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曾经发生过惨不忍睹的战争的地方,现在巳无声无息了。那条凹路的两壁之间巳经填 满了人和马,层层叠叠,颠倒,错杂,骇人魂魄。两旁巳经没有什么斜壁了。死人、死马堆得高 高的,像丰收的粟米。上面是尸体,底下是血河。那条路在1815年6月18日夜间的情形便是如 此。血一直流到尼维尔路,并在砍来拦阻道路的那堆树木前,积成一个大血泊。直到现在,那地 方还受人凭吊。我们说过,铁骑军遇险的地方在靠近热纳普路的地方。尸层的厚薄和凹路的深浅奥什、马尔索,均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将军。
恰成正比。靠中间的路段,也就是德洛尔部越过的地方,路平坑浅,越近这里,尸层越薄。
我们刚才向读者说了几句,交待了那个夜间行窃的人。这时,他正朝那尸堆走去。他东张西 望,嗅着那条宽而长的墓地,检阅着那令人目不忍睹的堆积如山的死人的队伍。他踏着血泊往前 走。
他突然停了下来。
在他前面,在相隔几步的地方,在凹路尸堆的尽头,有一只手从尸堆里伸出来,月光之下格 外显眼。
那只手的一个指头上有一个东西在闪亮一金戒指。
那人弯下腰去。等他站起来的时候,那只手上的戒指不在了。
他并没有真正站起来,他背朝着死人堆,眼睛望着远处,好像一只惊弓的野兽,跪在那里,上身全部支在他那两只按在地上的食指上。他把头伸出凹路向外望着。豺狗有四个爪子,适合于 某种行动。
随后,他打定了主意,站了起来。
正在这时,他被吓了一跳,因为他觉得有人正在后面抓他。
他转过身去。正是那只原来张开的手,现巳合拢,抓住了他的衣角。
换了别人一定会吓个半死,可这个人却笑了起来。
“啐,”他说,“幸好是个死家伙!碰见鬼总比碰到宪兵好得多。”
他正说着,拉着他的那只手松开了。死人的气力总是有限的。
“怪!”那贼又说,“这死鬼是活着的吗?让我看看。”
他重新弯下腰去,把碍手碍脚的东西搬开,找到那只手,顺着手抓住那胳膊,接着搬出了脑 袋,随后又拽出了身子。不一会儿,他把这个断了气的人,至少是个失去知觉的人拖到了一个背 影处。一个铁骑军的军官,并且是一个等级颇高的军官。他一条很宽的金质肩章露出了铁甲,钢 盔没有了。他脸上血肉模糊,有一长条刀砍的伤口,四肢没有被折断的迹象。他十分侥幸,尸体 重叠着,交叉着,在他的上方形成了一个空隙,因而他没有被压。他的眼睛始终闭着。
他的铁甲上缀着一颗银质的功勋十字章。
那贼拔下那十字章,把它塞进那蒙头斗篷下面的那些无底洞里。
接着,他从军官的裤袋里摸出一块手表,从背心里搜出一个钱包,把这些东西统统塞进了自 己的口袋。
正在这时,那军官的眼睛睁开了。
“谢谢。”从他的声音听出,他巳气息奄奄。
翻动他的那种急促动作,晚风的凉爽,呼吸到流畅的空气,这一切使那人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贼人没有说什么。他似乎听到旷野里有脚步声,疑心巡逻队过来了。
“谁赢了?”那军官低声问。他刚刚喘过气来。
“英国人。”那贼回答。
“您掏掏我的衣袋。我有一个钱包和一只表一你都拿去!”
这他早巳做了。
那贼装模作样地寻了一遍,说道:
“全不在了。”
“巳经有人偷了,”那军官说,“岂有此理,不然就归您了。”
巡逻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有人来了。”偷东西的人说。他准备离开。
那军官使尽力气,扬起手来,抓住他:
“您救了我。您叫什么名字?”
那贼连忙低声回答说:
“我和您一样,是法军的。我走了。他们抓到我,会杀了我的。您现在醒过来,那就自己逃命吧!”
“您有军衔吗?”
“中士。”
“叫什么名字?”
“德纳第。”
“我不会忘记的,”那军官说,“也请您记住我一我叫彭眉胥。”
(第二卷)“俄里翁”号战船
—24601号变成9430号
冉阿让又一次被捕。
那些令人心酸的经历,我们不打算详加叙述了。这想必能够取得大家的谅解。我们只把滨海 蒙特勒伊发生那件惊人的事几个月之后报纸刊载的两则小“新闻”谈一谈。
那两则“新闻”记载得十分简略,因为当时还没有地方法院的公报发表。
第一条“新闻”是从1823年7月25日的叶白旗报》上摘下的:
加来海峡省某县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几年来,有个叫马德兰的外地人,采用一种 新方法,振兴了当地的一种旧工业——烧料细工业。他成了当地的巨富,并且,应该承认,该县也随之繁荣起来。为了报答,大家举荐他当了市长。不料,警厅发现,这个称为马德兰 先生的,原叫冉阿让,是一个苦役犯,1796年因盗窃案入狱,刑满释放后,竟违禁私迁。冉阿让现巳追捕入狱。据说,被捕前,他曾从拉菲特银行提取存款50万。一般人认为,那 笔钱是他在商业活动中的合法收入。现冉阿让身囿土伦监狱,至于那笔款子藏于何处,人们 无从知晓。
第二条较为详细,载于同一天的叶巴黎日报》:
刑满释放的苦役犯冉阿让,最近又因另案在瓦尔省高等法院受审,案情十分引人注 目。该犯蒙蔽警察,改名换姓,窃据了我国北方某一小城市长之职。在该城,他经营一种商 业,规模甚为可观。由于警方高度的负责精神,终使其真相败露,该犯遂被逮捕归案。该犯的姘妇是个公娼,在他被捕时惊恐丧命。该犯勇力过人,曾越狱潜逃,但三四日后,复被警 方在巴黎抓获。当时,他正要上一辆从首都通往孟费梅村(塞纳·瓦兹省冤的小车。据说,他曾利用那三四天自由的时间,从某一大银行提取了大宗存款,估计达六七十万法郎之巨。公诉书指出,他巳将这笔款子藏于某处,但具体地点,无从知晓,因而也就无法启动。总 之,该犯巳在瓦尔省高等法院受审,他的罪名是:约在八年前,他手持凶器光天化日之下抢 劫过一个诚实的孩子。这类孩子,费尔内元老曾在他那流芳千古的诗句中提到过:
年年来自萨瓦,来到这里清理烟囱。
双手轻轻,频频移动,把个长长的黑洞捅它个一干二净。
那匪徒放弃了申诉。检察署干练而有说服力地审定,这一盗案为累犯罪,同时认定,冉阿让系南方一匪帮的成员。案情一经确认,该犯冉阿让即被判处死刑。该犯拒绝上诉。国王宽大为怀,恩准将死刑减为终身苦役。冉阿让当即被押赴土伦监狱。
我们不曾忘记,冉阿让在滨海蒙特勒伊时一向遵守教规。因为这一点,便有几种报纸,例如 叶立宪主义者报》认为,那次减刑当功归于宗教界。
冉阿让在苦役牢里换了号码。他成了 9430号。
另外,我们要在此一次说清,以后就不再提了,随着马德兰先生的消失,滨海蒙特勒伊的繁 荣也消失了。凡是他那天夜里忧心忡忡、迟疑不决惟恐出现的事,统统变成了现实。失去了他,城市宛如失去了灵魂。他垮台之后,滨海蒙特勒伊便出现了自私自利、四分五裂的局面。那样的结局并不少见。一般来说,一项巨大的事业,当它失去主持者之后,大都会走向崩溃。人存业 兴,人亡业衰。那种悲惨的结局,在人类社会中是每天都在暗中进行着的。在历史上,这种情况 明显出现的,就属亚历山大死后那一次。各路诸侯自封为王,工头们自称业主。竞争猜忌泛滥成 灾。马德兰先生的大工厂关闭了,厂房倒塌,工人四散。有的离开本乡,有的改做他业。从那以 后,继续做那活计的人只好小规模进行。自私自利盛行,竞争一您死我活的竞争处处存在。马 德兰先生曾主持一切,形成指挥中枢。他倒了,于是,每个人都在各顾各;倾轧的顽习代替了组 合的精神,粗暴代替了赤诚,相互的仇视代替了创办人对大众的关切;马德兰先生苦心建起的渠 道全都乱了套。人们偷工减料,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其结果是信用降低、销路受阻、订货减少、 工资降低、工场停工、失业增加。繁荣景象巳烟消云散。
连政府也感到,那里折了一根栋梁。自从那高等法院按照苦役监牢的说法,证明马德兰先生 和冉阿让确是同一个人并对他进行判处以后,没过四年,滨海蒙特勒伊一县的收税费用就增加了一倍,这一情况,维莱尔先生就曾在1827年2月在议会里提到过。
二人们在哪里读到两句鬼诗
在往下叙述之前,我们不妨先较详细地讲述一件怪事。这件怪事发生在孟费梅。它的情况与 警察的推测相吻合。
孟费梅一带有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存在巳久。就在离巴黎不远的地方,居然还存在着迷信,并且能够传遍一方,真是离奇可贵。这正如西伯利亚竟能生长着沉香。我们是些看重稀有植物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迷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的人们全都相信,远在无可稽考的年 代,魔鬼选定了当地的森林作为藏宝之地。妇女们会毫不含糊地告诉你,黑夜来临,将有一个脚 穿木底鞋、身着粗布衣的类似车夫或樵夫的黑人出现在那森林里。他头上没有帽子,却有两只长萨瓦,法国省名,靠近意大利。
长的角,跟传说中的魔鬼一模一样。这人经常在地上挖洞。遇上这人的人,不外乎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走过去跟他谈话。这样,你就会发现,他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人。说他黑,是因 为天黑。他并不是挖什么洞,而是在割草。说他有角,那是因为他背上背着一把粪叉,暮色之中 远远望去,那粪叉的齿就像是从他的头上长出来的。可跟他说过话的人等不了一个星期就会呜呼 哀哉。第二种,是盯住他,等他挖好洞、埋上土、走开以后,赶快跑过去,把那坑重新掘开,取 出那黑人必在其中藏着的“宝”。凡是那样做的人,等不了一个月也得呜呼哀哉。第三种,那就 是绝不和那黑人谈话,也绝不再看他,而是掉头逃避。但即使这样,也不会侥幸活过一年。
这三种做法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但比较起来,这第二种做法较合算些,因为至少可以得到宝 贝,活一个月也值得了。正因为如此,这第二种办法是被普遍采用的。有些胆子大的汉子,要钱 不要命,据说他们曾不止一次地掘开黑人挖的洞,也确有所获,发了点魔鬼财。这些情况告诉我 们,对于那种由来巳久的传说,我们必须信以为真,况且,还有诗为证呢一一个叫做特里丰的诺曼底僧人曾就此用蹩脚的拉丁文写过两句费解的歪诗。这僧人懂点巫术,生性凶恶,死后葬于 鲁昂附近波什维尔的圣乔治修道院。说也奇怪,他的坟上竟然生出了好多的癞蛤蟆。
那些坑,常常是被挖得很深的,人们费尽了气力,流着大汗,仔细地察看,整夜地工作—因为那种事总要在晚上做的一衬衣湿透,蜡烛燃尽,锄头磨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到坑底,眼见“宝物”出现时,他发现了什么呢?一个苏,有时是一个金币,或是一块石头,或是一具 枯骸,或是一具血淋淋的尸体,或者是一个像公文纸那样被折成四叠的死人,有时甚至什么也没 有。特里丰那两句歪诗,正是献给这些不安分的人的:
他挖出土坑,埋藏他的宝物,古钱、银币、石块、尸首、塑像,一无所有。
直到今天,这种活动还在继续。据说有人挖到过一个火药瓶,还有几粒子弹。有的挖出了—副满是黄红油彩的旧纸牌,那显然是魔鬼们玩过的。特里丰的诗中丝毫不曾提到这两种东西,因 为他生在12世纪,那时,魔鬼们还不那么聪明,不会在罗歇·培根以前发明火药,也不会在 查理六世以前发明纸牌。
据说还有新鲜的:如果你用这种牌去赌博,定输无疑;如果你用了瓶中的火药,枪管便会爆 炸,打得你面貌全非。
另一方面,我们要谈谈警察的推测了。他们怀疑,苦役犯冉阿让,在他潜逃的那几天里,曾 在孟费梅一带躲藏过;此后不久,又有人注意到,在这个村子里,有个名叫蒲辣秃柳儿的修路老 工人,在那树林里也有些“动作”。此地的人都清楚,蒲辣秃柳儿坐过牢,他还受着警察的监 视。他四处求职不得,政府便廉价地雇了他一在加尼和拉尼间的路上做了养路工。
当地人不把蒲辣秃柳儿当人看,因为他过于谦卑,过分礼貌,不管见了什么人,都要脱帽,见了警察便浑身抖动,满脸堆笑。有些人说,他可能与某些匪徒有联系,见他一到傍晚就出现在 森林里,怀疑他在那里干那种挖洞的勾当。他还有酒鬼的名声。
人们这样看:
近来,蒲辣秃柳儿早早儿便撂下他那铺石修路工作,带着十字镐扎进树林。有人黄昏时发罗歇·培根(约1220 —1292),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方济各会修士,是最早 提出制造火药精确方法的科学家之一。
现,他在荒凉的空地和茂密的树丛里寻找着什么,有时在挖洞。过路的妇人们见到他,还以为撞 见了巴力西卜,直到认出他是蒲辣秃柳儿,仍在心惊胆战。蒲辣秃柳儿好像也很不情愿碰上这 些人,老是躲躲闪闪,显然,他在干不可告人的勾当。
村子里有些人说:“明显得很,魔鬼又出现过了。蒲辣秃柳儿见到过他,在找他。说实在的,他要是能捉到个鬼王也就算好汉了。”另一些人没有定见,他们说:“不晓得是蒲辣秃柳儿 捉鬼,还是鬼捉蒲辣秃柳儿哩!”老太婆们在胸前不断地画着十字。
又过了一段时间,蒲辣秃柳儿在树林里的活动停了下来,继续干起他规规矩矩的修道工作,于是,人们谈他的兴趣也就淡漠了。
可有些人并没有失去好奇心,在他们的想象中,那里埋着的完全不是什么古代传说中那种空 无缥渺的宝物,而是一笔比魔鬼银行的钞票更实在、更可靠的令人感到意外的巨款,其中的秘 密,那修路工蒲辣秃柳儿也才发现了一半。对此感到“心里发痒”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位小学 教师,另一个是客店老板德纳第。这教师是没有人不认识的。他的朋友当中少不了这蒲辣秃柳 儿。
德纳第也不怕与这养路工结识。“他坐过牢?”德纳第说,“哼!我的上帝!谁也不晓得今天 有谁在坐牢,也没有人晓得明天谁会去坐牢。”
一天晚上,他们凑在一起密谋了一番。那小学老师说,要是在从前,官家早就出面调查蒲辣 秃柳儿在树林里干的勾当了,必要时还会对他动刑,如果那样,蒲辣秃柳儿一定会把所知道的事 合盘供出了,因为他绝对顶不住动刑,譬如水刑。
“那咱们给他来一次酒刑!”德纳第说。
他们遂把蒲辣秃柳儿请到桌边灌他。蒲辣秃柳儿狂饮了一阵,但话却不多。他很老练,很有 些周旋之术。他一边像酒鬼一样地畅饮,一边又能像法官一样地沉默。不过,经德纳第等人的—而再、再而三地提问,他到底还是无意中泄露了某些天机。德纳第和小学教师将蒲辣秃柳儿所说的那些令人费解的话连接起来,便认定巳经了解了事情的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