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23475800000016

第16章 目光长远,进退有度(2)

解析郭芳枫的“成功秘诀”需要借助事实、通过分析来说话。1945年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败局已定,但由于日本长期的占领和恐怖镇压,犹有余悸的平民阶层不太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情形,不敢相信战争真的即将结束。而郭芳枫却由于一直密切关注着战争的发展,预测到日本投降指日可待,因而早早做好了东山再起的准备。他决定了自己的目标,看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物资必将短缺,海运必将兴起的机会,大量收购当时令人发愁的战争剩余物资,随后看涨售出发了大财。从此,他尝到了审时度势做生意的甜头,他的经营方法也从五金小店时盲从式的经营一改而为开拓性的发展,找到了商中三味,进入了状态。随之也取得一系列成功业绩。

郭芳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生意要有远大眼光,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郭芳枫认为,作为一个商人必须要了解市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市场的一动一静,预测市场的大势所趋。市场在何处?他的看法是,社会人群的需要就是市场起落的依据,一名商人必须知道社会人群需要什么、即将需要什么。这些道理是每个商人立身商界的基本要求。但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还不足以成为一位杰出的商人,除此以外还必须业有所精,因为市场不是孤立的,它受时间和空间的支配,也受政治和经济走势的影响,任何外部环境的变动都会使市场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商人,做更大的商业,不仅要了解市场,还要了解世界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再推敲出这些事情可能引起的市场变动,做出相应决策。可以说,这些道理其实就是他自身创业发展过程的总结。

从一个早年出洋、无可依仗的贫困闽南青年到南洋巨富,郭芳枫之所以能够得以成功,关键在于他能够未雨绸缪、正确把握时机。在商务实践中,既要了解政治和经济走势,也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这样才能掌握市场动向。以在混乱的市场现象中理清思路,确定目标,重拳出击。

4.以退为进,进退自如

退与进是一对矛盾,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不能将后退的举动一概视为怯懦和软弱。在无法前进的情况下,适当的后退往往是一种必要的、理智的行为。

在商战中,以退为进是一种极高明的管理策略。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运用此法之高明,足以称得上谋略过人的管理高手。

1898年,“华东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美西战争的缘故,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而美西战争最后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望日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内基发动钢铁战争其意义就更加重大了。摩根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和明尼苏达钢铁两家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内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内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首先拿卡内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内基的订货。

原以为卡内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内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内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是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将是自己。

卡内基更清楚自己的“分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内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到那时,卡内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内基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内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内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内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内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元对15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内基的条件。

在企业管理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内基瞅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听我的。这样,以1∶15的比率兑换了卡内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内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到4亿美元!

卡内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内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内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个步骤时,卡内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内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内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内基,而不是摩根!

以退为进,“退”并不是目的,只是达到“进”的一种手段,所以后退的幅度要适当,必须以达到“进”的目的为前提。退的程度不够,则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程度过大,则可能一退而不可收,成了大逃亡。

国内外知名企业也运用恰如其分的退却,蓄积实力,赢得了经济的回升,这也是商业管理之大略。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随着连续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所有企业都在拼命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为此,日本日立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世纪60年代初,整个日本经济进入了萧条时期。面对产品滞销,新建厂房的钢架已经搭起,新添置的一些机器设备已经运抵码头和车站,日立公司内部对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投资;一种是立即停止投资。为了综合各种意见,公司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我们不能短视,只看到眼前的萧条,萧条之后就是回升。如果我们现在停下,将来就会比别人慢一步。根据了解,东芝还在继续积极投资!”前者阐述自己的理由。

“停止这方面的投资绝不是短视。投资进去,萧条到来收不到丝毫效益。不如把这些资金投入其他有效益的方面,哪怕只有微利也比压死在这上面强。将来经济一回升,我们就有大量的活动资金可供利用。”后者针锋相对地应道。

“还有,正因为像东芝这样的大公司在继续积极投资,我们更不能继续投资下去。请想一想,我们目前能和它们比吗?仅靠实力,我们有获胜的希望吗?何况现在投资竞争是拼老本。”后者的支持者接着补充说明。

“如果停止投资和施工,那么现有的半截工程和大批的设备搁置在那儿,不是很大的浪费吗?你们算过这笔账吗?”前者的支持者提出了新的论调。

“好吧,就算继续投资,施工完毕后,工厂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又如何解决新吸收的工人的开支和生产出来的产品销路问题呢?”后者尖锐地反问。“新的浪费无疑将比现在停下来更大!”

“立即停止投资施工!”最后公司做出了果断的决策。这次日立的决定是正确的。

从营业额来看,1926年开始,日本三大电器公司中的东芝和三菱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日立则一直到1964年仍在继续上升。

从分红来看,1962年上半年,日立、东芝、三菱都维持在13%左右,1963年下半年,出现了1%的差距;到了1964年下半年,差距扩大到4%,日立达到10%。

时间终于进入了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一个新的经济繁荣时间来到了,蓄势已久的日立不坐失良机地积极投资,1967年投入了102亿日元,1968年上升到160亿日元,1969年上半年就突破1000亿大关,达到1220亿日元。效益呢?1966年至1970年,5年内销售额提高了17倍,利润提高了18倍。

如果当年日立不是明智地主动停止投资,做战略撤退,它在经济萧条时期能得以保存实力吗?到了经济回升期,能以巨大的实力迅速东山再起吗?答案不难得出。

从古今的史实中,我们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不进则退的情况是有的,小退大进的情况也是有的。能够前进而不肯前进,当然意味着倒退;但不能前进硬着头皮前进,也会造成实际上的倒退,甚至是大倒退。

5.博大宽厚,胸怀宽广

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精神底蕴和晋商群体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博大是指山西商人胸怀宽广,眼光远大,善于审时度势,洞察机遇,敏于观察商情。捕捉战机。宽厚是指山西商人宽厚待人,以义取财;善于以利厚人,协调关系,增强友谊,善于化解业务纠纷和协调师徒关系的大家风度。

晋商人才辈出。乔致庸作为一介半路出道的儒商,同样将儒家博大精深的智慧融入了商业之中。从乔致庸接掌复字号伊始,便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儒治商,以儒兴商”。他崇德尚义,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从事商业贸易,始终以诚信为本;他乐善好施,广施恩惠,善举无数;他宽厚仁德,待人和气,其宽其仁,远非一般人所能比拟。他常说:“做生意向来讲究三个字,一是义,二是信,三才是利。”他在包头与达盛昌东家邱天骏争做高粱生意,在眼看对方就要全盘皆输的境况下,他宽宏大量,以德报怨,主动上门求和,给对方一条生路,让对方深切地感悟到乔致庸口中“仁义”二字的分量,赞叹乔致庸“一身正气,儒雅仁厚”。乔致庸以他的仁义宽厚之举,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同行的尊重,赢得了许多商机,赋予百年来晋商所坚持的“以义制利、诚信不失、人心不偏、公道长存”的商业伦理以深厚的内涵。

无独有偶,这种宽厚仁义的精神在明末清初的太平尉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太平尉家在明末清初还只是一个占有土地的地主与开店的东家。雍正、乾隆时期,尉家的主人尉佳瞄准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民富物丰的地方,从山东、陕西收购铁、盐、皮、羊、烟叶、木材等转运两湖、江淮,又由江淮收购丝、茶转销内地,使家族的商业由单一经营变为多种经营,由商业投资逐步变为金融投资,随后一步步扩大了银号、钱庄的经营业务。并将所获利润投入到新的行业当中去,扩大了经营范围。他家的商号由山西、河南发展到安徽、湖北、四川和苏杭等富庶地区。经营品种也由杂货、布匹发展为丝品、绸缎、钱庄、当铺、盐店等,成为了一个集团式的家族企业,鼎盛时期可“目进万金”,以上是尉家博大的地方,尉家兴旺的另一原因,是宽厚待人。尉家不但很尊重顾客,对待员工,也是平等宽厚,并为员工配备股份,让员工有归属感与荣誉感。

过大节的时候,为安抚商号员工的思乡心理,尉家每年请来家乡的戏班,按每天一号巡回慰问演戏。过年的时候,尉佳与家人还到各地的商号里去,顶替多年未回家的员工,让他们回家探亲。或者由商号出钱,让店员的家人到店员的住处去,共享团圆之乐。

此外,尉家还注重培养员工的素质,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尉家出钱请私塾老师,教店员识字、算账。其中,就有在扬州靠卖画度日的郑板桥。尉家有300年左右的兴旺家业,这与他们博大宽厚的经营策略不无关系。

博大宽厚的精神还表现在经营管理上包容并蓄,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于人。

山西太平王家是一家老字号。清朝初年,由王太来发家致富,此后一直业绩平平,到乾隆年间,其子孙王协中举,方始家业走向辉煌。

王协中举后,恪守家训,宽厚待人,不久后,捐官授刑部员外郎。乾隆南巡时,王协承办接驾差务,礼待大贪官和珅,宽待同僚,在奸相专权、相互排斥的夹缝中与人容忍共处。由于官声极佳,得到乾隆的赏识,取得“恩加十三级,晋资政大夫”的官衔,一跃成为大官。资政大夫有一个特点,亦官亦商,这王协开始大展手脚,充分显示了一个商人后代的精明,在承办河东盐务时,用巨资买得河东盐池的私卖股权,这一下,打开了王家发展的瓶颈。王协在两淮地区以及扬州、苏州、杭州、罗山等地,都开设有王家盐号,承办盐业运销,每年获取盐利1000万两白银,在山西商帮中,成为仅次于尉家的富商大家。而王协经营的河东盐业运销,抵制了外商染指山西盐务的野心,维护了河东盐业产权和税赋收入,因功获得乾隆的封赏。王家七代都受过清朝皇帝的封赏。

王家虽屈事朝廷,委于权势,但能以一家之力,沟通盐运,便利商民,互通有无,其做法体现了大柔至刚的经营思路。

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山西商人之所以善于理财,名扬海内,也出于此。正所谓:心有多宽,路有多广。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容忍的人越多,获得的尊重和爱戴就越广,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难免发生误解或摩擦,特别是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巴尔扎克说:“做点好事,待人要仁慈、宽厚。总之,用你的谦虚来避免厄运吧。”一个有度量的人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是不会发怒的,对于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会冷静处之,对待复杂的事物则会经过周密的分析,才能作出果断的决定。避开了冲动这个魔鬼,胜算自然就会大一些。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于和气宽容地对待整个世界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愉悦了,心胸也就开阔了,就会获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欣喜,会获得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

6.吃亏是福,舍小求大

大智若愚,大得若失。“吃小亏赚大便宜”这一厚黑术在于以小本赚大利。在人际关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些明争暗斗,有些摩擦。因此,在适当时候恰当地舍小求大,往往会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