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23489200000022

第22章 友谊课——刻薄是利刃,放下即快乐(3)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约伯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常人不可理解的两件事都发生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身上,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所采取的态度。

面对敌人,一定要不屈不挠,咬紧牙关,迎面而上,决不退缩——这似乎是共识。但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站到对手的身边去,把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

不必锦上添花,但要雪中送炭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别人不是很需要的时候拉上一把,以便使之锦上添花。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锦上添花远远比不上雪中送炭。

哈佛心理学教授认为,锦上添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愿意做。可是,能够做到雪中迷炭的人却很少。其实很多时候雪中送炭更简单,只要很少的付出,甚至有时候对自己都算不上什么付出,可是对别人却会是莫大的恩惠。

我们内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紧迫的,有不重要的,而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受到别人的帮助,则内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一只萝卜和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内心感受来说,完全不一样。有某种爱好的人遇到兴趣相同的人则兴奋不已,以为人生一大快乐。两个人脾气相投,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懂得这个道理。

在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做过一回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本来就不好,兵乱间又损失很多,粮食问题就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很多人被活活饿死,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地方的父母官,看到这种情形急得心慌意乱,却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给他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叫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一定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于是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寒暄完毕,周瑜就开门见山地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顿时产生了爱才之心,他根本不在意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笑着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着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如此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就这样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真的像鲁肃想的那样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了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鲁肃在周瑜最需要粮食的时候送给了他一仓,这就是所谓的“雪中送炭”。当然周瑜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等他日后发达时给了鲁肃一个个大大的回报。由此可见,雪中送炭确实很令人感动,甚至让人永远都铭记不忘。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杂了一些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钟书先生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先生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先生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多年后还报。

德皇威廉一世在一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可谓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了自己对德皇的敬仰之情。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都是自己最尊敬的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别人不是很需要的时候拉上一把,以便使之锦上添花。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锦上添花远远比不上雪中送炭。当别人口干舌燥之时,你奉上一杯清水则胜过九天甘露。如果大雨过后,天气放晴,再送他人雨伞,这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如果人家喝醉了,再给人敬酒,这未免太过于虚情假意了。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多结交一些优秀人士,方能成就未来的幸福

一个人的成功、快乐和价值的体现,往往与你拥有朋友的多少,以及他们的品质有关。结交到的优秀人士越多,你就离成功越近。

朋友是一生中影响你最深的人,多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对你以后的人生道路是很有好处的。

倘若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通过努力去赶超他们。同样的,倘若一个人总是与一些道德卑微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的品性也会变得恶劣。相反,倘若他多与优秀人士交朋友,久而久之他也会是成功团队中的一个。

当然,朋友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有多少比你优秀、比你强的朋友,重质量不重数量,才是交朋友的根本,这要靠自己去发掘。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与朋友坦诚相见,以心换心,你就会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当然,友谊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朋友必须是互动的,你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结交更高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交朋友,更重视朋友,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以牺牲友谊为代价。即便是失去一点点社会地位,或影响到自己的事业,也要让友谊之花常开。一个人的成功、快乐和价值的体现,往往与你拥有朋友的多少,以及他们的品质有关。结交到的优秀人士越多,你就离成功越近。

美国有一位名叫埃德加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办公室。

在第二间房子里,埃德加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是谁。高个子的亚斯达刚开始时觉得眼前的这个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两人竟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埃德加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却给了他很多自信。于是,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他当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是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埃德加在活跃于实业界的几十年中,实践着他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与优秀人士结交。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能转换一个人的机运。

也许,你不禁要问埃德加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呢?其实,他的成功源于结交到了很多优秀人士,并从他们的故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自己所用。曾有人认为,微软就是傍着IBM长大的。当IBM已经是业内巨人时,比尔·盖茨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比尔·盖茨通过母亲认识了IBM的董事长卡里。卡里决定从事个人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在准备操作系统上的支持时,他首先就想到了盖茨,于是便给盖茨打电话。而比尔·盖茨认为,IBM是大公司,与他们合作,自己可以说是攀了高枝,于是积极准备。就这样,比尔·盖茨在20岁刚领导微软的时候就跟世界第一大电脑公司IBM签约,获得创业之初的第一笔大单业务,为微软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在于比尔·盖茨选择了好搭档:保罗·艾伦和斯蒂芬·鲍尔默。保罗·艾伦知识丰富,富有创造性,正是他的魅力折服了比尔·盖茨,在他的劝说下退学创业。微软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其操作系统的成功,而正是由于艾伦对技术的痴迷使得全新的BASIC语言最终得以出现,使微软最终成为软件领域的巨人。如果盖茨是微软的“大脑”,那么鲍尔默就是微软赖以生存的“心脏”。鲍尔默本人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也没有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但是他善于社交和团队管理,他是微软的市场战略家。用人制度也是微软成功的基础。比尔·盖茨说:“在我的事业中,我觉得我最好的经营决策就是挑选人才,挑那些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可以委以重任的人,可以分担忧愁的人。”在选用员工时,比尔·盖茨善于雇用有智慧、有工作能力、有潜力的员工,始终寻找并聘请电脑行业中最出色的人才。为了招聘2000名新雇员,比尔·盖茨会成立220多名专职招聘人员组成的小组,他们的专门工作就是每年访问130多所大学,举行7400多次面谈,专心寻找人才,所以微软旗下汇聚了很多英才,为微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和强有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盖茨还主动与商界大亨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一次社交宴会上,盖茨认识了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两人惺惺相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盖茨为反垄断案焦头烂额时,巴菲特就站出来为老朋友仗义执言。当巴菲特的投资公司需要挑选接班人的时候,盖茨被选为沃伦·巴菲特经营的投资公司博克夏·哈莎维公司的董事。在商界社交的拓展,为比尔·盖茨事业上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由此可见,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并不仅仅靠运气,而是注重在创业过程中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优秀人士,利用大家的优势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要与优秀的朋友缔结友情,跟第一次就想赚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这原因并非在于伟人的超群拔萃,而是你自己容易忐忑不安。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失败,是因为不善于和前辈打交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兰西的陆军元帅福煦曾说:“青年人至少要认识一位善通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顾问。”

萨加烈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最有益的。学习正当地尊敬他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不少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打交道,这的确很值得自慰。因为在与其交往时,能借此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一些优秀人士,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

我们可以从劣于我们的朋友中得到慰藉,但也必须获得优秀的朋友给我们以刺激,以助长勇气。

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偶然得来的。我们或者和他们住得很近,因而相识;或者是以未曾预料的方式和他们相识了。结交朋友虽出于偶然,但朋友对于个人进步的影响却很大。交朋友应该经过郑重地考虑之后再决定。

总之,事业成功的人,有赖于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不断地使自己力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