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朝铁血路:霸主韬略
23049500000034

第34章 藩王起兵夺帝位(2)

黄观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说:“吾妻女有志气,早已料定有今日!只可惜收不到她们的尸,只能收她们的魂魄葬于江上了。”

对妻女进行“魂葬”以后,黄观找到神乐观,将宝玺交还建文帝,然后哭别出观,踉跄而行。几天后,他头戴纱帽,身着朝服,于罗刹矶向东跪拜后,投急流而死……有人见到黄观死前向东跪拜的情景,报与朝廷,这使纪纲,也使永乐皇帝感到沮丧。因为,好容易才获得宝玺的下落线索,转眼之间,又石沉大江渺无音讯了。于是他们以打捞黄观遗体为名,在罗刹矶附近江底搜寻了很多次,但都没捞到宝玺。

“向东跪拜?!”永乐皇帝沉思片刻,说,“难道建文父子已东奔淮上,与铁弦、盛唐、梅殷一起?”

不久,因兵溃惟上而就擒的铁弦被押上了金殿。永乐皇帝很高兴,想问他建文父子的下落,又不便当庭明问。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建文早已死了,而且葬了,怎么还要追问下落?岂不是自相矛盾?于是,只好善言抚慰,以暖其心;心暖自然就能说出真相了。

谁知,铁铉一上殿,就不肯跪;左右卫士推他匍地,他就反背坐在地上。不等永乐皇帝开口说话,他就大骂起来:“反王朱棣,破我京师,踞我朗堂,逼我幼主自焚,有何面目见老皇帝、皇后于地下呢?”

永乐皇帝一怔,从他的骂语中听出:建文没有去他那里,他也以为建文死了;那还留他何用?留他在这儿骂人么?他忙怒喝一声:“你转过背来,听朕说话!”

“我只南面拜幼主,绝不向反王!”

“推出去,磔了!”

“是!”

铁铉死时,才37岁;儿子被充军河池;83岁的老父亲和母亲被安置海南。幸亏他还死得早,还没有被太多地株连到亲人家族;自后,天性残忍的陈瑛进京后,对文武奸佞的酷刑就大不相同了。

铁弦死后,盛庸大为恐慌,忙率余部投降。这时,高巍怎么办呢?他这位书呆子,迂腐而又愚忠。他既不讨建文帝欢喜,在顺境中得不到应有的封赏;也不甘屈膝投降永乐皇帝,不愿在逆境中丧失士大夫气节。于是,只好上吊自杀了!死前唯一的憾事是不知幼主身在哪里,埋在何方,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跪拜。

盛庸请降时,御史陈瑛曾力劝永乐皇帝不允,但永乐皇帝想的是弄清建文父子下落,因此就立即同意了。并且,他特别恩准盛庸仍守淮安重地,还赐敕书说:“今铁弦就获,诺郡都平定了;只山东尚有乱兵,故命卿镇守推安。朕念山东久困兵灾,急于转输之苦,卿宜辑兵养民,以称朕意。”

敕书的言外之意是:你如果知道建文父子的下落,就早点交出来,免得山东兵民又遭战乱之苦。但是,这封敕书下达后,久无动静,从高巍上吊前不知向何方跪拜来看,盛庸那儿也不可能窝藏建文了。

在东边,现在只剩下梅殷还拥兵淮上了。永乐皇帝叫陈瑛、纪纲去好言劝告宁国公主,劝她写封亲笔信,招梅殷回京城;但是,宁国公主担心梅殷回来后,遭到迫害,坚持不肯写信。当时,陈瑛、纪纲急了!他们也不管什么孝慈皇后的亲生女,什么永乐帝的同胞姊妹,就大肆吓唬了一番,逼得宁国公主没有办法,只好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给梅殷。言外之意就是:这封信是被迫写的,你自己审时度势看着办吧!

梅殷接到这封血书后,大哭了一场;他一心挂念宁国公主的艰难处境,就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冒险进京了。

进京以后,他们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置,而且立即得到永乐帝的召见。永乐皇帝还在偏殿设宴,为他们夫妇压惊接风,并亲切地对梅殷说:“驸马久驻淮上,劳苦了!”

“劳而无功,反而有过。”

“无过无过。当年父皇托你和朕共辅建文,是遵奉圣谕嘛!

你不让朕借道而过,是各为其主嘛!算不得什么罪过!今后只要与建文一刀两断,见而逮之,则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建文不是已经死了吗?还怎么见而逮之?”宁国公主大惑不解地问。

“啊?”永乐皇帝语塞了,顿时觉得自己说快了,说漏了嘴……梅殷以为永乐皇帝是在开玩笑,便也附和着说:“是呀!臣这个功是立不成的了!但求无过,也就心满意足了!”

“啊?”永乐皇帝又失望了。由此可以断定梅殷也根本不知道建文父子的消息。看来建文东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了。但是,为什么黄观要向东跪拜呢?这时,陈瑛、纪纲来报:“已绑练子宁到,请陛下发落。”

“召进殿来!”

“是。”陈瑛、纪纲立即将练子宁推到永乐皇帝跟前。

永乐皇帝说:“你是个敢于直言不怕死的,是个天生的谏才!所以,朕不杀你,你应归顺朝廷!”

“我早已是大明朝廷重臣,还有什么要归顺的?”

“朕要你归顺永乐新朝!”

“哼!归顺反贼,我岂不背叛朝廷了?”

“住口!”永乐皇帝大怒起来,厉声喝道,“练子宁,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哈哈哈……反贼的酒,只能笼络反贼的心,对不怕死的忠臣来说,毫无效应!”

“陛下,逆臣嘴硬,当割去他的舌头!”纪纲说。

“嗯。”

但被割掉舌头的练子宁仍手舞足蹈地跳闹不已……永乐皇帝怒不可遏了,喝道:“推出去磔死!”

“是!”

这时,陈瑛跪奏说:“陛下,练子宁辱慢圣君,按律应诛三族!”

“这……只杀其全家,不杀姻亲三族,可一律充军!”永乐皇帝在盛怒下作出了决断,虽然十分严厉,但比陈瑛所拟议的要宽大很多。

陈瑛、纪纲杀了练子宁全家,连他的从子也不放过。当时,还有一位从子在嘉定县任知县,闻讯后同妻子沉刘家河而死。

从这天起,梅殷夫妇更加看出陈瑛、纪纲的狠毒,避而远之。

过了几天,卓敬又被纪纲的锦衣卫抓到,押上了金殿。这位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颖悟过人,读书一目十行;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精通律历兵刑,对诸子百家无不博究,而且长得一表人才,风姿健美。他慷慨而立,娓娓而谈,满朝文武,无不叹服。当年,永乐皇帝进京看到过他,说过:“国家养士20年,唯得了一个卓敬!”因此,永乐皇帝根本不想杀他,—开始就为他开脱说:“你不赞成齐泰、黄子澄之流那样恶意削藩,而主张善意徒藩。要将朕徙封南昌,是你的主意吗?”

“是的,但不是什么善意!”

“那是恶意啰?”

“也不全是恶意。不过是你善则我善,你恶则我恶;你恶亦无用,南昌比北平容易制服一些。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啊,这么说来,你也是存心不良,离间骨肉!”

“对!”卓敬厉声答道,“你存心不良在先,怎怪我离间骨肉在后?只可惜幼主不用卓敬之言,才有今日之痛!”

“胡说!打入大牢!”

“是。”陈瑛又密奏说,“卓敬无法无天,当殿羞慢圣君,按律应诛其九族!”

“且慢!怜他是个人才,给他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永乐皇帝不允,叫陈瑛召姚广孝来问。

事前,陈瑛挑拨离间,在姚广孝面前说了卓敬的坏话;姚广孝想起了早年在京师受到卓敬呵斥的旧嫌,便对永乐皇帝说:“臣不知卓敬是什么人才,只知方孝孺是个天才,如杀方孝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了!”

“哦?”永乐皇帝见姚广孝憎恶其人,终于下决心杀了卓敬且诛其三族……

【选贤任能的明成祖】

朱棣刚即位时,全国的政治局势是严峻的。由于朱元璋在强化君主专制时,滥用刑罚,大杀功臣,明初的君民关系、君臣关系本来就相当紧张。朱棣又是以武力夺取到皇位的,用封建正统观念来衡量,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朱允炆的一部分臣属拒绝同他合作,另一些人则持观望态度。此外,许多藩王手握重兵,对他的皇位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消除不安定的因素,巩固自己的统治,朱棣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朱棣认为“致治必资贤才”,不团结、不依靠一大批贤明能干的臣僚,就不可能达到天下大治。但是,要想让臣僚乐于尽心效力,君主对他们就必须推诚相待,否则,君主对臣僚心存疑忌,他们谁还会尽力呢?所以即位后,朱棣强调要推诚任贤。

对跟随他起兵夺位的“靖难”功臣,他一般都不会过河拆桥,而是厚加赏赐,妥善安排,同享安乐。就是对朱允炆的故吏,他也不一概排斥,而是尽力争取,只要他们真心归附,他都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入宫时缴获了一千多份建文朝的大臣奏章,朱棣下令把涉及军马钱粮数目的留下,其余的通通销毁。他问身边的几个朱允炆旧臣:“里面大概也有你们的奏章吧?”有人回答:“我实在没有写过。”他就说:“你认为没有上过奏章,就贤明吗?食其禄则思任其事,当国家危急之际,左右大臣都无一言行吗?我不痛恨那些效忠于建文帝的人,而是痛恨那些诱导他破坏祖宗法制的人。你们过去做他的大臣自应对他效忠,现在做我的臣下则当效忠于我,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话说得很明白,只要现在愿意为朱棣服务的,他就既往不咎。他不仅这样说,而且是这样做的。

郑赐原先任北平参议,在朱棣手下办事甚为卖力,后来被朱允炆提拔为工部尚书,曾督师阻扼燕军,因而被列入奸臣名单遭到逮捕。朱棣责问他:“你为何背叛我?”他回答说:“我不过是对皇上竭尽臣职罢了!”朱棣便笑着把他释放,任命为刑部尚书。有人曾指控黄观、廖升等人“死心塌地为建文帝效劳”,要求逮捕治罪,朱棣立即严肃地指出:“我所杀的不过是齐泰、黄子澄数辈。后来,有些被列入奸臣名单的人都宥罪任用了,何况你说的这几个,还不在奸臣名单中哩!他们过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因此,有不少朱允炆的故吏先后归附,和朱棣原来的臣属同心协力,励精图治。

在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是继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的又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如果说明王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那么使明王朝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则是朱棣。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交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措施,推动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他好大喜功,国力消耗很大。而且由于朱棣是以藩王起兵,从侄儿手中夺取帝位的,因而历来受到许多封建文人的责难和否定。其实,以才能和政绩公允而论,朱棣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封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