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23473200000008

第8章 做生意先做人:商人的诚信哲学(3)

创业之初,陈彩银的工程队只有30多人,只有几套笨重陈旧的推土运输设备,但正是这支不起眼的队伍逐渐成为日后梅州建筑行业的王牌军。那时,陈彩银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不管是烈日烤晒,还是大雨寒风,总能见到他夜以继日地和工人奋战在一线的匆忙身影。陈彩银每承接一项工程,都把安全和质量牢牢放在首位。有些人为了省时省工,会省略一些安全防范措施,这在陈彩银眼中是不能容忍的!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会偷工减料,陈彩银的施工不仅真材实料,而且总是不惜“血本”去追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任务。10多年来,陈彩银的工程公司积极参与梅州市和梅县的不少重大工程项目,如梅江西堤、南堤、北堤,梅县新县城,瓜洲电站,206国道,梅揭高速公路,新中苑市场……正是由于在施工中使用“真材实料”、不惜“血本”,高标准地完成任务,使得创业初期的陈彩银逐渐赢得了乡亲邻里的信赖,他的事业才得以越做越大。先是家乡雁洋镇的工程,后来邻近几个乡镇直至市县的不少重点工程都由他承揽。回想当年艰苦的创业经历,陈彩银风趣地概括自己那时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正是这种高度负责和诚信为本的作风使他的工程公司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叩开了其事业迅速走向成功的大门。近年来,华银承建的18幢高级住宅区“御花苑”夺得了梅县有史以来第一个省优良样板工程,新中苑综合市场楼又获得省建筑工程最高奖“金匠奖”,华银以承建大工程、开发大项目的实力打造出自己的金字招牌。

“重信誉,树品牌”这一经营理念也同样体现在其他粤商的企业管理之中。那便是2002年蔡鸿文“炸楼建泳池”。2001年11月8日,鸿都花园首期楼盘开盘销售,在梅城掀起了热卖狂潮。2002年鸿都花园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小区”和“广东省绿色住宅区”。如此国家级的大手笔,目前在梅州还是惟一的。2002年5月,鸿都花园开展了业主回访工作。在收回来的业主反馈信息中,有一些业主说,小区有个游泳池该多好!这句话传至蔡鸿文耳里,引起他高度的重视。为了圆广大业主的“都市亲水”梦,他毅然决定把一幢设计15层且已建至5层的楼房炸掉,建一座游泳池!要知道,砍去一幢楼将让鸿艺至少损失800万元的预期收入,加上重建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游泳池所需的近200万元的造价,等于说蔡鸿文为了一个游泳池会多花费1000万!“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成最好”,这既是一个优秀企业的行为准则,也是鸿艺人希望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在鸿都花园开发初期,蔡鸿文就提出“以鸿都为课堂,以鸿都为赛场,以鸿都为考场”,要求鸿艺人以“铁的心肠,铁的尺子,铁的标准”造就“铁的品牌”,通过创造“过程精品”,达到“整体精品”的追求。

“铁的心肠,铁的尺子,铁的标准”造就“铁的品牌”,不正是“重信誉,树品牌”活生生的写照吗?多花掉的是1000万,赢得的却是鸿都的信誉,是鸿都的品牌,还有业主的信任,以及社会对蔡鸿文和他的企业的尊敬。更重要的是,它将为鸿艺长远的发展赢得无限商机。当前,鸿艺正倾心打造“客天下”产业园,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客天下旅游产业园,鸿艺集团坚持走“原创性、国际化”的道路。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一座集旅游、度假、教育、商业、文化、居住、生态等多层次经济要素相兼并容的“城市中的城市”。它开创了“旅游产业兴市”的新模式,成为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鸿艺已将自己的视野投向世界,开始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

由此可以看出,“品牌经营,信誉至上”已在粤商的经营和管理中达成了共识,是他们共同的经营之道。甚至在创业初期,他们就执着于这一经营理念,这也正是他们能够逐渐壮大、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7.商人无信不立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诚信成为一种稀缺的商业资源。许多商人、企业经营者信用低下,破坏了正常的游戏规则,因而诚信立市、诚信兴企已经成为企业家能否终有所成必须面对的课题。

美国建国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对一个青年人说:“你要切记,信用能够使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聚集起他的朋友们所用不着的所有的钱,借人的钱到了该还的时候一小时也不要多留,否则一次失信,你的朋友的钱袋,就会永远向你关闭。”

据2002年11月12日《今日早报》报道,一位名叫桂小欢的安徽生意人在返家途中丢失了36张温州客户打给他的欠条,“想死的心都有”的桂小欢重返温州后,除一家企业外,几十家温州企业逐一认账,出人意料地基本补齐了所欠13万元的欠条。

桂小欢将近50岁,是安徽桐城一家布轮作坊的老板,他经常带着样品去温州推销。他推销的第一家鞋厂是温州泰马鞋厂,结果,第一笔单子很顺利就做成了。根据温州人的生意规则,一般是一段时间结一次账,而不是每次拿货都付现金。但是,桂小欢希望能够拿到现金,泰马鞋厂的经理陈海永爽快地付了现金。

就这样,陈经理每次都向桂小欢破例支付现金。当第四次去泰马鞋厂送货的时候,桂小欢主动对陈经理说:“你打个条给我就行了!”6年后,桂小欢的客户已经有20多家了,他也已经习惯了送货时打条,一段时间后结一次账的做法。温州商人的诚信让桂小欢觉得很放心,只要有条在,他就高枕无忧。

一年下来,老桂的20多家温州客户给他打了131万元的欠条。这是老桂全家辛苦一年多卖出的产品总额,共36张,其中最少的200多元,最多的4000多元。2002年10月21日晚,卖完货的老桂从温州乘夜班长途车回安徽老家,为的是抓紧再生产一些布轮发往温州。作为一名小生意人,卖出13万余元的货很不容易,但想到所有的货物都被温州老板收下,老桂又感到很大的安慰。

车到安徽境内时,一觉醒来的老桂被眼前发生的事实吓呆了:放在座位旁的皮包不见了。包里有衣服,衣服里藏的正是总计13万元的欠条。想到凭条还钱的规矩,想到欠条丢了空口无凭,想到那么多财大气粗的温州老板不会相信一个外地的小生意人,老桂心中的绝望感越来越重。回到家里后,人们也纷纷议论:那么多有正式合同的着名企业都被“三角债”拖得苦不堪言,何况连欠条也丢了,钱肯定要不回来了。老伴让老桂回温州试试运气:“好好给他们说说,如果真不给钱,咱也认了。千万不要想不开,做傻事。”

决定“听天由命”的老桂赶回温州,并不抱希望地从钱数多的企业开始碰运气。这些企业有的收老桂的货不止一次,每个企业欠条也有好几张。有的企业只是手写的便条,这让老桂心里更没底。他先去了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在老桂的印象里,这家公司给他开的欠条有2000多元。虽然老桂只认识这家公司的仓库员,但热情的仓库员马上带他去找供应部经理陈海勇。陈海勇安慰老桂,对他说:“你放心,我们欠的钱肯定给。”说着马上叮嘱财务人员:“你们看看,有证据的话就找,没证据就回忆一下送货的情况。”出乎老桂的预料,财务人员当时就给他补了欠条,陈海勇经理补签了字,约定一个月后来结账。一连几家公司都给老桂吃了定心丸,当晚老桂打电话给老婆报喜说:“我去了4家,4家都补条啦。”老桂在电话里哭得泣不成声。

后来的几天,本来为丢欠条要哭的老桂,更要哭了。但老桂说:“这回要哭,是被温州人感动的。”在温州,意万达皮鞋厂、龙湾明流鞋底厂、瓯北康艺鞋底厂等20余家企业,无论大小,都认账。能找到存根的老板,将欠条复印签字后补给了桂小欢;找不到依据的老板,核实后或给了现钱,或重新为老桂补办了手续。在不到一周时间里,在离家1000公里外的温州,异乡小生意人老桂的13万元欠条几乎全部补回。老桂的老婆在电话那边感动得直抹泪,说:“温州那边的人,怎么这么好?”

没有认账的企业也有一家,只欠了1260元。老桂不肯对人透露这家企业的名称,只说这家企业的仓库员对他送货的事是承认的,但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因为老板娘只说“凭条还钱,没有条不要来找我”,然后就不再理人了。这家企业的生意,老桂决定以后不做了。

给老桂补了欠条的永嘉县瓯北康艺鞋底厂老板陈源,是个30多岁的年轻企业主,手下有200多名工人。他对闻讯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欠条是不可能去公证的。丢欠条的事谁都有可能遇到,只要记账本里有的,我都认。讲诚信对谁都有好处,真正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诚信是无形资产’。大家讲诚信,做起生意来都方便。”

最令老桂难忘的还有一家乡村小店的主人,是一名温州乡下妇女——当时她打的欠条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没有任何存根,而且时间过了好几个月。在老桂的印象里,女店主欠他1380元,但老板娘的记忆是“1000元以上,最后是个‘8’,好像是1180元?”这位女店主于是先补了一张“1180元”的欠条给老桂,对他说:“咱们都想想,如果真是1380元,我再给你补上200元。我骗你,心里会不安的;生意是做出来的,不是骗出来的。”老桂对人说,我们都是小生意人,没想到温州一个农村妇女也如此守诚信。

丢了欠条还能要回钱,老桂在温州的这段经历,成了家乡安徽桐城人饭桌上议论不休的奇事。《今日早报》为此发表评论说:老桂的生意,可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小得可怜”。他记不住那些经理的名字,对“温州信用工程”也只听说过一点点。但“温州商人”在这个外地生意人心目中的印象是这样的:“他们架子有点大,不怎么爱说话,很会做生意。用安徽话说,尖(小气)是尖,可是真讲信用。”

在这一事件里,仅凭双方多年合作的互相信任,濒临破产的桂小欢又获得了新生。他应该感谢这20余位温州客商,当然最应该感谢的是诚信。如果诚信是双方的无纸合同,那么它的标的额是多少呢?仅就这一事件本身,它的标的额等于13万!

诚信是企业取得长远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事实上,有了诚信不一定能取得长久的成功,但没有诚信则一定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诚信是一切行为取得成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成功也就不远了。

8.守信用是做生意的最大法宝

守信用是为人处世立身之本,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信”就是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研究世界500强时发现:它们树立的企业核心价值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例如,惠普公司谈道:“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努力地创造和革新,但是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我们对人充分信任和尊重,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通过鼓励灵活和创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而摩托罗拉公司则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经理人和员工“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这些公司提出的理念似乎与自己的商业利润毫无关联,着重强调的是一种诚信对待用户和员工的情结。

诚信不仅能够折射出一个人最本质的特征,还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就是商人的立足之根本,发展之源泉。

在众多闽商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以自己的才智、财富和影响力,改变了家乡;有这样一个人,他孜孜不倦,致力于集聚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支持家乡的发展、进步与繁荣。他就是印尼华人富豪、融侨集团董事长林文镜。正如他自己所说:“个人的富有,不是我的所求,我要的是家乡的富有。”

1937年,出生于福建福清的林文镜随父母来到了印尼。30年后,林氏集团已经发展成印尼经济的巨无霸。作为一个在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林文镜对家乡的关注从未停歇过。1986年,林文镜把如日中天的事业交给了儿子林宏超打理,自己回到福建福清老家开拓新的事业。怀着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情结,林文镜带领东南亚工商考察团回到故乡福清市,并许下郑重的承诺:在福清办工业区,5年内使福清工业产值达到5亿美元。就是这么一个承诺,改变了福清,也改变了林文镜的人生之路。

一次,林文镜偶然发现新侨余资是座宝矿。他说,福建有新侨300万,福州有100万,福清有30万,每位新侨平均每年寄回1万美元。如此巨额的资金。足以使得任何人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林文镜由此率先大胆提出了“新侨”和“新侨余资”两个概念,并将其付诸于造福家乡的实践。

在福州举行的首届世界闽商大会上,林文镜呼吁,福建新侨将余资集合起来,投资家乡建设,也参与开发西部和投资东北老工业基地。他的呼吁受到全场新侨欢迎,此后,福清和福州的新侨开始集合余资投资建设家乡,福清的“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的创建历程,就是个典型例证。

林文镜通过合资方式.吸引台商及其他华商进入融侨开发区投资。林文镜与中国台湾明达集团合资创建太平洋塑胶有限公司。随后又与中国台湾的潘氏集团合股,创办了冠捷(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当初中国台湾企业家潘先生决定到大陆继续发展他的电子企业时,并未看好福清。是福清县政府的开明、守信及其制定的优惠政策,以及侨领侨贤林文镜为祖籍地发展所做出的一切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使他最终选择了以福清为新的发展基地。“冠捷电子”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1992年8月投产。

在林文镜独特的资本运作机制与中国台湾企业家独到的经营方略的共同运作下,冠捷到2000年产值已达到8501亿元。主要从事各种电脑显示器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业务。现为福建省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是福建省首家受到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表彰的企业。2000年,福清市提前实现了福建省政府要求建成“百亿电子城”的目标,全市电子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冠捷电子的产值就占8491%。此外冠捷电子在自身成长的同时还成功吸引了“冠钧”等电子企业落户福清。目前仅为冠捷电子配套的下游电子企业就有上百家,成为福清电子业的一支生力军。

像冠捷电子这样在福清成功经营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对开发区、投资区的招商引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卓有成效的侨商投资,加之投资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文镜自从1986年回国后,一方面致力于拓展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经常组织海外华商回国考察,促进海外华商对祖国大陆的了解。他还提醒意欲回乡创业的华商,要全面了解中国内地的情况,与投资地区竭诚合作、共同发展。

不仅林文镜如此,其他侨居海外的闽商奔走各地,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他们普遍的做法。一位福建名人这样说,走出福建的闽商在外地格外注重相互帮扶,发达了的商人会把自己的同乡带出去,不仅教他们经商之道,还出钱资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