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喝茶的民族,饮茶受中国人一贯的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凡事都合乎中庸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绝无造作的形式。
中国人饮茶,最讲究的是情趣,如“歌停曲终”、“停在看书”、“夜深共语”、“小桥书舫”、“茂林修竹”、“酒闸人散”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
“寒夜客来茶当酒”,不但表露出宾主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藏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早在神农氏尝百草,断定茶有药效时人们就把茶叶当作药物使用。原始的饮茶方法很简单,他们把采下的野生茶树的叶子煮成茶汤来喝,感觉到茶味苦涩。后来便把茶叶当作蔬菜和饭菜一起烹煮,以便调和茶的苦涩味道。春秋时代以前,饮茶方法是很简单的。
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制茶技术的发展和茶叶种类的增多,各朝代的饮茶方法也是形形色色,我们沿着朝代的变迁来探讨,可得到下列史料。
第一节 秦汉时代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逐渐采用茶叶加工制作技术,同时出现了较为复杂的烹饮方法。魏国张辑在《广雅》上说:荆、巴一带,采茶叶做成饼状的烟,叶老的还要粘抹米膏。饮用时,先炙烤成赤色,捣成碎末,置于瓷器中,注入沸水,再加上葱、姜和橘子来调味,饮用之后可以醒酒。这种烹煮方法的特点是先炙烤,再捣碎,再加入其他香料食品来调味,如此,茶汤的浓度增加,而且可以降低茶的苦涩味和青臭气。
第二节 宋代煮点法
唐人饮茶也喜欢添加葱、姜、橘皮等调味料,如此或许可使茶变得好喝点,但也因加了佐料而使茶的真味被掩盖,无法品尝茶的真香,因此陆羽并不主张加料调味。至宋朝,由于茶的品质不断提高,茶味也越来越佳,或是因流行“点茶”之故,因此就不再添佐料了。
宋代饮茶法基本上是唐人的延伸,但比唐人进步,程序也较缩减,当时流行的是“点茶”,点茶和唐人煮茶的方法有些不同,两者相异之处,在于点茶法是改为开水冲调,而不是与水同煮,此为饮茶方法的一大改革,方法如下:
灸棘茶饼放太久香味会变陈,应先放于清洁的容器中用热水浸渍,以便将表面半凝固的膏刮除,再以铃钳夹住,用微火灸干。
碾茶——茶饼经过烘焙灸干后,包上一张清洁无味的白纸,用银制或铁制的茶碾击碎,碾茶的时间要短,动作愈快愈好,如此才能使茶色白,若耽搁过久,茶色即呈昏暗。
罗茶——棘团茶虽经碾碎,然并不十分匀细,须用茶罗筛出细粉,粗茶屑则弃之不用。茶罗的纲目愈细愈好,茶末细才能与汤完全融合,若粗则易沉淀于杯底。
候汤——唐代煮茶用釜,将茶末置入釜中煮,宋代点茶则用汤瓶盛水煮汤,用来点冲盏中的末茶,称为点茶。汤瓶宜小不宜大,小则候汤较易,点茶注汤时也较易控制出水量。因为汤瓶口小,煮水时不易观察判断,汤应煮至何种程度也最难分辨,所以说“候汤”难也。又因候汤难以目测,故除陆羽的三沸“形辨法”外,尚有“声辨”和“气辨”法,以辨别汤之老嫩;而如何将茶汤控制得恰到好处,不老熟也不生嫩,确是需要相当的经验才可。
盏——用意如同今之温杯,即点茶前先用火盏使杯温热,如此茶末才能全融于汤中,若冷则茶末与汤分离。茶用以建安瓷最好,它呈深青色且有兔毫般的纹路,的身较厚,保温效果佳,不易冷却。温过的后,以铁匙或银匙量适量的茶末放入盎中,而置茶量也须适中,约一钱七分左右,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而聚。置好茶即可点茶了。据《大观茶谕》记载有两种点茶法:一是静面点:将茶放于盎中徐徐提瓶环绕的缘注入热汤,再以筅轻轻摇动不使右茶的浮沫产生;二是一发点:此法是置茶于盎中后,提瓶将热水一口气注入,随注入,随手以“筅”用力搅拌,使茶泡漂浮。这两种点茶法都不是最好的。另有一种点法是先将盅中的茶粉调成糊状,然后将热汤环绕注入,不使汤与茶直接沾染,然后再加以搅拌而使茶汤均匀,这才是最好的点茶法。
第三节 元代与明代
到了元、明时期,基本上摒除了饼茶,改成条形绿茶,所以饮茶时不再碾成粉末,而是全叶冲泡。明朝陆树声在《茶花记》中所叙述的方法是:当夏天炎热时,先把开水注入后放茶叶,可免水温过高,茶被烫熟;冬天寒冷,先放茶叶,后注开水,以免水温过低,茶味出得慢。许次纾说:“茶具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易保持,大则容易散失。”茶具每天要用开水洗涤,用布巾擦干;杯中的茶渣必须先倒掉,然后再斟,否则损害茶味。还要揭开盖子查看,如水面起微波或蟹眼泡时,正是泡茶的最好时机。泡茶的方式沿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是以下投法最流行,且无四季的区别。由明清到现在,虽用同样的泡茶方式,但期间仍有差异,在探讨今日茶艺的同时,也应对古代茶艺有所了解认识。
第四节 各种泡茶方式
中国人的泡茶方式从明朝洪武年起,有重大的改变,从固形茶到散茶,不但影响了茶的制造,更改变了壶的命运。壶的流行,把饮茶艺术提升至最高峰,饮茶文化蔚成大观。
中国人好饮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无为而饮,喜欢就饮,既不是为了陶冶性情,也不追求品位,与日本当做学习礼仪的生活规范迥然不同,因此,照理说也就无所谓流派。然而,由于地域的不同,生活习惯及茶的产制不同,壶泡流传久了也发展成地方色彩,各地方不同的泡法,只是一种经验的累积及习惯的养成,跟宗教及信仰并无丝毫的关系。
不同品种茶叶,依其特性而制成各种名色。泡茶是对茶的制造过程的一种追溯,制造者的最高理想是把色香味留下来;饮茶者的最大愿望是把色香味品出来。壶泡是引起共鸣的媒介,因此,像文章一样,有的要精读,有的粗读即可。茶的花色,因地理环境、季节因素、制造过程的不同,当然也有高下粗细之分。饮茶的艺术化,在理想上即是因材施泡,表现最优良的一面。
在饮茶的境界上,就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三境界所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此,有法的过程是必需的,从有法至无法而随心所欲,这就是存在各种不同泡法的原因。
第四节 传统式泡法
特色
传统式泡法的特色在于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并不十分苛求形式及道具。第一泡后的洗杯,都是一起放入茶池中洗,在卫生上曾引起非议,茶海可以解决难题,但是有部分饮者积习已深,喝完后仍习惯性地在池中一沾,这是须逐渐改进的无心之过。
备用具、备茶、备水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装备。水壶用酒精灯只是求雅致,一般都用插电式,或是用小斯灯。泡茶的人右手持器具,随泡茶的增添,最省事的只是一个茶叶罐。
烫壶
将热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
即将烫壶的水倒净,可以顺注口将水倒出,也可以从壶口倒出。
置茶
比较讲究的置茶是先放一个漏斗在壶口上,然后倒入茶叶,随便一点的用手抓茶叶放入茶壶即可。
冲水
将烧开的水倒入壶中,至泡沫满溢出壶口。
烫杯
烫杯的作用有二:一为保持茶汤的温度,不至于冷却太快;二为利用烫杯的时间来计量茶汤的浓度。
倒茶
盛茶汤的器具,桌上的叫公道杯,通称茶海,有了这种器具,才不会你淡我浓的极不均匀,因为茶汤先倒较淡,后倒较浓。
不用公道杯的倒法是先提着壶沿着茶池轻点一圈,用意在于刮去水滴和摇动茶汤使茶汤均匀,叫“关公巡城”。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池中提出,热气腾腾,有如关公之威风凛凛,带捕役巡弋,故戏称之。
摇动只是使茶汤稍微中和,浓淡平均就要靠倒杯的技巧,不能一次倒满。如有二杯,则来回倒壶盖;如有四杯,可分成四次,依次倒四分之一。这种倒法,也有人戏称叫“韩信点兵”。
分杯
将茶海的茶汤倒入杯,以八分满为宜。
奉茶
自由取用,饮后将茶杯归位。
去渣
一般饮茶,茶过三巡得宜,泡过三次后,即去渣。这个动作是在客人离去后才做的。若是换另一种茶,则在也应另换一把,但是若享用品质较高的茶,可至今才去渣。
还原
客人离去后,去渣洗杯洗壶,一切归位,以备下次再用。
第六节 诏安式泡法
诏安在福建省南端,濒临安溪西南,适合泡焙浓酽的茶,其特色在于用纸方巾分出茶形,以及洗杯的讲究。
备茶具
壶倾斜45°的位置,布巾折叠整齐,纸巾放在泡茶者的习惯位置,茶盘放在壶的正前方。
整茶形
诏安式泡茶之泥壶不用过滤网,而用单孔壶,不能用牙嘴通流。因用的都是陈年茶,碎渣多,所以要整形,将茶置纸巾上,折合轻抖,粗细自然分开。整理完茶形,将茶叶置于桌上,请客人鉴赏。
热壶热盖
一般泡法,壶盖可以连接壶身,诏安泡法不顾壶盖,烫壶时,盖斜置壶口,连盖一起烫。
置茶
烫壶水倒掉后,盖放杯上,等壶身一干,即可置茶。置茶时,流高耳低,细末倒在低处,粗形倒近流口,避免阻塞。
冲水
泡沫满壶口为止。
洗杯
诏安式所用茶杯为蛋壳杯,极薄轻,洗杯时排放小盘中央。每杯注水三分之一,洗杯时双手迅速将前面两杯水倒入后两杯,中指托杯底,拇指拨动,食指控制平衡,动作必须利落灵巧,运用自如,泡茶技术如何,可从洗杯动作断定。
诏安式泡茶以洗杯来计量茶汤浓度,第一泡以双手洗一遍,第二泡以双手洗一来回,第三泡则以单手洗一循环,主人喝的留在最后。水溢杯后用中指擦掉一小部分水,食指、拇指挟杯倒掉。
倒茶
这种泡法在倒茶时应特别注意,轻斟慢倒,不缓不急,第一杯留给自己,因为含渣可能较多,倒法也是巡弋倒法,茶流成滴即应停止。
诏安泡法以三巡为止,焙火较重的茶,三巡后,香味尽去,故不取。
第七节 安溪式泡法
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临蓝溪北岸,北武夷、南安溪,产茶自古着名。安溪式的泡法,适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特色
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以三泡为一阶段。每阶段闻其香气高否,第二阶段尝其滋味醇否,第三阶段察其颜色变否。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
这类泡法能使茶的原形露出,是茶的另一种固定方式。
备茶具
茶壶的要求与诏安式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备闻香高杯。
温壶、温杯
温壶与潮式无异,置茶仍以手抓,惟温杯时里外皆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