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国学,用国学
23495600000022

第22章 国学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4)

我们之所以倡导要建设和谐社会,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还存在不和谐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十大不和谐的因素:第一,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第二,劳动关系日益失去平衡,资本的势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保持着不断上升的强势地位,而作为劳动者,他们的权益则处于一种不断受到侵犯的状态;第三,城市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加深;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第五,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第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第七,效率与公平不平衡;第八,经济发展与政治、法制的发展不平衡;第九,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第十,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我们总是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上面这十个方面可以说是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礼记·中庸》指出:“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如果我们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人与别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和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少年来,人们从自然界大量索取物质资源,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

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还表现在制度上。比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体现了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其实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同一,这也就是所说的“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而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产下的,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的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

人民的仁爱之心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儒家虽然一直不提倡禁欲主义,但是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称为人,是因为他具有人的精神,特别是有道德。所以孔子一直以来以“仁爱”为中心,主张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习的根本,认为这才是一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基。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有着丰富的含义。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仁”强调的是个人与集体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为仁由己”。这其中就包括“爱人”和“孝悌”两个方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可以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个体的思想基础。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社会中会有不同的群体,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支点。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如果不相互交往的话,也就无所谓和谐了。为此,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其实儒家所讲的人伦的和谐,就是每个人要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

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这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尽力做到公平,也就是社会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平等,而不是不同阶层,利益不同。在人与人间要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儒家所讲的人伦和谐社会是靠礼乐制度来作为保障的,因而,礼的规定以及人们对礼的认同,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则主要表现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乐制度中。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在儒家看来,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和谐。实行“王道”也就是“保民而王”,而行“王道”的核心也就在于“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于孟子所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第二,经济和谐。孔子认为对待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当百姓有了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和谐与稳定。儒家最为反对的就是“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样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第三,文化和谐。要我们发扬中国文化的一统性与多元性。一统性也就是说中国需要一个能够兼容并蓄的主导的意识形态,而多元性在于各种思想能在此基础上相互糅合。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以及清代的朴学,都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各种学派与民间信仰交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以儒治国、以道修身、以佛养心”的精神体系。

国家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在对外关系上,孔子主张“以礼屈人之兵”。其实儒家的思想就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中有关和谐社会论述的最高境界。在《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儒学主张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义。《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可以说是我国和平发展与双赢战略的一个思想源泉。

儒家思想里面孕育了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也包含了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我们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一个渊源。

当前,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努力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些都这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吸纳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这些文明成果。

虽然儒家产生于奴隶制社会末期,形成在中国封建社会,但是其中有很多宝贵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现代化的人文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慎之又慎的事情是:斋戒、战争、疾病。

就现代社会而言,凡是大家关注的事情,行政者必须认真对待。民心就是政治,民意就是政治,民欲就是政治。凡是关于民心、民意、民欲的重大事情,必须慎重对待,让人民满意。

【品故事,明心志】

不要骄傲自大

公元382年的十月,秦王苻坚在太极殿大会群臣,商议出兵伐晋,他说:“自我继承前人事业三十年来,四方都被我平定了,只有东南角一块地方还没有征服。今天我已经有一百来万的军队,我想出兵伐晋,你们看如何?”

他的秘书监朱彤马上说:“咱们只要出兵,连仗都不用打,晋国马上就会来投降,即使不来投降,他们就会逃到海上去死掉。这真是个良机。”苻坚听了这种话非常高兴地说:“这话说得对,表达了我的意志。”

就这样凭主观臆想,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敌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怎能用兵谨慎,怎么能打败敌人?

七、义分则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第一,荀子“义分则和”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正值结束诸侯之间相互割据、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之际。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之间的冲突加剧;而且统一的大趋势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由于连年的诸侯战争使得中原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荀子作为一个由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思想家、政治家,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认识的相当深刻,如何让社会真正稳定下来已经成为了荀子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于是,荀子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稳定的理论——“义分则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