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细说中国佛教
23973400000005

第5章 南北朝佛教(1)

南北朝时候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统治者对佛教扶持、利用,又加以控制。北魏设立玄昭寺作为管理全国僧众的机构,设大统一人、统十人、都维纳三人,僧官制度完善。南朝佛之风更盛,帝王舍身之事时有发生,建寺造像风靡,杜牧有诗叹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洞窟中的佛光——北朝佛教帝王对佛教的利用与限制

北魏于386年建国,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于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鲜卑拓跋部在统一北方以及之后的长时期内,在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都极力推行汉化政策,以获得政权的稳固与社会的发展。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在政治上仿魏晋以来汉族的门阀体制,确立了门阀士族制度。在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学,直接承袭了汉代包含阴阳图谶因素的儒学传统,魏晋以来十分兴盛的玄学在北朝不再是主流。佛教在北朝统治者那里,也成为推行汉化政策,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

北朝以北魏存在的时间最长,佛教也以北魏为盛。北魏太祖道武帝转战黄河以北时期,就认为应当尊重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佛教,准许其流传。刚一定都平城,即批准在新的京城中规划建立佛寺。389年,道武帝下诏建佛寺、造佛像,以佛教作为国家承认的宗教。道武帝好黄老,览佛经,见了沙门都加敬礼,还致书僧朗,并赐其丝绸、银钵等礼物。皇始年间(396~397),请赵郡(今河北赵县)沙门法果任道人统,作为国家任命的佛教领袖。明元帝继续扶持佛教,在都城四方立佛像,并令沙门开导民俗。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之初,也奉行支持佛教的政策。他招聘沙门前来讲学,于佛诞日举行佛像游行仪式等。426年太武帝攻陷长安,鸠摩罗什僧团的一些僧人随之迁往平城;439年又征服凉州,昙无谶僧团的佛教活动也被纳入北魏的范围,这为北魏佛教的繁荣提供了条件。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就是在这个时期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的。北魏孝文帝(47l~499在位)在历史上是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喜好庄、老,精于佛教。曾在洛阳永宁寺度百余良家男女为僧尼,又到永宁寺听讲经,命朝臣与僧徒讨论佛义;尊徐州僧嵩弟子道登为师,听他讲《成实论》,又为西域沙门跋陀在少室山建少林寺,还下诏允许高僧入殿讲论佛经。从孝文帝时开始,北魏的讲经、研究义理的风气逐渐兴盛。孝文帝还应昙曜的请求,将所掠得的青齐地方(今山东一带)的百姓赐与寺院,每年输铸六十斛入僧曹,这些百姓称为僧祗户,其谷称为僧祗粟,作为赈饥及佛事之用。又将一些犯了重罪之人和官奴作为佛图户,以充寺院的杂役和耕作等事。宣武帝时大兴佛教,为来洛阳的外国僧人立永明寺,著名的译经僧县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均住持该寺,以菩提流支为首席。著名的龙门石窟,即在这个时期开始营造。孝明帝时,胡氏灵太后独揽朝政,她在熙平元年(516)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9层,高40余丈,极其壮丽。她还派宋云、慧生等往西域朝礼佛迹,访求经典。由于北魏诸帝的奉佛,朝野风从,百姓经官私得度出家为僧者日多;加上战事不断,百姓多以信佛为僧来逃避徭役。出家者猥滥,兴建寺塔成风。据《魏书·释老志》和《洛阳伽蓝记》等记载.至魏末,各地僧侣多达200余万人,寺庙3万有余。可见北魏佛教之盛。这些措施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不少流弊。

佛教的兴盛,得力于帝王的扶持;同时佛教发展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程度时,统治者又对其加以控制和限制。延兴二年(472)诏令搜查无籍之僧,比丘若无官府文书不许周游民间。太和十年(486),命检索僧尼,凡无籍或修行怠惰的僧尼皆令还俗,各州还俗者达1300余人。后又立《僧制》47条以加强对僧尼的管理。

北魏之后的几代帝王也承袭了对佛教既利用又控制的政策。北齐文宣帝曾请高僧法常入宫讲《涅槃经》,并拜为国师。又设立玄昭寺作为管理全国僧众的机构,设大统1人,统10人、都维纳3人,以法上为大统。法上是慧光的弟子,善《十地》、《地持》、《楞伽》、《涅槃》诸经论,并有多种注疏。弟子净影寺慧远是著名的学问僧。当时,北印度沙门那连提耶舍于天保七年(556)来到邺都,文宣帝出旧藏梵本佛经千余夹,请他在天平寺翻译。文宜帝晚年,更到辽阳甘露寺,务心禅观,不理政事。东魏孝静帝敬重名僧昙鸾,时称神鸾。西魏文帝及丞相宇文泰都好佛。文帝曾立大中兴寺,以道臻为魂国大统,道臻即大立科条,以兴佛法。北周明帝亦崇佛,必建佛寺,大度僧尼。当时名僧昙延、道安被称为玄门二杰。

北朝统治者所施行的对佛教既扶持又加以限制的政策,最集中地体现任僧官制度的完善上。南北朝时,国家的僧官制度大体有北朝的沙门统和南朝的僧正(僧主)两大系统。就完善程度和管理效果而言,北朝的僧官制度忧于南朝。后秦主姚兴曾任命鸠摩罗什弟子僧契为僧主,可以看作是僧官制度的肇始,以后南朝沿用了僧主的名称。北魏道武帝时法果任道人统。太武帝灭佛后,文成帝复兴怫教,以师贤为道人统,设监福曹为国家管理机构。监福曹首脑名道人统,次官名都维纳,地方各州设僧曹,首脑称沙门统,中央沙门统称沙门都统。师贤逝后,昙曜继任沙门统,改监福曹为昭玄寺,沙门统亦称昭玄沙门统、昭玄大统等。后来担任过沙门统的名僧还有僧显、惠深等人。东魏、西魏时的沙门统又称国都、国统等。献文帝、孝文帝时还在各寺设置了上座、寺主、维那等僧官。上座为寺内受戒时间长、德高学博的长老,寺主即事务长,维那和悦众共同管理僧众杂事。

这种政策还体现在僧祗户和佛图户制度的建立上。昙曜约在献文帝与孝艾帝时(469~476)策划建立了这一制度,到宣武帝时(499~515)已普及到魏境各地。这一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尤其是吸引了百姓、奴婢的大量出家。同时也相应地产生各种流弊,主要是与世俗政权之间争夺经济收入与人口的矛盾日益凸显。当时不少人的排佛之议以及两次灭佛事件,都直接或间接与此相关。

与此相应,北朝佛教对国家及帝王的依赖性也更强,这突出地表现在道人统法果等人的言行中。法果受到道武帝的优待,前后授以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安成公之号,法果固辞。法果致拜皇帝,常对人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法果这种“皇帝即如来”的思想在北朝一 直延续下来,成为佛教依附于国家,强化佛教的国家性质的思想背景之一。

北朝的两次灭佛

我国历史上一共有过三次灭佛事件,其中发生在北朝的有两次。北魏太武帝拓拨焘在位时于439年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他对佛教的态度起初尚取容忍策略。后来亲近道教的大臣崔浩当权;新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正在谍求道教取得国教的地位;道教在佛道之争中贬佛教为“夷狄之教”,这与太武帝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合拍;佛教的迅速发展也与国家产生了争夺经济利益和人口的矛盾。这些因素促使了太武帝产生灭佛之心,他下令禁止50岁以下的人出家,一律还俗以充兵役。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发生了杏城盖吴起义,他率部亲征,抵长安时发现一些大的寺庙内私藏兵器、寺僧淫乱犯戒等情形,遂认为“佛教乃当世一个祸害”,于是敕全国灭佛。此次灭佛至452年文成帝拓拔溶即位后下令恢复佛教才结束。

北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后不久,就开始历时数年的百僚及僧道的辩论会,欲以此斥佛,但各有道理不能定夺。后来,为了消灭北齐,富国强兵,他鉴于寺院房产田地太多,下令整顿寺院,尽毁经像,令僧道还俗。灭北齐后,又将齐境的佛寺经像尽毁,并释放各寺奴婢。此次灭佛事件,直至武帝逝世,宣帝、静帝即位,杨坚辅政,下令恢复佛寺才得以结束。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北魏的杨街之,北朝文学家,河北满城人。“伽蓝”是梵语佛寺的音译。该书共分五卷,分别记录了北魏新都洛阳城在战乱前的43座寺庙及一些城郊寺庙。

北朝石窟与雕刻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山中。仝山遍布石窟,高高下下,错落有致。由下至上全用天梯勾架,用栈道相通。看天梯,高低不一;看栈道,长短不齐。抬头仰视,是一座玲珑隽秀的雕刻精品。其山形,下窄上宽,如农家积麦之状,故名。最下边,岩庵深藏,每一层都向外扑伸,游人攀登,如临绝境。沿天梯攀援而上,天梯仅能容一人,脚踏上去,似觉颤动。

据文献记载,石窟于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西魏文帝时,再修崖阁,重兴寺宇。皇后乙弗氏薨,凿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561~571),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造七佛阁。历代开窟造像在距山基20~30米、70~8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层层相叠,密如蜂房。唐开元廿二年(734)地震,崖西中间塌毁,窟群分成东崖和西崖。

现存北魏至清各代洞窟194个(东崖54个,西崖140个),泥塑像、石雕像70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泥塑有高浮塑、圆塑、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端庄的佛,犹如无冕的帝王;侧侍的菩萨、弟子,有的低眉含嫣,有的俊俏活泼,有的聪慧虔诚。从约16米的阿弥陀佛到10余厘米的影塑,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的牛犊儿,均精巧细腻,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而不神秘。泥塑上彩而不重彩,被誉为“塑像馆”。石窟形制完全按照我国民族建筑形式开掘:方形平顶,前壁开门,两侧开龛。

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麓、武周川北岸。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余。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尊,壮观景象,前所未有,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在我国三大石窟中,此窟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

石窟分成东、中、西三区,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大窟多建成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之间,较小窟龛的开凿则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末年(524)。唐、辽二代,仅有个别造像的雕凿,辽代还建有10寺。壮观景象,前所未有。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伊水河畔龙门口,龙门山与香山隔河对峙。这里的古代石窟造像,漫山遍野,绵延达一公里,是驰誉吐界的中国三火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又是山水相映成趣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