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23579100000021

第21章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3)

暗示还可以是一种情境。父母可能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当来到安静的图书馆时,别人都在认真看书,自己也不好意思大声说话;而在喧闹的商场,便会不自觉地和身边的人大声聊天,不说话反而感觉不对。孩子对环境其实很敏感,所以情境性的暗示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能从哪些方面暗示孩子呢?

对孩子的自我印象进行暗示。

很多孩子都有不良的自我印象,因为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批评给他贴上了很多标签,比如“你真笨”、“你怎么这么淘气”、“你这个坏孩子”、“懒鬼”……后来,这些标签成了孩子自我印象的一部分,从而引发更多的不良行为。用暗示的方式改变孩子,最先要从改变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做起。

10岁的肖润很贪玩,不爱学习,爸爸曾经为这个骂过他多次。

一次,肖润在顶撞爸爸时说道:“反正我就是这个样子,你管我也没用。”这句话让爸爸受到了触动,自己骂肖润是为了让他变好,怎么他反倒自暴自弃了呢?

于是,爸爸换了一种教育方式,他不再骂肖润,而是增加了对他的关心。

肖润喜欢围棋,爸爸就一边陪他下棋,一边和他聊天。父子间经常性的对话由“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我就是不争气!”变成了“今天上了一天学,累吗?”“今天心情怎么样?”

慢慢地,肖润玩的时间变少了,开始专注于学业和围棋,在年底学校举办的围棋比赛中获得了亚军。

爸爸其实是换了一种眼光来看肖润。以前爸爸只注意肖润顽劣的一面,拼命地批评他,结果他越来越顽劣。当爸爸认识到这一点时,果断地转变了教育的方式。将肖润当做一个优秀的孩子来对待,孩子的行为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要注意,暗示一定要真诚。如果要暗示孩子“你是个好孩子”,那么父母就要真的从心底里认为他是个好孩子,将他当做一个好孩子来对待。否则孩子很容易就能感觉到其中的虚伪成分,进而产生厌恶和排斥情绪,甚至觉得父母在演戏骗自己,行为反而会更加恶劣。

用表情暗示孩子。

微笑表示鼓励,皱眉表示反感……生活中表情暗示的例子数不胜数。比起语言,表情更能代表直接的情绪反应。孩子做完一件事,如果看到父母表情严肃,便知道自己很可能是做错了。而当父母神情愉悦,对孩子微笑时,孩子一般认为自己受到了鼓励。

8岁的小云来到姥姥家,东跑跑,西看看,他看到姥姥放在床上的毛线球,一时兴起,就把它拿起来滚着玩。妈妈看到后本想喝止小云,可是因为人多不方便,她只能皱起眉头盯着他。小云感觉到气氛不对,抬头刚好看到妈妈在皱眉,赶紧把毛线弄好放回床上。

表情暗示由于比较隐蔽,不像动作和言语那样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所以使用的机会很多。比如,在朋友家,有客人来家里时……都可以用表情提示孩子。

用动作暗示孩子。

在乐乐的那个故事中,为了提醒乐乐将图书放回原处,妈妈用自己的动作暗示他如何去做。适合使用这种动作暗示纠正的行为还有:孩子写作业时的坐姿不正,孩子到睡觉的时间不睡觉,生活中物品摆放混乱,等等。

除了这种做示范的暗示方法,在孩子说错话时,轻轻碰他一下也是动作暗示的一种。比起神态表情的暗示,这种暗示更加直接,不会担心孩子注意不到。

小环8岁了,一次她和妈妈一起去剧场看舞蹈剧《白雪公主》。正当周围的人都沉浸在剧情中时,小环忍不住了,开始嚼起日本豆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让妈妈觉得十分尴尬。

于是,妈妈碰了小环一下,又指了指她手中的零食。小环马上就明白了,于是她放下零食,规规矩矩地欣赏起舞蹈来。

用言语暗示提示孩子。

暗示不一定是无声的,言语也能作为对孩子的暗示,而且发挥的作用也不小。

有时候行为上的暗示孩子注意不到,而有时候发生的事情无法用行为暗示,这时,言语上的暗示就要派上用场了。

6岁的莉莉拿勺子吃西瓜,这时,妈妈刚好在厨房做饭。等到妈妈进屋收拾垃圾时,发现莉莉白色的裙子上溅上了好多西瓜汁,妈妈笑着说了一句:“莉莉,你看你现在像不像瓢虫啊?”莉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红色点点,脸红了,对妈妈说:

“妈妈,我要换衣服。”

妈妈继续说:“换上新衣服又成了瓢虫怎么办?”“不会的,不会的,我不会再溅到衣服上了,”莉莉大声说,“我不想做瓢虫了。”

当使用言语对孩子进行暗示时,需要注意:

首先,言语暗示是为了让教育过程显得轻松愉快,所以父母在使用言语暗示时一定要保持积极的情绪,以免让他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其次,语言不要带有贬低、嘲讽的色彩,否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最后,不能将他和别的孩子作比较,父母可以夸别的孩子某种行为真乖,但是后面不要说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

教孩子学会自我暗示有时,我们提示了孩子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的巩固还需要孩子的努力。最好能通过暗示让孩子认同某一形象,这样孩子的行为矫正就不会半途而废。

7岁的斌斌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含胸驼背,妈妈说了他很多次都不管用,后来妈妈采用了暗示的方式,给斌斌买了一身小军装,对斌斌说:“斌斌穿这身衣服真像军人,来,走几步给妈妈看看。”这时,斌斌联想起军人的形象,站得直直的,大步走了起来。妈妈高兴地笑了。这样训练了几次,斌斌走路再也不会含胸驼背了。

沟通箴言

暗示之于明示,之所以管用,不外乎一个“暗”

字。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时,教育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由于孩子没有意识到,所以抵触就很小,有时他还觉得妈妈(爸爸)的话甚至很好玩,常能引他大笑,笑完了,他也明白了。这时,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更多是出于自愿,所以也相对容易许多。

“孩子,你真棒!”

对孩子的进步与良好行为及时给予赞美

妈妈,我考了100分。”“我的孩子真棒!”在孩子表现出色时,父母一般不会吝啬赞美之辞。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现说不上出色,只是比原来进步了一点呢?

9岁的晓松拿了一张数学卷子给妈妈看,妈妈看到卷头上那红笔勾写的67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时,爸爸进来了,看到晓松失落的样子,他问晓松:“上次考了多少分?”“56分。”爸爸拍着晓松的肩膀说道:“有进步了,真不错!还要继续努力啊!”晓松大声说:“嗯!”

其实,比起孩子表现优秀,孩子的进步更需要赞美。因为凡是进步,一开始都不稳定,这时如果不及时赞美,在困难和惰性的干扰下,孩子很可能恢复原状。所以,及时鼓励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不光是学习上的进步,孩子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样需要父母的及时鼓励。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最初可能是偶然的,但是一旦及时地给予赞美和鼓励,那么它就能逐渐固化下来,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而如果没有及时鼓励,那么很可能第二天他就不这样做了。

7岁的婉婉早上起床时一直不喜欢叠被子。可是有一次,她在看一个教育节目时受到了触动,第二天早上,她把被子叠好了。她想:“妈妈会不会表扬我呢?”

可是妈妈走进屋子,扫了一眼床,说:“快去洗脸吧,早饭都给你准备好了。”婉婉很失落,第二天,她没有叠被子,直接去洗脸了。

其实,妈妈未必是没有注意到婉婉的改变,可能只是由于忙顾不上表扬她,或者只是没有重视这个小改变。婉婉的期待落空,失去了动力,于是又恢复原状了。

妈妈在进入屋子时,看到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肯定会觉得有些惊讶,如果当时她把这种惊讶表现出来,并给孩子一个善意的微笑,然后表扬孩子一下,孩子可能就会把这种行为坚持下去,从而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当然,表扬孩子不是简单地说:“孩子,你真棒!”情境不同,每个家庭习惯的表达方式不同,这句话也可以有多种变化。如:“知道自己叠被子了,婉婉真勤快,真棒!”“婉婉被子叠得真整齐!”“自己把被子叠好了?婉婉越来越自立了。”……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赞美孩子呢?

对孩子的赞美一定要及时。

小萍8岁了,学习一直很优秀。爸爸偶然看了一个教育节目,节目中提到要对孩子进行赞美,不然孩子会没有动力。于是,爸爸在小萍拿成绩单回家的时候说:“小萍真棒!”小萍有点纳闷,她的成绩一直是这个样子,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赞美她。

赞美要针对进步和刚出现的良好行为进行,这才是及时赞美。如果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形成了,父母再来赞美他,孩子难免会感到莫名其妙。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早就会走路了,父母忽然赞美他:“你走得真好!”这不但不能鼓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虚假。

因此,赞美孩子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当本来喜欢赖床的孩子偶尔有一天早起时,当一向不及格的孩子拿到了60分时,当从来不关心父母的孩子忽然问候“爸爸(妈妈),累不累”时,父母要把握时机,及时赞美,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使之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赞美要强调具体细节。

孩子的进步有很多种,如果父母只是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可能搞不清楚是哪个行为受到了赞赏,因此也不会受到强化。而且一味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也会让孩子觉得乏味,使这句话失去意义。

12岁的小文一次试着炒菜,妈妈尝了小文的菜,说道:“炒得真棒!”小文忍不住问道:“怎么个好法?”妈妈一时说不上来了。小文赌气地说道:“妈妈你是在应付我吧?”

妈妈如果说:“这道菜火候掌握得真好!”可能小文就不会是这种反应了。

赞美孩子,要让他相信父母说的话是真实的。而增强话语可信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说出具体的细节,说出实质性的东西。

苏兰11岁了,一次她看到洗完晾干的衣服散在了床上,就一件件地叠好放在了床边。妈妈回家后看见叠好的衣服,称赞苏兰:“妈妈没有教过你叠衣服,你就叠得这么整齐。啊,还知道不同的衣服叠法不一样,真棒!你看,这些衣服都放在柜子的这个地方,下次再叠好直接放进去就行了。”苏兰笑着点点头:“知道了,妈妈。”

就像苏兰的例子,赞美孩子行为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孩子你真乖!”“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懂事!”这样笼统的说法。这样不是在和孩子沟通,而是父母站在一个高高的地方在评价孩子。父母可以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坐在剧院里的观众在欣赏了演员的精彩表演后说:“真棒!”但是如果是面对面地和这个演员交流,这两个字是否还够用呢?

要留心孩子的闪光点。

“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任何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所在,只是父母没有注意到。闪光点和优点不一样,优点是一种性格,而闪光点往往出现在某一个瞬间,如果父母当时没有注意到,那么,有可能会逐渐消泯。

13岁的吴军在学校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很差,父母批评他却不管用。

一次妈妈的手被热油烫伤了,吴军主动去下厨做饭。妈妈很感动,对吴军说:

“你真懂得关心妈妈!”吴军当时没说什么,可是从那以后,他似乎变得安静了许多,很少再听到他在学校打架的消息。而在家中,妈妈有时上夜班回来,他也总是会给妈妈做夜宵。

沟通贵在真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如此。赞美的语言不重要,重要是里面蕴涵的情感。只有父母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赞美孩子,才会引发孩子行为的改变。最真挚的赞美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是为了让孩子听到才说这句话。

吴军的例子就是这样,这个时候,妈妈只要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在自然的情感流露下,不论用什么语言,都会有很大的力度。

赞美要抓住每一次细小的进步。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每个小细节都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赞美。就像小孩子学骑车,最开始他只是敢坐在车子上,就是坐着还会害怕,这时父母要鼓励他:“胆子真大!真勇敢!”等到他自己开始骑,刚开始骑得很笨拙,这时父母要赞美他:“啊,我的孩子会骑车了,孩子你真棒!”慢慢地,孩子骑得很顺利了,这时,赞美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赞美的目的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坚持下去。又如,父母想培养孩子专心做功课的习惯。刚开始孩子可能只能坚持半个小时,而有次坚持了45分钟。这时,父母就要及时称赞他:“你真棒,已经能坚持45分钟了!”

孩子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父母关注。比如,用完东西后放回了原位,自己把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可能孩子一开始做得不到位,比如,叠衣服只叠自己最喜欢的那件(因为怕褶皱后穿起来不好看),但是父母也要表扬孩子,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去做。比如说:“自己把衣服叠好了,真懂事!咦,那边还有几件,一起叠了吧!”

年龄不同,沟通方式也不同。

年龄小的孩子心思单纯,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所以在与幼儿沟通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夸奖孩子。但是,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由于他们已经知道了矫饰、防御、说谎的概念,直接称赞有时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父母要用交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在交流的方式中,父母不是作为孩子行为的评价者出现的,也不带有任何权威性。他只是作为一个孩子身边有着亲密生活关系的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像前面吴军的妈妈一样,一句“你真懂得关心妈妈”可能会比“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更能说到孩子的心底里。

沟通箴言

沟通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赞美能唤起孩子和父母的积极情感,使双方的沟通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比起批评时那种相互排斥的氛围,赞美无疑是塑造孩子良好行为的更佳途径。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赞美的语言来强化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孩子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