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朝铁血路:霸主韬略
23049500000038

第38章 夺嫡上位手段高(2)

回到后堂,他拿出八行书来又细读了一遍,隐隐猜出了其中分量,不像是一时头脑冲动的疯话,倒像是,一个颇有徒众的集团蓄谋已久计划周密的行动。

他召来中军,布置严密监视来客的行动,又派人请来了两巡抚西林、臬司硕色,将八行书出示,说明情况,商议对策。遇事先找证明人,岳钟琪不傀宦场老手。

西林和硕色当然理解岳钟琪的用意,便交口称赞他对朝廷的忠心,表示愿以身家性命相保。他们建议立即上奏皇上。但在此之前,应即严刑逼问张熙,审出主使人即写书人姓名。

当晚,他们进行了三堂会审。张熙被带来了。他似乎对此早有准备,神色从容。他时而破口大骂,时而闭口不谈。

硕色动用了皮鞭、夹棍、老虎凳等重刑,受刑人几度昏迷过去,但仍一字不吐!

“退堂!”西林断然下令。他已看出,这牛子是个拼死不招的硬汉,他的同伙派他来是看准了的。岳钟琪处境尴尬,自然不敢发此令,硕色身为臬司,看惯了这类干活,他不知道政治犯与刑事犯不同,要是逼出人命来可不得了,“将犯人收监再说!”

三人继续商量。

硕色说:“此事断不可拖延,先向皇上上奏再说!”

西林断然反对:“不可!上奏之后,皇上也必严旨追究主使人,万一逼不出来可不得了。我等三人立刻会被撤职查办!”

“撤职查办那还算轻的呢……”岳钟琪说,有半句话他说不出口。他知道文字狱兴以来,皇上肝火正盛,要是弄不清此案,势必要起疑心,这一来的话自己的身家性命难保平安了。

听了这句话,两个文官也紧张起来,几乎到了不寒而栗的地步,三人面面相觑。

“这样吧!”岳钟琪咬了咬牙道,“眼前只有一个法子,本督和他对天盟誓,骗出主谋人姓名,再联合上奏皇上。”其余二人异口同声:“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岳钟琪还是觑定了二人:“孟子曰,‘嫂溺,援之手’,这是从权之计,这点二位大人须得为我作个见证!”

二人连说:“这个自然。”硕色还补充了一句,“谁也不兴做出卖朋友的龟孙子。”于是,当晚岳钟琪亲临大狱探望张熙。

张熙知道他来,只把眼睛睁开一线又闭上了,一派置生死于度外的神情。

岳钟琪躬下身来:“张先生受委屈了!”

“哼!”张熙翻转身去,连理也没理。

岳钟琪并不计较,回身把从人支开了,慢声言道:“先生学贯古今,也知苦肉之计否?”

张熙一听有门,两只眼睛一齐睁开了。岳钟琪仍然慢条斯理:“所不同者,今日之计,不是出于黄盖而是设于周瑜,如此而已!”

张熙没听他说完,在地下一骨碌翻身而起,忍着刑,便爬在他脚边磕着头说:“制军如此深明大义,苍生之幸也!”岳钟琪忙蹲下来扶住他:“西林、硕色二人都是满人,不用刑不足以掩雍正耳目,今后调兵遣将,便有诸多掣肘。……”

张熙激动地打断了他的话:“制军大人,有您这句话,我就是死也瞑目了。”

“哪里,像你这样忠肝义胆,威武不屈,真是文天祥重生也自愧不如呢!”

两盏米汤一灌,张熙便感激涕零起来,于是,二人便在狱中对天盟誓,结拜弟兄,钟琪年长为兄,张熙年轻为弟,彼此交换了兰帖。

一切手续都完成以后,张熙向岳钟琪交了底:八行书是他的老师曾静所写,还讲出了曾静在湖南的住址及全部计划,以及迄今为止参与其事的十几个同谋者的名单。

岳钟琪心满意足地回到房里,即命令中军进入大狱,强行从张熙手里搜出“兰帖”,连同自己的一份一起烧毁。然后会同西林、硕色二人一起写本,派专使送到北京城。

雍正接阅奏本后,怒火万丈,立即派刑部侍郎杭奕禄、副都流海兰前往湖南,会同湖南巡抚国栋一起将曾静捉拿到案。

那个被说成是“盖世英雄”、“海内人望”、“苍生之福”的曾静,说来可怜,不过是个民间冬烘老夫子,他对外间事物,天下形势一无所知,只读过几本史书,识得了些人的名号和现成的英雄行径的套路。于是他便纠集同志,认准了岳武穆的后代必然是反满柱石的死理,策划了这么一出闹剧。

在严刑逼供加上轮番引诱之下,曾静的表现比他的学生稀松多了。他不断地叩头认错,痛心疾首地自骂自身,竹筒倒豆子地扯同伙。而且寻根究底地招供了他的反满思想根源:是受了山东吕留良的影响。

其时,吕留良已经去世多年。雍正移旨山东,派兵抄了吕家,果然查出了不少反满文字。吕留良之子吕毅中被捕,其余家属,九族亲戚,门生故旧,连带为吕留良的书刻板、印刷、发行的书贾工匠,瓜蔓连绵,一时被捕者共有200多人。

经审讯,雍正降旨吕留良开棺戮尸,吕毅中等十数人斩立决,其余男人发配充军,妇女投入官籍。

奇怪的是,这场灾难的祸首曾静和张熙却没被处死。

如何解释这种颠倒?雍正的说法是:吕留良攻击的是先帝,他作为圣祖的儿子理应为父报仇;而曾静咒骂的是他本人,他自己有权给以赦免。而张熙,因为曾与岳钟琪誓同生共死,斩之则岳钟琪失信于天,必不得善终。他作为人君,谅岳钟琪诚心为国,发奸擿伏,不忍害他蒙受天谴,所以格外施恩,饶张熙不死。这其实是一种曲解。事实是,曾静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暴露了当时的反清暗流,并且以自己的言论起了雍正所不能起的作用。事后,雍正把数年间曾静受审时卑躬屈膝、痛哭流涕的供词,审讯记录,以及围绕此案他所下的诏书,所作的批语,辑录成书,定名为《大义觉迷录》。

在这本书中,人们可以看到曾静是如何以最脏最丑的颜色,涂抹自己和同党的面目,如何用最鲜最亮的颂词来换取苟延残喘。人们可以看到雍正如何指天发誓,“力述水朝得天之正”,如何借题发挥,针对曾静早期的攻击而一一刷洗自己“杀父”、“逼母”、“弑兄”、“屠弟”、“杀戮功臣”的罪状。

由于有此价值,所以,终雍正一朝,《大义觉迷录》曾多次数、多版本地发行和翻印,成为每个府学、县学的必修课本。每逢到初一十五,都要由地方长官和教官拿来宣讲一段。

从《大义觉迷录》中,人们可以看到曾静的猥琐形象,愚昧、怯懦、投机、谄媚……极端的无知,极端的狂妄,彻底的叛卖。

直到今日,在荒僻的乡村的会道门案件中,我们也许还能看到这一类的影子。

而在曾静的形象的背景上昂然而立的雍正的形象,却也不见得光彩。人们会看到一个愚而好自用、掩耳盗铃的君王。

这一切,弘历是看透了的,即位后将《大义觉迷录》烧书毁版,不许阅读。

【雍正是否改过遗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皇宫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69岁的康熙帝在这一天夜晚突然病情恶化,撒手而去。一向被看好的十四阿哥胤祯未被选中,四阿哥胤禛却当上了皇帝。于是人们猜测,雍正是否改过康熙的遗诏呢?

十七阿哥胤礼当晚在大内皇宫值班,得悉皇父康熙去世,他立即奔往畅春园,行至西直门大街时,恰遇布军统领隆科多,隆科多告诉他四阿哥胤禛已经登上皇位。听到这个消息,胤礼大吃一惊,立即调转马头奔回自己的府邸,而未到宫门迎驾伺候,他实在难以接受多年以来的皇位之争竟然以这种方式结束。胤禟得知由四阿哥继位后,十分气愤,突然来到雍正面前质问,并表示不满。八阿哥胤祀也在深夜与三阿哥胤祉在庭院相会,秘密商量对策。稍后,十四阿哥从西宁回京奔丧,希望见到太后,问明立储之事。

几位皇兄皇弟的异常反应,表明康熙生前绝无立胤禛之意。并且康熙驾崩之夜传遗诏时,胤禛并不在场。他因代行祭天大典住在天坛。听说父皇病重,便急奔畅春园,于午前到达,三次晋见父皇。当时康熙还能说话,却只字不提传位胤禛之事。八个接受遗诏的皇子大臣,包括隆科多也没有透露消息或是作出暗示。这样重要的头等大事,康熙和皇子、大臣们竟集体向胤禛保密,于理不合。后来隆科多获罪,雍正称其不在康熙身边,没有派出保护的人,前后矛盾,显然存在伪造的痕迹。并且胤禛对皇宫采取警备措施,隆科多下令关闭京师城门达六天之久,诸王若非传令不得进入大内。于是,从雍正即位的第一天开始,他皇位继承的合法性便受到冲击和严峻挑战。

民间流传,康熙病重时,胤禛曾进了一碗人参汤,不知怎的,康熙就死了,紧接着,胤禛便继位称帝,于是人们认为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

据说,康熙十分看重十四子胤祯,康熙五十七年,胤禛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总领西北各路大军,代父亲征新疆和西藏。康熙亲手夸奖胤祯有带兵之能,要部下绝对服从胤祯。在康熙的遗诏中写的原文是:“传位皇十四子胤祯。”雍正杀父后,由隆科多将“十四子”改为“于四子”,将“胤祯”改为“胤禛”。雍正登基后,借口杀死隆科多,据说是为了杀人灭口,让篡位之事变成永远的秘密。此外,雍正选在皇十四子返京前“谋父”,也是怕节外生枝,影响自己当皇帝的大计。

细细想来,改诏篡位真有其事吗?这其中疑点甚多。清代提到太子、皇子,均是写为“皇太子”“皇某子”“皇某某子”,这是清朝的特殊制度,不同于明朝只说“太子”。如果写作“传位皇十四子”,将“十”改为“于”,那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这样文理不通的话,怎么能是诏书?再者,当时的“于”写作“於”,怎么改也是不行的。这是就汉文遗诏讲的,如果康熙是用满文书写的遗诏,就更不可能篡改遗诏。

当然,如果雍正继位没有什么破绽,哪里来的那么多猜测呢?就当时的局势而论,似乎不难理解。因为争夺皇位是十分激烈的,不管谁当上皇帝,都会遇到来自众多政敌的种种破坏。胤禛的政敌在他的继位合法性上大做文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雍正为了得到皇位,是不是使出了非常的招术,恐怕将永远是个谜吧!只能说弑父篡位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若果真是这样,我们也应该佩服其勇气和智谋,这个皇位也应该是属于他的吧!

雍正帝是个争议人物,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勇于改革的皇帝,并且带动了一个革新的时代,他刚毅果决、勤政、肃贪养廉,为清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实是个承前启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