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23770300000024

第24章 博弈中的效应与定律常识(1)

不虞效应: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百多年前,霍累斯·瓦尔坡在其著作《不虞国三王记》中提到了一个位于锡兰岛上的古怪国家--不虞国。

在不虞国,人总会碰到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找到自己不找的东西,而找不到自己原本想要的,什么事情都会事与愿违,你想要什么偏得不到什么,不想要什么偏偏得到什么。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不虞效应”,用它来指意外之外的,原来根本没有去追求的结果。

不虞国是霍累斯虚构出来的一个国家,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现实生活中,不虞效应比比皆是。

古代苏美尔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开垦了两河流域,造就了自己辉煌的古代文明,然而,在他们意料之外的是,当他们续建起大规模的农田灌溉设施,希望促进农桑之后,土地却因此而逐渐荒漠化、盐碱化。

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高度文明时期,对付虫害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杀虫剂,从短期来看,这些杀虫剂固然使害虫的数量减少,保护了庄稼;但是渐渐地,庄稼因为各种杀虫剂的作用而变得对人体有毒副作用,而害虫却产生了抗体,不再害怕杀虫剂。明明是想要保护庄稼,杀死害虫,结果害虫没有杀死,庄稼却变坏了。

有一件事让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周围的牧场主欣喜异常,那就是美国政府计划消灭黄石国家公园里的狼群,虽然政府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公园里的海狸。但不管怎么说,牧场主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狼群会偷跑出来吃掉他们养的牲畜了。

黄石国家公园里的狼几乎被消灭殆尽,可是海狸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急剧减少。原来,狼数量的减少,导致麋鹿数量剧增,麋鹿不仅吃光了小溪旁所有的植物--荆棘、灌木和低矮的树木,甚至连生长在水边的柳树和白杨也成了它们的腹中之餐。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柳树和白杨,海狸的数量自然急剧减少。

美国政府除狼本来是为了改善海狸的生存环境,结果适得其反,反而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导致其数量剧减。

无数的事实证明,行为如果控制不当就必然会适得其反。这就是不虞效应的本质。

在博弈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制订策略、实施计划,固然能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但是,如果对事情的发展不能有效监控,根据情况事态的发展做出及时的策略调整和应对,其结果往往就有可能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相反,如果对于重大政策都要深入思考其长期、中期、短期的不虞效应是什么?其积极的不虞效应是什么?其消极的不虞效应是什么……在计划执行的时候时时反思、关注情况的变化,事态的发展才不会超出掌控,才能有效避免不虞效应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蝴蝶效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为了争夺英国的统治权,理查三世和亨利准备决一死战。战斗开始前的一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要骑着它打头阵。”

“您得等一等,”铁匠说,“前几天给所有的战马都钉了掌,铁片用完了。”

“我等不及了。”马夫极不耐烦。

铁匠埋头干活,他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依次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到第四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了。

“还差几个钉子,”他说,“我需要点儿时间砸两个。”

“我说过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

“那我得先告诉你,你如果不等的话,我现在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

“那能挂住吗?”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说,“不过我没有把握。”

“那好,就这样吧,”马夫叫道,“快点,不然国王会怪罪的。”

理查国王骑着马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理查国王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向远处逃去,理查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这时亨利的军队包围上来。

理查国王气急败坏,他在空中挥舞宝剑,大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从此人们开始传唱这样一首歌谣:丢一只马掌。少一只“少一个铁钉,马掌,丢一匹战马。少一匹战马,输一场战役。输一场战役,失一个国家。”

一个铁钉与一个国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就是这样无法相提并论的两件事物却联系起来了,因为一个铁钉的松动,导致了一个国家的败亡。细小的、看似没什么关系的因素往往能够对事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类似的现象,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中也曾提到。他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有可能是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中扇动翅膀引起的。其原因在于: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周围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气流的产生,虽然相当微弱,但却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发生的极大变化。

从此以后,人们便用“蝴蝶效应”来指细小因素和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的紧密联系的现象。

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这就是说,一个事物所起作用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该事物自身的大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一句无意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有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可能成为“成大事”或“乱大谋”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极小的部分也会影响到全局。因此,忽视了一个细节,就可能酿成大错。

家乐福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家乐福的成功运作,与他们注重细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单是选择商圈一项,他们就做得细致入微。他们通过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步行距离来测定商圈范围;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来确定小片、中片及大片;尔后再进一步细分这些区域,考察某片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和特征,包括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这种细致入微的规划和考察,是家乐福一直保持在零售业第一梯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的人因为注重细节而成功,有的企业因为注重细节而壮大。同样,也有人因为忽视细节而一事无成,有些企业因忽视细节而逐渐走向下坡路。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关注营销这个环节了,很多时候,企业本身策划的活动并没有什么战略失误,只是由于细节上的处理不当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一个人也好,一家企业也罢,要想少走弯路,就不可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先哲之所以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是因为小是大的基础,重视小的才能做成大的,而忽略小的就可能败坏大的。无论是古人讲的善与恶,还是当今面临的成与败,都提醒我们应该做到专注于每一件小事,随时关注细节的变化,同时学会防微杜渐、亡羊补牢。

破窗效应:无视就意味着纵容

有人因为抢劫上百万元而被判刑,有人因为抢劫一元,也搭上了自己的终身。为什么一元钱和上百万元都是一样的呢?其实,这正是基于“破窗效应”的考虑。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地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破窗理论”的本质是主张建立一种防范和修复“破窗”的机制,亡羊补牢,并严厉惩治“破窗”者。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维持秩序和保护集体的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主张建立一种防范和修复“破窗”的机制:对已经“破了的窗户”要及时修补,以树立良好的规范;对“破窗”者要严厉惩治,以确立严明的纪律。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我们纵容了自己的一个缺点,其他的缺点就会接二连三地抬头,最后把我们变成一个粗鲁、低俗、野蛮的人。这就是“破窗效应”在起作用。而人们常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偷金”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同样,对于社会或团体来说,如果有一个成员触犯了行为道德准则,而他并没有改过,也没有受到惩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违反准则,进而使社会或团体变得没有秩序、失去规范,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有鉴于“破窗效应”的思考,我们绝不能忽视小错误,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都要及时地予以处理。

曹植是曹操所有儿子之中最有才华的,但是不仅得不到曹操的欢心,而且还被猜忌,郁郁而不得志。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曹植触碰了“破窗效应”的禁忌。

一次,曹操率军攻伐东吴,曹植留守邺城,待曹操得胜回到邺城,马上就有人前来状告曹植,说他“擅开司马门,且奔驰于驰道”。这可把曹操给气坏了。因为“司马门”是魏宫正门,除了曹操本人的车驾可以出入外,任何人不得由此出入;而“驰道”又是天子的专用车道,虽然曹操不是天子,但是他却也建造了“驰道”供自己专用。没想到曹植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其实,也许这曹植从没有想过要篡位,他是一个文人,不倾心于政治。但是曹操本来就是疑心很重的人,他可不这么想,在他看来,曹植如此大胆,父亲还没有死,他就要取而代之了。

其实,无论曹植有没有篡位之心,他的行为都已经打破了曹操的“窗户”,因此,曹操才会不甚喜欢他。而事实上,那些小错误确实是一种根源性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繁衍能力,可以迅速演变成重大错误。

日本的企业中,流行着一种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具体内容是:

清楚区分哪些东西要,哪些东西不要,将不要的东西贴上“红牌”;找出那些需要改善的事、地、物,找出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找出藏污纳垢的办公室死角,找出不该在办公室、生产现场出现的东西,将这些均以“红牌”标示。然后,活动的目的就是努力减少这些“红牌”的数量。结果,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时间一长,人人都遵守规则了。

日本企业的实践证明,工作现场的整洁有序有利于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而“红牌作战”的活动则是让工作现场变得整齐清洁的原因。另外,工作环境的舒适幽雅,又帮助企业成员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

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某些行为贴上“红牌”,也应该给我们所置身的团队贴上“红牌”,时刻警示,不要轻易打破第一扇窗。即便是由于一时疏忽或在不经意间把“窗户”打破了,也要及时将其修复。不然,后果很可能会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无法操控。

马太效应:富有的更富有,贫穷的越贫穷

《老子》一书就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是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宁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

美国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儿子。

有一天,他们家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找到那位老人说:“尊敬的先生,我想把您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并给他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您看怎样?”

老人气愤地说:“绝对不行,谁也别想把我的小儿子从我身边带走!你给我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可以在城里给您的小儿子找一个妻子呢?”老人摇摇头说:“不要再说了,你快滚出去吧!”谁知这个人丝毫没有要放弃之意,继续说道:“如果我给您的小儿子找的妻子,也就是您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听到这里态度缓和了很多,他最终为小儿子将要成为“洛克菲勒的女婿”而心动。

这个人从村子里走了以后,就去找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您的女儿介绍一个对象。”洛克菲勒说:“请你马上离开这里吧!”这个人继续说:“如果我给您女儿介绍的年轻人,也就是您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您认为如何呢?”洛克菲勒也为女儿即将成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夫人而心动。

从洛克菲勒那里出来之后,这个人便去找世界银行总裁,他对世界银行总裁说:“尊敬的总裁先生,您现在应该马上任命一位副总裁!”总裁先生连头都没有抬一下,说:“不可能,我这里已经有太多副总裁了,请你给我一个再任命副总裁的理由好吗?而且还必须是‘马上’!”这个人说:“如果您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您认为可以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那个平凡的老人,还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又或者是世界银行的总裁,他们都倾向于给人“锦上添花”,而不愿意给人“雪中送炭”,进而形成了人类社会中,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现象。西方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马太效应”,也就是指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下面是一则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寓言。

一个国王要出外远行。这天,他叫来了他的三个仆人,给他们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利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去做生意。

不久,国王回来了。三个仆人来拜见国王。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我利用你给我的一锭银子,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说:“主人,我赚了5锭银子。”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说:“主人,我一直珍藏着你给我的那锭银子,你看,它没有丢失。”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拥有的唯一的一锭银子也赏给了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把他拥有的全部夺过来;凡是多的,就给他更多。”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第一次提出了“马太效应”

这个术语,用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研究者比起来,即使他们做出了相同的成就,荣誉也会比较青睐于那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生活中,“马太效应”比比皆是。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同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自暴自弃,进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表现欠佳,甚至发展成为问题学生,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类似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越是成功的人,就越容易交到更多对他有帮助的朋友,进而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而无权无势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和成效不成正比,别人往往倾向于认为他有所企图、别有用心,从而不相信他、怀疑他,最后甚至把他归为攀权附贵之辈。

由于“马太效应”的普遍存在,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成功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换言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开始的时候,必定充满了艰辛和“不公平”,但我们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付出加倍的努力,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进而享受到“马太效应”带来的“倍增效应”。

登门槛效应:凡事都要循序渐进

加拿大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直接提出要求,有46%的多伦多居民甘愿为癌症学会捐款;而如果分两步提出要求,即前一天先请居民们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有近90%的居民愿意捐款,也就是说愿意捐款人数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了一倍。这就体现了一种“登门槛效应”。其实,“登门槛效应”不仅仅是对别人有用,对自身也有很大的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在1966年曾以实验证明了这一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