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幽默的妈妈(爸爸)。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具有幽默感的父母更容易和孩子沟通,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许多尴尬和冲突也可以在幽默的语言中化解。
8岁的儿子和妈妈一起逛街。儿子看到玩具枪后,拉着妈妈买给自己。可是家里的武器玩具已经堆积如山了。于是妈妈皱着眉头说:“儿子,咱家的军火开支已经超出了预算,咱们是不是应该减少这方面的开支了?”儿子听了,“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以后再也没有要求妈妈买此类玩具了。
很多父母遇到以上这种情况,便束手无策,如果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会赖着不走,导致自己很难堪,如果答应他的要求,又担心会宠坏了他。这位妈妈不仅没有批评孩子的行为,而是通过幽默的语言让孩子接受了建议。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生活中,父母都应该试着用幽默的语言和孩子沟通,从而引导孩子和自己合作。
沟通箴言
父母除了利用散步、晚饭、睡前等时间和孩子沟通外,和孩子一起旅游也是实施亲子沟通的好方法。因为旅游可以让孩子身心都得到放松,也可以增加他的知识,丰富他的情感,父母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带孩子外出旅游,也可以去郊区让孩子亲近自然,从而增加亲子沟通的机会。
“你也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大人说话,孩子也可以插嘴,让他去表达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成人说话的时候,孩子由于好奇心提出疑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父母却往往以一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就把孩子拒绝了。
很多父母都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孩子突然插嘴进来,打断别人很不礼貌,而且大人谈论的话题,孩子又不懂,没必要让他知道。
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这种做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的话,父母的这句话只会让他觉得自己已经被父母从他们的世界分离出来了,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交流对象。试想,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有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在以后的交流过程中,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又怎么了解孩子的想法呢?
饭桌上,妈妈和爸爸在谈论一些问题。8岁的灵灵可能觉得大人们都不理自己,有被忽略的感觉。于是,灵灵夹着菜说:“妈妈,这个菜很好吃,叫什么名字啊?”
爸爸当时正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烦,不耐烦地说:“没看见我和你妈妈正在说话吗?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能插嘴,知道吗?”
爸爸本以为这样一句话能把孩子镇压住,可没想到灵灵反驳一句,说:“我和妈妈也正在说话呢!我们说话的时候,你也不能插嘴。”爸爸听了,顿时被气得哑口无言。
其实,别看孩子年龄小,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爸爸的一番话使灵灵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她才反驳。如果这个时候,爸爸能够心平气和地说:“我和妈妈正在商量正经事,等我们商量完了,再回答你的问题,行吗?”相信此时的灵灵一定能理解爸爸的心情。
一般情况下,饭桌上的闲谈,如果是孩子可以参与的话题,父母都应该让他积极参与进来。而且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孩子一样有权利知道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如果父母实在不想让孩子知道一些事情,那么最好不要当着他的面谈论这些话题。
一位妈妈曾一直认为“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这句话是合理的,所以一旦大人说话,孩子插嘴,妈妈都会冒出这句话来制止他的提问。可是,自从知道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后,这位妈妈决定“戒掉”这句话。
一次,在公交车上,妈妈和小姨聊着天,6岁的聪聪坐在一旁听得很入神。当妈妈和小姨谈论到一部电影时,聪聪插嘴问:“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呢?那个男的和女的怎么了?”
当时妈妈很庆幸那句话没有脱口而出,仔细思考了一番后,解释道:“我们在谈论电影里一个男的和女的要离婚。”聪聪皱了皱眉,问:“他们为什么要离婚呢?”妈妈回答:“因为他们在一起不快乐。”聪聪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
接着,妈妈对他说:“以后大人在说话时,一定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你再提问,这样才更礼貌。”聪聪听了,点了点头。
其实,孩子是有求知欲的,也有一定的判断力。如果父母一句“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就制止孩子的请求,会大大打消他探索和求知的积极性。
如果像以上这位妈妈那样,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同时告诉他等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更礼貌的行为,相信孩子更能够接受妈妈的建议。
因此,当成人们在谈论一些适合孩子参与的话题的时候,父母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其中。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来养育。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他,他才能学会尊重别人,这是真理。尊重的前提就是父母要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养育,尊重他的表达需要,让他自由发表意见。
如果大人谈话时,孩子在场的确不方便,父母可以用温和的语言告诉他,让他暂时回避;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做些别的事情。在孩子还没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切忌大声呵斥孩子,更不能说一些“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诸如此类的话责怪他,尤其不能在外人面前这样责怪他,以免伤害他自尊心。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一位母亲带着10岁的儿子去看心理咨询师。母亲喋喋不休地数落着儿子上课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欺负同学等种种恶行。儿子则坐在母亲身边一言不发。
这时,心理咨询师拿出一张纸来让男孩画一张自画像。画完后,这个头像没有嘴,问及原因,男孩说:“我在家里只需要耳朵,不需要嘴巴。”
男孩的画表现出了他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永远只是一个被训斥者。父母都应该认真反省,在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无形中把孩子说话的权利给剥夺了,而孩子真正的想法,自己从来就没有关心过?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要马上改正,少说一些话,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告诉孩子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听到别人说某件事,就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说出来,甚至抢话说。其实,孩子这种表现很正常,他只是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已,尤其是父母在谈话的时候,他希望父母多关注自己,因此,他试图以各种方式打断谈话。
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多多反省,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关注得太少了。如果是这样,父母就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
当然,父母要告诉孩子,随便打断别人谈话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时,还要告诉他在与别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当别人的话说完或者询问意见时,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父母之间说话时要互相尊重,语气平和,语言得体,不能轻易插嘴,更不能互相争吵,为孩子作出表率。
大人说话时,适当鼓励孩子参与。
平时,父母在聊天时觉得自己谈论的都是“正经事”,所以不许孩子参与。
其实,在大人的“正经事”中,孩子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大人的生活。如果孩子参与其中,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发表观点。
在日常的聊天中,当涉及一些家庭决策、财政支出等话题时,父母不妨听听孩子的见解。尤其是在商量孩子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听听他的想法,征求他的意见,并让他自己作决定。
沟通箴言
一般来说,喜欢插嘴、抢话的孩子思维都比较活跃,能跟得上大人说话的节奏,也能理解部分内容。所以,父母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现象。当父母听到孩子正确的插话时,要适当地给予表扬,这样可以鼓励孩子更加积极地思考。当然,允许、鼓励孩子插嘴还要分情况,有些话题不适合孩子参与,父母就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或是把他支开。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父母还是要因势利导,引导他发表见解,这样也更利于亲子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