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因的鉴别诊断
1.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尿路刺激症常见的病因之一。上尿路感染,也即肾盂肾炎。在急性期几乎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脓尿,且多为镜下脓尿,白细胞常为“+”,中段尿定量培养阳性,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腹痛、腰痛、肾区叩击痛等。在慢性肾盂肾炎也常有少量的镜下脓尿,间歇出现。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膀胱刺激症状明显,以耻骨上腹痛及压痛为主,但无腰痛及肾区叩击痛,较多出现终末期血尿。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可有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增多,多伴有水肿及高血压,尿常规以红细胞及管型为主,尿培养阴性。
3.尿路结石
膀胱结石常见于男性,发作时除明显的尿频症状外,常伴有腰痛和终末期血尿,较大的膀胱结石在作直肠指检时可触及,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B超及腹部X线平片等。
4.肾结核
如病变累及膀胱可出现血尿、脓尿及膀胱刺激症状。一般根据有结核病接触史、结核感染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尿液中找到结核杆菌,以及肾盂造影时可见肾盂肾盏出现破坏性病变等表现做出诊断。
5.尿道综合征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并不少见,多见于女性患者。本病尿频、尿急很明显,或伴有尿痛,排尿困难,酷似膀胱炎,但尿液和膀胱镜检查无异常发现,尿细菌培养亦阴性。
6.泌尿系周围器官、组织疾病
邻近膀胱、尿道的器官如****、前列腺、直肠或阑尾等的炎症、脓肿、肿瘤等皆可波及泌尿系,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临床上根据各自的原发病表现,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7.精神、神经性尿频
精神、神经系统异常所致的尿路刺激症主要有精神紧张、神经性膀胱、癔症等。神经性尿频可有尿频、尿急,但无尿痛,尿常规检查正常。临床上如发现尿频与中枢神经系统或盆腔神经损伤有关,则应注意神经性膀胱。
8.泌尿系肿瘤
膀胱肿瘤所致的尿频多为持续性,呈进行性加剧,伴有明显的尿急、尿痛。肿瘤阻塞膀胱出口可引起尿潴留;老年男性患者还应考虑前列腺肿瘤。
9.某些全身性疾病
Reiter综合征、Behcet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黏膜损害,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可根据此两种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10.其他
如尿频与接受放射线治疗膀胱区的肿瘤有关,则应考虑放射性膀胱炎;如尿频发生于应用化学药品(如环磷酰胺)之后,则应注意有无化学性膀胱炎,停药后可自愈。妊娠早期或分娩前,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常误认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规检查正常,也无菌尿,可据此鉴别。
四、中医辨证要点
尿路刺激症属中医淋证范畴,起病多因膀胱湿热所致。以实证居多,迁延日久,亦可表现为虚中夹实之证。初起或急性发作时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多属实证;病情迁延或素体虚羸,因脾肾亏虚所致者,多系虚证。临证区别虚实,主要有:尿频以白天为主,点滴难出,小腹窘迫者属实;尿频欲解不解,里急下重,小腹急痛者属实;尿急欲解即解,一解而尽,小腹喜温热者属虚。尿痛如刺,痛引小腹,或尿痛艰涩,排尿痛苦异常者属实;尿痛而不重,遇劳即发者属虚。尿色鲜红如血者属实;尿色清白如水者属虚;尿色泔白凝块者属实;尿色淡黄清长者属虚。尿色黄赤混浊者属实;尿色淡红不浊者属虚。尿色紫暗夹有血块者属实;尿色清亮久置有沉渣者属虚。就病程而言,一般新病属实,久病多虚;但虚证患者常因外感而转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五、治疗
参见《尿路感染》一节。
§§§第四节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原因。健康成人24h尿蛋白质总量仅为20~80mg,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各种原因导致的尿内蛋白质含量增高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所以尿蛋白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检测项目。肾小球来源的微量血浆蛋白与肾小管细胞自身分泌的一些蛋白质,如Tamm-Horsfall蛋白、IgA等共同成为尿蛋白组成成分。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尿蛋白多少,蛋白尿中白蛋白的比率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对药物治疗反应有关。因此治疗蛋白尿也是治疗肾脏病的重要环节,绝不容忽视。
中医学中虽无“蛋白”之名,但根据蛋白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来看,它与中医学中的“精气”的功能颇相吻合,故应包括在精气的范畴之内。因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并认为,肾脏是贮藏和约束“精气”的主要之脏,也是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它有分清泌浊的功能,这一功能由“肾与膀胱上口”这一段来完成,故《灵枢·六节脏象论》有“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的记载。这就说明肾和输尿管有泌别清浊和约束精气不得外泄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肾脏功能发生异常,贮藏和约束“精”的功能减退,精微物质下泄随尿液排出,即出现蛋白尿。
一、尿蛋白的检测方法
(一)尿蛋白的定性检查
1.试纸法
将试纸的一端浸入尿内,如有尿蛋白则试纸由黄色变为黄绿色或绿蓝色,颜色越深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本法简便、快速,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可以出现假阳性。特别是尿蛋白量较少时不易测出,碱性尿(pH>8)可呈假阳性反应。
2.加热醋酸法
此法的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且操作简便。对尿中所含蛋白可作如下估计:如结果为±,则含0.1g/L,+为0.1~0.5g/L,++为0.5~2g,+++为2~5g/L,++++为>5g/L。但下述情况可呈假阳性:①尿标本内混有白带;②药物影响,如使用过甲糖宁、X线造影剂、大量青霉素等。
3.磺柳酸法
与加热法敏感性相同,但特异性不及前者,其优点是简便。假阳性反应的原因与加热醋酸法相同。本法较易发现本—周蛋白。
(二)尿蛋白的定量试验
留取24h尿作尿蛋白定量试验,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①可以帮助肾脏病的进一步诊断;②追踪病人,观察病情变化;③观察疗效。
常用的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是磺柳酸法,它的优点是简便,但如果尿蛋白太少,这种方法就不准确,此时就要采用双缩脲法。临床上收集完全的24h尿,有时比较麻烦,也容易出现误差。有人提出收集一次尿作蛋白/肌酐比率测定,不但简便,而且较准确。一次尿的尿蛋白/肌酐比率测定,如比率≤100mg/g,则为正常,当比率>200mg/g时,为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1)大量蛋白尿(>3.5g/d),可以肯定病人有肾小球病变,并且常是肾病综合征。
(2)轻度蛋白尿(<1g/d),则有下述可能:①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②肾小动脉硬化性肾脏病;③功能性或体位性蛋白尿;④无症状性蛋白尿(又称隐匿性肾炎);⑤急性肾炎的恢复期;⑥各种肾炎的缓解期;⑦肾功能衰竭的晚期。
(3)中等度蛋白尿(1.0~3.5g/d),多种肾脏病都可出现,不过仍以肾小球疾病较常见。
(三)选择性蛋白尿的测定
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滤过具有选择性,有大量蛋白尿的病人,应作蛋白尿选择性测定,对推断肾小球的病变程度,估计预后和选择用药,都有帮助。肾小球滤过膜正常时,只允许分子量<4万道尔顿的蛋白通过,较大分子量的蛋白只能滤出少量,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反之,尿中含有多量的大分子蛋白质,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测定蛋白尿的选择性可以判断肾小球损害的程度,并可预测对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尿蛋白选择性的程度,可由尿蛋白选择性指数测知: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尿IgG÷血IgG)÷(尿的转铁蛋白÷血的转铁蛋白)。
SPI<0.1,为高度选择性蛋白尿,表示尿中仅排出少量大分子量的蛋白,提示肾小球滤膜功能尚好,病变较轻,对皮质激素疗效佳。SPI>0.2,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表示尿中排出大量的大分子量蛋白,提示肾小球滤膜损害较重,病变较重,对激素治疗效果差。如SPI在0.1~0.2之间,表示选择性一般,激素疗效也不会很好。本方法对轻度蛋白尿者,参考价值不大,须作尿蛋白的圆盘电泳。
(四)尿蛋白圆盘电泳检查
此检查方法又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本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尿蛋白的组成成分,适用于轻度蛋白尿者,以区分病损在肾小球还是肾小管,其临床意义为:
1.低分子蛋白尿
其分子量为1万~7万道尔顿,表示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偶也可以是溢出性蛋白尿。
2.中分子蛋白尿
分子量为5万~10万道尔顿,主要蛋白带在白蛋白左右,表示有以电荷屏障损伤为主的肾小球疾病。
3.大分子蛋白尿
分子量为10万~100万道尔顿,主要蛋白带在白蛋白以上,表示有严重的肾小球疾患。提示肾小球分子屏障的损害。
4.混合性蛋白尿
尿中含有大、中、小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表示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有损害,提示病变较严重。常见于慢性肾衰竭的病人。
(五)特殊尿蛋白测定
1.白蛋白(Alb)
常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白蛋白正常值为<15mg/L。肾脏持续性排泌的白蛋白>15mg/L,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
2.?茁2微球蛋白(?茁2-MG)
常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茁2微球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11800道尔顿的小分子蛋白质,它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但几乎全部由近曲小管重吸收,在肾小管病变时,尿中?茁2微球蛋白排泄量增加。尿中?茁2微球蛋白升高而血?茁2微球蛋白正常,预示肾小管损伤。
二、蛋白尿的临床类型
(一)功能性蛋白尿
是指一过性的暂时的蛋白尿,为轻度蛋白尿,常见于高热或剧烈运动后。
(二)体位性蛋白尿
一般在改变体位后数分钟即可出现,可能是由于腰椎前突压迫肾静脉,引起肾静脉循环障碍所致。下述试验有助于鉴别体位性蛋白尿和无症状性蛋白尿:晨7时排尿后将尿液弃去,以后的尿收集入甲瓶,晚上8点开始卧床,10时在床上排尿,亦收集入甲瓶;10时以后至次晨7点,均在床上排尿,收集入乙瓶。在体位性蛋白尿者,甲瓶和乙瓶的尿蛋白量加起来可能超过150mg,但不超过1.0g,乙瓶尿的蛋白量不应超过75mg。
(三)无症状性持续性轻度蛋白尿
尿蛋白持续>150mg/d(成人),表示有肾脏疾病,不伴有临床症状者,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对这类病人应作进一步有关的详细检查。
(四)肾小球性蛋白尿
根据病损的不同程度,可有轻度、中度或重度蛋白尿,如尿蛋白>3.5g,无疑是肾小球性蛋白尿,此时应作蛋白尿选择性测定或圆盘电泳检查,以评估肾小球损伤的程度及有无并发肾小管的损伤。
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常见病因是: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②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肾淀粉样变等;③遗传性肾炎;④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
(五)肾小管—间质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的蛋白量一般<1g/24h。圆盘电泳检查显示小分子区带增加。在肾小管病损时,因小分子蛋白重吸收障碍,因而尿中小分子蛋白突出地增多,为蛋白尿的主要组成部分。尿内溶菌酶和微球蛋白增加,有助于诊断肾小管的病损。
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常见病因是:①慢性肾盂肾炎(反流性肾脏病);②不明原因的慢性间质性肾炎;③铅、汞等重金属中毒;④失钾性肾脏病;⑤止痛药肾脏病;⑥痛风性肾脏病;⑦抗生素所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⑧Fanconi综合征;⑨肾髓质囊性病变;⑩放射性肾炎等。
(六)凝溶蛋白尿
旧称本—周氏蛋白尿,是由浆细胞或淋巴样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所形成的一种多肽,分子量小,为小分子量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而从尿中排出,故又称轻链蛋白尿。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偶也可见于巨球蛋白血症。凝溶蛋白尿可伴有肾小管—间质疾病或/和肾小球疾患,但也可以没有肾脏病变,而仅为溢出性蛋白尿。
(七)淋巴性蛋白尿
由于位于肾盂和输尿管部位的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尿中,如果淋巴液中含有较多脂质,则表现为乳糜尿,临床易于鉴别。如果含脂质较少,则称淋巴尿,因无乳糜样表现,内含大量蛋白和细胞成分,易误诊为肾实质疾患引起的蛋白尿。其鉴别诊断要点为:此蛋白尿的尿沉渣镜检虽有不少红、白细胞,但无管型,尿圆盘电泳所见类似血清,亦有助于鉴别诊断。
(八)混合性蛋白尿
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均有损害,尿中呈大、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均较多的蛋白尿,可见于增生性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伴有间质性病变,慢性肾盂肾炎继发肾小球病变,以及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小管损害的同时又累及肾小球,临床上慢性肾衰竭患者,大多属此类型的蛋白尿。
三、蛋白尿的中医治疗
蛋白尿的形成,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不能升清降浊,封藏失职,“精气”下泄所致。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病因病机,从中医病因学认识来看,不外邪实和正虚两方面。邪实有风邪、水湿、湿热、瘀血等,正虚主要为脏腑、气血、阴阳之亏损。治疗时需审证求因,辨明是以肺、脾、肾脏腑功能虚损为主,还是以风邪、水湿、湿热、血瘀等邪实为主,或因正虚邪实,虚实并见,其治法亦各不相同。
(一)祛风利湿法
适用于各种肾炎或肾病,表现有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痰稀色白,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等症。药用:荆芥10g,防风10g,苏叶10g,青风藤30g,茯苓皮15g,陈皮10g,大腹皮15g,桑白皮15g,泽兰叶15g,益母草30g。水煎2次兑匀,分3次温服(下同)。
(二)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各种肾炎或肾病,表现有面浮肢肿,咽喉疼痛,或皮肤疖肿,尿短赤或涩痛不利,口干口腻等症。药用清热健肾汤加减(作者经验方):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青风藤30g,龙葵15g,穿山龙30g,蝉蜕10g,益母草30g,石韦30g,白茅根30g,莪术15g。每日1剂。
(三)益气健脾法
适用于各种肾炎或肾病,表现有面浮肢肿,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脉象细弱等症。药用:黄芪30~60g,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5g,山药30g,益母草30g,玉米须30g,金樱子15g。每日1剂。
(四)益气补肾法
适用于各种肾炎或肾病,表现有面浮肢肿,倦怠乏力,形寒肢冷,腰酸腿软,夜尿频多,舌体胖嫩,脉弱等症。药用:黄芪30~60g,党参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桂枝10g,茯苓30g,山药30g,益母草30g,金樱子15g。每日1剂。