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23380100000013

第13章 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6)

在讲授物理、数学、化学、一般技术科目时,教师还能指明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另一种相互关系,即理论思想可以独立地发展,并大大地超越实践,从而为以后解决极其重要的实际任务创造科学基础。

例如,物理学家曾从理论上预言存在许多基本粒子,而且可以实际地加以利用;数学家同天文学家在实际发现之前早就计算出了许多遥远天体的位置和轨道。科学史上有过不少的科学发现曾在数十年,而有时甚至几个世纪中都被认为是幻想。科学理论的真实性应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或者证实科学家的理论结论,或者推翻它。在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理论同实践,教学同生活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如能认识到这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提高他们知识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看到理论同实践有各种不同的联系形式。在研究自然科学科目和实用科目(技术、经济、农业等科目)时,教师可强调指出理论同实践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学生学习设计原理、生产工艺原理、每日口粮配制原理等等,对以后作为专家从事的生产活动或其它实际活动,因而也就对生产的进程和结果都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象历史、文学、社会学、美学等等学科对实践能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学科的目的不是直接解决某些技术、经济或其它的实际任务,而是形成人,使他理解人们之间的基本社会关系,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养成他对现实的态度。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学生本人的日常学习工作中,理论同实践的联系是按各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的。在一些情况下,实践成为出发点,是认识过程的开始。这往往表现在学生在实验室、实习工厂、练习场、资料室工作时,在完成某些实际任务时,就能认识到对自己来说是某种新的东西;零件构造原理、物质特征、仪器使用规则,并能从实际使用材料中认识到摩擦规律等等。在另一些场合,在从事实际活动之前,学生要先认识和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这些知识能扩大学生的眼界,使他们相信,实际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直接依赖于对其科学基础的了解。

这一原则也体现在各种教学法中,当学习中等技术学校教学计划中每一个别科目时,就是根据这一原则来解决如何规定理论同实践之间最适当关系的任务。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表现在学生的活动中,这时它就是发展学生才能、创造性思维,培养求知欲和对寻求认识与改造世界道路兴趣的方法。

解决这些最重要任务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完成实验室工作和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工艺实习和毕业前实习中完成整套作业时的学习活动,以及参加学科小组的工作、试验工作、技术设计工作、制作模型工作、科协工作等等。

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作为这一原则的基础,就是要懂得在组织培养专家的工作时,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不违背一般认识论的观点去理解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及其各种实际联系的体系,或如恩格斯所说,要懂得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科学体系,科学逻辑是物质现实发展史的观念反映。因此每门学科及其内容都应反映某一科学的体系和逻辑顺序。

教学的系统性是从辩证地理解客观世界对象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理解有生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出发,要求考虑科目间和科目内部的联系来安排教材的内容,以便使学生掌握由于学习普通教育类、一般技术类和专业类科目课程而获得的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要求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教材内容的系统性要求相应地组织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体系的活动。乌申斯基早就指出:“只有体系,当然是合理的体系?能使我们完全统理自己的知识。”

这一原则要求在组织培养专家的工作中遵循一定的系统和顺序。开始时未来的专家是掌握基本的普通科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再掌握有关一切生产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经受综合技术训练),而最后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体系。这样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顺序便于进行教学和教养过程,能使学生的知识成为自觉的、深刻的和牢固的知识。

为了保证学生能得到这样的知识,必须按最合理的对比关系利用一定系统内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方式。为了传递和掌握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应当采取口头传授知识的方法,采取利用书本的方法;为了加深和巩固知识则让学生完成必要的理论或实际的任务和练习;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系统地掌握了知识、技能和技巧,可利用相应的系统地考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只有为传递和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而进行的系统工作,才能保证高质量地培养现代专家。

教学的直观性同抽象思维的发展相结合这一原则要求在教学时要在学生实际感知所研究的对象或其图像的基础上使他们形成表象和概念。直观性就是让学生用感官来感知教师所利用的实际物体。

这一原则反映着对世界及其各种认识途径,对客观认识对象、事物和现象的途径的唯物主义观点。遵循这一原则就意味着能保证培养出具有唯物主义观点的人,列宁写道,因为“唯物主义者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唯一的和最终的客观实在的映象,?”

第一次论证直观性原则的荣誉属于夸美纽斯。他提出了教学论的一条“金科玉律”;“只要有可能,就应当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见的东西用听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如果某种东西能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那就应当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它。”

巴甫洛夫注意到知识的巩固性依赖于积极参加教学过程的分析器数量,肯定了夸美纽斯的这个一般结论。

然而如果把直观性看作是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和唯一的认识世界的方法,看作是对语言的忽视,那就不对了。乌申斯基认为,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及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对象的一切方面及其所处的关系中去观察它。乌申斯基写道:“这样,我们从外部世界直接感知的形象是我们思维能力对之工作和借以工作的唯一材料,虽然工作的观念属于我们”。

巴甫洛夫写道,如无观念,也就看不见事实。由此应当作出结论:直观性不是目的,而只是教学的手段,直观性同发展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反映着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思维、由事实到观念的进程。

在解决各种教学任务时,可按不同方式利用直观手段,教学中直观因素与抽象因素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二者的关系依赖于知识的性质、具体对象的特点、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以及学生有无关于所研究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表象。

教材愈复杂,直观性对于形成有关材料的正确表象,对于认识对象、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对于理解各种显微结构和微观世界的过程等等起的作用就愈大。

言语和各种直观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结合,无论是对于掌握知识,或是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都总会带来积极效果。

教学中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作为这一原则基础的是列宁对教学任务性质的观点。列宁在批判旧时的资产阶级学校时说它是采用强迫纪律、临考突击教练和使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把教学归结为让学生机械地背会无用的、多余的死知识,并告诫这种教学可能对共产主义事业带来的害处。

教学中的自觉性要求能反映出对教学的新的态度,这种态度的着重点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背会教材,而是理解和深入地领会它。

教学中主要的问题是教会学生用生产过程和人们生活中的事实和实例证明、肯定规则和结论。学生不仅应当理解所研究东西的意义,而且应当善于在实践中,首先是在他将要去工作的职业环境的条件下应用知识。

必须教导学生懂得自己学习的任务,并自觉地去接受它。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才会渴望去积极地领会任务,最大限度地在中等专业学校求学期间丰富自己的知识,竭尽自己的智力去独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必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负责态度。

学生对其所学材料的理解程度决定于他们用语言表达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否自由地运用所学材料来解决某些实际任务。

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以及在教学过程本身中进行一些创造性活动是实现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是简单地决定于他的活动、忙碌程度,而是决定于带有创造因素的思维积极性的水平。

这种性质的积极性不是表现在用正常的,早已知道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而是当学生完成研究性或设计性任务时,准备介绍性学术论文、提纲或准备参加竞赛的某种学习工作时才能表现出来。

在这些条件下,学生不仅自觉地和积极地工作,而且能表现出高度的独立性。这样就能保证把学生的认识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的实现有赖于教师遵守这样一些条件,如向学生说明随后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每一步的学习上都相信教材和有关某一材料的科学结论是绝对正确的、确凿的,而且对他们未来的实际活动是重要的。鼓励学生认识积极性和实际积极性所采用的方法有许多,这在本书其它章节中将作详细论述。

教学的可接受性

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已证明世界可知性及其客观发展规律的马列主义学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积累的关于世界的全部知识,极其多种多样和深奥的知识不管年龄条件、智力发展水平等都是一切人所能接受的。

可接受性原则的要求与知识的科学性原则并不矛盾,按照知识的科学性原则学生应当掌握的只是符合现代科学概念的知识。

大家知道,抽象思维发展的水平不仅决定于年龄、心理—大脑物质基质发展的水平,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个人对现实作概括的间接反映的能力。毫无疑问,这样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人的心理活动的其它各方面的发展联系着的,因此也就依赖于整个心理的发展水平,而这种水平在各种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

人对物质世界的对象、事物、现象的知识愈丰富,接触这些对象和现象的经验愈多,他就愈能进行难度较大的概念思维活动。

学生的智力要求和认识兴趣随着年龄发生本质的变化。除了对事实、生动明显的事件、个别对象和现象的兴趣以外,还对于现实中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对于从理论上理解这些现象,对于概括地理解不断发展着的物质产生浓厚的兴趣。

由此可见,可接受性原则应当理解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使所教的材料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程度。

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特别有赖于教师怎样解释知识的涵义去让学生消化它。教师应当以提出建议的方式帮助学生,暗示他解决复杂的认识性任务的途径,这样就能使教学过程易于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把可接受性理解为“学习轻松”。年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材料证明,只有在进行紧张的充分高水平的智力活动条件下,学生才能养成象渴求智力劳动这样的良好品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学生在时间上所能承受的学习负担量。长时间的智力劳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可能引起他的消极情绪。在这时客观上可以接受的材料有时他就难以掌握或简直忽略过去。

这一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着名的教学规则: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个别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然而不应当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些规则。往往看着是眼前的东西,但要学生能够理解它却相距很远,反之,离学生很远的东西,则又可能易于为学生感知和掌握。

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对于研究机器或机械的个别部分、零件往往感到非常困难,但他们倒容易形成有关这一机器及其用途和性能的一般概念。例如在形成系统的职业技能和技巧时,就需要遵守上述各项教学规则,这意味着应走巩固和完善习惯动作的道路,以及由较简单的动作过渡到较复杂的动作。在实际教学中,常把练习加以分类。分类应反映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等原则。这种分类如下:

(1)完成个别劳动方式的练习;(2)完成劳动工序的练习;(3)完成综合作业的练习;(4)独立完成教学生产任务的练习。

由此可见,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所应遵从的规则,能使教学过程在其各个阶段上进行得最有成效。

知识、技能和技巧掌握的巩固性培养现代专家除要求发展他的创造思维以外,还要求他牢固地掌握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之所以提出知识的巩固性这一要求,是因为如果忘掉了以前所学得的知识,那以后任何的知识积累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进一步地顺利地学习材料,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必须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习的一切,长久不忘。

巩固的知识是这样的知识,第一,能长久地保留在记忆里;第二,能不特别费力地就在言或行中再现出来;第三,学生在解决各种智力任务或实际任务时能容易地和恰当地加以利用。保证巩固的知识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记忆活动,首先是意义记忆或逻辑记忆的活动。识记材料应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基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各种对象间和各种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任何的机械识记,即虽不了解教材的意义但由于多次重复而背熟了它,不会带来所需要的结果。这样的知识是学生记忆中的包袱,不能为学生的活动带来重大好处。对保证巩固的知识起有重要作用的是这样一套教学措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先向学生大致说明教材的内容,逐渐扩大教材的范围,选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形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反馈联系,为加深和巩固教材而复习学过的东西,在实际活动中和在形成技能和技巧时系统地利用理论知识。乌申斯基特别重视复习,他强调指出,最好是加固楼房而不要等它倒塌了再去修补。

他还说,如果一切都忘记了,那复习也就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