃。每当临朝,必引同坐,入阁,则延入卧内。言听计从,贵为尚书左仆射。如果太子继位,或许恩礼不差,倘秦王主天下,自己曾力主杀掉他的心腹刘文静,秦王怕不能容我!最怕齐王当了皇上,那人残暴无恩,怕难落个好下场。

因此他略一沉思,顿首对李渊说道:“微臣自太原起兵开始,就跟皇上请示过,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就恩准微臣告老还乡。现在四海平定,望陛下恩准微臣告老还乡。”

李渊听了,心中凄然,说道:“不要这样说呀。你我不是当年就说好一起到头发花白的嘛,你为台司,我为太上,那不是更好!”两人说了许久,觉得口舌干燥,李渊命茶,赐一杯给裴寂,君臣共同饮用。

李世民从皇宫回来,浑身被冷汗浸透,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他一回到府中,即刻率领长孙无忌入内,伏兵玄武门。

张婕妤昨晚见皇上召秦王李世民进宫,使人窥伺。见秦王跪伏在皇上膝前,不知说了些什么,好长时间方才出官去了。张婕妤立刻明白大事不好,急得不知如何才好。这几天建成、元吉要她密切注意秦王的行动,为的是元吉即将领兵北伐突厥,怕秦王先发制人。此时正巧李渊身旁的太监前来召她,她正无法可施,见贴身宫女站在身旁,轻声说道;“快去东宫报告太子殿下,昨晚皇上召见了秦王。”那宫女出上台,往东宫去了。因为元吉当时住武德殿后院,与上台、东宫昼夜通行,也没有什么限制。但三更过后,宫中已无人走动,此时嫔妃宫人出入太子宫,大为不便,因此那张婕妤才急得坐立不安。

太子建成得知此事,急忙命人召元吉,因为天气炎热,元吉刚由两个宫人服侍睡下,听到建成来召,急忙着衣来到东宫,问道:“大哥,深更半夜,召我有什么事情吗?”

建成说:“张婕妤派来的宫人来说,‘皇上夜召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