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一批基督教狂热激进分子认为酒精对人体有害无益,喝酒是堕落的表现。于是,在这群人极力游说下,美国展开全民禁酒,禁止售酒达14年之久。美国政府禁酒令的后果反而促使私酿、走私威士忌更加深入人心。趁此背景,威特利找到了绝佳发财良机,图谋生财所迸发出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恐怕连艺术家也要相形见绌。威特利使出的绝招是,利用美国海军潜艇走私威士忌,将鱼雷里的炸药换成威士忌酒。美国政府曾截获过一艘这种威士忌潜艇,里面的威士忌酒在当时价值万美元。不把威士忌酒桶存入库房里,认为租用仓库成本太高,更重要的是,他揣测威士忌经过震荡后其品味会更美妙,便灵机一动想到了远洋巨轮的船舱,租用船舱价格不仅便宜,而威士忌在大海上颠簸数年后取回来时已变成为待售的上等好酒。
圣诞的礼物
人算不如天算,1941年,一艘名为“政治家号”的远洋巨轮,因海上风暴在大西洋撞到了岩石上,闻讯赶来的附近小岛居民们,毫不犹豫将船上的26万多瓶威士忌席卷一空,并称其为海风吹过来的圣诞礼物。据说直至今日,小岛上的人们仍在兴高采烈地继续享用着那些陈年佳酿。
如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从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到酷暑炎炎的巴西丛林,从澳洲内陆的土着到法国高雅的上流社会沙龙,都不乏威士忌知音。威士忌是英国经济的一颗恒星,这些高雅魅力十足的玻璃瓶,所赚取的外汇收入一直高于航海业、航空业、纺织品等行业,并经久不衰。
《话说威士忌》一书的作者迈肯基爵士有句名言:“爱情绝对不是令地球旋转的动力,惟有威士忌酒才能促使这个世界旋转如飞。”
无知的美国人
沈宁
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美国就是世界。美国方式在外国行不通,美国人就发怒,要报复。怎么报复法?对不起,还是老一套,美国方式。
我跟一些美国朋友说笑,美国平民百姓就真的对国际事务如此无知?一个以出卖色相为生的美国小姐以为可以在美国法庭上告外国王室,美国青年犯了外国法要挨一顿打,就值得让美国政府去交涉。美国人有多了不起,美国人的所想所为就该是全世界人的所想所为,美国的法律就该是世界的法律,美国的制度就该是世界的制度,美国人真这么想的吗?
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多年观察分析,答案是:对于很多很多美国人来说,美国就是世界。
美国最流行的体育运动是棒球。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各俱乐部一年要打300场比赛。打到最后,当然有决赛。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决赛,美国人叫世界决赛。
美国棒球联盟顶多有两三个加拿大队,其他国家一个都没有,如何可称世界决赛?
或者美国每个州算个独立国家,许多这样小国家在一起就可称世界?可是美国没敢把世界俩字安在自己国名里。
有一次我为耐克鞋厂作一份简报,其中提到棒球世界赛。我去问,那是真世界赛,还是美国的假世界赛。耐克说是真世界赛,有日本、台湾、古巴参加。美国棒球总决赛改名叫联邦总决赛才准确。同样,美国的橄榄球全美超级杯总决赛,美国人也称为世界大赛。
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的全美总决赛,也自称世界决赛。美国几个大电视网,新闻节目不是“今日世界”就是“世界新闻”,真看看,没有几条美国以外的新闻。美国国内新闻,也叫世界新闻。中国人五千年前自以为是世界中心,自称中国,情有可原,那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美国人到了如今,头上是厄瓜多尔做的帽子,手腕上是瑞士造的表,身上是罗马尼亚缝的衣服,脚上是中国纳的鞋,明知地球上有许多国家,还要自认美国就是世界,实在说不过去。
还有一个反证。美国一般电视广播媒体,都以当地或美国为报道重点,因为美国人更关心与自己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除非有美国人参与了,有关美国人性命了,否则通常国际事务不大惹美国大众兴趣。中国人权问题,一部分美国人整天喊叫,美国很多老百姓也捎几耳朵听见过,会跟着说一说,谁反对人权了。可是真问问在酒吧里打台球的那些人,谁也不知道嚷嚷半天的中国人权是怎么回事。可是问问他们城里有几家好饭馆,听他们侃吧。美国人早上不看印度尼西亚欺负华侨的新闻,那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他们要看天气和当地交通情况报告,那关系他们该几点钟出门,走哪条路不塞车,上班不迟到。
美国有一个非商业组织公共广播公司,有个公共电视网,有个广播电台叫国家广播电台。这个国家广播电台,每半小时广播一次世界新闻、国际新闻。美国人自己打比赛,叫做世界比赛。而世界新闻、国际新闻,叫做国家新闻。正过来,掉过去,一个概念,美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美国。
全世界都使用国际公制度量衡,偏偏美国要保持英制。德国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阿根廷人、加拿大人,都用公分,美国人要用英寸。奥林匹克运动会用米,美国电视转播要转换成英尺英寸。明明跳过2米40横杆,美国电视就得说是六英尺七又四分之一英寸,你说讨厌不讨厌。每次碰上我跟美国朋友一起看比赛,听到这种解说,我就得大骂一顿井底之蛙。
100米短跑,美国人再自大,也没法子说是328英尺比赛,只好老老实实说是百米跑。世界速滑比赛,全部用公制,500米,1000米,1500米,美国人也不得不用这些名称,没法说1640又二分之一英尺速滑比赛。美国人不是不能用公制,就是不乐意。按照公制,0℃结冰,实在又方便又科学。在美国不行,人家用华氏,33度结冰。
我帮美国公司做翻译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有美国的手册、指南、说明,全都是英尺英寸华氏温度,翻成外文没人懂。跟中国人说3英寸,中国人不知道有多长。中国人聪明宽容,自己转换一下算了。碰上德国人、法国人,人家就不干,骂美国人的德文不是德文,法文不是法文。所以我一接这类活计,里面凡有度量衡,就得问客户,要不要转换成国际公制,要转我就得多收费。有的客户要转,有的客户不要转,有的客户根本就不知道除了英尺英寸还有公尺公分这一说。
美国人开车走马路右侧,司机坐左边,跟中国交通规则一样。可是英国日本就相反,开车走左边,方向盘安在右侧。日本人造汽车,日本国内的,按日本交通规则造,出口美国的,按美国交通规则造。我买日本本田那年,日本本田还没在美国开厂,我的车是真正日本造而运到美国卖的,方向盘安装跟美国车一样。可是美国人不,美国人以为,美国开车人坐左边,全世界开车人都该坐左边。运到日本去卖的汽车,还是跟在美国一样,方向盘安在左边。日本人不乐意,觉着不方便,不安全,不买。日本车横行美国,差点让底特律关门。可美国车无论如何在日本卖不动,逼得几任美国总统辛辛苦苦跑日本,好言相劝,威言相逼,命令日本开放汽车市场。
日本人在美国电视上说:你们汽车方向盘安到右边去,我们就答应试试。这才让美国人清醒了。
我们有个美国朋友,做安利直销网的批发商很多年了,就是中国人俗称的老鼠会,赚了很多钱。他在美国、拉丁美洲国家、加拿大都有直销网。四年前听说安利进入了中国,在广东上海开拓直销网,就找了我们去,给我们上了一个钟头的课,说明中国人多,开展直销很有发展,一定能赚钱,动员我参加。我想了几天,回绝了他。我太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了,干这营生,在中国一定赔,而且说不定哪天就让政府封了。过了些时,美国《华尔街日报》登出报道,安利直销在中国碰壁。
安利在全世界风行,口号是“安利的产品随便用,用了以后不满意,随时退换”。到中国,理发店买一大批安利洗发剂,用完了,拿空瓶子回来说:不满意,退。等于安利月月免费送理发店洗发剂。
我早就知道,美国人那点小聪明,哪里蒙得住经过五千年风雨的中国人。能退就退,天天买,天天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如果我在上海卖洗发剂,连裤子都得赔上。不给退吧,不合安利制度,那么大的公司,不能不讲信用。退吧,明摆着赔钱。安利总部咬紧牙,才新开张大牺牲,忍了,指望有朝一日能赚回来。就这样,熬了大概一年,《华尔街日报》又登报道了:中国政府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关闭安利在中国的运作,从此严禁老鼠会活动。我曾给美国朋友说过,他不听。他想不到中国跟美国有多大的不同,他只知道美国,美国方式。他用美国人的眼光看待世界一切国家,他用美国人的价值标准来估计世界上的一切民族。他以为可以用美国方式打遍全世界。那怎么行得通?
对于像美国一样的商业社会,经济是建设或者毁灭社会生活的惟一力量。我说惟一力量,是确实意义上的惟一力量。对于美国人来说,除了经济,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够支配美国社会。离开经济,美国总统当不了总统,议员当不了议员。政治不过是经济的一种表现。没有经济原因,美国军队不会到外国去打仗。美国到中东去打过好几回仗了,明明白白地说:因为美国人要石油,所以要到中东去保卫输油管。没有经济原因,美国不会有文化,不会有教育,不会有体育。从根本上说,不是为了少向英国纳一点茶叶税,美国不会发生独立战争,今天就不会有美国。
所以,美国人以为,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是一样。美国在任何国家一有麻烦,马上就威胁:经济封锁。美国人那么想没有错,眼下状况,如果中国对美国实行一下经济封锁,就完全有可能引起美国人民一场大革命。现在绝大部分美国人家里用的,身上穿的,小孩玩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中国造的。中国对美国禁运,这些美国人的生活马上就有困难,而美国人哪一天日子过得不那么舒服了,他就得闹,不能忍。
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经济封锁,从来没产生过作用。我们反正还吃糠咽菜,没多少人吃麦当劳,不给中国运美国牛肉、美国苹果,我们顶多从一天两顿糠改成一天三顿糠,有什么了不起。而且,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除了经济,我们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民族自尊,一种爱国主义。几千年外族侵略压迫,中华民族灭亡过吗?恰恰相反,外部压力越大,内部团结的凝聚力越大。美国人不知道接受教训,不会学习历史,到如今还是整天喊叫对外国实行经济封锁。
说是美国大众脑子里一团糨糊,把美国当世界,也还罢了。他们不操那心。美国人只要每天上班,拿工资,日子过得舒服,就全齐了。喊叫两句中国人权,朝鲜导弹、西藏独立,不过是饭后茶余闲来聊聊而已,很少人当真。不演电影不赚钱,到西藏献身独立事业,他才不干呢。住在好莱坞豪华住宅瞎嚷嚷,不少吃一口,不少喝一口,谁不会?
我觉得窝心的是,美国政府里一大批人脑子里糨糊一团,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钱,不务正业,整天讨论别国一点破事,喊叫经济封锁。美国富,经济上控制很多世界性组织,所以联合国的事啦,世界贸易组织的事啦,都得美国说了算,还说得过去。
美国恼了,不给钱了,联合国就得搬家。搬哪儿去?哪儿也养活不起那么一大帮白吃饭的官僚。还就得让这帮人在纽约呆着,所以得让着点美国。
可是美国国会不是联合国,美国国会只管美国自己的事,也要开会听证中国人权问题,也要写世界人权情况报告。干什么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也来讨论一下美国人权问题,也写一份美国人权状况报告,怎么样?芝加哥警察局跟黑帮一伙,纽约警察打伤外国移民,洛杉矶罗德尼案……美国太多种族歧视案了,报告可以写一大本。中国人民代表大会还可以写一大本美国学校教育的调查报告,让那些在美国学校里开枪扫射的受害者到北京去作证。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美国不是世界,美国不是联合国。可惜美国人,大众也好,参议员也好,不明白这句话。
在欧洲的后花园
王石
苏黎世居民还记着谁
穿过站台,进入车站大厅,旅客熙攘,井然有序。车站下沉三层,餐馆、时尚店应有尽有。咖啡店一杯浓缩黑咖啡,瞅着隔邻花店的鲜花,赏心悦目!
出火车站,跟着一位上了年纪、表情严肃的当地导游,沿站前街漫步,丁丁当当的电车铃声、哗哗的喷泉、一座伟岸的铜像。
导游介绍:“看到那座铜像了吗?那可是对苏黎世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瑞士铁路之王厄谢。他建立了铁路公司,创办了瑞士债券银行,还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校长……”
大街两侧是菩提树、时装店、餐厅。步入帕拉德广场,导游说:“这一带是苏黎世金融街的中心,瑞士银行和联邦银行的总行都集中在这里。小心迈步,你脚下都是这些银行的大金库,储藏着数量居世界第一的金条!”
真看不出来。暴发户喜欢穿金戴银,真正有钱的却是不动声色。绿色草坪、街边公园、露天咖啡店、餐厅。餐饮客人面对行人、街道,优雅地闲聊、阅读、饮咖啡。绿草坪上有一座雕塑——行进中,一个天真的孩童仰望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
导游说:“裴斯泰洛齐,另一位苏黎世历史名人,是瑞士着名教育家。”口气带有赞许、敬仰,“以儿童的精神、自然的行为为准,强调注意数目、形状和词语三个基本要素。他根据这一原理,改进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初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裴斯泰洛齐是瑞士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苏黎世更是妇孺皆知,而提到铁路大王厄谢,除了我们导游,还有谁记得呢?
瑞士人的时间观念
导游走得很快,显然在把握时间,有纠正不守时的中国游客的明显意图。匆匆紧跟,稍微不留神就会落下。
旅游卫视的师编导,手提一架专业摄像机,气喘吁吁从后面赶上队伍:“这种逛街速度,节目怎么制作啊!”
拐向左侧一条街,经过一段上坡路,登石阶,来到林登霍夫山丘,菩提树茂盛。
石块铺的广场中间,泉水涌流。位于城市中心的山丘曾是罗马帝国时期重要的关卡,如今只剩下一段城墙遗址可寻。
天气阴沉下来。扶着观景台上的铁栏,从碧绿的利马特河在脚底下流过,老城区一览无遗。着名的苏黎世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和圣彼得大教堂就在其中。当年流亡瑞士的列宁住在老城中一家鞋匠铺子里,在那里,列宁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着作……下山丘,沿苏黎世湖便道穿行。下起小雨,加快脚步。露天咖啡厅照样营业,坐在街边的消费者,仍不肯离去,打起伞来饮咖啡聊天。天鹅悠闲湖中。匆匆的中国游客。
苏黎世热带雨林
午餐后乘大巴穿城区来到动物园。
咦,到这做什么?
眼前是一座硕大的玻璃棚建筑——热带雨林博物馆。
从特别通道进入博物馆,眼前展现出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一角:参天的热带植物,长臂猿、变色龙及各种鸟类,热乎乎的气温,鸟鸣瀑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