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孩子的心:青少年常见问题心里解析
23423200000023

第23章 价值观:为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1)

1我就是崇拜他

——追星要适度

某市有一位16岁的少女自杀了。她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这位少女1.7米的身高、甜甜的笑容,让人过目难忘。她曾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还喜欢弹奏电子琴。但就是这位少女,却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的批评,甚至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为偶像殉葬。

青少年阶段对明星的崇拜是一种自然、普遍的成长现象。应把青少年崇拜偶像的行为放到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具体环境和整体背景中进行分析。从现行的中国教育体制上看,激烈的升学竞争、就业压力,给学生施加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投向了“明星”和“偶像”创造的娱乐天地,从中得到暂时的安慰。

在这个时期,孩子把偶像看得完美无缺,认为偶像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并把他们当做生活中的楷模。这个时候,父母的态度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些明星不仅外表出众,而且有着执著、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及时帮助孩子完成注意力转移,让追星的孩子理性地看待明星,学习他们不懈努力的拼搏精神,就能使孩子把追星当成一种前进的动力,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家长粗暴地阻止或者盲目地纵容孩子追星,就有可能使其偏离正常的轨道。

孩子执著追求的常常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些东西会使他们全力以赴。其实,孩子的这种精神非常让人感动,不论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看到和鼓励的是孩子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明星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感,使明星在孩子的眼里是完美的。但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将孩子追星的行为控制一定范围内,千万不能让这种虚幻的情感干扰他们的学习生活,更不能去干扰偶像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在平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孩子区分虚幻与真实的能力。

如果一心想将虚幻的感情变成现实,则会如上述事例中的女孩一样的危险。这是追星一族必须引以为戒的。表面狂热的追星行为只是自身情感的表达,和偶像的关系并不大。或者说,偶像只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情感载体的作用。家长完全不必紧张,但也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认清自己感情的本质,把追星行为控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这样她才会追得快乐,追得健康。

过度的迷恋追星,显然已经成了孩子们刻苦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对此,作为父母,我们应怎样对待呢?

1正确看待孩子“追星”

孩子崇拜偶像,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然现象,要求青少年拒绝偶像是不现实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上要掌握一定的度,大多数孩子的“追星”仅限于收藏几张他们喜欢的“星”照贴在床头,听该“星”演唱的磁带、碟片,或偶尔花钱买票听该“星”的演唱会,搜集该“星”的一些生活资料。如果仅限于这些,父母不应横加干涉,孩子紧张学习之余,听听流行歌曲,让生活丰富多彩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2允许他们去尝试

孩子追求过的东西最后或许有结果,或许没有结果;孩子也许会放弃,也许会仍然坚持,我们都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体验和过程。有了这种体验和过程,孩子才会慢慢学会自己选择。孩子在追求和尝试中,自己会判断值不值、有没有意思。但是孩子毕竟还不成熟,对很多事情缺乏客观的评价。因此,家长还是有必要和孩子共同探讨的,一起来分析执著于某一活动的价值,帮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当然,对于一些明显有损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还是要适当干预。

3把崇拜转化为激励

“追星”实际上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提供什么榜样或展示什么样的榜样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青少年往往把明星当做他们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寄托,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榜样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创造有价值文化的楷模,而不仅仅是外表靓丽、风度潇洒、收入丰厚、生活优越的明星。父母可以对孩子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正当的干预,也可以利用有学习价值的英雄形象来创造另一种明星效应,还可以为孩子的特长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把孩子的“追星”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

总之,明星崇拜要有度,我们要让它成为青春路上的快乐驿站,而不能成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2我是快乐女生

——一夜成名其实很遥远

16岁的李美骄傲于她的外貌,修长的体形,娇好的面容。她曾经做过平面模特,上过宣传海报。2007年8月,李美带着成为超级名模的梦想来到三亚。在这里,她将同65位来自台湾、北京、山东等15个赛区的幸运儿集训。12天后,她们之中将有人成为新一届“新丝路模特大赛冠军”。这里有阳光、沙滩、俊男、美女,还有强烈的战胜他人成为焦点的欲望。新丝路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模特选拔赛事之一,已经举办了17届,从这里走出了马艳丽、谢东娜、胡兵等数十位国际知名的超级模特。“我要像他们那样成名、成功,这是我从十几岁时就有的愿望。”

金铭、关凌、蒋小涵……在昨日的娱乐圈中,一个个曾经炫目的童星,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这么一群孩子,由于媒体非理性的炒作,由于家长的盲目引导,他们游走在舞台的边缘,渴望有朝一日成为明星,享受众人的掌声——这是一群做着明星梦的孩子。

目前,全国各地的选秀活动大行其道,青少年趋之若鹜,特别是近年来一夜走红的《超级女声》;有平民舞台之称的《星光大道》;跟风而来的各个电视台推出的青年类综艺节目,也克隆了其中的“海选”、“才艺展示”、“投票”等模式,如今各地的艺术教育更是红红火火,各大媒体和教育机构纷纷搭台登场,多种多样的青年选秀活动此起彼伏,令家长和孩子们的参与热度直线上升。正值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们,被一股追求成功的浪潮席卷进了成人的世界,梦想一夜成名,拥有万千粉丝。但是“一夜成名”真的那么简单吗?

法国启蒙运动家的代表人物卢梭曾说过:“青少年时期是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青少年往往心比天高,不能脚踏实地。他们喜欢设计未来、幻想未来,但却不肯脚踏实地地为之拼搏努力,对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常常有抵触情绪,经常在白日梦中补偿自己成功的心理需求,正是这样的浮躁心理和媒体的有意引导,使少数的成功特例成为他们为之追捧的成功榜样。

“一夜成名”的梦想和诱惑总是让许多家长和青少年跃跃欲试。而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宣传也往往侧重于报道童星成名的成长历程,却很少将镜头对准金字塔底部的那些未成功的、陷入窘境的家庭。这种趋向性的宣传往往起到了误导的负面作用。

艺术可以陶冶情操,但是,这并不是说艺术适合每一个人。在教育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特长爱好因材施教,家长不应该盲目地跟风。用成功率极低的事情去取代孩子生活中更多重要的部分,这份投入不亚于一场豪赌。一旦他们的梦想在这场赌注中破灭,又有谁会为孩子们逝去的青春负责呢?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承认这一点,家长和孩子才不会被“造星术”迷惑了双眼,才不会在这种狂热的梦想中陷入太深。而真的要达到这一步,我们的社会需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现在选秀节目遍地开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现在很多孩子在追星的同时,自己也在做着同样的明星梦,希望能够成名,过上高收入的明星生活。一些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其实,孩子年龄还小,对很多事物判断力还不够,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理性分析自身的条件,别盲目追星,也别盲目想成为明星。具体做法是:

1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

对于日益高涨的“选秀热”,专家称,这样的节目多缺乏导向性,助长了家长们极不理智的“望子成星”梦。那些仍在编织着明星梦的家庭是不是该反思,自己究竟该给孩子些什么?

2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

天下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名、成才,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却并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领先一步,胜人一筹!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独特天赋,就是缺少发现和培养。现在许多家长貌似在培养孩子,实则扮演的是“天才杀手”——当家长苦口婆心地逼着孩子学钢琴的时候,也许正在扼杀第二个刘翔;当孩子为奥数题目绞尽脑汁的时候,也许一个未来的天才画家正在远去……

3家长要给孩子把好道路关

孩子不切实际地做着明星梦,导致荒废学业,甚至误入歧途的例子不在少数。演员陈小艺曾对许多正做着明星梦的学生提出劝告:如果你没有艺术这方面的天分,趁早不要打这个主意,毕竟艺术这条道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指明正确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任由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影响了学业和前途。

成功的人生需要打好基础,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务虚名,脚踏实地才是通往成功的正道!

3同学都穿名牌,谁穿这个

——消除摆阔心理

芳芳的母亲对邻居担忧地说:“说实话,我很担心勤俭节约的美德在这一代消失。”芳芳现在自费在一所省级重点高中读高二,同学的家境大都不错。这些学生平时吃的穿的用的也都比较讲究。大家在一起上学,平日里私底下说话,不自觉的就会互相攀比起来。你说你的衣服有多好,他说他的鞋子有多贵,有电脑的到处宣扬,有“笔记本”还带到学校,不为别的,就是想把别人比下去。

最近,芳芳听说同桌拍了一组艺术写真,花掉了3000多元。回家后,芳芳也开始缠着母亲带她去拍写真。经不住女儿软缠硬磨,万女士花了5000多元为女儿拍摄了一套“快乐天使”。回到学校,芳芳把自己的相册拿了出来,果然把同桌比了下去。芳芳同桌心有不甘,结果处处和芳芳比阔。芳芳在同桌的刺激下,也开始非名牌服装不买。一次,芳芳的母亲在一个小店看上一件非常漂亮的裙子,价钱也不贵,就给女儿买了,但是回到家,女儿看了一眼却说:“你以后不要买这种衣服给我,我们同学都穿专卖店的衣服,哪还有穿这个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青少年,如果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则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

因年龄尚小,认知能力差,很多青少年不能分辨是与非,不能明晰美与丑,只知道同伴有的自己不能没有,而且还要比别人的好。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种攀比心理,还津津乐道地认为自己追求的是时尚与完美。青少年的攀比心理是一种片面而又狭隘的心理现象,当这种心理需求无法满足时,便有一种挫败感、失落感,自卑也就随之而来,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经济腾飞、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追求名牌成了时尚:车子是名牌的,服饰是名牌的,吃要上档次,玩要上层次。大人们如此,孩子难免受影响。做家长的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只会让孩子越陷越深,既给家庭带来负担,又会扭曲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估量的物质与精神损失。

3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不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别人漂亮、时髦呢?一些家长也不愿落后于别人,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地满足,自然会给青少年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家长的这份溺爱,为青少年攀比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过分的溺爱与迁就会让青少年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会走进误区,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长期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家长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孩子攀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怕自己的孩子也受人欺侮,让人瞧不起,当孩子说某某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若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家长要采取多渠道的应对策略,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具体做法是:

1做好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会令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发现因自己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时,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多读好书,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不铺张浪费,不奢侈腐化……自己做到不攀比,孩子的心态自然也会平和许多。

2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要通过教育,使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名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在学习、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是在穿着上盲目攀比。

3家长、教师要把握好度,适时给予鼓励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问题的多发期,特别需要家长、教师的灌溉培育。因此,家长、教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适时给予鼓励。

4看电视呢!别管我

——戒掉电视瘾

桃桃在家长的眼里原本是听话肯学的乖孩子,而且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的前三名。在老师的眼里,桃桃考入重点高中绝对没有问题。可是最近桃桃有些变了,开始迷恋上了电视,确切地说是迷恋上了韩剧。以往,桃桃放学回到家里,会主动温习功课,可是现在桃桃回家后把书包往床上一扔,什么事都顾不上做,就打开电视,然后守在那里,直到电视剧结束,才开始吃饭、学习。好在电视剧一天也就两集,因此桃桃的功课也没有落下,所以桃桃的父母也就没再说些什么。可是后来,桃桃不光是看韩剧,连什么动画片、娱乐节目、广告等统统不放过。电视就像她的生命似的,只要打开它,就忙得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作业更是不能按时完成。桃桃的父母怎么说也不听。最要命的是桃桃的成绩一落千丈,连一向对桃桃交口称赞的老师也对她失去了信心。面对发生如此大变化的桃桃,桃桃的父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