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民勤卷
2371200000034

第34章 社会(4)

1951年至1985年,全县共有1424名全民所有制干部,办理了退职手续。对其中1957年撤区并乡时下放的573名乡干部,1960年至1962年精简机构中下放的8名干部,发给一次性退职金。1957年至1985年,全县共有570名全民所有制干部办理了退休手续,其中1957年至1965年退休的308名,1966年至1978年退休的35名,1979年至1985年退休的227名。1988年~2005年,全县共有10615名干部职工按规定办理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其中离休干部职工363人,退休干部职工10215人,退职干部职工37人。政府按规定每月为他们发放离退休金,使其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六、职称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任命制,相关人员享受相应的等级工资。1966年~1976年,因“文化大革命”,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中断。1976年~1983年,职称管理改行专业技术评定制。1985年,职称管理改行专业技术聘任制。1992年,在经济、会计、统计等6个系列开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核工作,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核获得相关的任职资格。1996年,核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改限额为结构控制,并实行聘约管理。

1963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人。

1980年,全县共有专业技术干部413人。

1987年,全县有中级职称人员7人。

1989年有高职3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1.25%;中职59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22.62%;无专业技术人员200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76.12%。1993年全县有高职2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0.89%;中职64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9.86%,初职217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66.98%;无专业技术人员39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12.25%。2000年全县有高职3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0.88%;中职86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20.57%;初职276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65.87%;无专业技术人员53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12.67%。2004年全县有高职9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2.12%;中职133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29%;初职280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60.8%;无专业技术人员37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8%。

七、科技专家

1998年,全县有魏昭智、陈昌泰、常培林、王开礼、常智善、苗长柏、陈应福、徐创贵、李怀正、李万奎、香兴有等11人被武威地区确定为“111科技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八、公务员

民勤县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始于1997年10月7日。1997年11月,各单位对参加公务员过渡人员进行过渡培训,并开展了业务培训和业务考试。到1999年,完成县直行政机关、党政机关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1099名公务员的过渡工作,并发放了公务员证。2004年对全县公务员开展了《项目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操作培训。2005年对全县公务员开展了《公务员法》的培训。1996年至2001年,民勤县招录公务员身份人民警察5名,司法助理员4名。

1997年,全县公务员总数为913人,其中女129人,少数民族1人,本科41人,大专288人,中专323人,高中及以下261人,党员586人,30岁以下308人,31岁至35岁244人,36岁至40岁91人,41岁至45岁99人,46岁至50岁57人,50至59岁104人,60岁以上10人。2005年全县有公务员1118人,其中女167人,少数民族2人,研究生3人,本科376人,大专483人,中专137人,高中及以下119人,党员1002人,35岁以下341人,36岁至40岁293人,41岁至45岁195人,46至50岁124人,50岁至59岁160人。

(第九节)风俗

民勤人民勤劳勇敢,忠厚朴实,崇文重教,长幼有序,重礼信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良好的风俗习惯仍然保持,一些陋习基本革除,社会主义新风尚日渐形成。

一、衣食住行

1、食

城乡人家皆喜面食,其次为黄米、小米、青稞子、扁豆子,还有野粮沙米、野菜沙葱、麻苣苣菜等。早饭叫“腰食”,午餐叫“晌午饭”,晚饭叫“后晌饭”。通常日食两餐,家境好的吃三餐。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逐步改为早点、中午饭、下午饭,一日三餐。食品按其质料及样式可分为面条、粥、馍、饼4类。各类之中因制作方法不同,又有许多花样与品种。面条类有拉面、挽面、揪面、碱面、挂面、面条、揪片等数种。粥类有黄米粥、小米粥等几种。米、面同吃,有黄米面条、小米面条、子面条、扁豆子米面条等。

馍类有馒头、饽饽、刀把子、花卷儿、高馍(分白水和颜色的两类)、镂馍(用鏊烤熟的馍)、油棒子、油锞子等。饼类有油饼、煎饼、葱花饼、月饼、“锅盔”(大饼的俗称)、草花子脱皮袄等,还有一些地方风味的特殊小吃,如“拖面”、沙米凉粉等。20世纪80年代至今,乡村馕坑馍面食工艺盛行,城市作坊式商品蒸烤馍也进入居民生活。

2、衣

清代,男着长袍短褂,女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女衣裙皆绣有花边图案,脚穿三寸金莲绣花鞋。民国时期,男为上下两截装,先行宽大短,后行窄小长。冬戴羊皮帽,夏戴草帽。妇女很少穿裙子,只穿自制花衣衫、青裤。商人穿长袍、戴礼帽。读书人和在外干公事的亦穿长袍、戴礼帽。小孩子一般戴花“裹肚”。过春节时,男人都穿长袍子。解放初期,农村男子上衣对襟式,用料以平布、土布为主,颜色冬青夏白。女子喜穿红袄青裤。学生、机关干部盛行蓝、灰色中山装。随后,服装样式不断改革,花色品种也愈来愈多,丝绸、混纺衣料广为所用,土织布着装渐渐消失。

近几年来,衣着普遍讲究美观大方,年轻女子追赶时髦,时装常新,男性成年人着夹克、西服及各种针织外衣、毛线衣。用料以化纤、毛料为主,无民族特色服饰,刮风扬沙天气,女人多戴口罩,渐成地方特色。

3、住

民勤百姓向来对于打庄盖房颇用心计。旧时,富贵人家,喜造“土堡”,普通农家多为小四合院,上首为堂屋,左右为厢房,街门两侧为耳房(俗称“倒座”)。通常情况下,前院为人居房舍,后院为草料房和牲畜圈棚,庄院分散于各自耕牧之地。

建房材料贫富不一。普通人家梁、檩、椽是白杨、沙枣。房席用芨芨、红柳和旱柳枝条编制。土坯墙,夏凉冬暖。门窗样式古今不同,旧时多为两扇,现今多为单扇。室内有炕,冬季烧炕取暖。殷富之家建房用的梁、檩、椽皆为松木,用砖铺顶。大门讲究巍峨庄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市民、农民基本都聚居居民点。普遍讲究盖向阳房。玻璃门窗,高门楼,七八间独家四合小院。院内制果蔬园。部分市民、农民住房已为砖木结构,带走廊。2000年后,城市居民移居楼房,成为时尚。

4、行

旧时,人们外出全靠步行。长途外出走沙路骑骆驼,走川路坐大车、骑毛驴、骡、马,若走亲、婚娶、请医,一般讲究乘轿篷车(篷篷车)。1970年前后普遍骑自行车。改革开放10年后乡村中几乎家家有摩托车、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和三轮拖拉机等行乘运输工具。长途出行,多是便利的公共汽车。2000~2005年,家用小汽车渐入富裕之家。

5、装饰、铺盖、摆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钱的人家,男的拄文明棍,戴墨镜、戴戒指,女的戴耳环、镯子、戒指、项链,贫寒人家无此讲究,妇女只戴耳坠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讲究戴手表。改革开放后,讲究戴茶镜、墨镜、太阳镜。女的又时兴戴耳环、戒指等。铺盖,过去是褐被、毛毡、大毛褥子、土炕、铺席子,有钱人家铺毯子。家具摆设,殷富人家有条桌、酒桌、橱柜、太师椅子。现在一般家庭都有几样新式家具,大、小立柜、高低柜、沙发、衣架、组合家具,或以高档家用电器作为家具陈列。

6、社会交际

民勤百姓待人处事,崇尚礼貌,谦逊和蔼。有客人到家,热情接待,清茶、馍、时鲜水果一齐上,决不只敬一杯清茶,没有吝啬之气。邻居朋友之间,大都能和睦相处,公平交易。家族最重尊老爱幼之礼。亲戚朋友见面,旧时打躬作揖,今天握手问好。

二、岁时祭祀

1、岁时

春节俗称“过年”。腊八开始清洁房屋,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腊月三十早起扫洒庭院,午后挂字画,贴春联,并将车辆农具搁置顺当,贴上红纸联,挂上金钱黄钱,骡马牲畜,挂戴红色布条。日落之前,净洗神座,设天地神位于中庭,历代祖先遗像依次悬供,陈设油糁、年糕、猪、羊、鸡和兔肉等物。焚香叩头,祭毕,合家入室团聚,以长幼辈份和大小列坐炕上,吃大骨头肉,名曰“装仓”。吃罢,上香拜神,晚辈给父母拜节。除夕之夜,烛香三盘,围火炉“熬寿”,通夜不眠。

正月初一,黎明大喜大庆,男女老少更换新衣,端上盘供,出户迎接喜神,按“历书”或耕牛头所指喜神方向献盘敬香,然后放起大火,全家人围火绕行,而后跳跃而过,口中念念有词:“东去东成,西去西赢,牛羊满圈,骡马成群,坏人远离,好人相逢,百病消散,五谷丰登,空怀出门,满怀进门”,此即所谓“燎天篷”。归来,开始拜年,先由小辈依次“磕头”拜家长,奉茶敬酒。然后,出拜亲族邻里。晚辈给长辈磕拜后,长辈为了表示爱意和关怀,要给小辈压岁钱。平辈相遇,拱手致贺,互道:“年过得好!”正月初一早饭,家家户户都吃饺子,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期间,村村敲锣打鼓闹社火、演小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欢度春节时,广大农村和城镇机关,普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家家备年货,添家具,买衣料。三十日中午前贴对联,下午祭祖。除夕夜,亲人团聚,看电视晚会,包饺子,放鞭炮。大年初一,老少早起,更换新衣,堆火鸣炮燎天篷,早饭仍吃饺子。乡友邻舍,老少见面,互相问候。城乡各地张灯结彩,庆贺新春,社火、文艺活动如旧。正月初二拜岳父,访友走亲“出年门”。打醋炭正月初三,用木勺盛油醋,将烧红的石炭块放在铁勺里,由老年人一手端木勺,一手端铁勺,脱去帽子,从每室床下桌凳前蒸薰而过,表示除邪,醋炭有消毒杀菌作用,因之又名“除百病”。此俗现仍流行。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也称元宵节。正月十四日黄昏后,里门竖坊悬灯,迤逦连接,三夕乃已。农村元宵节时,闹“社火”,唱“小曲”。城市则盛行放烟花、游行逛灯。旧时县城东北隅有“灯山楼”。灯节之前,市民云集于此,悬灯楼上,观赏浏览。黄昏,先是铺面商号、机关学校等燃起明烛,耀如白昼。晚上,众人各提灯笼,从四面八方向灯山楼汇集,然后结成游行队伍,游大街,串小巷,锣鼓喧天,欢声雷动,移灯耀辉,川流不息。游后,纷纷集聚灯山楼前,各自把彩灯依序悬挂,从地面直至楼巅,层层落落,联成一座灯山,故名之为“灯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楼被拆除。今元宵节时,县文化馆每年举办“灯展”。政府文化部门常组织“社火”活动,“踩高跷”、走“旱船”、“耍狮子”、摆“灯龙”,并举行灯谜竞赛、文艺晚会。清明节又称“上巳节”。前一日为“寒食节”。旧俗人家不动烟火。清明日,修禊踏青,纷错交游,扫坟祭祀。今无寒食日之仪,清明尚有活动,如农村祭祖上坟烧纸,城市郊游登高朝山等。龙华会或称“佛会”,县人一般叫“四月八庙会”。届时,各地均有集会活动,较着名者一为湖地的枪杆岭“男会”,一为川地的苏武山“朝山会”。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古时,五月称恶月、传月,这月里常瘟疫滋生,人们又把五日看成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日子。端午这天,家家户户清早出门,插柳秧,人人饮雄黄酒,以避邪除疾。用五色丝线拧在一起,缠在小孩手腕、脚腕或脖子上,俗称“带五彩绳”,名曰“五彩续命”。少年戴杨柳帽,可以亮睛。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以“粽子”投江祭奠,所以家家蒸扇子(面制、扇形)、吃粽糕。市民于下午登高。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俗称“乞巧节”。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故乞巧者于当夜对月穿针,穿入者则称为“巧娘”。时尚青年则把七月七叫作中国情人节,在致爱意。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至夜,当明月从东方升起时,家家庭院摆设香案供桌,献月饼、瓜、果。瓜用刀剜成齿状,如月亮光华。全家人一起拜月、祭月、赏月。祭毕,团坐共吃。现仍有赏月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叫重九。古时以九代表阳数,也称“重阳”。旧时,士大夫往往在此日结伴登高,设宴饮酒,赋诗抒怀,称为“重阳会”。民间以糖、油、麦面、大枣做糕食之,俗称“重阳糕”,现已失传。冬至古时晨起以肉羹酌酒,名曰“投醪”。绅士间有行拜贺礼者,后逐步简化。今只吃“羊肉疙瘩面”。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当日凌晨各家做“腊八饭”,即以米、豆、麦、青稞等五谷和宽面条熬煮成粥,称为“腊八粥”。

“腊八饭”用的水,须是凌晨的井水。因此,农村有抢“金马驹”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谓得到“金马驹”,就要发财。所以这天妇女争先恐后早起抢“金马驹”。饭也是天未亮吃罢为好。俗语说“腊八饭,黑洞洞,田苗长得黑沉沉。”预示庄稼茂盛、丰收。此俗现仍流行。祭灶相传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灶老爷要上天,家家祭灶。这天在灶神两边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并将所做小面卷即“灶卷儿”给灶老爷献上,还有灶书、灶马。

2、祭祀

旧时,丁祭为最。每年春秋二季于文庙内进行,声势极其浩大。另外,文昌、魁星、苍颉等阁俱有祀。农祀龙王、土地;工祀各业祖师;商祀关帝、财神,至于普通合祀则有三月三日的“玄真”,四月八日的“佛会”,五月二十八日的“城隍”,六月二十四日的“雷祖”,上中下元的“三官”等。祭祀先人,仍为民间十分重视的古礼。一般是扫墓于清明之节,奠琼浆于六月六日,焚纸钱于七月十五,送寒衣于十月十日,岁终除夕。

祭孔明代,县城修筑文庙,设有祭坛进行祭祀。民国初,一度停祭孔子。民国三年(1914年),县绅聂守仁、张锡寿、田毓炳、卢殿魁、卢殿元等发起尊孔热潮。到民国中期,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的孔诞之日,有文教机关主办,行政长官主祭。届时所属缙绅、士民、机关职工、学校师生一体参加。活动至1937年后停止。

三、婚丧喜庆

1、婚娶

订婚,意为男女婚事初定。先由媒人互相话合串通,双方有意、又无忌讳时,媒人便将男家准备的彩礼、衣物、妆奁送往女家。聘礼一般是二石四斗小麦,24块银圆。然后男女两家商定吉日后,便举行结婚仪式。也有不写庚帖,单凭媒人口头说媒定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介绍人架桥引线,男女见面互赠礼物,初步同意后,女方家属赴男方“看家”。历经一段时间,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后,双方偕同介绍人购买衣物,约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一般是男方请来亲朋好友设宴款待。从此,婚事即定,年时节下,礼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