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23787800000001

第1章 代序:伟东是个快乐的青年

【王雄】

2010年夏天,我工作的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有着一张胖乎乎的脸,长得很敦实,戴着一副斯文的眼镜,笑眯眯的。他叫赵伟东,是武汉铁路局的一名机关干部,他是来部里协助工作的。于是,我们有了一段很值得怀念的共事的日子。

伟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友善与憨厚。伟东告诉我,他特爱文学。他上中学时就曾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十多年前,他在铁路基层单位当宣传干事时,曾在《鄂西铁道报》上频频发表散文、诗歌。这是一家由铁路分局主办的小报,那时我在这家报纸当总编辑。编发过他的作品,但不曾谋面。

伟东来的当天,领导就派给他一个急活。由于刚到机关,人生地不熟,他东奔西跑,忙得不亦乐乎。我听他嘀嘀咕咕,以为他有情绪,仔细一听,他竟然在哼歌:“别急,别急,伟东是个快乐的青年……”原来,他借用了《阿里巴巴》的曲和词,稍稍地进行了偷梁换柱。显然,他是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稳定情绪,激励自己。在以后的日子,我发现,伟东干什么都劲头十足,乐呵呵的,他的确是一个快乐的青年。

白天,伟东写公文,晚上,就机在办公桌上写散文。一天,他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参加一个会议,回来后大呼过癒。原来,他利用午休时间找到了谭嗣同就义处。新闻出版总署所处的位置叫菜市口,旧时是处斩死刑犯的地方。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传为佳话。我问,你找到什么啦?他很神秘地说,谭嗣同的故居就在菜市口十字路口,我静静地站在那,联想到潭嗣同也曾经是一位写诗的热血青年,还有他的正义与气节,感慨颇多。北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伟东欣喜若狂。他多次激动地对我说,北京真好,任何一个地名,都有很多故事。伟东特地买了一辆自行车,一有时间就骑着它到处转。钻胡同、串校园,寻访名人故居,乐此不疲。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伟东试图通过行走寻找文学的真谛。他很用心,凡是走过的地方,他都会用心记下。他说,我想在这个星球上留下自己曾经来过的痕迹,留下自己的成长记录。他细心地分辨历史的痕迹,抹去灰尘,挖掘文化,还原本质。他在《在承德的秋天里》一文中写道:“历史和文化就是通过这些五彩斑斓的建筑和树木,静默或灵动,内敛或飞舞,或让人感到什么是层峦叠嶂,什么是层林尽染,什么是底蕴深厚。让人在欣赏美丽秋天的同时,贴身感受这座城市曾包含的战略眼光、政治智慧和文化魅力。”字里行间流动的不仅仅是优美,更多的是借史咏志,一种物化的情感和思想。

读伟东的散文,发现多年来他一直在行走。行走香港,他从多文化的融合中,领略东方之珠的独特气质;行走湘西,他在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里,寻觅地域文化的韵味;行走贵州,他踏访明代大儒王阳明遗迹,探求胸怀天下的修身之本;行走神农架,他拜谒神农氏,品味遍尝百草为民谋福的情怀;行走厦门,他站在庙宇的菩提树下,体会梵音缭绕的明净与空旷……伟东的文字弥漫着乡土的芳香,味道纯正净洁,流动着理想与梦境。他生长在农村,乡村生活给了他太多的记忆。读《想念母亲》、《远渡》、《老窝》、《难忘双喜小学》等,一幅幅多彩的乡村生活图景,给人以宁静、纯朴、舒缓之美。他在《红薯故乡母亲》一文中写到:“红薯灰头灰脸,拿在手中却很暖和。母亲就在灯下端详着我,帮我将红薯剥开,眼瞅着热气从温滑的红箸内心散开,母亲的温暖浸透了我的全身。”这些充满动感的文字,让母亲的爱、红薯的香甜、我的幸福,一一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跟着父亲《远渡》,伟东读着江水的记忆,体验着人生的艰辛。《沿着这条山路》远行,在金戈铁马的历史回声中,我看到一个农家子弟从山里走向山外的坚定脚步……伟东很爱读书,善于从国学中汲取营养,扎实自己的文学功底。读《论语》,从“三省吾身”中感悟做人的圣洁;读《老子》,融会“无为”方能“大为”的智慧;读《易经》,探寻东方文化的奥秘。他在《感悟国学》写道:“快乐来自心智的成长。学而有思,思而有学。”他的《我与〈老子〉》、《大气人生》、《书香之家》等文字,都真实地记录了他对国学的钟情和痴迷,活跃着他学习国学的体会和心得。无疑,是国学的滋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伟东有一句名言:要么成为赵伟东,要么一无所成。我以为,他所说的“成为”,意在“成功”。他想象中的赵伟东,必定是一位成功人士。为此,伟东经常与自己对话。步人人民大会堂开会,面对20根朱红漆金的石柱支撑起的天花藻井,他久久不愿离去。我问他干啥呢?他说,我在与金色大厅对话。他找到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小区,默默地伫立在钱钟书家的小楼前,默默自语,祝福杨绛先生安康。一天傍晚,他竟然跑到八宝山,与逝去的亡灵对话。他说,长眠于此的都是英灵,与他们对话,会让你聪明起来。显然,伟东是在借助对话的形式,沉淀思绪,反刍心得。在他的散文中,许多充满哲理的字句和感悟,也许正是他与时空对话的结果。从伟东的这本散文集中,我读到了他与自然、社会,与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的对话,容纳了他的生活体验和思考,表达出他的真诚和激情,他的关爱与关切,当然还有他的喜好和厌恶。

文如其人,文以载道。在《文化的背景》这本散文集里,伟东以一种淡泊的心境,记述了自然万物、文化行走和生活解读,流淌着文字所带来的愉悦与幸福。伟东的文字属于干净、平实之列,让人感受到了他的追求和品位。以我的写作经历而言,文字的磨砺大凡要经历一个“平实—花哨—平实”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从最初的平实到最终的平实,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质的飞跃。这个过程很艰苦,需要多个反复。伟东正是处于这个过程中。不可否认,他的笔力还有些许稚嫩,有些文字还显得刻意、花哨,但已经露出了灵动的曙光。伟东是有文学潜质的,他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我有理由相信,伟东的文字一定能承载起更多的东西。

随着时光的流动,当那些飘渺的文字日益变得凝重起来时,当那些虚无的感觉日益变得真实起来时,那就是文学的力量,那就是文字给我们的顿悟和享受。其实,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快乐的人生。

2012年5月10日于北京(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自序:关于文化的梦想

人人都有梦想。我也有很多梦想。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时半会也不敢松懈。后来我总结这些梦想的共同点,它们都与文化有关。

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多种解释的词语。它既是一个名词,也可作为一个动词。更多时候,人们还常常把它作为一个形容词。典型的两句话是评价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学文化,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或许是我多年来矢志不移的梦想。

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学习过程。写作必须阅读,没有大量阅读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写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之”的过程。作者常能从写作中受益匪浅,让自己逐渐成为文化深厚的人。写着写着,我就有了这本书《文化的背景》。我更愿意将这本书作为我学习的笔记与小结。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非常敬重有文化的人,尤其敬重那些真正的文化人。我非常感谢那些让我爱上写作的老师和书籍们。写作,使我不得不打开暸望世界的窗口;使我不得不思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命题。写作丰富了我的精神境界,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我曾笑对朋友们说,我其实是一个捏了笔混进城市的人,靠一支笔讨生活。

试想之下,一个彻底的农家子弟,一个彻底的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年轻人,凭什么得到生活的青睐?凭什么还能生活得比较体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写作的功劳。

很多人瞧不起写作的人。其实,不要小看这个“写”字。人类文明的基因之所以流传,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都不得不归功于历朝历代那些前赴后继的写作者们,是他们让人类的文明薪火相传,无论如何评价他们的功劳都不为过。尽管我们这些末流的写作者们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世界上犹如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我们通过自己的文章,也可影响一些人,温暖一些人,激励一些人,为文化的大花园增添一抹绿色,为周围的朋友送去一丁点精神的养分。这也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

尤为重要的是,写作逼着你去读书,一本本地读,一页页地思考和掂量。“欲成一代经纶手,须读几本要紧书”,读着读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会发生变化,心胸气魄会发生变化,人生格局跟着发生变化,前途命运也随之变化。对于作者而言,坚持写下去,量变产生质变,也可能收获丰硕的成果。因此很多人将读书、写作作为幸福人生的开端和最大的乐事,甚至将“读过、写过、生活过、思考过”写上自己的墓碑,作为人生的概括,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了。

2010年夏天,我到了北京,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8个月。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重要的时光。我由此接触了不少作家、诗人、书法家。我切实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他们的坚韧、执着以及他们独特的文化视野、人文情怀都深深打动着我、启迪着我。难忘著名作家王雄先生的诚恳、淡泊、诲人不倦的坚定和执着;难忘诗人李木马的机智、幽默与练达;难忘潘传贤老师的亲和、睿智与洒脱;难忘王勇平先生的亲切、和蔼及友善,还有他那挥洒自如、字字珠玑的书法。文化真是浸润人生魂魄的瑰宝啊。文化的魅力,是那样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直至内心。文化让人活得儒雅、坚定、富有主张和办法;文化能让人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纯粹高尚的人,真正体现“以文化之”的价值所在。那一年,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文化修养,离文化近些、更近些,立志成为富有文化的人。

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一直跋涉在追求文化的道路上。二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我就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断断续续发表了多篇散文、诗作。十五年前,作为一名铁路基层单位的宣传干部,我为曾经工作过的荆门工务段的宣传工作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十年前,作为一名铁路分局、铁路局的秘书和秘书科长,我对公文一写就是十年。这么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工作职务如何变化,我一直钟爱散文和随笔的写作。散文、随笔能让人自由地表达思想,自由地寄托情感,是我为文的首选。我也一直在思索,一直在写,为此付出了较多的心血。

在我看来,散文、随笔的创作领域极其广泛,可大可小,可收可放、可古可今。散文、随笔写得好,可以自由地抒发胸臆,谈古论今,甚至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直指世道人心。但我对散文、随笔心存敬畏。散文、随笔虽美,却是最难写的文体,特别在创新发展方面尤为困难。使我惴惴不安、下定决心要出一本散文、随笔集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准备接受所有的批评与赐教,好好磨练自己的文笔和思想,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所长进。

《文化的背景》这本书,共分六辑。第一辑,写了我对故乡的理解与遥望,写了亲情、友情和故乡荆门的风情;第二辑,写了我的阅读体验和读书心得,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作了分享;第三辑,写了我的文化旅程,记录了我对一些文化名城的感悟和思索;第四辑,写了我曾接触过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环境以及它们对我心灵的触动;第五辑,抒发了我自己对写作、对文化、对人生的感受以及肤浅的文化体验;第六辑,写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教育的真谛和经验。书中的文章,绝大多数已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过,涉及的内容较为驳杂,或许只能以文化为主线,将它们串起来奉献给读者。我之所以将书名确定为《文化的背景》,一则因为我曾写过同名散文,很多朋友喜欢;二是因为“背景”一词实在道出了我对文化的探寻、追求历程,可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我想真诚地告诉读者:有文化是件幸福的事,追求文化同样是件幸福的事。尽管在追寻过程中,将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文化值得毕生追求、毕生坚守、毕生践行。文化的奇特在于它不像金钱、房产甚至官位一样可以继承。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们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事业传承给自己的后人,可文化却不能。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热爱、执着、毅力与灵气是获得文化的重要基础,除此别无他途。因此在文化学习上,生于贫困之家的弱势子弟大可不必自卑,只要肯下工夫,总会有所收获,让自己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终生受益无穷。

结合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认为是文化改变着丰富着我的一生。对于文化的梦想,让我爱上了文学,顺带靠文字谋生。我很想真诚地告诉大家:选择文学,是我一生内在的需要;能出一本书,源自我多年的文化情结。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对文化的自觉,源自于我们的坚韧与执着。他人的轻慢,写作的寂寞,对于我们来说,毕竟是身外之物,巳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

我还想说,一本书的生命是它的文本。文本的生命在于它的思想。我是在认真地写作,认真地践行着“我手写我心”的从文原则。我对生命的感悟已基本融进我的作品里。我的作品是我生命与智慧的结晶,面对它们,我禁不住感慨万千。

是为自序。

2012年3月20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