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悲惨世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2371900000047

第47章 珂赛特(10)

那样摔下去是极其危险的。当时,轻巡洋舰“阿尔赫西拉斯”号停泊在“俄里翁”号旁边,那个可怜的苦役犯便正掉在了两条船的中间。大家提心吊胆,生怕他被冲到这一条或那一条船的投石带,古代的一种投掷武器。

下面去。当时,船上有四个人急忙跳上一条舢板。观众在为他们打气。大家又焦急起来。

不过,那个人再也没有浮上水面。他落到海里,水面上没起一丝波纹,就好像他掉进了油 桶。人们打捞了一番,也潜到海底寻找了一阵。但毫无结果。直到傍晚,尸体也还没有找到。次日,土伦的报纸刊载了这样一条简讯:

1823年11月17日。昨天,一个苦役犯在“俄里翁”号船上干活时,救了一个海员,那苦役犯自己却落在了海里。尸体尚未发现。据推测,他也许陷在兵工厂堤岸尽头的那些尖 木桩下面了。那人在狱里的号码是9430,名字叫冉阿让。

(第三卷)履行对死者的承诺

—孟费梅的用水问题

孟费梅位于乌尔克与马恩两河之间那片高原的南部,在利弗里和谢尔之间。如今它巳变成—个相当大的市镇了,一年到头,粉墙别墅中灯红酒绿,每到星期天,更有一些兴高采烈的绅士来 到此间。而在1823年,这里并没有那么多粉墙房屋,也没有那么多得意的绅士,有的只是一个 树木环抱的小村。当时,稀稀落落,也有几所像样的房舍,宽敞明亮,气势不凡,有盘花铁栏杆 围着的阳台,长长的窗子上镶嵌着深浅不同的小块绿色的玻璃,白色的百叶窗紧闭着。看得出,这些房屋是前一个世纪留下来的。即使有这些悦目的房舍,孟费梅依旧只是个小村庄。玩腻了的商贾和爱好山林的雅士们还没有发现它。那是一个平静的角落,远离交通线。那里物价低廉,生 计容易,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地势较高,水源缺乏。

要取水,得走很远的路。靠近加尼一头的居民,要到林子里一个幽静的池塘里去取水;住在 礼堂附近靠谢尔一边的居民,则须从一个小泉里取水。这眼小泉离通往谢尔的大路不远,在一座 小山的山腰,从村子走到那里,大约需要一刻钟。

水的供应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件十分辛苦的工作。但对那些大户人家,贵族阶级,例如德纳 第所属的那个阶级,通常的做法是花上一文钱,叫一名以挑水为业的老汉送一桶水过来。这老汉 靠卖水的工作,每天可以赚到8个苏。可是,在夏季,他只干到晚7点,冬季,他只干到下午5 点;天黑了,楼下的窗子都关上之后,谁家没有了水,就得自己去取,或者熬着不用它。

挑水,成了可怜的小珂赛特最为恐惧的事。也许读者还没有忘记这个小妞儿。我们知道,她 在德纳第家里的用途是双重的:既可以从她母亲那里榨出钱来,又可以白得一个使唤丫头。由于 前面巳经讲述过的原因,这孩子的母亲停止寄钱以后,德纳第仍不肯放手,因为有了她,可以节 省一个女工。每次需要水时,德纳第总是吩咐珂赛特去取。那孩子每想起要在黑夜里到那泉边 去,便胆战心惊。由此,她十分精心,别让东家缺水,免得夜里外出取水。

1823年的圣诞节到了,孟费梅热闹非常。这年冬天天气暖和,没有结冰,也没有下雪。从 巴黎来了几个卖艺的人,经乡长先生的允许,在村里搭起了板棚。一些走江湖的商贩,得到批 准,也在礼堂前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些临时的店铺,铺面一直延伸到面包师胡同。我们也许还记 得,德纳第的客店正是在那条胡同里。客店和酒店里统统挤满了人,这清静的小地方顿时出现了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还有一件事我们必须提到,这才不失历史的真实。摆在空地上的那些光怪 陆离的东西之中,有个动物陈列馆,那里有几个小丑供人观赏。这些尤物不知是何人从何处弄来的。他们相貌丑陋、衣着褴褛,手里架着一只巴西产的吓人的秃鹫。那秃鹫在1823年就展现在 孟费梅居民的面前,是相当新奇的。因为直到1845年,王家博物馆才弄到了一只。那秃鹫的眼 睛和法国革命军的三色帽徽很相似。自然科学家称那鸟为一大概是什么卡拉卡拉·波利波鲁斯,属猛禽类,鹰族。村里有几个善良的退伍军人,波拿巴的旧部,看了那只鸟后,恋主之情油 然而生。卖艺的人宣称,那三色帽徽式的眼睛,这种独一无二的生理特征,是慈悲的天主特为他 们那动物陈列馆创造出来的。

圣诞节那天晚上,德纳第的客栈里也有不少的人。几个车夫和商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边喝 酒。桌子上点着五六支蜡烛。这间矮厅和所有的酒食店的厅堂一样,摆着几张桌子,有锡酒罐、 玻璃瓶。人们喝着酒、抽着烟,烛光昏暗,语声嘈杂。1823年的时候,在有产阶级的桌子上,总少不了两件时髦的玩意儿:一个万花筒和一盏雪亮的白铁灯。德纳第夫人正在一个火光熊熊的烤炉前准备着晚餐,德纳第老板正陪着他的客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政治。

他们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西班牙战争和昂古莱姆公爵先生的一些事。一片喧杂的人声中,不时传出一两段富有地方色彩的评论。请听:

“靠近楠泰尔和叙雷讷一带,酒的产量相当的高。那里的葡萄原估计有十成,结果却是十 二成的好收成,而且成色顶呱呱,汁水特别多。”“可葡萄不见得熟吧?”“那地方的葡萄不用等 到熟透。如果是熟透了的,那么,一到春天,酒就起垢了。”“那酒一定很淡了?”“比此地的酒 要淡些。葡萄绿的时候就得摘。”

如此等等。

又传出一个磨坊工人的喊声:

“袋子里的东西我们有办法负责吗?里面搀的全是些小颗粒的乱货,没有法子去壳!我们开 不得玩笑,只好把它们一下子送进磨里去,稗籽、茴香籽、瞿麦籽、鸠豆、麻籽、嘉福萝籽、狐 尾草籽,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这还不包括里面的小石子儿。布列塔尼地方的麦子里,这种石子 儿特别多。我烦透了这种麦子。木工肯定不喜欢锯有钉子的木料。这属同一个道理。您想想吧,像这种情况,磨出来的不是些灰渣子才怪。可人们总埋怨面粉成色不好。他们不明实情,磨出那 样的面粉可不是我们的过失。”

在两个窗口间,有一个割草工正和一个场主坐在桌旁,谈着草场的活计,只听割草的工人说:

“露水打湿了青草并没什么不好,先生,那样的草割起来容易得多,不过您的草太嫩,这就 不太好办了,软绵绵的,碰上刀口就弯腰……”

珂赛特像往常一样,坐在壁炉旁一张切菜用的桌子下面的横杆上。她衣衫褴褛,赤着脚,套一双木鞋,凑近炉子,靠炉火的微光,在替德纳第家的小姑娘织绒线袜。椅子下有一只小猫儿正 在游戏。隔壁屋子里传出两个孩子清脆的谈笑声,这是爱潘妮和阿兹玛正在玩耍。

壁炉的旁边,挂着一根皮鞭。

一个婴儿的哭声时不时地从隔壁传来,在嘈杂声中显得十分尖利。那是德纳第夫人两年前的冬季生的男孩儿在啼哭。她常这样解释那孩子的啼哭:“可能是天冷的关系,要不为什么呢?” 那孩子三岁了,德纳第夫人照旧给他吃奶,但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当那小家伙叫得令人心烦时,德纳第便说:“你的儿子又在鬼哭狼嚎了,快去看看他要什么。”妈妈则回答说:“别理他!讨厌的东西!”那没人理的孩子只好继续在黑暗中哭叫。

—两幅完整的画像

在这部书里,我们只简略地描绘过德纳第夫妇的侧影,现在,我们该全面地、从各个角度观 察这对夫妇了。

德纳第刚过50岁,德纳第夫人将近40。女人到了这把年纪,跟50岁也没什么两样了。因 此,他们夫妻俩倒是挺般配的。

读者和德纳第夫人会过面,想必还有一些印象,记得她身材高大,红红的皮肤、淡淡的黄 发、肥胖、多肉、膀大腰圆、魁梧奇伟,行动矫捷。我们在集市上时常会碰上这类大块头儿的蛮 婆,挺着大肚子,头发上挂满乱七八糟的饰物。德纳第夫人便属于那一类。她在家里照料一切,整理床铺,打扫屋子,洗衣,煮饭,直到尽情享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她惟一的仆人就是珂 赛特。那是一只伺候大象的小鼠。只要她一开口,家里所有的人丁和物品,从窗玻璃到家具,都 要受到震动。她那张宽脸布满了雀斑,看上去就像一把漏勺。她还有胡子,简直是个男扮女装的彪形大汉。她骂人的本领无人能比,夸口说自己能一拳打碎一个核桃。假使她不曾读过那些小 说,假使她不是时不时地学着做些娇声媚态,谁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个女人。德纳第夫人是那种多 情女子和泼辣婆的混合体。如果人们只听到她说话,一准会说“这是个大兵”;看到她喝酒,—准会说“这是个赶骡子的车夫”;见到她虐待珂赛特的情形,一准会说“这是个刽子手”。她睡 着之后,嘴角上会露出一颗獠牙。

与这妇人相比,德纳第显得矮小、瘦弱。他长着一张瘦骨嶙峋的青脸,一副病鬼的模样,然 而却十分健康。他的狡猾便从这种表里不一开始表露,为了提防他人,他习惯于对任何人都满面 堆笑;对任何人,即使是一个向他乞讨一个里亚的人,他都会客客气气。他的目光像石貂那样 柔滑,他的面孔像文人那样温雅。他的神情像德利尔神甫那样有教养。他会表现得很殷勤,喜欢 陪车夫们喝酒。他从未被人灌醉过。他抽烟,嘴上老是叼着一个大烟斗。他穿着一件粗布罩衫,下身是黑色的旧衣裤。他自以为爱好文学和唯物主义,经常将伏尔泰、雷纳尔、帕尔尼,令人奇 怪的是,还有圣奥古斯丁的名字挂在嘴边,并且经常引证他们的话,用于东拉西扯。他自称有成 套的理论,其实是些骗人的玩意儿。他只配贼学家的称号。哲学与贼学的区别是不可忽视的。我 们记得他妄称自己有过汗马功劳,并常常吹得天花乱坠。他对别人声称自己参加过滑铁卢战争,担任某个第六或第九轻骑队的中士,单枪匹马抵御过敌人整整一个中队。他说用自己的身躯掩护 过一位“身负重伤的将军”,并将他从枪林弹雨之中搭救了出来。正因为如此,他才在自己的店 门墙上挂起那块充满火药味的木招牌,当地的人也才会称他那客店为“滑铁卢中士客寓”。他是 自由主义者、古典主义者、波拿巴的崇拜者。他曾经申请参加美洲殖民组织。村里的人说,为 了成为教士他还学习过一阵子。

我们只相信这一点:在荷兰时,他为了当客店老板倒是学过一阵子。这个身份复杂的无赖在 大多数情况下以里尔的佛兰德人的面貌出现,但在巴黎他又自称为法国人,在布鲁塞尔他又自称 为比利时人。他在滑铁卢的英勇行为是我们熟悉的。只是有点被夸大了。风波的起伏,人事的变 化,都成了他谋生的机会。道德的毁灭导致生活无着,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在1815年6月18日那个暴风雨般的日子里,德纳第正是我们先头说过的那种以随军小贩为名、偷盗为实的家伙。他一路窥伺着敌人,和他们做点买卖,有时也干些顺手牵羊的勾当。他一家人坐着破车,跟在赶赴 前线的队伍的后面,凭着自己的本事,始终尾随着打胜仗的军队。那次战役后,用他自己的话 说,他得了些“油水”,随后来到孟费梅,开起了客店。

他的“油水”,无非是钱包、手表、金戒指和银十字架,这些都是他从布满田野的尸体上获 得的。这是他收获季节中的收获,数目不大,不足以改变这位随军小贩、随后成为小客店老板的处境。

在德纳第的动作中,有一种东西让人禁不住去联想,他骂起人来会使人联想到兵营,画起十 字来会使人联想到教士培养所。他能说会道,又特别喜欢别人称赞他满腹经纶。可是,即使一个 小学教师也会发现他常“露马脚”。他在给顾客开账单时也想露一下大手笔,可是有知识的人有 时会在那上面看到错别字。德纳第为人阴险、狡猾、贪吃、好玩儿。对家里的女佣人他态度随 和。正因为如此,他的太太干脆不雇女佣人。那泼辣婆娘醋劲很大。她觉得每个女人都会勾引他 那枯黄干瘦的男人。

德纳第有超人的奸诈和镇定,是一个善于把握自己的恶棍。那类人最坏,因为他的恶被善遮盖着。

切不可认为德纳第不会像他的女人那样发脾气,他不发便罢,一发便凶狠到了极点。一到那 时,他便仇视所有的人,仿佛有一团怨恨的熊熊大火在他的胸中燃烧。这时,他就会和某些人—样,对人产生一种报复心理,把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例如合乎情理的损失、失意、破产、灾祸,都归咎到自己所接触的人身上,并且时时准备对任何一个落到他手中的人进行榨取,因为那股怨 气的酵母一直在他的心里膨胀着,那怒火在他的嘴里眼里燃烧着。谁要是撞在他的气头上,谁就 得倒霉,谁就得遭殃。

德纳第也有不少长处。他像个政客,目光犀利,又很谨慎,善于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可 以多讲,什么时候应该少讲,什么时候绝对不讲。他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就像一个海员站 在望远镜前。他是个政客。

第一次走进客店的人,见到德纳第夫人会这样想:“这一定是这家人的主人了。”其实完全 不是那么回事。德纳第夫人连主妇都不是。主人和主妇全让德纳第一人担当了。他命令,她执 行。他有一种连续不断的、无形的、磁力般的操纵才能。他的话具有无限的威力,有时只需一个 眼色,便可让那头大象无条件服从。在他婆娘心中,德纳第是个独特的主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 因何在?她自己也不甚了然。也许这与她自有一套做人的道德标准有关。她从来不为一件小事和“德纳第先生”发生争执,甚至从未想到过要与之争执。无论什么事,她从不让丈夫丢面子,—般的女人“扬家丑”的错误,用议会的习惯用语来说,即“揭王冠”的错误,她绝对不犯。他们—向和睦相处,尽管它的后果只不过是为非作歹,可是德纳第夫人对她丈夫的恭顺却是虔诚的。说来 奇怪,一座动辄咆哮的肉山竟会在一个羸弱的手指下哼哈移动!就从卑微粗鄙的意义上讲,那也构 成了天地间的一种奇观:物质对精神的崇拜。丑与美共存。在德纳第身上,有一种使人看不透的东 西。这东西的存在便使他们夫妇间产生了那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她觉得他是一只魔 掌。但有时她还能把他看做一盏明灯。

这个妇人是个令人生畏的母性,只爱自己的孩子,只怕自己的丈夫。她只有在哺乳动物这个 意义上算做母亲。况且她的母爱也只限于两个女孩儿,而不涉及男孩儿。这我们往后还会谈到。至于德纳第,他仅有一个愿望:发财。

但他在这方面却毫无成就。舞台虽大,却耽搁了这位泰斗。是谓蚊龙不得云雨也。德纳第在孟费梅花费过多,到了囊空如洗的地步。实际上,如果只到了“如洗”的程度那倒好了。要是 在瑞士或比利牛斯,这个穷光蛋可能早巳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命运既巳把他安顿在这里当客店 老板,那他就只有嚼草根儿的分了。

这里所说的“客店老板”,是就狭义而言的,并不是泛指那个阶层。

1823年的德纳第,实际上巳负债约1500法郎。他正为此日夜忧虑,寝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