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浪漫
巴黎的浪漫无处不见。地铁行进中会上来一位民间艺人,在过道的两根铁栏杆间挂起一张小幕布。随着录放机播放的乐曲,幕布后探出一个可爱的木偶小丑,手拿一枝玫瑰求爱。车厢内的乘客不过五六个,但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车到下一站,艺人便消失了,并不张口要人给钱。美国可不这样,地铁乞讨者都是理直气壮,声如洪钟。
美国和法国都是最具活力的国家。但这种活力的动力有所不同。我以为,美国的活力主要来自其国民对财富的执着追求。也可以说,贪婪是美国前进的动力。而法国的活力则是浪漫,是一种潇洒。法国人与意大利人又有所不同,法国人浪漫但并不奔放,而意大利人则是奔放而少浪漫。
除了偶尔在凯旋门的香榭丽舍大街上放羊,巴黎的工人还时常罢工。在巴黎人看来,罢工算不上革命,即使是革命,那也是浪漫的革命,没有暴力,也无人大惊小怪。有次油价上涨,法国工人又率先冲出来,数百辆大卡车浩浩荡荡通过凯旋门。
英国人看不惯了,硬说法国罢工的工人不是落难公子,而是刁民的痞子运动,毫无浪漫可言。言外之意是,巴黎上下为什么不对罢工工人群起而攻之。这恰好从反面验证了巴黎人的浪漫。
巴士底狱
巴黎街头的法国妇女不算漂亮,但大多穿着得体,风姿秀逸,称得上是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不过,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也有“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一面。
1789年,饥寒交迫的巴黎妇女集体跑到凡尔赛宫,裹挟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室回到巴黎,强迫国王在巴黎人民的监督下理政。
巴士底狱遗址是法国大革命的纪念碑。纪念碑很平常,很旧。纪念碑下堆放有一圈乱石,据说是当初巴士底狱的石头。巴士底狱原是城墙的一处城门,1370年按法国国王查尔斯王五世的旨意修建,为的是防范英国人的入侵。以后这里被修为堡垒,关押钦定的犯人。
不过,1789年7月14日,市民们前来攻打巴士底狱的时候,里面只关了7人。而且市民们原先并不是要来解放钦犯的,而是要寻找弹药,只是巴士底狱的头目过于傲慢,群众才愤而攻打。历史上的革命几乎都是必然的,但革命的导火索又经常是偶然的。
市民们攻打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从睡梦中被叫醒(他打了一天的猎,鞍马劳顿)。路易十六昏昏沉沉地问身边的人:“是暴乱吗?”
左右答道:“不,陛下,是革命。”
以上对话有可能是史学家杜撰的,其目的是讴歌革命,鞭挞暴君。路易十六听上去像个暴君,但其实是个李煜似的亡国之君,整天醉心于打猎和修钟。
根据革命政府的命令,巴士底狱很快被夷为平地,只剩下一堆堆乱石。但7月日,攻打巴士底狱的这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拉丁区
巴黎是法国的中心,而在许多巴黎人看来,巴黎就是法国,法国就是巴黎,巴黎之外的法国人都是“外乡人”(provincial)。再往前推一步,“外乡人”就是“乡下人”,而“provincial”一词确有此意。法国国旗是“三色旗”,三色中的白色代表王室,红、蓝两色则代表巴黎。
今天纽约号称“天下第一城”,是金融、媒介、文化艺术和外交(这里有联合国机构)的中心。曾几何时,巴黎是天下第一城,至少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兵远征欧洲,到了巴黎也是东张西望,很开了一下眼界,再回到美国时平添了几分自信,颇有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美国有个说法:“谁要是去过巴黎,还会听命运宰割吗?”
现在如果要留学,首选应该是美国。但美国东部最悠久的“常春藤”盟校的历史比牛津、剑桥短了许多,而巴黎大学的历史又比牛津和剑桥要长。
巴黎的大学集中在拉丁区。拉丁文曾经是大学教课所用的语言。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红卫兵”曾经称雄巴黎街头,而拉丁区则是这场运动的策源地。在法国,知识分子有“反对党”的美称。这是因为法国经常是没有在野党,总统和总理分属对立的两党。在美国,一个家庭成员中要是没有律师、金融巨子,似乎欠缺了什么;而在法国,家庭成员中如果没有艺术家、作家或是教授,再富有也是美中不足。
法兰西,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义勇军进行曲》应该是世界上最雄壮、最悲壮的国歌。法国也有两首歌,一听就会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上街游行。一首是《国际歌》,另一首是法国国歌《马赛曲》。《马赛曲》也孕育于法国与外族的战争。1872年4月20日,法国向奥地利宣战。4天之后,一位工兵上尉一挥而就,为来自马赛的志愿军写成此歌。
《马赛曲》最精彩的一句是“前进,前进!”,而《义勇军进行曲》的收尾也是“前进!前进!前进!进!”。两首国歌都唱到“血”,但意境略有不同。《义勇军进行曲》是要“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马赛曲》则是“誓叫敌人肮脏的血,浇灌我们的田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法两国是同盟国。两国抵抗外族侵略都是英勇无比,而两国又都出过巨奸。法国出了个贝当,组成了附敌的维希政府,中国则冒出来一个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贝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英雄,汪精卫也曾是视死如归的反清义士。
历史总是这样捉弄人。
英伦的“天”“地”“人”
王蕾
伦敦的“天”与“地”之理
英国人见面就聊天气已是举世闻名的,到了伦敦才知晓其中的缘由,真可谓是不得不聊、不得不谈。英国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天里东边太阳西边雨,忽晴忽雨、忽冷忽热,不足为奇,特别是夏季。所以街上行人乱穿衣现象,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并肩走着的两个人,一人穿着短袖T恤,一人穿着煤气包似的羽绒服。
走在伦敦街头,你会发现天空特别的“大”,这是我在上海见不到的那种“大”。
因为这里少见高楼,摩天大楼更是屈指可数。据说,英国政府对市政规划极富统一性。为了保持传统建筑风格,保持文化的单纯性和城市风貌的一致性,政府是不允许拆旧房的;在伦敦和英国其他地方所能看到的民居,即使是新建的,大都是不超过四层楼的屋顶斜斜的有着烟囱的木瓦结构的传统老房子;一些新建的办公楼也大多在十层楼左右,即使是市中心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名胜圣保罗大教堂、议会大厦等等,也都不是很高,而且都是哥特式的尖顶。
英国绿化的普及率是多少,我没详尽的数据,但在伦敦居住过的人一定都感到了这里无处不在的绿色。一年四季常青的草地,过一两个街区就会有很大的一片,大的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小的也有几百平方米。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园被装饰成“主题花园”,有特定的鲜花、雕塑。我见过一户花园装饰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情景,很有童话色彩。这使我想起过去读过的一篇英语短文,说英国人每年举行花园装饰比赛,那个得了冠军的参赛者,忘了在花园里挂上自己的名字,结果让同名同姓的另一位得了大奖。
来伦敦的也是各色人都有,这就很难保证伦敦大街小巷的一尘不染、一纸不沾。
这里纸屑飞舞街头的情况是绝对出乎想象的。特别是由于商业之发达,印刷广告品铺天盖地,到处可以看到散发广告的人,市中心的街角放着免费的报纸,很多人随手翻看,又随手丢弃。我想,如果在上海的收购报纸的人来英国伦敦的话,他一定能赚大钱。最后,想提的是一个令人恶心、却被英国人称为绝对人道的景象,就是狗屎。如果你去伦敦,一定要小心脚下的狗屎。
不结婚的英国人
英国人不喜欢结婚,但他们一样拥有幸福的家庭。这有点说不通是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英国有一个特别的词被经常用到:partner(伙伴)。无论是银行业务、保险业务或是其他社会服务业务项目中,都会出现这个词。“伙伴”可以参与业务、分担责任和享受权利。虽然没有法定partner的性质,也并未指明性别,但在实际生活中,partner是习惯上被作为那种男女有性关系的生存组合,他们或同居、或养儿育女,都呈现出家庭的形式,但他们没有结婚。我认识的几位英国朋友中,有的与女友同居八九年,有的与男朋友养育了三个孩子,有一位朋友的父母几十年来保持着part-ner关系度过了大半辈子。其中的缘由,当然相当复杂,但主要是经济的、法律的和感情的因素。
英国的法律规定:失业者,尤其是单亲母亲享有相当的福利,包括住房、救济金等。一旦工作或结婚,福利便转为纳税。就是说,结婚非但不能申请救济金,而且工作了还要缴纳收入税,因为结婚后的家庭便是一个收入单元。比如,一个失业的女人或单身的母亲可以领取救济金,而她与一位每月有2000镑的男子结婚成为一个收入单元后,她就失去了申请救济金的条件。住房等也是一样。
在法律上也承认这种partner关系,并与婚姻中的家庭具有同样的家庭责任。比如,对孩子的养育责任,如果一男子与另一个女子同居养育一对儿女,一旦这男子离开她与别人结婚或同居,他同样要承担这一对儿女的养育责任。其他法律上面的责任和义务也相同于婚姻中的家庭。
在感情方式上,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保持相当的距离,他们习惯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绝对的独立和自由,有人甚至说,他们和“身体”很近,和心很远。他们认为婚姻无形中就是一种束缚,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他们追求自我和自由,连同感情也是自我和自由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情方式,也接受父母各自寻找新的快乐的事实。
在这样一种partner流行的社会生活状态中,婚姻则成为一种利益和情感的交换。
为利益的婚姻,是一种手段。为情感的婚姻,是神圣和珍贵无比的。我问一个英国妇女为什么结婚,她说:当你想和某人结婚时,是想将自己的一生与他一起度过,是誓言和感情程度的标志……英国人怕人说胖
英国的胖子很多,而且不是一般的胖,都在一百公斤以上,大腹便便的胖子,很让人为他(她)的日常生活担心。虽然,英国盛行素食主义,每一个地区都有健康俱乐部,或者健身减肥中心,也经常可以看到在马路上挥汗晨跑的人,但英国胖子的人数年年增长。
不像中国人见了胖子叫胖子,这是亲热的表示。在英国你如果说某人为胖子,此人定会大为不悦,因为他们视胖子为丑陋、不健康、懒惰的标志。这与西方人的观念有关。因为他们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无贵贱、雅俗、好坏之分。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旁人一般都不会加以评论的,更不会说长道短。
胖子也好,同性恋也好,是个人的事,旁人无权干涉。
其实,在我看来,英国不得不出胖子。为什么呢?走进超市你就会知道,走进饭店你就会明白,走进酒吧你就会懂得。英国人的主食是面包、土豆、奶酪。超市里的面包都是甜的,饼干也是甜的,你很难找到咸的。早餐大多为面包、鸡蛋、奶酪,午餐又以薯条为主,是油炸的,晚餐还是土豆、奶酪。白天,还有大量的巧克力诱人地排在各种大小店堂最显眼的地方。在酒吧,一杯又一杯的啤酒被售出,泡酒吧是英国人最主要的休闲方式。
如此饮食暂不去说,由于失业和高税收使得很多人情愿在家拿救济、看电视、泡酒吧、遛遛狗,悠闲自在得过分,岂能不胖?
郭莹
威士忌万岁
——苏格兰人与威士忌情深难舍
关于苏格兰人与威士忌的话题永远令英国人津津乐道。
威士忌酒在木桶里储藏期间,第一年有4%的酒蒸发掉了,以后每年则有2%的蒸发量。所以一桶储藏了12年的威士忌,其中会有1/4的储量被蒸发消失,等于白白丢掉了上亿瓶的佳酿,这令苏格兰人痛心疾首,只好戏称这1/4的威士忌是被天使喝去了,算是特别奉献给天使的贡品。
因为威士忌酒的最后成败只能听天由命,投资生产威士忌被形容为一项赌博和冒险的投资。装进木桶里的威士忌,需等待十几年后方能最后确定酒的品质如何。
以同样方法酿造的威士忌,有些演变为上乘好酒,有些则有可能完全不是滋味!而这其中的奥秘至今连酿酒商及化学家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威士忌名称千奇百怪
伦敦一家规模宏大的酒店,以提供800多种不同风格的威士忌闻名天下,其中一些威士忌的牌子十分独特。如“王室御林军”、“荒野里的茂密山丘”、“原野的角落”、“母猪的鼻子”、“山羊的消毒液”、“护照与通行证”、“最后一洞”、“名声显赫的松鸡”、“公鹿的呼吸”等。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对徽章情有独钟的国家,苏格兰威士忌亦淋漓尽致地显现了这一国情。购买者很容易注意到,皇室御赐的徽章意气风发地被贴在酒瓶上。
要成为皇家御用威士忌的条件不多,只要连续三次以上得到英王御批定为宫廷用酒,自然具有高档威士忌的品质。
“酒鼻”平日不饮酒
当然,苏格兰威士忌也少不了历史悠久的“闻酒鼻子”。这些专业闻客为了敬业平日并不饮酒,以保持高度的职业灵敏嗅觉,他们的宝贝鼻子是至关重要的饭碗保证。
不少“酒鼻”都购买了昂贵的保险。他们鉴赏威士忌时先要将酒杯轻轻地摇来摇去,所用的酒杯呈百合形,因为此形状最容易令香味凝聚。
20世纪开始亦有妇女加入到品酒人的行列里来,但工作时必须禁止她们涂抹香水,就如同此行业男同事剃须后不允许使用花露水一样。
“自由与威士忌同在”
英政府从1644年开始征收威士忌酒税,征税举措令苏格兰人义愤填膺,在自家酿造威士忌,与在自家清晨起床后煮麦片粥完全是一码子事,是政府管不着的家政。
18世纪末,不堪忍受不公平桎梏的酿酒商,为了躲避税务官的搜寻,将酿酒厂迁至人烟罕见的深山老林中,与政府打起精彩绝伦的威士忌游击战。私酿的威士忌都被装在小木桶里,区别于政府公酿的大桶威士忌,于是小桶和大桶威士忌的提法,就成为私酿与公酿的代名词。
由于私酿威士忌大都是在深夜人不知鬼不觉时出笼,故美名为“月光威士忌”。
而苏格兰18世纪诗人彭斯称赞威士忌为“诗神”,其名言是:“自由与威士忌同在。”
到了19世纪20年代,政府每年查获的私酿威士忌案件高达4000多宗,这个数字仅是私酿的一个零头。迫于无法控制的局面,英政府不得不于1823年取消了威士忌酒税,改发威士忌生产许可证,每张收费10英镑,从此地下威士忌终于重见天日。
应运胜利而诞生了一种新威士忌,即为纪念威士忌游击战的胜利特命名为“老私酿者”。
鱼雷管内装威士忌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名叫威特利的百万富翁是个地道的威士忌迷,平时他只喝水和威士忌,从不饮茶、咖啡、啤酒等其他饮品,其目的是为了保持纯净的口感。
他决心制作世界上最昂贵的威士忌,威特利的酒从不做广告宣传,只有那些威士忌发烧友才知晓这个品牌,而且它也是英国皇室的特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