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
23784300000005

第5章 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与探索(4)

(五)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体育课堂氛围从基本的规范强化课堂的教学管理,同时发挥骨干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人际情感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互相激励、互相鼓舞的良好情感氛围。

发展趋势研究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战略重点,这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早已达成的共识。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环,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其教育效果与整体发展水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改革应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作者在本文中把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定位于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上,并以此为基点,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并对这一课程模式的整体运行机制作初步探讨。

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组合或策略,它既是教育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

表1-2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序号类型特征形式优点缺点

1三基型注重传授体育

多以原教学

班为单位注重发挥教师的

一味重技术,轻理论

基本知识、基

本技术和基本主导地位,使学

生扎实掌握“三

技能基”,教学规范

2一体化

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把早操、课外活动和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

教师工作

量大

体育锻炼习惯,

增强体质,使体育场地、器材得

到充分利用

3分段型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并存以原班级或分班级为单位既重视“三基”,又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学习不易

深入

4快乐型

注重学生心理

体验

以原班级或分班级为单位能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身心得到健康教学随意

性大

5康乐型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根据学生兴趣划分既能兼顾学生对

对体育知识了解单一

体育的兴趣,又

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

展学生

6俱乐部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分班分层次

有利于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只进行单一的体育活动,身体机能难以协调发展(一)构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分析

构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因此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重新整合,其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一方面众多体育教学思想一齐涌入体育课堂;另一方面高校体育为体现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接纳,造成体育教学主题分散、华而不实、负担过重。目前高校广为采用的以班为群体形式,虽然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便于教学管理,却不易于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掌握技术的能力等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与培养,这显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

(二)构建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对策

(1)明确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和坚持的指导思想。

(2)依据指导思想,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

(3)改革体育教学班的组成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段选择参加不同项目组合的教学班。

(4)改进教学方法,当前,应着重研究如何根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构建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从以上几种模式可以看出,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发展能力,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各种教学模式互相借鉴,共同发展。要充分发挥教学模式的作用,优化教学结构,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

(一)树立全面育人的体育教学观念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从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出发,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即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竞技教育、生活教育和娱乐教育等。

(二)树立主动体育的体育教学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树立三维综合评价的体育教学观念

在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时,不能仅仅以提高生理机能为标准,追求生物学改造的效果,而应该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来综合评价体育教学的效果。三维体育的教学观,反映了体育教学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动态系统,它通过大量的体育教学实践取得效果。

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第一学年:基础课

以全面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为主,通过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来实现高校体育的目标。可根据具体的场地器材等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能动作用,使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为参加第二学年的选项打下基础。考核时,以全面的素质指标和技能指标为主。

(二)第二学年:选项课

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等情况,按项目开设若干个选修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项目和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个项目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可分为初、中、高级班,既可满足学生初选,又可满足再选。体育特长生可根据项目编入高级班。考核时,以技能指标为主,结合一定比例的素质指标。

(三)第三、四学年:俱乐部协会制

俱乐部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它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培养终身体育习惯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模式难以替代的。可集中开设一些项目,以学生自我锻炼为主,开展有偿性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也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保持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五、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新时期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变革的需要

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教学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很可能在离校不久便过时了。因此体育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技能,使其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二)新时期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体育的终身化、体育的民主化、体育的多样化和体育的个性化。体育的终身化就是打破学校体育的原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体育扩展到社会和人生的每个阶段。体育的民主化就是打破不平等、不民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服从的教学关系。体育的多样化就是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育的个性化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所显示的各种不同的运动本能、素质、价值取向、集体荣誉等。

(三)新时期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了条件

高校体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集中体现为四大优势:一是人才优势;二是信息优势;三是物资优势;四是地位优势。这四大优势说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

(四)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

作者曾过对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大学等院校750名高校学生就你喜欢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选择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主的“基础课”37人,占4.9%;选择与社会接轨的“俱乐部”协会制的156人,占20.8%;选择以兴趣爱好为主、能够自由选择教师的”选项课”185人,占24.7%;选择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三、四年级“俱乐部”协会制的372人,占49.6%。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学年“基础课”,第二学年“选项课”,第三、四学年“俱乐部”协会制是最受高校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

六、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但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明确是由内容决定形式,而绝不是由形式决定内容。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开放化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不尽相同,各校根据校情不同会采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大的改革方向还是一致的,都是朝开放式的、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发展的方向进行。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今后一个发展趋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子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直接介入体育教学活动,使输送信息的手段灵活和开放。

未来的高校体育将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要求,向社会开放,向国际开放,体育课堂也将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随着学校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高校体育应从学校的“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或运动技术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体育价值观从单一的健身向健身、健心、娱乐等多元价值观改变,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多元的体育教学目标的需要,因此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复合式的、具有现代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模式转变,并且多种教学模式相互渗透、互相依存将是未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站在科学发展观视角,回顾改革的历史,探讨改革的得失,分析目前的状况,寻求发展的策略,无论是对高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的建设,还是对推进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不完全一致

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涵盖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内容。从理论上看,它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个体水平不同,要通过有限的教学时间(144学时)完成五个领域的教学任务是极其困难的。加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给大多数学校带来的教师资源不足、体育场地设施短缺等问题,要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事实上几乎不可能。

(二)教学效果测量与评价不科学

教学效果测量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改革步履维艰,至今仍未走出“生物体育”的怪圈。测量与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通行方法是监控学生的心率变化,无论什么类型的体育课,也不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是什么,无一例外地是通过“摸脉”获取学生心率的变化情况,由此推断其生理负荷,进而评价教学效果。至于教学目标中运动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心理品质培养等方面的指标,或是因为课时计划(教案)中原本就没有设计具体的达成路径与措施,或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操作而不得不将其束之高阁。

(三)教学改革重心偏移

长期以来,国家、省(部、委)重点资助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985”、“211”大学,教学改革的试验区也局限在位于中心城市且办学条件好、生源质量高的重点大学。真正能够代表我国高校主体的地方院校(占高校总数80%以上),始终被搁置在边缘地带。教学改革实践中,站在教师“如何教”的角度,进行“教法”改革的项目与成果俯拾即是,而站在体育课程学习主体—学生的角度,研究“如何学”的问题,进行“学法”改革项目与成果寥若晨星,改革的重心偏失。

(四)课改试验事倍功半

课程改革试验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局部乃至整体的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是失败了,至少也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传统教学理论近乎是颠覆性的“新课改”试验,自2001年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试验区试行,至今未见到任何实验区的任何实验失败的报道,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亦是如此。事实上,“新课标”、“新纲要”的教学理论还远未成熟,在用以指导体育课教学实践时经常会遇到捉襟见肘的尴尬。这些“尴尬”长期被好大喜功的心态屏蔽,致使课改试验事倍功半。

(五)理论研究缺少争鸣

在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和意见,非高声赞颂即积极响应,罕见应有的学术质疑。对专家、学者提出的某种新观点或学说,紧随其后的通常是对它的注释和佐证,没有不同观点的争鸣与批判。这种近乎“跟着疯子扬土”式的学术风气,使得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极具发展前景的学术观点和实操范例,在无所节制的滥用和沸沸扬扬炒作中早期夭折。长期以来,缺乏争鸣与批判,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领域久治不愈的“顽症”,严重地阻滞了学术发展,是我国至今未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完整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

(六)教师管理导向错位

现行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中,学术论文的数量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决定其职称升迁的硬性指标。没有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就无法在教师队伍中立足,至少是无法迈进精英队伍—高级职称的行列。面对关乎自身生存发展的选择,体育教师不得不放弃深入探求体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价值追求,而将大量的精力用于揣摩学术刊物的“口味”,研究与本职工作毫无实际关系的“纯理论”问题。撰写论文成了教师的第一要务,发表论文成为从事研究工作的唯一目的,致使大量教学改革的实际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境地。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教育部《大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借鉴成功的国际体育教学经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入手。

(一)制订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