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及时处理你的坏心情
23191300000013

第13章 快乐并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2)

一年后,小猎狗已经学会了扑击猎物。又是一连数月的大雪天,猎人准备的食粮快要吃完了,他带着小猎狗去捕猎。在雪里,他们又碰到了一只非常珍贵的动物,当小猎狗准备扑击猎物时,忽然想起了大猎狗的教训,果不然,主人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它。于是聪明的小猎狗对着主人一个屈膝,之后便迅速地逃向林中,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猎人高兴地抓起那只珍贵的动物,准备等到雪化了下山去卖。但一连好几天过去,雪不但没融化,反而越积越厚。他的粮食早吃完了,无奈之下,他忍痛将那只珍贵的动物杀了充饥。后来猎人还是被饿死了,由于他的贪婪自私,竭泽而渔,最后竟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伊索寓言》里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欲望太强,最终只会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是生命。

我们只要抓住我们所需要的就可以了,即便你贵为国王,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住一间房子,睡一张床。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好莱坞影星,也是好莱坞历史上最胖的演员。后来因为演出时突然心力衰竭,罗斯顿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医生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能挽回罗斯顿的生命。不过罗斯顿在临终前说的一句话,让急救中心的哈登院长颇受启发。临终前罗斯顿曾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后来哈登院长让人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刻在了医院大楼的墙上。

不久后,美国石油大亨默尔也因工作繁忙,导致心力衰竭而住进这个急救中心。即便是住院,默尔也放不下公司的诸多事务,甚至把公司搬到了医院。他包下了医院的一层楼,增设了用于联系事务的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默尔渐渐康复。不过出院以后,默尔没有回到美国,也没有继续亲自打理他的石油帝国,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卖掉了公司,在苏格兰一个乡村买下了一栋别墅。

让默尔做出这种反常行为的就是医院大楼上那句“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后来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富裕和肥胖没有区别,它们只不过是超过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罢了。”

过多的财富就如同身上的赘肉,让人颇感压力。人生应该过得轻松和快乐一点,再显赫的名利不过是束缚自身的枷锁,生命之舟又能承受多少负荷呢?在生死抉择面前,有什么能比鲜活的生命重要,又有什么能比幸福快乐的生活重要?

只拿取你所需要的,过多的财富只是身外之物,不要陷入自己挖掘的欲望陷阱。

6钱越多就会越开心吗

作家毕淑敏曾说: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是不可以通过指标数据去量化的。我们开心的程度,跟钱财的多少是不成正比的。有的人家财万贯,但每天还是忧心忡忡,有的人并不富裕,但对生活充满了乐观自信,所以笑容时常挂在脸上。

从前,在苏格兰的一片草原上,住着一个名叫狄克的牧羊人。据说狄克是苏格兰最快乐的人。每天他赶着他的羊群,在阳光明媚的草原上放牧,一边放牧一边像云雀一样轻快地歌唱。他的歌声是那样的动听,听到他的歌声,哭泣的孩子会停止流泪,欢笑的人们会变得更加快乐,所以人们都很喜欢他。

国王很快也听说了这个人。要知道国王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经常无缘无故地难过。听说世界上还有这么快乐的人,于是国王决定见狄克一面。“我要去找那个快乐的牧羊人谈谈,也许他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变开心。”

国王就来到那片美丽的草原,找到了牧羊人,问他是怎样让自己那么快乐的。

牧羊人回答国王说:“哦,这不是个难题,因为我想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快乐,我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

国王说:“啊,我真是羡慕你,我的朋友,要是我能够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情愿和你换个位置。”

牧羊人笑了,对国王说:“这可不行,陛下。”

“那么你能够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使你的日子过得如此开心?而我身为国王,却整天忧心忡忡,烦恼重重?”

牧羊人笑着说:“我不知道您为什么烦恼,陛下。但我能够告诉您,我为什么快乐。我身体健康,家人平安。我爱我的妻子儿女,也爱我的亲朋好友,他们也爱我。我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自食其力,不欠任何人的钱。这就是我快乐的根源。”

“哦!请不要再说了。”国王喊道,“我是多么羡慕你啊!你这顶破旧的草帽比我这顶镶满珠宝的王冠更有价值。你的草原给你带来的快乐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快乐多。如果人们都像你一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

快乐看似很复杂,其实也可以很简单。我们身体健康、亲人平安、生活稳定、自食其力,我们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被他们爱着。这不都是幸福吗?

所以,财富并不能决定我们开心与否,甚至有时还会成为我们的心理负担。物质享受的增加会使人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有资料表明:美国人目前的收入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两倍,但他们感觉幸福的人的比例却下降了6个百分点。所以金钱和快乐不能画等号。

一个国王整天都处在烦恼之中,他命令大臣去寻找世上最快乐的人,并解开快乐之谜,于是大臣们纷纷行动。

首先他们走访了许多官员,结果发现他们过得并不快乐,成天和公务打交道,烦恼不堪。后来他们访问了工人,发现他们成天早出晚归,脸上净是疲惫的神色,同样也不快乐。访问农民,农民也同样有太多的烦恼。最后大臣们经过调查总结,一致认为:世界上没有活得快乐的人。

就在他们打道回府的路上,看到一个流浪汉,虽然他穿得很破旧,吃的都是些捡来的食物,但他却是一脸快乐的表情。官员们改变了想法,经过分析,他们认为这个流浪汉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没有什么烦恼,走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睡到自然醒。渴了、饿了往街头的人家把碗一送。早晨和下午还可以躺在暖烘烘的阳光下晒太阳,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这个发现让官员们很惊奇,在把这些天的调查翻来覆去地研究了几天后,他们终于得出结论:活在世上本来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人们所有的痛苦和不快都是由其内心产生的。

并不是钱的数量决定了你是否快乐,而是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了你是否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就是口渴时的一杯白开水。现在一些人非要把快乐和金钱画上等号,由于这种误解,造成了多少不快乐啊。

快乐就是精神上的满足,那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能让人得到快乐,快乐并不是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而是懂得享受已经拥有的一切。否则,即使我们拥有金山银山也难以有快乐可言。

7贪多嚼不烂

人有时太贪婪,可贪婪的结果不是得到越多,反而是失去了不少。人要学会适时放弃,否则,就像吃进肚里的食物,因为实在太多,所以胃无法消化,最后只能是撑坏了自己。

有一群猴子总是爱到庄稼地里偷吃粮食,气愤的村民想了很多办法制止,但都没有成功,甚至动用了猎枪,也很难击中那些异常聪明,身手敏捷的猴子。就在人们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老人说他有办法收拾猴子。

开始人们还以为老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办法,可一听说不过是让猴子入套,就觉得这次抓猴子的计划多半又得泡汤。

不过老人并不介意大家对他的怀疑,只见他找来两个木箱,还在上面开了一个小孔,再往木箱里放了两颗烤得香喷喷的板栗。然后,老人来到猴子常出没的地方,将木箱固定在大树上,对大家说:“等着吧,晚上就可以捉到猴子了。”大家对此都半信半疑。

傍晚,大家满腹疑惑跟着老人来到山上,果然,木箱旁有两只猴子正折腾着,见有人来,两只猴子惊慌地嘶叫着。它们一只手插进木箱里,怎么也拔不出来,只能绝望地挣扎。

老人趁此机会奔过去,将两只猴子用绳子捆牢,撬开木箱。猴子还死死地抓着两颗板栗不放。老人把猴子的爪子扳开,取掉板栗,便轻轻地将猴子的手从孔里抽了出来。

看到这儿大家明白了,老人正是利用了猴子贪婪的心理,就是因为猴子不愿意放弃到手的食物,所以才被逮住。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往往都会与猴子犯同样的错误,由于贪心,该放弃时不能放弃,结果铸成大错,甚至悔恨终生。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有一个人,他穷得连一张床都没有,每天晚上都只能在一张长凳上睡觉。一天晚上,穷人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哪天我发了财,决不像那些可恶的富人一样做吝啬鬼……”

这时候,穷人身边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道:“我听见了你的愿望,我可以让你发财。”说完魔鬼就从衣服里掏出了一个魔力钱袋。魔鬼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枚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记住,只有当你把钱袋扔掉时,才可以开始使用那些金币。所以在你觉得金币拿够了的时候,就把钱袋扔掉。”

说完,魔鬼就不见了,之后在穷人的身边,真的出现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枚金币。穷人把那枚金币拿来出来,再伸手进去拿,里面又有一枚。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穷人都在不停地往外拿金币。第二天金币已有一大堆了。他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这时他很饿,很想去买面包吃。但是在他花钱以前,他知道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于是,他便拎着钱袋向河边走去,但是当他扔掉钱袋后,觉得很舍不得就把那件宝贝给扔掉,于是又掉过头把钱袋拿了回来。他又继续从钱袋里往外拿钱。就这样,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的时候,他就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三天过去了,他旁边的金币越来越多,以至于完全可以去买最好吃的东西,买最漂亮的房子,买最豪华的车子。可是,他总是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才好。”

一连五天,他不吃不喝拼命地拿钱,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但是,他仍然不放弃那个钱袋,自己变得又瘦又弱,只剩下皮包骨。他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最后,他终于因为又累又饿,死在了自己的长凳上,旁边堆放着个一分都未花的金山。

假如在你前面有一堆永远也拿不完的黄金,要我们适时停下手可能会让我们心痛,但当你真正放下之后,你才发觉原来所有的纠结也都被你放下了,你又获得了原来固有的轻松生活。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永不知足,贪婪是一种诱惑,让我们不顾疲倦地爬向那没有止境的深渊。适可而止,永远是获得心灵解脱的箴言。

8没必要和别人比

人的不满,大多源于与别人比较。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盲目比较,只会将自己陷入虚荣、逞能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有只青蛙看见一头牛在牧场上吃草,很是羡慕牛有那么庞大的身体。它心想:如果我把自己布满皱纹的身体拉长,一定也能和牛一样大。于是青蛙尽量鼓气,以把身体撑大。

过了一会儿,它问旁边一只小青蛙:“看看我是不是和牛一样大了?”小青蛙说:“还没有。”于是大青蛙又用力鼓了一阵,再问小青蛙它和牛比谁大。“你和牛还差得远呢!”小青蛙嚷嚷道。于是大青蛙再度鼓起气来,结果因为气鼓得太足,身体破裂,就这么死了。

我们的眼睛总是习惯于盯着别人,我们的嘴巴总是习惯于对别人评头论足,也就是说,我们有一把丈量别人的尺子,常在别人身上比画来比画去,而对自己却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要么估计过高,要么估计过低。估计过低容易盲目自卑,估计过高则容易夜郎自大,妄自尊大。

很多人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了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些目标往往是为了与人攀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定出来的。所以,尽管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最终却难以获得成功。

有一位登山队员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时,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问他,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咬紧一下牙关,就可以爬到顶峰了。

“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道。

“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对待自我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待人处世时能扬长避短,使自我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样慢慢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凡事量力而行,不好高骛远。

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方式,这种人只能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唯有那些按照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才有可能超越别人,做真正的自己。

日本有一个趣味竞赛节目,叫大胃王比赛。赛中一位其貌不扬的三届女冠军用十分鄙夷的眼神看着自己的竞争对手,她觉得那些人都不够认真,因为他们试图保存实力,都想等有人超越了再反攻。

而这位蝉联三届冠军的女选手从不关注别人怎么样。在最后十秒时,她的成绩已经遥遥领先所有人了,可她仍旧无视于旁人的存在,按着自己的节奏吃下去。“你完全可以放慢速度,可你为什么还继续保持原速吃下去?”赛后有记者这样问她。“我从来不关注别人,我是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她淡然地答道。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如果说真的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的话,那就拿以前的自己作为标准吧!

9为了自己,原谅别人吧

我们常常不容易原谅别人,尤其是伤害了我们的人,可是不原谅又如何呢?放不下只能使你变成一只蚕,用厚重的烦恼丝把自己层层捆缚起来。

当别人伤害了你,你不能原谅,而是反过来怨恨他,以致使得自己精疲力竭、未老先衰,这难道不是在别人伤害你的基础上又加大了对自己的惩罚吗?有位哲人曾经教导我们:“怀着爱心吃青菜要比带着愤怒吃海鲜强得多。”

苏珊已经76岁了,她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孤零零地一个人度过了40年时光后的今天,还会如此幸福地享受着人世间最美好的天伦之乐。

苏珊曾经有一个儿子叫约翰,可是在他17岁那年,由于一次意外,被一群游荡社会的坏孩子乱刀砍死了。那段时间,她很悲伤,心中也充满了仇恨,每一次看到那些衣着怪异、叼着烟卷穿街走巷,狂歌猛喊,甚至脏话连篇的坏孩子,她都恨不得冲过去撕烂他们,这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旋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